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8月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突破预警雷达的“滑空跳跃弹”,竟要致敬“东风洗地”?

扬基帧察站 扬基帧察站 2019-08-09

【上期内容:脸顶枪托的极致“压枪”,靠的可不是吃鸡大佬的手艺


跟以前朝鲜多次试射新型导弹一样,7月25日,金正恩再次选择在大气观测条件良好的清晨(当地时间五点半左右),在朝鲜东海岸的元山,组织和指导了“即将被作战部署的新型战术制导武器系统”向日本海方向的两次“示威射击”。


元山当地日出时间是五点二十三分左右,刚过十分钟第一枚弹就打了


相比五月的两次试射,本次虽然打的还是“金斯坎德尔”,但在弹道上首次呈现出了“伊斯坎德尔”、M20等先进战术弹道导弹的特征:

金正恩注意观察整个射击过程后说,今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新型战术制导武器系统的优越性和完美性,尤其对亲眼确认并确信这一战术制导武器系统的火力迅速对应能力、很难拦截的战术导弹的低高度滑翔跳跃型飞行轨道的特点及其战斗威力感到满意,开发和拥有这种尖端武器系统的事实,对发展朝鲜武装力量和保障国家军事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难得拍到了固定环在发射瞬间炸掉的场面,和“伊斯坎德尔”如出一辙


“低高度滑翔跳跃型”(朝文报道原文为“저고도활공도약형”,直译为“低高度滑空跳跃型)”,听着就让人想起了“助推-跳跃-滑翔”式的桑格尔弹道和“助推-滑翔”式的钱学森弹道。不过结合报道照片中大屏幕上的飞行轨迹,这还是类似“伊斯坎德尔”和M20的,压缩弹道最高点(韩方称弹道高度50-60千米,与之前射程更近的几次试射相同),并在弹道后段再次短暂拉升,实现大气层内机动突防的模式,和真正的“助推-滑翔”模式还有一定差距。



上图(为方便,进行了调色处理)右侧屏幕里的红线,是此次试射的弹道轨迹


甭管啥弹道,对于缺乏尖端遥测设备的朝鲜来说,他们是如何实现对弹道的掌握的呢?开头说了,朝鲜喜欢选择清晨试射导弹,这样有利于朝方采用光学设备尽可能完成对弹道前半段的观测。至于弹道的后半段如何监测的问题,此时日本海边上的另一个邻居就有话说了:

俄罗斯海啸预警部门滨海边疆区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信息处理中心发言人25日表示,韩方称朝鲜向日本海发射了两枚导弹,但滨海边疆区专业人员在发射前后数小时内没有在日本海发现任何地震事件,“这种情况我们通常会有所发现,但这次什么都没有”。

不过自打露面开始,“金斯坎德尔”都是以这种深绿色形象示人,外观上并看不出谁是遥测弹


这说明,此次试射的导弹很可能没有战斗部,等于俩大石头扔水里,自然就不会引发什么人工地震了。如果这次试验的重点目的确实是验证新弹道飞行模式,那么“金斯坎德尔”不装战斗部而改装遥测设备,让朝鲜导弹科研部门尽可能获得更多的数据,也是很合理的解释。


不过关于朝鲜弹道导弹的遥测监控问题,民间向来有一个半开玩笑的说法:“朝鲜还不如等美日韩军方的报道,毕竟敌人的探测精度比自己不知高到哪里去了。”这次也不例外,两枚导弹入水后没多久,南边儿立刻就来信儿了。


毕竟北边的新闻,在南边看来是一种介乎于内政和敌情之间,忽而内政忽而敌情的事儿


根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军方人士称,在朝鲜第一枚导弹射出时,韩军部署在东海岸,最大探测距离为800公里的以制“绿松”弹道导弹预警雷达立刻开始跟踪。对第一枚导弹的跟踪,在其飞行了430千米之后结束,于是韩军在25日自信地表示,这枚导弹的射程是430千米。


以色列IAI-ELTA公司提供的“绿松”(Green Pine)雷达,韩军2018年底刚刚增购了2部


根据《韩日军情保护协定》,韩日方面交换了朝鲜此次发射的两枚弹道导弹的相关情报。韩军这才发现,原来这枚导弹在飞了430千米之后,因高度已经很低而进入地球曲率的掩护范围,所以“绿松”雷达判定这枚导弹即将完成飞行而坠海了;然而根据日方提供的雷达跟踪信息,此后导弹并未坠海,而是再次爬升。


