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媒体怪现象:快讯全靠搬,合作甩logo,女王当嘉宾,差旅全自付
有人说这个冬天是一个冷冬,对于区块链圈来说,这个冬天只会更冷。突如其来的大熊市瞬间让链圈也进入了“休眠期”,“活着”成了所有人必须首先考虑的事情。这和上一个冬天那会儿的热火朝天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今年年初的时候,随着“区块链”风口的兴起以及比特币牛市的催化,一大票区块链媒体拔地而起,最高峰时期,区块链媒体数量已超过2000家。这在其他行业实属罕见,而众多区块链媒体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媒体文化”。
从“特型演员站台”到“一切即挖矿”,区块链圈已经被N多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吐槽说“贵圈真怪”。对于链圈的种种,圈子里的人有什么看法呢?
我们收集了十几个同行朋友的想法,从我们自己的角度说说圈里那些不得不吐槽的事儿。
策划|三言脑暴大队
@零零漆:别叫我X总,我刚毕业
区块链编辑
区块链这行就是神奇,去年刚毕业就进了贵圈,然后就一言不合走上了人生巅峰。本来就是做个小编,但是整天被叫各种“总”,“老师”都已经无法满足我的虚荣心了。
说实话,被叫个老师还算习惯,毕竟这种称呼已经烂大街了。但是拿着几千块钱还操着当老总的心,总觉得怪怪的。不过可气的是我他妈的快习惯这种叫法了,所以求求饶了我吧。如果以后跳槽还这观念改不过来,我怕是要吃土了。
@苦瓜不苦 :媒体名字不够用 瓜果蔬菜硬来凑
媒体运营
2018最火的可能不是区块链,而是区块链媒体,而区块链媒体圈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媒体名称杂乱无章。我入行以来,粗略统计了下,大致上被用的最多的首先就是“区块链”这三个字,各种“x链财经”、“链x财经”、“xx区块链”、“区块链xx”……
区块链媒体多了,名字自然也就不够用了。名字不够用怎么办?没关系,瓜果蔬菜飞禽走兽都来凑啊!什么“西瓜财经”、“香蕉财经”、“蜜蜂财经”……见怪不怪了。
名字起的越来越跟区块链无关,对自己品牌建立怕没有任何帮助,可能这也是区块链圈子独有的特色吧。
@白小币:求合作=甩logo ,logo说:我很累!
商务
“饿狼扑食”用来形容区块链媒体甩logo求合作时的情景再不为过了。随便在一个媒体群里喊一声“求合作啦”,哪怕还没搞懂是什么会议、合作方式如何,就看到一个个logo刷满手机屏。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区块链媒体品牌形象建立是基于自家Logo有没有被扔出去上。有些会打着给我们曝光的旗号要你发快讯发通稿发朋友圈,然而一个活动屁股后面跟着成百上千家媒体Logo,不知道这样的“品牌露出”意义何在?但是为了刷存在感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游遍全球:自付差旅去参会,然后公司倒闭了
前倒闭媒体编辑
互联网媒体转身到区块链媒体最大的感受就是,MD,去外地参会需要自付差旅?
主办方解释说这符合去中心化理念,将费用留给劳动人民。于是,为了跟项目方、跟媒体打好关系,多露脸打造影响力,我豁出去了,不管是外地的会,国外的会,我都自费去,公司出钱。顺便我环游了世界。
后来公司倒闭了,我问为什么,财务告诉我:朋友,你的差旅费把公司的钱花光了。
我十分想念去阿里巴巴参加双11晚会,即便是马爸爸的场子,媒体们有媒体席,各种饮料烧烤伺候着。
@二四:翻译全靠谷歌?
外语编辑
不得不说,很多友媒编译外网新闻机翻痕迹太!重!了!读一遍翻译出来的内容根本就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想起之前V神Twitter评论中国无现金社会的内容,当时一水儿的媒体都翻译成“中国的’无现金社会’是很有趣的现象,政府正积极表示反对”,但实际上人家表达的意思是“政府严禁拒收现金”啊!
这么不负责任的翻译往轻了说是V神背锅黑我大中国,往重了说就是恶意误导舆论。难道传递准确无误的信息不是媒体人的责任吗?
@机械姬:嘉宾不够,酋长女王来凑
商务
去年一年不知道跑过多少会,各种奇葩现象都遇到过,五光十色。
有请比基尼站台的。有澳门大妈站在大会logo牌旁边疯狂合照的。有特型演员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还有请酋长公主增加热点的。
可以说,人有多胆,地有多大产。当然在台上的大佬专家也是特色各异,有时候我觉得很奇怪,他们和我一样天天参会,难道没事可干嘛?
