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8月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帧好看】耐压壳体包裹下的法式文艺片

扬基帧察站 扬基帧察站 2019-08-09


【上期内容A:即将开打的台海大演习,为啥一周过去仍然“静悄悄”?

【上期内容B:为阅兵而生的曲子,反而在阅兵时听不着


今天,我们又要来讲一部电影,是法国2019年的新电影《Le Chant du loup》,直接翻译是《狼之歌》,其英文版则叫The Wolf's Call《狼叫/狼啸》。为方便叙述,文中会用SSBN/战略艇作为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简称,SSN/攻击艇作为攻击型核潜艇的简称。


电影情节围绕潜艇。主角是个小帅哥,用片中酷炫的说法是AWA(Acoustic Warfare Analyst),水声作战分析师——好好说话不装X:声呐兵。


电影海报


主角是天才声呐兵,被誉为“金耳朵”


因为潜艇部队的神秘性,河马对潜艇有关的电影极为热衷。一如老爹战友曾经告诫我说:水下两艇同框的第三人称视角是不存在的。而潜艇相关影视作品,尤其是核潜艇相关的影视作品,基本都做不严肃——全部算是神剧,无非水平参差。


这种电影里的视角,现实中是完全没有的


核潜艇,是一种公众有所知悉,但又知之甚少的领域。核潜艇是人类建造过最复杂精密的载人设备,比航天器复杂千百倍。搭载核导弹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凭借其超卓的隐蔽性,成为了最可靠的二次核打击力量。


在河马看来,涉及核武器的领域,已经是对普通人而言已是迷雾重重,各有核国家不仅对其秘密三缄其口,更有不约而同地对公众主动欺瞒


奈何大众的好奇心旺盛,影视工业里又不乏脑洞巨大、还能将脑洞表现出来的大佬。导致总有那么些影视剧,试图依照只言片语的零碎信息的拼凑,表现出来似是而非、好像又有点令人信服的核潜艇影视作品。简言之,就如上一篇讲“枪斗术”电影的【帧好看】一样,是拍好的神剧


比如,电影里收到核反击命令时,艇长、副长在用“密保卡”验证命令


故事的开篇就很有意思。一艘“红宝石”级核潜艇“泰坦”号(虚构),去接应在叙利亚搞事情的法国特种部队。


正在使用萨基姆公司JIM LR综合侦察仪观察海面的法军特种兵,截图字幕的粗口是因为看见了伊朗护卫舰……


你问我为什么在一个潜艇电影里要说单兵装备,我可以说无可奉……好吧,我说因为这确实是个很赞的高级货。


电影细节之逼仄的“红宝石”级内部,人头攒动,设备拥挤,毕竟世界上最小的核潜艇,此时艇上值更官是右上角的黑人副长


期间,声呐兵先后听到欢乐的渔民在唱歌;一艘......美法合作的伊朗水面舰艇,以及声呐兵主角始终无法辨别型号的、扮演671RTM/RTMK的667BDR。


上方那个小点就是渔船


这明明是美国“独立级”濒海战斗舰,然而上面有个伊朗海军徽记


声呐兵说这是伊朗护卫舰——特征是用俄制声呐,却是7叶桨


下面声纹库的侧视图是……法国的FREMM护卫舰


水声纹路显示器上发现的可疑信号,是四叶桨,但是在声纹库里没有匹配的型号,导致声呐兵主角非常疑惑,也是电影剧情推进的重要线索


电影里的敌舰(左下),说是671RTM/RTMK型(维克多III级攻击核潜艇),巨大龟背分明是667BDR/BDRM型(德尔塔III/IV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虽然这部电影极其神剧,但是我得说,依托水声等要素编排的电影音乐非常赞,将潜艇的幽闭、海洋环境的莫测、交锋的凶险,表现的非常出彩。


而这艘可疑潜艇,显然是发现了正在准备回收特种兵的法国潜艇,制造声响惊动了所谓的“伊朗护卫舰”,并启动主动声呐开始积极搜寻潜艇。在河马的观感中,电影名称“狼之歌”,实际上说的就是主动声呐。


艇长是电影中业务素质很高且极为负责的人,坚决要接应特种部队


艇员开始穿戴防火头套与手套,进入战位,“伊朗护卫舰”则放飞反潜直升机


为啥说这伊朗护卫舰是美法合作呢?舰载直升机就是力证!“虎”式武装直升机发胖了,还能反潜!


