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董卿朗诵《巷子里的清香》

点击蓝字关注👉 听书中 2021-03-11




巷 子 里 的 清 香

作者:文一 丨 诵读:董卿


离开端城十年,每当午夜梦廻,总会出现儿时那条烟雾氤氲的石板巷子。巷子并不起眼,很窄,且不平整,一到雨天还会“水漫金山”。但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那就是从大院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


其实,巷子并不总是氤氲,通常在逢年过节时才会如此。彼时,家家户户门前摆出几个大铁桶,桶下生着扑扑的柴火,连续几天几夜地熬煮着什么。还有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中过年团聚的人们,让原本就不宽敞的巷子变得更加拥挤。孩提时的自己,绝不会因为拥挤而退避三舍,反而甚是喜欢穿梭于这番热闹之中。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除了弥漫的烟雾,沸腾的人声,欢快的笑脸,还有一股夹杂在柴火味道中的清香。


清香出自裹蒸,广东肇庆地区特有的新春应节食品,巷子人家熬煮的也正是此物。据《南史·齐明帝纪》记载:“太官进御食,有裹蒸。帝十字画之,曰:‘可片破之,余充晚餐。’”唐代诗人孙元晏曾作《齐·明帝裹蒸》:“至尊尊贵异人间,御膳天厨岂等闲。惜得裹蒸无用处,不如安霸取江山。”南朝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裹蒸之历史悠久可见一斑。


裹蒸似粽而非粽,内料以糯米、脱衣绿豆、猪肉为主,外用本地特有的柊叶、水草包裹,形状酷似埃及金字塔,因其个头硕大(略大于一个拳头),在广东饮食业中素有“茶点王”的别号 。热食清香四溢,入口松化爽滑,让人回味无穷,被誉为“舌尖上的珠江恩物”,连美食专家都忍不住赞叹:“打开热气腾腾的肇庆裹蒸,柊叶的香气扑鼻而来,糯米化为无骨的绵滑,那五花肥肉的沉默,为了迎接一顿欢愉的舌尖快感。”


裹蒸乍看其貌不揚,但製作非常講究。先是備料。糯米、綠豆、柊葉都必須反復洗滌三到五次,以祛除雜質和異味;研磨綠豆的磨盤要在軸心處墊上銅幣厚度的圓形鐵片,使得磨盤與磨之間留有1-2毫米的細微空隙,這樣研磨出來的綠豆,既去了皮,也保持了口感;豬肉選用肥瘦相間的新鮮五花肉,用鹽、油、曲酒、芝麻醃制,正所謂“裹蒸世家,秘方無價”,有多少戶人家就有多少種調味的秘方。

 

再是包制。在模具中交錯鋪疊三到四片柊葉,舀一勺糯米,一勺綠豆,一兩件花肉,再來一勺綠豆、一勺糯米,把柊葉折疊包緊。而後用兩根水草“田”字形捆紮裹蒸。唯有包制得當的裹蒸,才能連續數小時安身於猛滾翻動的開水裏,讓糯米和綠豆仁的身子盡情舒展,讓火力“松”與“斂”的變化之妙盡情展現。不得不提的是,裹蒸所用的柊葉,與普通粽子所用的芒葉相比,有著諸多益處:不僅善其味、潤其澤,且能解表退熱、涼血止血、利咽開音、解酒醒神,還有“藏之可持久,即入土千年不壞”的保鮮作用。

 


最後是熬煮。至少三個大鐵桶,分別用於熬煮裹蒸、煲熱水和盛放冷水。一般在晚上7點後開始,直到次日淩晨4點左右完工,大約持續8-10個小時。此間須保證爐火持續不斷,且隔一段時間要加一次熱水,這個過程往往需要全家輪流上陣才能完成。某種意義上說,家人間的鱗次協作,成就了年前一次別樣的家庭小聚。熬煮裹蒸的場景,曾被王士禎在《端州即興》中如是描寫:“除夕濃煙籠紫陌,家家塵甑裹蒸香。”?

 

十年一瞬,自己早已從懵懂少年長成奮鬥青年,走出了童年大院,走入了寬廣世界,正走在拼搏路上。那條巷子和那些人家早在城市變遷中不復存在,那片氤氳和那種熱鬧只能在腦海中來回縈繞,而發自裹蒸的那股清香,也唯有在每年短暫的春節假期時仔細回味。慶倖的是,生於斯長於斯的自己,始終感念善良友愛、守望互助的淳樸民風,始終掛懷張弛有道、隱忍不爭的豁達態度,始終珍惜“於無華處見真情,於細微處見功夫”的內斂品格。

 

此刻,真希望能吃上一口,清香撲鼻、糯滑柔綿、回甘無窮的肇慶裹蒸。




30位传奇诗人的青春史,浓缩600年家国事

长按下方二维码免费收听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