@西红市首负:我们不生产原创,我们只是内容的搬运工
编辑
经过2018年这么一顿炒,区块链自媒体数量从去年底的200多家野蛮生长到上千家,但是优质的太少,草根媒体占绝大多数,原创内容占比很小,都以转载为主,抄袭还特严重。一般头部媒体发了啥,编辑就copy啥,一眼望去每个媒体发的都一模一样。有时候好不容易出一篇比较火的原创,有些媒体转载也不标来源,8小时上班时间有7个半小时都用来沟通标来源了。
@张小悦:张口就要月薪十万,区块链疯了
HR
一年前区块链大风口的时候公司转型从传统企业All in区块链,把我们干HR的愁坏了,工资开高了吧,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就财富自由了,留也留不住,工资低了吧,根本没人愿意来。原来在传统行业的工程师我们给2万工资,三月招聘的时候一个个跳槽来的IT男,经验没多少,张口就要5万10万,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十万加:车马费给我没上市的币是什么意思
记者
币圈的发布会还是很“创新”,车马费换成了币,一开始真搞的我一头雾水。好几次收到币都不知道如何处理,欺负我不会玩交易所是吗?
不过你发还没上交易所的币是什么意思?废了老大的劲注册了几个账号,结果发现这币是没上交易所的,真的坑。
@一点红:我有一千个微信群
区块链媒介
我有几百个微信群,说出怕是吓到你了,币圈真有那么火吗?也许你会觉得我很忙,那就对了,我在忙着删群。
上半年区块链火的时候,还有热心同行每天不厌其烦的发心灵鸡汤,感觉好不热闹。一条信息在几十个群里出现时,我不知懂了多少次杀心。
群里的成员也是熟悉,因为大家起码同时在N个群里,每加一个群,大家就象征性的问候一下,略微有点尴尬。
币圈凉了,最热闹就是哪个群里又发海报了,顺便还能抢个红包,哎……
@风里来雨里去:谁踏马说干媒体就能红?
记者
劳资怎么就进入了区块链媒体这个不归路啊啊啊!!谁特么说的干了媒体知名度嘎嘎往上涨啊啊啊!!
劳资在区块链媒体干了一年出了这个圈子没人认识我啊 !!有木有!!有木有!!
过节回家介绍自己冷场一万年啊啊啊!!一万年!!!
给朋友发自己文章被问为什么在腾讯客户端看不到啊啊啊!!我踏马怎么知道啊啊啊!!你怎么不去问麻花疼啊啊啊!!!
小时候梦想当记者怎么踏马就当了区块链媒体记者啊啊啊!!!
别家记者动不动就和马爸爸谈笑风生啊啊!!尼玛我干媒体动不动就被骂割韭菜啊啊啊!!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啊啊!!
@虎小呆:招人标准:四肢健全
前区块链媒体HR
刚跳槽到区块链行业做hr的时候兢兢业业,对应聘人员挑选非常严格,不过到了三四月人才最紧缺的时候,阿猫阿狗只要四肢健全的都招了派去跑会议,也不管你专业是啥。
@大调哥:商务聚会=泡吧、蹦迪
程序
反正我觉得币圈凉也是好事,有个做商务的朋友就玩的很潇洒。没有项目了吗,大家就搞起了各种聚会、活动,最嗨的就数蹦迪、逛酒吧了。作为一个呆逼程序员,我就玩不来这些,朋友也拉过我好几次,都不敢去。
干技术的也难,原来的项目也已经倒了,给的币基本归零,现在考虑不在区块链这行干了,太费脑。
@老菜:我不怕甲方爸爸的要求,只怕海报5米长
设计
身为一名设计,最难以忍受的不是甲方无下限的改动要求,而是设计出来的作品5!米!长!甚至我都不能称之为“作品”。
做设计也干了小五年了,不敢说自己是什么大师级别的人,但好歹我出的东西也基本上能被大众所接受吧。但自从跳槽到区块链媒体,给人设计海报,我觉得自己简直侮辱了设计师这个行业。
链圈媒体的审美我简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形容。一张海报,1/4是各种他们说是大佬的头像,有1/2是一大大大长串各种品牌图标!我老板说这个叫什么“媒体矩阵”,你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正儿八经留给我去制造创意的空间只有特么剩下的1/4,这里面还得一大半留给文案。真的不知道这样的海报传达什么信息?读者难道喜欢看排的整整齐齐的所谓“媒体矩阵”?
入了这个圈,感觉对不起教我画画的老师。
@哎呦我擦:卖面膜、卖丝袜才能救命
自媒体
凉凉了?!早就知道几千家的所谓媒体要清洗一波,现在时机似乎到了。
没有项目了,币价跌到谷底,融资也烧完了,不留点棺材本还能干嘛,转行的转行,跑路的跑路,早晚都担心工作没了。
转行卖丝袜、卖面膜、写小说的都有,没有什么红利了,一句话保命要紧。
---------
资本的搅动让行业充满巨大的诱惑性和不确定性,让当局者为之“迷狂”。身在其中,许多看起来奇怪的事情多少会变得习焉不察,让行业“怪象”积郁已久。
在这些激情或平静的“怪象”背后,有些确实是行业恶性竞争诞下的怪胎。这个冬天将会很冷,但却未必是件坏事。因为我们可以有更多时间冷静思考行业的未来。只有敢于面对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一切才会越来越好。
内容合作微信:xieyulin0322
商务合作微信:sanyancaijing01
币价大跌:矿工无力支付电费,2万元矿机1千甩卖,英伟达股价腰斩
对话陈伟星:投资区块链不再激进,回归传统方式,打车链明年初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