神秘细节之“胖虎”机腹有个圆板,可以收放吊放声呐


“胖虎”放下吊放声呐


丢下的这反潜深弹长得够常规的


艇员开始用塑料胶带保护屏幕,作好冲击准备


对于航速很高的水面舰艇,和飞行速度更快的反潜机,潜艇一旦失去隐蔽的先手,就会处于极为危险的境地。


航海长建议立刻下潜规避,然而艇长却要莽一波了——命令上浮!


这个实在过于神剧了!河马原本看到接应特种部队的时候,还想顺便写一写特种作战理念的问题:为了执行战略任务,小部队应尽可能避免交战,完成特定使命,跨军兵种合作撤收……但是绝大多数现代特种作战都和潜艇一样强调隐蔽,接应的潜艇理应保持隐蔽——艇长面对反潜直升机反而要上浮?!


当然这么干并不是等死,因为他还叫人把战斗蛙人的火箭筒给拿过来。


德国人(设计台词):哎等下,干啥要用我的“铁拳-3”啊?!你们自己的LRAC火箭筒呢?!


法军(设计台词):搞事情的时候,当然要隐藏自己咯,我的火箭筒不能随便用


于是下面的剧情就很好猜了,潜艇不得已要防空时的传统艺能——浮起来用肩扛弹射击飞行器——而且因为这次用的是火箭筒,难度还加大了。既然是高难度,艇长带着一个艇员拿上FAMAS突击步枪,让副长接管潜艇,自己扛火箭筒去了。


大黑鱼窜出水面——紧急上浮——是潜艇片里非常好看的桥段了


德国人:哎我……(被捂住嘴)


结果艇长大人并不会用“铁拳-3”,在扣下肩托伸缩钮没动静以后,发现有额外保险装置,根本打不响


我得说这个艇员枪法和心理素质都贼好,虽然气喘如牛,但是短点射非常有效地驱赶了反潜直升机


与此同时,鱼雷发射管打开,撤收特种兵


这奇怪的“胖虎”直升机非常费拉,长了一身武直的样子,然而机关炮射速慢、火力弱,导致艇长可以大显神威


艇长命令艇员直接用步枪开火,打掉保险盖,打开了握把......真TM虎


蹲踞在指挥台围壳上,面对敌机射击火星四溅,凛然不惧


此时,渐入高潮的BGM戛然而止,只剩下艇长的粗重呼吸声……如果不是这段的bug实在太严重,河马简直要为这一幕叫好了。


结果又出了bug,还在扣刚才的肩托伸缩钮,没有用真正的扳机


行吧,好歹打出去了,无制导火箭弹直中敌机旋翼,不知为何凌空爆炸了


此时,最大的bug还在画面之外:美法联合的“伊朗护卫舰”是在视距之内的,岸上的法国特种兵看见了,声呐兵也听见了,面对浮起来的潜艇的确不能贸然攻击——问题是,潜艇还击落了自己的反潜直升机,载机舰却完全无动于衷……


有些网站上,用户的评论里还专门黑,什么“军迷看这个电影话多”云云。问题是在这个紧张、精彩的画面演绎背后,bug实在是多到错漏百出,甚至比不上近期的国产电影。抱歉,这导致河马实在无法欣赏这里的紧张和精彩,我相信这也不是影片制作者希望看到的。


可疑潜艇就捣了个乱,水面舰艇鸿飞冥冥……Mission Accomplished!特种兵撤收成功!


“红宝石”顺利跑路,这部电影的好玩之处,就是细节很讲究(如图,围壳舵成下潜角度),然后故事很神棍,是一部矛盾的综合体


这部电影的世界线,也是很有意思的“法国观点”。比如芬兰遭到俄军2个师的入侵,美国对欧洲事态的升级非常漠然(那太平洋一侧出了多大条的事儿才会这样啊?)法国总统为了捍卫“欧洲价值”,决定派出地面部队协防芬兰,打击俄军。


俄罗斯则直接进行开始核讹诈式威胁:法国你不要搞事情,小心吃核弹!



