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7月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每周一曲】锻造军中之花,哪怕风吹雨打

扬基帧察站 扬基帧察站 2019-07-03

【上期内容:苏-35要想打赢未来空战,居然还得翻新苏联老弹?


作为会利用一切机会在互联网各个角落寻找军歌的人,我们发现《中国军网》上,还有个子栏目《八一电台》。


这就是一首在《八一电台》上发现的歌曲,叫《军中之花》——歌如其名,唱的是女兵。



网络上能找到这首歌的音频,只有一个版本,给人的感觉像是非常古旧的8-bit音乐;而其中用词“铿锵玫瑰”,也给人一种这是上个世纪90年代所创作军歌的感觉。


而各个搜索引擎自以为是的优化,导致这首歌极其难以搜索,会与著名的《军中绿花》混淆。关于《军中之花》这首歌的信息寥寥,只能找到这首歌词作者是温娜,曲作者为舒思寒,这两位小有名气的音乐人,于2010年11月18日合作完成这首歌曲。


军中之花

作词:温娜

作曲:舒思寒

都说女子爱掉眼泪

进了军营就不怕苦和累

手握钢枪把祖国保卫

军营里唱出青春无悔

挺拔的身姿更显娇媚

就像朝阳下的红玫瑰

整齐的步伐踏出军威

勇往直前与祖国相随

军中之花 铿锵玫瑰

那汗水挥洒着幸福的滋味

军中之花 铿锵玫瑰

你绽放在祖国的大江南北

刨去颇有时代感的歌词,奇特的8-bit风格配乐。这首军歌的曲调与歌词,更注重抒情。因为相关信息较少,从一个听众的角度出发,河马认为这首歌曲很好的平衡了旋律、歌词与整体气度之间的关系。初听起来,好像过分和缓,但是稍一品味整体,就能感受其“外柔内刚”的独特气质。


歌曲总体上可以分为三段,而前两段相对活泼,第三段则是相对舒缓,除了歌词点题,还要着重抒情。但在河马眼中,前两段歌词更有韵味。


韵味源于——歌词里枚举出的矛盾。


爱掉眼泪——不怕苦和累;挺拔——娇媚。


歌词的前后对比,将军队使命与女性特质融合为有机的整体


一首好的歌曲,其旋律是悦耳动听的;但我始终认为,歌曲的灵魂在于歌词与旋律的相辅相成。之所以要推荐这首歌曲,因为其并不讳言女性本身的特点,而描述军旅生活,最终会回到女性的特质上来。


这正是在矛盾之后出现的连贯意象。手握钢枪、保卫祖国、青春无悔,整齐的步伐、军威、勇往直前、与祖国相随。


有意思的是,大概因为词作者是女性,在开头第一句的措辞,不知是匠心所在,还是出于下意识,非常值得品味——性别除了客观存在的区别,也有社会意识对区别的定义和赋值。相较于对男性更多要求喜怒不形于色,女性的情感表达,则被人类社会赋予两个特点:更加丰沛,更加直白。


但是对于女性个体而言,表达自己本身是个很自然而然的行动。“都说”两字,则在奥妙中显示出些许豪迈,颇似对外界的评价毫不在乎。紧接着“进了军营就不怕苦和累”,强调的是人会因为自我期许、生活环境的变化,表现出不同于刻板印象的品质。


传统观念里,军队是男性主导的职业领域,但是在人民军队中,女兵的形象一样高度鲜明,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挺拔的身姿更显娇媚”,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描述,甚至“娇媚”一词,初听会让人皱眉——为什么用这个词形容女兵。但是细想一番,倒是很有道理。战争不注重性别,只注重胜败,女性军人自然也会受到远苛刻于地方的要求与训练。但是挺拔之外,女兵依然是女兵,整齐划一的军队面貌之内,女兵的个体形象用“娇媚”来形容,无伤大雅,甚至有一种超越常识的精彩。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挺拔的身姿更显娇媚”,军姿形象,是不同于常人的松散立姿,而歌词中所写娇媚,是“更显”娇媚。


这是将军队要求和女性形象,融合统一,树立全新审美观。


后续歌词中阳光下的红玫瑰——花朵是美丽的,但是花朵在人类文艺作品里,从来都有额外的解释。玫瑰一词,后文有“铿锵玫瑰”接续,而玫瑰本身除了美丽,还带刺。军队是为了战争而存在,军人的职业是以杀戮和破坏的能力制止杀戮与破坏。女兵是美丽的,但是女兵也是具有杀敌本领的。


第二段末句“整齐的步伐”,不仅和上一句中“挺拔的身姿”相呼应,“踏出军威”,则比“更显娇媚”递进一层:从女兵个体的形象,和审美观的重新塑造,进入到军队整体风貌的层面,踏出军威、勇往直前、与祖国相随。


