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9月1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不仅是“航母杀手”:最近一次首都大阅兵,都留下了哪些记忆?

扬基帧察站 扬基帧察站 2019-09-16

【上期内容A:不止是新步枪新迷彩!国庆受阅步兵装备展望

【上期内容B:【每周一曲】火箭军创作的歌曲,其实唱的也应该是他们


今天咱过个生日,加上看了场球,导致更新延迟,抱歉。


想说的微博上说得差不多了,千言万语一句话,这么好的机会,真的不该输啊......


在这种刺刀见红的时刻,执教生涯都没经历过CBA季后赛类似场面的李楠啊,他是真的不行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阅兵历史上非常少见的,不在国庆日举行的阅兵(之前只有1981年9月19日华北大演习结束后那场阅兵等极少的例子),某种意义上也为后来(2017年7月30日)在朱日和举行纪念建军90周年阅兵开了先例。


时隔多年再现的“将军领队”的光辉,将在今年进一步发扬光大


而今这场阅兵也已经过去四年了,但至今回想起来,这场有着诸多开创性意义的阅兵,仍有不少值得回味之处。昨天河马稍稍提及了当年徒步方队中的一些特色,那今天咱们就以评析那次阅兵中,装备方队展现的特点为主了。


不仅要铺天盖地,更要出“7”制胜


在阅兵时机上打破传统,客观上就给阅兵模式上的推陈出新提供了机会。借助这次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机会,我军不仅首次引入直升机编队悬挂旗帜引领受阅部队入场的形式,更是破天荒地在阅兵中进行类似俄军那样的“排字形”编队,并在2017年沙场大阅兵和2019年国庆阅兵中沿用——当然相比于2017年的“90”队形,今年阅兵直接排回2015年的“70”就行了。


换句话说,几个月后,把这张图里的护旗编队从2组PS成3组,就能糊弄成今年阅兵了


而作为国内在纪念反法西斯胜利日时,缺乏足够可飞的二战老飞机的一种“精神替代”,初教-6服役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首次光荣受阅,对我军自己来说,还起到了向这种培育了人民军队无数飞行员的功勋机种进行致敬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天之翼”的老司机们玩这个,那也是驾轻就熟


在整个空中梯队最后,密密麻麻飞过天空的6型70架直升机,虽然说里头混着一些直-8B和直-9WA,但对观众们来说,这一我军直升机前无古人的受阅数量,确实足够“解渴”——个人观察,自打2015年之后,已经不大见得着高呼“我军武装直升机数量不足”的人了,这次阅兵当记一功。


大概就是这么个印象,以表达一下当时的震撼


拒绝“过气网红”


说了数量,那还得有质量。我国过去每十年一次举行的阅兵(包括计划中的国庆40周年阅兵),虽然不像俄罗斯一年一次的阅兵那样显得有失庄重,但在国产装备更新换代频率不断加速的时代,这种偏长的间隔,往往会导致某款装备在上一次阅兵时还来不及登场,而在下一次阅兵登场时又显得有些“过气”的尴尬。



轰油-6:我就不同了,我目睹了一代又一代受油机过气


以2009年国庆阅兵为例,99式主战坦克(俗称“99二期”的WZ123B)、96A式主战坦克等地面主战装备,其实之前均已经在公开报道中多次亮相过;至于受阅战机中,连歼-10都因为已在2008年珠海航展上公开表演过而失去了神秘感,歼-11就更不必说了;如此种种,加之其他一些因素,使得尽管2009年阅兵相比1999年阅兵实现了受阅装备100%国产化,但在震撼程度上并不如预期。


而且跟1999年效果类似的是,很多观众都表示99/96系傻傻分不清楚......


