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4月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从开外挂到开弹舱:中国战机的载弹能力是如何升级的?

扬基帧察站 扬基帧察站 2019-04-05

【上期内容:无处安放的灵魂:九年了,说好的“复仇天安”“刻骨延坪”呢?


相信很多喜欢飞机的军迷们,都曾非常熟悉关于各国战机的那些科普读物上的描述风格:书里留给每型战斗机的篇幅不会很长,而讲到性能的时候,除了几何尺寸、起飞重量、最大平飞速度和实用升限等指标之外,外挂点数量和载弹量却几乎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优先度有时甚至高于航程和爬升率之类。


而那个时候在这种对比中,我们的七爷八爷,有时往往可以在最大平飞速度和实用升限这类指标上,给我等萌新一种“爱抚石榴不过如此,幻影两千纯属渣渣”的错觉,然而等到比外挂点和载弹量的时候,长叹掩卷怕是少不了的。


八爷,对不起了


没办法,早年间仿制米格机的时候,我军战斗机主要用于执行国土防空和争夺战区制空权的任务,普遍航程较短,持续空战时间不太长;加之早期空空导弹的可靠性和命中率都一般,所以部队也并没有对外挂能力提出太高的要求。


按照部队提升火力等要求研制的歼-7家族第一个改进型歼-7I,没有增加外挂点,而是在机身左侧增装一门30mm航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不过随着国产导弹性能慢慢好了起来,部队意识到打仗还得靠导弹,以及国外客户在使用中对挂载能力提了更多要求,国产战术飞机(下同)逐渐开始改善外挂条件。比如歼-6III后期批次在翼尖增加一对霹雳-2导弹发射滑轨,还有一些歼-6则是在机翼外侧加挂同样的导弹发射架;歼-7单座型则是从歼-7M之后,开始在外翼段增加一对挂点。由于它们原本翼下挂点就不多,因而增设挂点也较为容易。


门户点的说法,“中国翼尖挂弹第一机?”


基于歼-6发展而来的强-5系列,要想尽可能提升对地攻击能力,就必须在挂点设计上多花些心思了。之前说过,强-5I在强-5基本型的基础上取消了机腹弹舱,改为两个外挂点,在增加载油的同时,使得机腹部仍能同时携带4枚250kg炸弹;同时在机翼外侧增设一对挂点,使得机翼挂点达到6个,于是强-5就成了第一种挂点达到两位数的国产飞机。


老巴订购强-5III的时候,要求机翼外侧挂点可以挂载格斗导弹自卫,其他挂点也要兼容美制炸弹,这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升级。这图也是相当暴露年龄了


后来我们开始跟法国人合作改装强-5M,面对需要增大载弹量的需求,发现了强-5的一个瓶颈——由于机翼中央挂点当初完全继承了歼-6副油箱挂点的开口结构,所以这里一直就是用来挂副油箱和火箭弹的。这俩玩意儿挂的时候一个靠后坐,一个往前撅,使得这个承载潜力很强的位置反而不便于挂炸弹。


按理说这事儿的解决方案应该是把这地儿“扒了重盖”,把线路啥的整明白了,搞一个清清爽爽的通用挂点。然而强-5M虽然用了一些洋设备,但机体平台思路仍然是奔着短平快去的,所以最后的决定是在这个挂点往里一点儿的位置上,加设一对专门用来挂500千克级别炸弹的挂点。


由于强-5M最终因为事故等原因遗憾下马,我军引进的英制BL155型集束炸弹数量并不多,所以这副挂点在我军强-5机群里“赋闲”的比例很高。其实这副挂点边上的副油箱挂点,挂载火箭弹的时候也不多


虽然由于实在离得太近,这两对挂点不能同时使用,但好歹从此以后强-5也晋升为250公斤以上级轰炸小能手了。不仅强-5C/D在升级时把这本事学来了,后来把小强改成激光制导炸弹载机(强-5L/N)的时候,当年的这个改进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用了十几年之后,现在它们都退役了


加挂点的另一个例子是歼-8II。其实一直到木质样机阶段,歼-8II仍然是翼下四挂点,和“平头八”并无区别。但在木质样机评审时,部队代表认为歼-8II的航炮火力相比歼-8I减弱了(减少了一门双23航炮),不同意这么改动;后来杨凤田等人提出,可以在机翼内侧增加一对挂点作为补偿,最终确定了火力方案。


但由于这副挂点距离进气道较近,发动机易受导弹尾烟影响,故而部队实际使用中一般在这里挂“劲儿小点”的霹雳-5C导弹(上),较少使用霹雳-8/8B导弹(下)


2004年歼-8F装备部队之后,部队还曾与厂所论证过升级使用双联挂架,进一步其提升超视距空战能力的可能性。尽管歼-8F的机翼中段挂点进行过加强,外挂两枚霹雳-12毫无问题,但由于这对挂点与外侧挂点的距离较小,使用双联挂架挂载霹雳-12之后,不利于外侧挂点上武器或副油箱的装卸使用,因此这项改装并未实施。


毕竟当年随米格-21的主起落架布局来的,影响了翼下外挂物的空间


所以跟八爷一比,同样是翼下三对挂点的歼-10系列,挂载条件那还是好很多了,起码在使用同样的霹雳-12双联挂架时,不影响外侧挂点的正常使用。至于需要对地攻击的时候,由于歼-10系列经常与“飞豹”混编使用,一方面用于护航,一方面也可以挂载精确制导武器“补枪”,此时进气道下的挂点一般用于悬挂吊舱,算是物尽其用,也就是靠近腹鳍的那两个挂点的使用机会不多。