从朝方公布的弹道轨迹图可以推算,导弹再次爬升前的最低点,恰好距离发射点430千米左右


这枚导弹在进入弹道尾声时才被日本截获,此时距离导弹落水仅剩下几十公里,日方只来得及记录了这段航路、并根据美军提供的卫星资料确定了导弹落水位置。这些情况汇总后,再由掌握前半段弹道轨迹的韩军综合判定,今天(26日)算出,原来第一枚导弹的实际飞行距离是600千米。


朝鲜以20分钟的发射间隔打出了第二枚导弹,韩方仍由“绿松”雷达跟踪。这次雷达是在跟踪到了导弹的二次爬升段之后才丢失目标的,因此基于对这段弹道的测算,韩军计算后认为第二枚导弹的射程是690千米,并于25日当天公布。然而拿到美日方面的信息之后再一算,原来第二枚导弹的实际飞行距离也是600千米。


绿色实线——韩方丢失对第一、二枚导弹跟踪区段

黄色实线——韩方对第二枚导弹恢复跟踪区段

红色虚线——韩方再次丢失对第二枚导弹跟踪后,对末段弹道的猜测

红色实线——朝鲜导弹实际末段弹道

换言之,韩方对朝鲜两枚导弹后半段弹道的跟踪解算是完全失败的......


甭管关键元器件从哪儿弄的,这样一种外形和世界上现有的类似导弹都稍有区别的,具备一定突防能力的战术弹道导弹,朝鲜哪怕只是完成组装调试工作,那也是下了很大气力的成果。要想猜猜看朝鲜的目的,咱们先看看下面这段朝中社的中文稿件。

金正恩对随行人员和国防科学部门领导解释朝鲜半岛南边的烦人(注:译得真随意)局势时说,近期南朝鲜军方好战势力拼命运进的最新武器装备是无法掩盖的攻击型武器,其目的本身也有口难辩、更不能隐瞒。意在不断开发并实战部署必要时为使对我们国家安全构成不可忽视的威胁的东西去功能化变成一堆废铁的威力强大的物理手段的试验是对保障我们国家安全当务之急的必要工作,也是义务性的活动。

以上为引用内容的朝鲜语原文,朝鲜语虽有空格,但在翻译时又不能将其等同于逗号,所以十分考验翻译人员的语感水平。如果水平不行,就会出现加粗的这种鬼畜如枯骨桑的长难句


总之,金正恩的大概意思是,研发部署新型导弹的目的,就是为了摧毁韩国最近引进的那些给朝鲜安全造成威胁的武器。这么一算,本月又将交付韩国2架的F-35可谓首当其冲。


毕竟朝中社刚骂过吓过


朝鲜军方非常清楚,以朝鲜现有防空力量,是根本无法抵挡F-35的。那么使用弹道导弹精确打击韩军机场,将这些高价值目标摧毁于地面,或至少破坏机场、令其难以出动,是几乎唯一可行的选择——这听着跟军迷们的对台攻略里,历来少不了的“东风洗地”大差不差。


通过三次试射,“金斯坎德尔”已经初步展示了系统的高可靠性——根据美日韩的监测,这6枚导弹起码都能算作测试成功,没有失控爆炸的情况。而导弹本身的突防性能,以及弹道末端的控制能力,也在本次对韩国弹道导弹预警雷达的“实战测试”中,得到了一定的检验。


韩日矛盾、俄机越境、美潜艇访问......结合目前周边这个局势,他选择的这个发射时机那也是相当有趣了


不过朝鲜官方也说了,这种导弹还处于“即将被作战部署”的阶段。所以个人估计,在完成这次“示威射击”之后,朝鲜未来还会组织“金斯坎德尔”的进一步试射,以检验其至关重要的打击精度和毁伤效能能否让人满意。反正......

美国海军分析中心(CNA) 局长肯•高斯在接受《韩民族日报》采访时说:“我认为朝鲜发射短程导弹并没有踩到特朗普的红线(禁止线),因而不会有实质性影响。”


另一方面,日本总理安倍晋三同日上午就此事表现出谨慎态度,他说:“已经确认这不是对我国(日本)安全保障造成影响的事件。”


韩美联军司令部26日表示,朝鲜25日发射的近程弹道导弹对韩国或美国不构成直接威胁,不会影响两国的联防态势。

既然大家都说“不构成威胁”了,那就等着下一次“最高领导人革命活动”喽......


祝大家周末愉快!别忘了今天是7·27——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6周年!


小手一扫,资瓷一下


点击“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得见 

↓↓↓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