本周,放弃了《我为伟大祖国站岗》、《战友情深》和《防化兵之歌》三首曲目作为选题,准备在以后介绍。主要原因之一,是《军中之花》这首歌曲不仅悦耳动听,更富有深意;主要原因之二,是与舆论环境有关。舆论环境(主要是微博那地方),女权的话题可谓炒的沸反盈天,甚至到了《中国妇女报》、CGTN(中国环球电视网)这样的官方媒体都加入的程度。


作为一个读研时相对认真,且专业正好需要对时事进行较深入观察的人。河马一直对女权话题退避三舍。一是我的工作并不涉及这一领域,二是舆论环境下的争论,或者说吵嘴,是个剪不断理还乱,谁都无法说服谁的事情。


明明是报道女性在相关职业领域已经取得的成绩,就会有很好的鼓励作用,不知道为何一定要去强调数量少,比例低


之前就着女装甲兵歌曲《女兵谣》,写过一些对我军女兵单位的观察。此番舆论上的争吵,就提到了警察、消防队这样的纪律部队中女性成员。正如《军中之花》这首歌曲打动我之处,就是既描摹部队的生活,同时强调女性的特点。


因为之前的研究需要,接触过女警察——无论是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办公室工作还是一线基层工作的;同时也在相关新闻,甚至歌曲MV里看到过女消防员;生活中也遇到过各职务岗位的女军人。


我的最大感受,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字:敬佩。


相关职业的辛苦与劳累,众所周知。任何迎难而上,选择这样职业岗位的人,都应受到全社会的尊崇和敬仰。而在原本相对缺乏女性的职业环境里,有勇者愿意挑战自身极限,更挑战社会传统观念,更是值得敬佩。


操纵T-34-85的新中国第一代女装甲兵


在文艺作品中强调女性特点,是为了歌颂相关岗位上的女性。而在现实工作中,认知、了解从业人员的性别区别,并充分尊重这种区别,是应有的科学工作态度。


此番舆论的争吵,可以说让我看到了2个非常不好的端倪。


其一,即西方女权言论体系作为外来品,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攻势,目的是搅乱目标国环境,制造莫须有的对立。在现实中,西方女权是始终落后于东方女权的。但是随着东方话语体系整体的式微,变成了西方优于东方的糟糕假象。


其二,性别平权,虽有不少女性仁人志士为止奋斗奔走乃至牺牲,但是现实中,更多还是男性事实上的社会主导地位对既有环境进行的改变——这一点,初听起来颇为讽刺,却是人类社会两个生理性别之间,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必然。而我国的平权努力,是我们执政团体自起事以来一直竭力推崇的。但是因为是执政团体一力推崇,并且应对有数千年落后传统的巨大阻力,显得非常“运动化”、“激烈化”。


现在的女装甲兵


比如说,当年执行主席所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时,就是非常机械、非常粗暴、非常严苛的。像是女装甲兵、女空降兵这种,不仅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更是在国内之前几乎无人探索的领域。加上当时国内居民,普遍存在的营养水平不足,身体素质基础较差的情况。她们是可歌可泣的献身国防建设事业的先驱者。


而即使不那么“尖端”的领域,比如像是操作大口径高射机枪的女兵,因为没有调整考核标准(无论是上级机关还是女兵本人都处于极大的政治热情之中,不愿意调整),直接按照男兵的标准进行考核,身体素质的客观区别强行靠热情去“弥补”……对许多人的身体造成了永久性创伤。


操作54式12.7mm高射机枪的女民兵,强行平等的教训是前辈们以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代价换来的


青年绝经、不孕不育、子宫脱垂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抛开西方女权话语渗透这个错综复杂的原因不说,在有明确历史教训记载,在前辈以健康乃至生命为代价探索过的领域,继续进行这种不顾客观事实与科学道理,只讲指标,强行蛮干。这难道是官方媒体,尤其是《中国妇女报》这样的媒体应该表达、引导的态度吗?


