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7月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管窥“自带爆弹”的印度神盾:“粉饰太平”都遮不住的步步心惊

扬基帧察站 扬基帧察站 2019-07-04

【上期内容:用国产大狙一下午打了上百发12.7mm老爷弹是啥样的体验?


本文作者:Icaruse

咱是养鸡的老朋友,军盲一个,在某船厂工作了几年,略懂点施工的皮毛;但还挑不出来设计问题,所以主要是把照片放出来,稍作点评。如有不同意见,大佬你们说的都对。


第一天去IMDEX时还没准备发文,就是拍拍照片,还不足以支撑本文。结果跟养鸡得瑟了一回,他就让我多搞点(特别是印度的);所以第二天拍的照片才是为了投稿发的。总之,第一次投稿经验不足,本文包括但不限于:照片模糊,没有重点,逻辑混乱,章口就莱。

这次IMDEX 2019(新加坡国际海事防务展),咱听说鬼子的出云来了,好歹是个准航母啊,那就赶紧去蹭一波。


没近距离见过真航母,见个准航母也不错


甲板和机库的一些细节。第一天去没想着写文,所以细节拍的不多;第二天再去想多拍点细节,顺便再拍拍逆贼败党的船,结果人家跑了,煞是可惜


所以一些细节只能结合个人记忆说了。如上图可见,日本人做东西钉是钉铆是铆,各个地方都弄得十分妥帖。虽然我有点好奇,他们这种既没有色码区分、也没有标签的管系怎么确定功能和系统,但是从走管路线到焊缝形状,都体现出了颇高的水准。只有一个地方我觉得偷懒了......


这个管子上漆的时候应该是图方便,直接在支架上(遮盖?)上漆,紧靠着固定夹具的地方没喷到——当然这也就是我这样的人会注意,不会有啥实用性上的问题


我们的船来了自然要去看看,可惜内部不许拍照。总体观感是各个管路都用类似隔热阻燃材料的东西包裹起来了,感觉确实干净整齐,管路铺设施工水平和维护程度都不比鬼子的准航母差什么;还有说到整齐这事儿吧,咱这个军盲经常看到外国军舰在过道边上堆损管器材,咱们的军舰外访的时候应该是都给收拾起来了,不知道这些器材在战时是咋堆放的(编者注:帧察众见过非外访/开放状态下的我军同型舰,损管器材的堆放方式和外舰类似)



笔者拍摄的531“湘潭”舰


再说一句,面向全舰官兵的舰内各类政治宣传展板,没少刺激上船参观的新加坡人的玻璃心;我下船的时候还听见本地人说什么political propaganda(政治鼓吹)云云,一笑。正经的说,只要这些展板的防火性能和船舱一致就没啥;另外感觉可以放一些军史舰史资料的英文版展板作为补充,毕竟对外开放场合嘛。


作为甲板上最大的活动件之一,主炮维护水平算是内行外行们这时候都喜欢去对比分析一下的,这方面我们确实没虚过谁

我军“现代”级驱逐舰和俄军同型舰炮塔细节对比(资料图)


第二天,我先上了印度船。印度船......诚如当年曾经在“萨特普拉”号和“基尔什”号护卫舰上感受过一番的养鸡所说,那真是宝藏啊。不过作为铺垫和对比的素材,我还是先讲一下之后上的孟加拉船。


网上查了一下,这船是国内建造卖给孟加拉的,型号叫C13B,2015年交付的,通常被认为是056轻护的出口型,基本情况如下图。


后面的伯克没来得及上,我还是需要积攒一些上船的人生经验


虽然不是什么大船,上面至少收拾的非常利索,不过一些细节还是能体现出......小国海军收拾东西终归是差点意思,就算是无伤大雅吧。


控制副炮的摇杆细节

打眼一看,防空导弹发射架和铭牌还算凑合

再一看就有些南亚地区风吹日晒带来的裂纹了


跟很多参展的小国海军一样,该舰的舱内没有开放参观,咱就只能转着看看甲板上的一些民用设施,有多大锅下多少米,没什么可以指摘的。


只有这个系留用的附件杂物箱乱了点


好了,终于说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印度船——“加尔各答”号驱逐舰,那可就不一样了。首先放一张模糊图,方便我章口就莱。