于是,剧情又展开了。虽说现实之中,核讹诈基本都是“以有欺无”,是有核国家对无核国家搞这种事情(比如说当年我们就遭到过美国的核讹诈)。但是法国电影里,毛子就这么蛮不讲理——比电影中法军核潜艇艇长还要虎。


声呐兵主角,因为是导致电影开篇中一系列波折的问题人物,使得一系列权限被褫夺,但是他一直在努力追寻事件的真相。面对法国潜艇部队作出“可疑潜艇是一艘无人潜航器”的判定,他不服,甚至利用声呐兵耳朵好的特长,听辨(没错,听辨)上司的密码,偷偷操作数据库。


声呐兵专长:听键盘+回忆上司日常,破译密码


在查询相关书籍时,男主邂逅一位曼妙的女性知识分子,迸发了一段浪漫的故事。而主角更是在两人相好时想到了一点——法军会把退役拆除的潜艇特征,从电子声纹库里删除,但是现实中的档案库(物理)会继续存在。(这个操作非常不可思议,封存舰艇启用又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青年知识分子在两人相好时夹着大麻烟湿吻,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


于是就潜入档案库去找资料——被发现,被关禁闭,而后英国人也发现了这艘可疑潜艇……于是他被放出来了。而他在“泰坦”号(刚才忘了吐槽,一艘红宝石级叫巨人,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设定)时候的艇长,晋升到弹道导弹核潜艇“可畏”号上,指名要求他也调过去。


美苏(俄)潜艇资料在档案库排在一起,的确是法国在现实中考虑的对手


资料是671RTM/RTMK没错,但是CG里就成德尔塔了


这么点声纹就敢作为决定性证据,怕不是CMANO玩多了


面对俄方的核讹诈,法国决定将弹道导弹核潜艇派出进行巡航。


但是女主角的大麻烟“传染”,导致主角过不了尿检


不知道法国人是有心还是无意,这句话戏剧性地让河马想起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 即纳尔逊的“决战旗语”出现在这里吧......有点滑稽、有点讽刺


“红宝石”护航下,“凯旋”出海,然而主角却不在上面


对自身的核反击力量有信心是正常的,但是电影中的“凯旋”级,被塑造为即使主动声呐也听不见的潜艇,就过分了!各国消音瓦效能有所不同,但都做不到“侧舷音响黑洞”的效果。


过分了过分了


就在主角沮丧的在潜艇基地等到天亮,将军装脱下来装包里丢进水里时,响起了防空警报声——貌似是俄国言出必行,从白令海峡对法国发射了弹道导弹。


电子地图上是这样的……是一枚“布拉瓦”


讲道理,这条路线非常诡异,为什么发起核打击会掠过本国上空?就算毛子心大这么玩,从东北亚这么过一次,不是要让驻亚洲美军和我们都要被惊得进状态了?!


更何况,核导弹的作战模式,是一早就既定的。如今的核导弹,源于冷战的发展,美俄都是用最为便利北极弹道的——为什么会偏偏舍近求远?


用GE算距离的时候,就自动给我这么一条路线


如果模拟电影里,简直是meh了起来


故事,很快到了高潮部分。既然对方核讹诈成真,核弹升空——那么核反击会立刻执行,就有了之前截图里“密保卡”的部分。


而按照电影的描述,法国的核威慑策略是,一旦接到核武器发射指令,战略艇就不再进行任何通信,直到核打击完成。结果,这艘“德尔塔”是武装分子用1.2亿欧元从一名退役俄海军上将(原太平洋舰队司令)那里买下来的,上面还有R30(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就是电影剧情中从白令海峡往法国打的这枚导弹。


但是武装分子的意图是挑起西方大战,这枚导弹并没有实际的载荷(核弹头)。这一点导致这枚R30太轻,也使得法国海军TMD拦截失败,也被主角后知后觉地听出来证实了。


法国海军进行TMD作战,显示的是“地平线”级前甲板,并列2座主炮特征鲜明,虽然导弹让人莫名其妙——看下图


等下,你这是“飞鱼”啊!“飞鱼”反导了?那你好棒棒哦!


飞鱼(设计台词):我实在也不是谦虚,我一个反舰导弹,怎么就去执行TMD任务了呢?