有此对比,2015年的阅兵相对来说就及时了很多。之前只在2014年“和平使命”联合演习中惊鸿一瞥的99A主战坦克,此次以非常亮眼的楔形队形领衔受阅,辅以04A步兵战车、09式自行高炮等这些正好是在2009年之后服役的主战装备,整体视觉效果值得称赞。


由各军种首长领队车引领装备方队入场受阅,也颇有新意


久闻其名难得一见,研制过程颇多波折的09式自行高炮,这次登场算是弥补了没赶上2009年阅兵的遗憾


而在空中梯队中,如果说歼-11B的首次亮相还有些迟的话,当时刚批产装备不久的歼-15舰载机首次受阅,包括“飞豹”在内的二代机不再受阅等等,这些都算是亮点;经军委首长特批,把当时还处于部队试用阶段的空警-500预警机拉出来受阅,更是增添了新锐气息;唯一的遗憾是,在早期的受阅方案中,曾有出动4架歼-10B作为空警-500的护航机亮相的想法,但后来出于种种考虑被取消了。


虽说八一飞行表演队更换歼-10之后首次受阅是好事,但这个过于浓重,严重影响后续飞机受阅时观感的拉烟效果,也是饱受大家吐槽的问题


最终方案中,两架运-8T指挥通信机分别由4架歼-10A和4架歼-11护航,空警-500则单独受阅


技术奇袭


估计很多读者已经腹诽了,说了这么多为啥不提“东风快递”啊?那是因为在2015年的这次阅兵中,二炮(现火箭军)受阅装备的新老搭配,成功展示出了至今为人称道的“技术奇袭”效果,所以啊,这得单独说。


这也是东风-15系列最后一次受阅,2017年沙场阅兵中并未展示该系列导弹


作为常规导弹第一方队的“老熟人”,东风-15B这次刷了个绿漆,以“告别演出”的形式打头阵;联袂登场的东风-16虽然之前早有风声,而且在2009年其实就已经达到了可以受阅的状态,但再怎么说,首次受阅也是让大部分观众们眼前一亮。


可以说是第一代“awsl”产品了


常规导弹第二方队的东风-21D自不必说,至今仍是军迷们谈起2015年阅兵时的几大关键词之一;第三方队的长剑-10A虽然是个改进型巡航导弹,但这款定型于2012年年底的导弹,在受阅时也是足够新锐的装备;总之这俩的组合,让观众们的胃口进一步提高了。


长剑-10A后来更多让人念叨的还是这个底盘


接下来的核常兼备导弹方队,就是见证“技术奇袭”的时刻了:“受阅的东风-26导弹能够无依托机动发射,可实施快速核反应,能对陆上大中型目标和海上舰船实施常规中远程精确打击,是我军战略威慑力量体系中的新型武器。”


在此之前,绝大部分人都认为,东风-26只是单纯的“关岛杀手”而已;而在此之后,很多人开始意识到,反舰弹道导弹技术在各类型号上的扩散,将成为中国未来反航母体系的真正撒手锏......


东风-26多用途能力的公开,让“东风快递”跨过了精确打击范围的门槛


不过有了前面的高潮迭起,随后亮相的核导弹第一方队——与2009年几乎完全相同的东风-31A,就只能起到让人“平静”的效果了。还好第二方队的那个“大家伙”的登场,还是使得阅兵地面装备方队的收尾足够有力:尽管东风-5B洲际弹道导弹不算是啥新装备了,但这种地井部署的重型导弹的亮相最重要的意义,是展示了中国进一步加强建设核威慑力量的决心。


弹头和第二级不再分离受阅,让人想起之前关于我国核武库值班时“枪弹分离”的传说,有的事情啊,往往就隐藏在细节之中


当然了,任何一场耗尽心血的大阅兵,也不可能做到人人满意,毕竟众口难调;就我个人来说,随便一想也能回忆起一些当时被吐槽的事儿,比如前面说的歼-10AY/SY拉烟“经久不息”的问题;比如又来一回的鹰击-83,可想到2017年阅兵时它又出来过一回,也就不忍心啦。谁还没个“家有一老”呢?


所以今年怎么着......也该换了吧?


打赏二维码:小手一扫,资瓷一下


点击“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得见 

↓↓↓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