吓到模糊.jpg——红圈里是四个管道弯头的位置,左边那个红圈里就用了俩弯头,以适应这不羁的转向


图里用黄箭头所指的白色管子,为了绕开下面那根脏不拉几的管子(也许它年轻的时候也是白色管子吧),连用了四个管道弯头;而白色管子末端的那个阀体,还在咱视线的水平线以上,图里的虚线标识大概是一米七左右,根据我观察,印度船员平均身高差不多一米六多,也就是说......一般印度船员要够到阀门把手就相当费劲了。


这还不算啥,这白管子最厉害的一点是,从蓝框位置开始就没有了管夹——而我见过的正常民用船管,每隔两米到三米就该有一个管夹——而这......特别是阀体,连个支撑都没有,在受到剧烈震动时几乎是一定会裂开的。这个具体是脑抽设计还是脑残现场的锅,我们还难以界定,但是验船人员的瞎应该是可以肯定了,因为这个地方......就在机库后面一进门的位置。


以上描述的就是从俩机库中间红框里这个门进去,右手边看到的景象


吃了这道“开胃菜”,刚刚领略印度神盾舰的不羁气质,我就看到了“加尔各答”在烟囱附近的走廊外侧,用卡子固定的一排高压气瓶。舰上的印军官兵向我介绍说,“这是用于潜水充气的氮气瓶和氧气瓶”。可是我一看啊,这一排破不拉几的瓶子上头,依稀能看到红黄蓝三个颜色的漆的残留,那说明起码分三种啊!就继续问,是不是还有别的啊?


于是他们说......



哦,那个里头是火焰切割机的燃气(乙炔之类)”。


我承认我就是个老百姓,实在比不了印度海军军人这种无惧生死的气定神闲,甚至被震慑到忘了拍这排牛逼的瓶子,实在是失误,读者老爷们对不住了。


于是咱抱着痛悔的心情在网上找了一下,发现印度船上的气瓶就是同款,一毛一样,唯一的不同之处是,印度船上气瓶的漆都掉了快一半了


行吧,着火就着火吧,咱知道二氧化碳灭火可以说是所有船上灭火方式中最有效的,只要把人撤出去,剩下的就是按钮数数了。


那么这么重要的系统印度人是怎么维护的呢?两个不!一!样!大!小!的法兰(两个平面周边使用螺栓连接同时用密封垫封闭的连接零件)。而且那根细一点的管子,还不知道是不是法兰配套的。我们常说爱护武器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这还不是武器,这是救命的东西!看那个法兰焊的旮瘩接旮瘩的,我甚至高度怀疑印度工人焊这个口的时候压根没有除锈。


小一点的法兰右边的这根管子,我真怀疑它的来历......


看到这里我突然懂了局座“我不是咒印度人啊,我真是怕他沉了”的内心感受,因为印度人对这些是真的不在乎。至于说什么管夹里面橡胶垫片丢了(上图多处可见)啊,电缆托架上面又拧个箱子啊,乃至这个法兰接口的螺栓是不是太长了啊之类,这都是正常操作了,不值一提。


这处的法兰自己一个颜色,还漆的乱七八糟,在莫名的地方胡下功夫,这可以说是印度的日常了


上图里,通风管各个边上的旮瘩看着也糟心,您说这是多余的漆啊、锈啊还是焊缝啊......我没做过不敢多说,不过风管不该是钣金件么?而且这电线就直接蜿蜒在管子上是不是不太好?


