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窥见医美行业—— 两个整形医生的故事

糖豆 三言财经 2020-02-11
出品|三言财经
作者|糖豆

医美如今已经成为当下许多爱美人士的新选择,因此也为医美行业的发展带来生机。但是,一谈到医美,不少人会产生的第一印象是“暴利、医生速成”。之前,有新闻报道常会有“医美医生五天速成”、“你的整形医生可能只学了三五天就上岗”、“医美行业暴利知多少”等相关消息,这让很多人对医美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固有印象。

 

今天我们想讲讲关于两个医美行业医生的故事。他们分别是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医生江华,联合丽格第一医疗美容医院技术院长师俊莉。他们是行业里的一份子,却又和大众印象里的医美医生“大相径庭”,他们用自己行动为我们揭开了医疗美容医生的另一面。

 

故事一:江华——为公益前行

 

故事要从1985年开始说起,整形医生江华刚从第二军医大学毕业。那个时候,全国的整形外科医生不到200人,整形治疗主要针对的是像先天畸形、后天创伤、烧伤疤痕、晚期面瘫等一类的情况。

     江华年轻旧照

 

1996年,江华到地方会诊。这时从会诊门口进来一位中年男人激动地说:“江医生,你还认识我吗?”江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继续说:“孩子现在挺好的。我当时是个工人,没有办法好好感谢你。现在办了个养鸡场,有能力了,一定要请你吃顿饭。”

 

原来是1985年,江华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做住院医师,接待治疗了一位烧伤的孩子。孩子很小,看着也可怜,所以江华每次上药时,都会很小心仔细,生怕弄疼了孩子。

 

上药的时候,他就给孩子吹一吹烧伤的伤口,或是逗逗小孩笑一笑,不让孩子产生更多的疼痛感。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疗,小孩恢复健康并出院。

 

这个中年男人就是孩子的父亲。偶然从电视里知道江华来他们这儿会诊,特地从老家赶至会诊医院,说什么都要再见一见救治孩子的恩人。

 

从1985年到1996年,11年的时间,这位父亲依然清楚的记得当年的往事。江华感慨地说:“这么长时间还能被人记得,也是作为医生的一种成就吧。”


       
江华,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会长,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和同时代的同行相比,江华除了专业技术外,对贫穷的病人也是格外的照顾。

 

1997年有个来自东北的少年,因为身体烧伤来到上海寻求治疗。

 

当时,东北有一片山林着火了,少年和几个孩子见状便去救火,不幸的是,其他几个孩子都死了,只有这位少年活了下来,但身体的大面积烧伤,使得需要治疗的部位和手术都比较多,费用方面对少年的家庭来说非常困难。

 

江华听到少年故事后表示,“我被他的事迹感动了。”当时他是上海市医生最高荣誉奖“银蛇奖”的获得者,也是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于是,他就开始写信,希望能够有社会力量一起帮助少年度过难关。同时,他亲自到宋庆龄基金会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游说,筹集资金,顺利让少年做上了手术,直至健康恢复。

 

他深知作为医生的职责,贫穷的家庭更需要“格外关照”。

 

受江华“格外关照”的还有一位来自河南有严重烧伤的小朋友。2000年初,一位父亲用一个旧军大衣包裹孩子来到医院求助。通过检查和诊断,孩子烧伤面积达到80%,畸形非常严重。如果不治疗,江华判断孩子会丧失生活和工作能力,随后很快安排了住院治疗。

 

入院后江华发现每次去病房查房,总能看到这对父子在病床前抱头哭。原来这个家庭因为贫困,没有足够的钱让儿子做手术。父亲一边忍受着儿子身体之痛,一边又因现实高昂的手术费而愁苦的抹眼泪,都说男人有泪不轻弹,只不过是未到伤心处。

 

江华偶然知道父子的情况后,立马联系宋庆龄基金会、上海慈善基金会、基督教会(孩子是基督徒)、基金会及一些社团组织,聚焦多方力量给孩子提供帮助。

 

整整17年,完成了至少有7、8次手术,后来,孩子康复并创业成功


       

救助“全身烧伤80%的河南患儿”17年,直到其康复成家并创业成功

 

孩子好了,江华笑了

 

江华一直带领着团队帮助贫困家庭,尤其是少数民族的贫困家庭, 至今他们已成功救治10余名来自少数民族的失鼻患者,有土家族的小云、藏族的斯朗曲措、苗族的小菲、壮族的晓宁......