你说俄海军试射R30导弹的时候,有外国潜艇潜伏在周边偷窥,这个设定没问题,但是听出没有载荷,听出导弹质量少了20%,这就实在神棍了。就算电影不解释是少了载荷变轻,弹道特性变化的“布拉瓦”导致拦截难度陡增……你用“飞鱼”且只有1发,拦截失败并不意外啊~


河马的感受是,电影为了特定情节,导致中间铺垫显得潦草而漫不经心了。回到电影中……这枚“布拉瓦”果然是空的,落入贡比涅森林之中无人伤亡。但是,法军的SSBN已经接到了核反击命令,随后电影里就围绕着阻止“可畏”号发射核导弹展开了。


收到的命令是加密的,需要以舰长身份卡在特殊打印机上解码


“凯旋”级进入静音巡航模式,其指挥舱的宽敞通透,与“红宝石”级形成鲜明对比


在这里,电影用相当多的笔墨描述了“规章制度”的冷酷无情。比如,核反击不可逆,因为一旦下达命令,任何取消的命令,都可能是政府高层被外国所渗透导致,即使是最亲近的战友与上级,也可能是外国的“鼹鼠”。


无法取消命令


这个情节也成了互联网上喋喋不休的讨论话题,很快被引入到人性、体制之类的屁话上去——河马作为学政治的,我得阐明,人类不是机器,所以有很多不理性、不可预知的因素,相关机制、规章的设置,只是当前环境下相对合理的模式,不能也永远不会是完美的。


电影大量笔墨用于这一矛盾,固然挑起了观众们的情绪,但有很重要一点——法军核反击只发射1枚潜射弹道导弹,这就是最大、最不合理的纰漏。


哪怕河马不喜欢WT,我也得说,这个愚人节限定模式里,核潜艇互杀,抢占发射阵位后全弹发射,也是相对正确的描摹


联合国五常中相对较小的英法,采取的核反击策略不同于中美俄。他们的本土比较小,很容易被核对手地毯式种满蘑菇,因此他们的“三位一体”核反击力量,几乎偏废陆基核力量,法国的空基核力量也很有限。而本土较小的情况,就导致了他们一旦开始核反击,就不会有任何保留,会将能发射的所有核武器一股脑地全部发射。


至于核潜艇不会接收别的指令,并不是因为“确保威慑”,而是因为核反击命令,极有可能是它能收到的最后一条命令了。所以,这部电影里刚开始的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突然就被这个“为了剧情冲突而强行冲突的”的表现毁了。即使帧察团队里,只有河马饶有兴致地把全片看完(其他人接受不了,觉得太胡闹,太不值一哂),并且给出较高评价,依然觉得地堡里的相互争论太过鬼扯。


反正最后解决问题的手段,就是让攻击艇找到战略艇,并不惜以击沉自己的战略艇,来阻止核导弹发射。而之前伴航“可畏”号的,正是“泰坦”号,原来的黑人副长升任艇长。法国海基核力量指挥官,海军上将亲自带着声呐兵主角登艇,去捕歼传说中“声呐无法探测”的战略艇。


因为是海基核力量指挥官亲自指挥,就是自己人搞自己人了……指挥官性格,倾向都是了解的,甚至几个发射海区的情况也是了解的。


法军自己投下了声呐浮标寻找自己的战略艇


总之因为核反击时只发射一枚这种奇怪的设定,以及艇长非常靠谱的人设,导致艇长会寻求最好的发射阵位,以精确打击“降低伤亡”,于是后续许多不可思议的剧情可以展开。


战略艇艇员对此非常不解


声呐浮标的确没找到战略艇,但把战略艇驱赶到了“需要的位置”。


海军上将(左)黑人艇长(右)围着声呐兵,等待他找到战略艇的踪迹


大致找到战略艇后,主角受不了了,跑热铺去躺着——而艇长(也是战略艇艇长之前在“泰坦”号上的副长),把潜艇交给海军上将,自己去冒险了。这冒险太过法式浪漫,看的人惊诧。战略艇水下发射弹道导弹,对蛙人来说有个好处,此时深度并不大,不必制备特殊气体避免“氧中毒”。


冒险:黑人艇长操作蛙人推进器,拿锤子去敲战略艇的壳体进行通信


结果正赶上线导雷发射,黑人艇长的呼吸设备被打坏,这个戏剧冲突我都没料到


真实的潜艇感受是个封闭,隔绝的环境,绝对没有第三人称视角,只能依赖声呐等传感器,黑人艇长蛙人推进器的声音,被战略艇视为以战斗蛙人进行攻击,立刻进行了反击。黑人艇长带着很好的意图,不幸领了便当。