诚然,随着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身体素质基础今非昔比。比如说近来我们复习电视剧《三八线》,就有个感受,扮演普通志愿军战士的群众演员都太高大了,难以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这是个令人欣慰的影视工作纰漏。



55式37mm高射炮的女民兵炮班


就以操作高射武器的女民兵为例——更好的生活水平、更好的身体素质,经过调整的体能标准,让现在的女民兵部队比建国初时科学合理的多,相应的部队战斗力也高得多。


女民兵操作02式14.5mm高射机枪,更轻更合理的新型武器,减轻了部队(不分男女兵)的操作负担,更是提升了战斗力


然而,我们依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那些被视为男性主导的职业领域,一部分是性别观念较为落后的原因所致,另有一部分则是现实存在的客观原因:比如缺乏休息时间,比如要求长时间高负荷体力工作。


作为全国性群众组织的妇女联合会,积极倡导在就业领域的性别平权是理所应当的本身使命。但在鼓励女性从事该性别群体较少涉及领域职业,宣传全社会尊重女性的同时,不应粗暴地拍脑袋制订所谓比例。相反,应该离开电脑屏幕和键盘,深入工作一线,去了解现状,从劳动保障条件等领域入手,调整并优化不同性别从事特定职业的待遇。


我国消防部门有相当多的女消防员,其中不少相当成功,报道她们不仅可以鼓励女性参与,也是对已经在相关行业女性的鼓励


毕竟,就业始终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即使把比例定的再高,如果不针对可观现实调整资薪、休假甚至心理关怀。再好看的纸面数据,也只会停留在纸面上。


现代中国社会所需求的男女平等,既不要西方女权那种流于表演的咋咋呼呼;也不要曾经出现在中华大地上,造成诸多职业损伤的大干快上。应该是根据科学、依照现实,实现有益且可持续的男女平等。如此才能鼓励女性从事之前较少涉足的领域,确保其权益,让敢于选择这一领域的女性,能够在工作中实现其个人价值。


行文至此,不妨再与大家分享一些,基于部队女兵单位,对女性职业心理的观察与思考。人民军队纪律严明,向来注重生活作风管理(从人民军队建立至今,生活作风问题只要有实据,在晋级、考核评优领域,始终有一票否决权)。这也让我军有别于外军,很少混编男女兵,反而设立了不少完全由女兵组成的单位。


在操作现代化高技术含量的武器装备时,女性的专注于细腻颇有用武之地


如果说流于表象一些,倒是和今日介绍的歌曲《军中之花》更合拍——从人民军队建军出现女兵以来,一直普遍有女兵自行调整制服裁剪,使之更加合身的情况。一如今天要介绍的歌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挺拔身姿”与“女性美”并不冲突。


但是,性别观念既是客观上的生理区别所导致,也是社会意识对性别的定义与赋值。军队的价值观念非常明晰:强者为尊;军队的组织结构非常鲜明:金字塔结构。我最初的了解,是人民军队的女兵单位,早已接受并拥抱了这一套逻辑,并没有受到社会意识中对女性的刻板观念——即要求女性应该矜持、要求女性应该柔弱——的影响。


其中的例证,就是父亲这个“本单位荣誉感”炽烈如骄阳的基层主官,在当年江主席视察基层部队时,看到受阅女兵单位,说出“这个女兵单位带的不比我差”的极高评价来。


通信兵可能是传统观念上女兵比较多的单位——但她们不仅仅是坐在那里操作交换机,也是要背着线捆冲上战场布线的


但是随着年岁与阅历的增长,倒是发现了其中令人忧心的现象——即,人民军队重构了其中女性的职业观念。人民军队对军人个体“发奋图强,超越自我,忘我奉献”的要求,在女兵单位中的表现和具体执行,到达了令人咋舌的强硬,甚至极端的地步。


比如为了实现更好的训练成绩,不落男兵友邻单位下风,不顾生理期在训练场上蛮干的情况比比皆是。而人民军队重要的优良传统:官兵只是职务不同,人格平等,生活上强调官兵一致……这种和谐融洽的要素或者说机制,在女兵部队中缺失相当严重,干部就是干部,士官就是士官,士兵就是士兵。河马有句很不恰当的危言耸听:女兵部队怎么比昭和还要昭和?!


一些比较了解女兵单位情况的人,对宣传照里女兵部队“亲如姐妹”的情况颇为感慨


是所以,介绍《军中之花》这首歌曲,是表达对社会环境,更是对警察、消防队乃至人民军队环境下,性别平等的思考。不仅仅要在硬性的规定、制度上,实现充分考虑性别客观因素,去追求更好的平等;更要在软性的职业关怀上,根据男女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合理的干预。


【每周一曲】栏目不仅仅是向大家推荐我们所了解的军歌,也是在浩如烟海的军事新闻中,终于能静下来写一写自己对军队观察与了解的机会。帧察始终怀着热切而美好的期望,期望部队中的女兵同志们,像是军中之花一样,能够茁壮成长,绽放在祖国的大江南北。


【相关阅读】

【每周一曲】要歌颂女兵的情怀,也不能讳疾忌医

在开上新轻坦之前,我军的两代女装甲兵岂止是“女汉子”


支付宝打赏码(微信也可用)

砥砺奋进,感谢支持,感动常在!

麻烦点击“在看”一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