现在甲板上系留孔还是这种突出造型的,可能只有印度一家了?养鸡说过他当年在“萨特普拉”上面差点栽一跤,我这回也差点着了道儿


行吧,可算到了前甲板透透气儿。这意大利炮毕竟是原厂设备,印度人没祸祸的太厉害。



所以打眼儿一看也有点敢同美帝争高下,不向伯克让寸分的架势


可是再往前面一瞧啊......


爱护自己的武器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啊!主炮的消防设施,那对主炮战时发挥战斗力肯定有着很大的关系,我是没有见过这种把管子一弯就算的操作;虽然这种小径管吧,的确可以直接弯,不过在施工中对角度都是有要求的,这么不羁真的好吗!


又或许这是为了保存流速?但是等等,这种管路我在舱室里也见过,难道在舱室里也对流速有这么高的要求?我想这可能是印度的独创专利吧。


黄色是上面的管夹,红色是下面的管夹,对比可见上面的半圈橡胶垫不见了


又瞅了一圈,下面管夹的橡胶垫圈还没丢,上面的两个则丢了一个半,上图里还能看见这上面的管夹内侧还生锈了。考虑到全船的消防管的橡胶垫都丢差不多了,这里居然还能剩下一个半个的,甚至还让人有点感到欣慰,一度忘了这橡胶垫上是不能涂漆的啊!


也是,整个橡胶垫圈都不见了,也就无所谓涂不涂的事儿了,“难得胡涂”嘛


说到舰船保养的重要工序——涂漆,印度船上的涂漆工艺那也值得一说:不把老漆全部磨掉露出管子底色就上新漆是常规操作,而且究竟上了几层漆也是很可疑。像这种掉漆的情况,把老漆磨掉露出管子本色再重新上漆,为的是让新漆和管体能充分接触,起到保护作用,像这种补丁摞补丁是绝对不允许的。而且在焊接点旮瘩摞旮瘩的位置,也是不允许不经打磨直接上漆的,原因同样是避免在这一部位产生大量细小的空气接触面,导致锈蚀。


像是蓝箭头可能就是锈了之后反复涂漆的结果,黄箭头这里,在上漆之前本来该磨平的......真是毛子的好学生,然而身处高温高湿环境的印度海军,这么学真的没问题吗?


总之,在“加尔各答”上接受了一番精神洗礼的我,还是要大声疾呼:


既然爱护自己的武器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那爱护船上的消防设施就得像爱护自己的水管一样啊

最后引用一下局座


一条船在海上航行,就会不间断地受到风浪海盐侵蚀,金属制成的船体和管件的腐蚀速度都是极快的。除了在施工阶段把关之外,船在海上是要靠船员来维护的,因此维护水平和态度的差别就能决定船的状态。像是我经常打交道的日本民船,其机舱大多是是干净的。而人民海军的那些老舰们,能做到服役三十多年,直到退役前依旧保持随时能拉出去执行任务的出色状态,更是一代代海军指战员们在海上不辞辛苦地辛勤维护、坚持保养的结果。 




编者的话:


记得之前山猫在海军节写“凉月”和“戈尔什科夫”的时候,不知为啥有很多读者都想知道“加尔各答”的情况,正好赶上Icaruse老兄后来上去考察了一番,便借用一下他的观察成果以飨读者,虽然确实是“管窥”,但也足以说明......



最后就用我自己2013年在印度海军的“什瓦里克”级Satpura号护卫舰和“科拉”级Kirch号轻型护卫舰上拍摄的照片作结吧。建设海军,不是三年五年就能见功夫的。


当年拍下这图之后,原打算第二天带着一帮同学来此组织大型辱印活动,结果大家来了之后发现,印度人竟然把这挺机枪给卸掉了......


本期读者老爷们的打赏,就是我们请作者吃饭的稿费啦!



支付宝打赏码(微信也可用)

砥砺奋进,感谢支持,感动常在!

麻烦点击“在看”一下 

↓↓↓↓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