对于这部电影,似乎有人说线导雷的细节很好——好么?线导雷在最后阶段是会割断线缆的,结果这枚线导雷正中艇体,它跳弹了!跳弹了!弹了!了!即使如此,一枚550mm鱼雷在这种距离引爆,愣是没把“红宝石”级怎么样。


弹道导弹舱盖打开的动静,让声呐兵主角听到了


右边就是“凯旋”级的弹道导弹井与井盖示意图


然后就是很精彩的决斗场景——双方以鱼雷逼迫对方转向,割断导线。核潜艇期望如此以方便自己规避,攻击艇期望对方脱离发射姿态,但是双方都没有规避。攻击艇上还一阵喧闹,分管通信类似机要员的角色,还试图抢夺舵机,体现出SSBN部队和SSN部队不同的心理素质与作战素养。


两枚鱼雷还交汇了,要在美国电影里,这俩鱼雷因为是线导雷,可以被引爆,拦截对方的鱼雷


SSBN的面具也比SSN的要好


这个镜头紧张氛围一流


SSBN打出诱饵


竟然偏航了?!线导雷还能被诱饵搞偏航?!尤其是海军上将还要求切换手动模式之后


法制F17型550mm鱼雷因为有多个海外用户,公开信息上,还是可以找到其具体技术细节的,其的确拥有线导与声自导2种模式,但是要手动切换的。那么此时为什么线导雷表现出复合制导的特性?


而后战略艇关掉了所有设备,进入彻底静默,但是依然没有骗过海军上将,海军上将指引线导雷继续航向战略艇。


艇长命令排空压缩空气,制造最后的假目标


还成功了……


线导雷最后阶段会切断导线,完成攻击,是没错的……但是电影里鱼雷并没有切断导线。以及到底是法国550mm鱼雷太弱,还是法国潜艇都硬如法棍?这个距离的爆炸只是崩掉若干消音瓦,没有什么重大影响。反正比起《猎杀红色十月》的类似场景,这部电影在画面上倒是足够刺激。


攻击艇却比较惨,严重受创


既然神棍到了这里,再神棍点,也无所谓。战略艇大体无碍,但是指挥舱里却满是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艇长命令疏散,自己留下来执行核导弹发射的最后步骤。


而主角,则在已经大部损毁的攻击艇上,用水声电话呼叫战略艇,让艇长在临死前,取消了发射。所以,这一番虽然诸多不合理,但是在观众看来颇为精彩的斗法之后,原来彻底失败的主角所在攻击艇,以嘴炮阻止了艇长。


魅力技能10/10,通过检定


在河马看来有些囧了,但是从电影这种艺术作品的立意来说,却是人性胜利了!


主角从逃生舱门撤离了潜艇


一如前文所提及,战略艇发射弹道导弹的深度并不大,这样逃生可行有足够时间,但是以较快速度上浮,会导致压力骤然变化,氮气的体积极速膨胀,对人的肺脏,耳膜等器官,有很大的影响。


主角作为天才声呐兵,听力极好,因此失聪,算是情节的终极转折。



而贯穿全片,非常精彩的水声音乐,也变成非常沉闷的版本,模拟听力严重受损的感受,像是游泳时耳朵进水后的世界。


好了,写到这里,这部电影也算是介(剧)绍(透)完了。一如山猫审阅本文后给出的绝妙标题“套着耐压壳体的法国文艺片”


这个耐压壳体,粗看似乎还挺靠谱,那些精彩的CG,高科技武器的出场……结果,发现反舰导弹能反导,潜艇硬如法棍等诸多难以让人接受的重大纰漏,还有核反击策略表述的偏颇。毕竟,法国的军事电影本来就难言出色,精彩的是文艺片,甚至是搞笑片。


而这部电影的内核,就是一部法国文艺片,如果观众朋友需要灵魂拷问,有;需要体制反思,有;需要浪漫的法式邂逅,有;甚至就连法式浪漫的细节表现,也有。


女主角难说是国色天香,却风情万千,对女角色的把握与描摹笔触,也是法国电影的里技


这部电影固然付出了真实性的代价,但是成就了自身节奏张弛有道,戏剧冲突鲜明又出乎意料的效果。还是那句话:


哪怕神剧,只要叙事手法高明,至少能“不让人生厌”。


小手一扫,资瓷一下


点击“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得见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