 

“既然是正义的事业,我们还是要坚持的。”江华说。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前线灾情伤亡惨重。时任上海长征医院担任整形外科主任的江华,第一时间主动申请加入救援医疗队。

    


源源不断的伤员被送到眼前,看到很多同胞不幸命丧于此,江华不免一阵揪心。很快,他调整好状态,将送来需要进行整形的伤员有序的安排救治。

      

震后72小时是黄金救援时间。江华和根据伤情特点快速指挥协调分诊救治,急救包扎止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让医护人员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吸氧、抽血、测量生命体征等必须措施。因为有很多伤员需要整形救治,他和战友们在手术台几乎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由于物资缺乏,灾情一线的医护人员的常规套餐是冷水泡方便面,连睡上半个小时都算奢侈。疲惫、饥饿在灾难和伤员面前,已经消融在血水和泪水中。

       


每一次救援都是在和生命赛跑。对伤员的及时有效救治,可能会挽救他们一条腿、一只胳膊,甚至是生命。江华和团队不眠不休连续作战72个小时,最终从死亡的边缘救回35个重症伤员。在这些伤员中没有一例截肢,也没有一例发生严重感染。尽管已经累到虚脱,但江华和团队里的每个人都觉得值了。

 

从地震一线回来后,江华重新投入工作当中。手术台是他的战场,每次手术前,脑海里都会反复模拟手术方案,不忽略其中任何一个细节。就像军人临阵杀敌前需要排兵布阵。而且会在每次手术之后都跟自己较劲,复盘手术前后的各个环节,以便下次手术让自己更熟练精准的操作。

 

“时代日新月异,本着对生命和美丽的双重敬畏,唯有不懈学习,才能迎头赶上、永不落伍。”

 

2009年,江华参观了一位同行朋友所做内窥镜隆胸手术,这种技术一改过去盲视下的手术为直视手术,手术的精准性更高,手术创伤减小。

       


他觉得这种技术需要向更多医美医生进行推广,一来方便医生操作,二来能使求美者效果满意,可以将乳房整形行业推向一个新的安全高度。于是2014年,江华开办内窥镜技术免费培训班第一期,至今已经办了18期,每一期人数控制在15-20人左右。培训会议中,江华常常亲自上阵,为医美医生示范操作,现在已经培养了400位医生。

 

持续不断的公益事业,得到了许多业界和外界的认可。2019年12月22日这一天,在第五届新氧亚太医美行业颁奖盛典上,江华和他的团队获得“中国医美飞翔奖”的公益贡献奖,奖金为50万元。

 

“江华医生团队开展公益项目时间长,持续性好,从1999年开始,他就开展对烧伤患儿的免费修复项目。作为团队负责人,2008年江华医生深入地震一线,组织救治,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尤为可贵的是,多年来对青年医生的培训,既培养了医疗人才,也传递了公益爱心,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医美公益事业中来。对于他个人和团队在公益事业中的付出,我们表示敬意。”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孙孝文这样评价江华。

 

最后江华在领奖台上说,“我希望自己和团队能用这50万来帮助更多的人。”

 

故事二:师俊莉——为技术扎根

 

和江华同样获奖的还有医美医生师俊莉,她获得了“中国医美飞翔奖”的技术突破奖,奖金为50万元。

      
师俊莉,现任联合丽格第一医疗美容医院技术院长,主要做鼻整形手术,包括鼻修复、先天畸形还有鼻再造等

 

“你现在是20岁,你有30、40、50岁的时候,你审美和喜欢会发生变化,我能给到你的是这时候可以不做手术。”师俊莉正在劝退着一个刚满20岁的求美者想整形为网红模样的要求。

 

这是她日常工作常常会扮演的角色之一——劝退

 

求美者络绎不绝,而师俊莉常常会沟通了解需求后,根据求美者的实际情况,给到合适的意见。一些刚满18岁、19岁的姑娘或是整容多次的求美者,常常在师俊莉这里吃“闭门羹”。

 

师俊莉是2012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整形外科专业的硕士,毕业后她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整形医院做了整形医生。西京整形医院在复旦大学全国医院排行榜中,专业排名全国前三。

     
西安西京医院

 

刚参加工作的那段时期,她被调到医院急诊整形组。

 

“当时工作量非常大,经常整宿整宿都不能睡觉,也是在这段时间,我经历了人生24个小时每一个点都有可能做手术的体验。可能是在凌晨1点、3点、或者5点……尤其是节假日期间,患者非常多,大家受了伤在门口排队,医生是不可能休息的,只能一台接一台地做手术。”