毕竟空战才是它的主业


自打其前身“超-7”项目的时候,“枭龙”(包括双座型)一直是翼下两对挂点的布局,其实这只是沿袭了当年巴方对该机定位的结果,其外翼段并非没有向外增设一对挂点的空间。以翼展也在9.5米左右的“猎鹰”为例,该机的基本型同样在翼下有两对挂点,但其外侧挂点的位置要比“枭龙”的外侧挂点更加靠外。


在“猎鹰”的各类展示中,这对挂点已经展现了挂载多种对地武器的能力。如有需要,“枭龙”加装一对挂点也是可以考虑的



气动外形改变不大的L-15B,就在原有两对挂点中间的位置增加了一对挂点,更加丰富了这种“轻型多用途战斗机”的任务弹性


毕竟FTC-2000G也整上三对了


要说翼下三对挂点的国产军机,当然不能忘了“飞豹”系列。有趣的是,歼轰-7基本型一直被认为翼下只有两对挂点,但其实这些老“飞豹”都有外侧挂点,只是由于当时海军航空兵对应用这对挂点的需求并不强烈,所以应其要求,这对挂点长期被“封印”,以简化保障程序。


退役后用作教具的一架歼轰-7(绿头和翼刀是其识别特征),注意其外侧挂点挂载了LS-500J激光制导炸弹的教学器材


所以这对外侧挂点直到歼轰-7A时期才被“激活”,一般多用于挂载霹雳-8空空导弹提升自卫能力、也用于训练中挂载HF-7B型90mm火箭弹发射器,偶尔也有用它多挂点炸弹的时候。



相比之下,还是挂电子战吊舱显得比较物尽其用一点


也如大家所见,由于不强求高速性能,所以不同于歼-10,“枭龙”、“猎鹰”和“飞豹”均在翼尖增设了用于挂载格斗导弹的挂架——所以为什么FTC-2000G不上翼尖挂架呢——这使得它们在协调对空和对地/海武器挂载的时候,相对游刃有余一些。


既然说到翼尖挂架了,估计读者们会猜到,养鸡又要三句话不离“侧卫”了。咱也不强行联系,先单说说“侧卫”翼尖挂架不同于国产飞机以及很多西方飞机的特点——也就是挂架并不是和机翼在同一平面,而是垂直于机翼平面。


从R-73改用PL-8,向下延伸的发射架,使得阻力确实增加了一些,但随着翼展较小的霹雳-10的服役,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善


其实,这还是一个很俄罗斯式的“萝卜快了不洗泥”的问题。当年苏-27还处于T-10状态的时候,用的是并无翼尖挂架的卵型机翼;等到T-10变成了T-10S,随着机翼大改和增加载弹量的要求,要在梯形翼的翼尖加挂导弹,同时挂架也兼做防颤振配重之用。


若是像别人那样横过来挂,也不是不行,无非是改改导弹自动驾驶仪的事儿(让导弹打出去的时候记得自己是歪了90度挂上去的),或者干脆在导弹侧面再加一个挂钩之类;然而这时候R-73已经测试的差不多了,谁也不想因为这事儿横生枝节,那就简单粗暴:把挂架竖过来不就完了?而且还能让飞机挂弹时宽度小点,美滋滋。


然鹅现在的苏-27/30基本上是“无电战,不升空”,所以挂导弹的那点便宜也没多大意义了


国产“侧卫”挂点的数量并没啥说头,歼-11B/BS是10个挂点,歼-15/16则增加了一对翼根挂点,唯一有趣的是取消了机翼最外侧挂点的歼-15电战型,算是在“侧卫”家族里独树一帜,之前也提过一嘴。咱想说的一个现象是,作为我军目前外挂能力最强的战术飞机平台,“侧卫”来华这些年,在公众眼中的挂载情况,却呈现出一个由多变少的过程。


我军刚刚装备苏-27系列时,有过不少满挂导弹炸弹的图片,十分振奋人心


后来哪怕是阅兵的时候,也就两中两近意思一下



这种祖坟冒青烟式的满挂可谓十分罕见


哪怕这架歼-16还是空了三对挂点,很多人都能对着舔啊......


虽然大家也都知道,不是啥任务都一定得把导弹挂满;带着过多的导弹进入小规模空战,带来的阻力和重量负担,往往会超过备弹充足带来的好处.......不过说到头来,当战机在公众面前展示的时候,特别是地面展示时,挂得满满当当的效果带给公众的安全感和自豪感,值得让“实战”俩字稍微歇一会儿。


堂堂一架苏-30,在开放日的时候挂的才和歼-10B一样多,这就显得有些诚意不足了

你看波音这碗面,它就......


还好随着人民空军开放程度的增加,这种现象正在得到改善。2018年珠海航展上的歼-20,就以展示弹舱内满挂的4枚霹雳-15和2枚霹雳-10的状态亮相。虽然我们都逐渐过了“数挂点论英雄”的岁数,但想让更多的朋友们产生对战机,对空军的热爱,个人觉得,“数挂点”的直观性,依旧无可比拟。


希望下次来的时候,能变成6+2~


支付宝打赏码(微信也可用)

新的一年,感谢支持,感动常在!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