 

这里的时光充实又紧张。师俊莉从一个“初生牛犊”到历经三年的住院医师、一年的住院总医师,以及之后的主治医师严格训练后,师俊莉已成为渐入佳境的整形医生。随后,不满足现状的师俊莉,决定用访问学者的身份,进行更多经验的技术学习。

 

“作为一个初学者,早期很多时候是在模仿,遇到怎样的老师很关键。如果你去看一个医生的手术,他的思路清晰、动作娴熟、手术做得很优美,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很好,那么对于初学的人来说,受益是很大的。”师俊莉回忆道。

 

在韩国她看到鼻整形手术之后,就坚定了主攻鼻整形的决心。也正是这样的学习经历,让她在以后的鼻整形手术方面,达到了返修率极低的效果。

 

后来,西京医院面临改革,再加上她的老师郭树忠教授从北京发来的工作邀请。经过慎重的思考,她离开了西京,加入了联合丽格第一医疗美容医院。从西安来到北京。

 

从公立医院跳入民营医院,师俊莉感受更大的是,她有了更多时间做整合分析。在公立医院,师俊莉需要负责看病人,开化验单,给病人报价钱,做手术,填病志,还要术后回访。

 

“一个两个是可以的,但是群体大了以后这些工作就做不来,术后回访的事情可能就做不到位。”但在民营机构,现在有一个团队在辅助她。

 

师俊莉现在离市场和求美者更近,这让她有更大的动力做技术研究。

 

她发现传统鼻尖整形材料有对鼻中隔影响大、质地过硬、代价大等缺点,然后找到了用耳软骨来替代传统鼻尖整形材料,这种技术能够让鼻子外观自然、柔软有弹性,且效果持久稳定的效果。

      

通过改良耳软骨鼻尖整形技术,师俊莉获得了2019中国医美飞翔奖年度技术突破奖。

      


 “我们主张是自然主义,如果您是A,请变成A+或者是A3+而不是B。”盛典那天,师俊莉在台上提出“自然美”的技术观点。

 

“这两年来大概做了40多场的学术报告。”离开公立医院后师俊莉仍然活跃在各大鼻整形会场,她希望能给医生同行提供新选择。“我希望因为我的存在有很多鼻中隔不会被取,有很多肋软骨不会被取,有很多取完软骨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去修复。”

 

她说讲的再好没有用,让同行在手术台上看到真正的实践结果,才会明白这样的手术思路是否清晰、效果是否可行,“接下来我会把文章发表在国外的杂志上,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受益。”

      
2019年12月25日,师俊莉深夜刚做完手术,在微博里写到:“做完最后一台手术已经入夜了,谢谢每天陪我奋战到深夜的战友。我的宝宝们都睡了吧?晚安。

 

她在自己的微博里,一直坚持普及鼻整形医美方面的知识和案例。

      

         

用专业而通俗的文字,给求美者树立一个良好又自然的医美观念。这是她的工作,也是她认为作为医美医生的使命。

 

医美的未来

 

通过两位医生的故事,可以了解到真正从事医美行业工作者的态度和责任。也可以窥见医美行业逐步的向规范化发展的趋势。

 

从整形到医美,人们对美本身有了更高追求。正是因为这样,医美行业才更需要行业自律和标准规范,否则破坏了市场,谁也无法在行业里生存。

 

现在有很多民营机构依托体制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和服务优势吸引了众多的经营管理专家、市场营销专家和公立医疗机构高水平的整形美容专家加盟,成为主导我国整形美容市场的中坚力量。另外,整形医生创业环境逐步成熟,传统整形机构逐步转型。

 

医美行业正在朝好的方向在发展。

 

在医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举办了五届的新氧亚太医美行业盛典见证了行业从0到1,机构从大而全到小而美的一系列变化。新氧亚太医美行业盛典也在随行业发展而不断更新,就在今年新氧首次设立“中国医美飞翔奖”,还出资100万元人民币,褒奖刻苦钻研医术和胸怀大爱付诸行动的医美医生,以此推动中国医美的良性发展与进步。

 

谈到设置飞翔奖的初衷,新氧董事长兼CEO金星说:“希望用奖杯和奖金激励更多医美人才为行业贡献,更希望医美的上下游和我们一起将行业变得越来越好。”

 

谈及飞翔奖,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孙孝文说:“这次(中国医美)飞翔奖设置有一个技术奖和一个公益奖。这两年社会上有一个词非常热,叫科技向善,正好这两个奖有公益,有技术,体现了科技向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