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潮文萃 | 苏小华: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几点教训
栏目介绍
往期《唐潮》,收录了大量精彩的老师访谈和约稿文章,这些都是《唐潮》的宝贵财富。在学术自媒体平台高度繁荣的今日,这些资源,不应被束之高阁而蒙尘,也不该闭门造车而独享。编辑部将它们重新誊录,配图辅之,制成“电子版”《唐潮》,拟名《唐潮文萃》,作为公号的固定栏目之一,陆续放送,以飨读者。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几点教训
苏小华
怎样衡量一个人是否受到良好的历史学训练?我想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看:如果他在思考和做事前,主动去搜集资料,能将资料归类并且按时间排列,那就说明他的确从史学训练中受益。要做到这一点并做好这一点,是终生以之的事业,但也可以在数年之内达到一定水准。
一点冷水
有同学在很早就下定了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决心,对此,我当然感到欣慰,同时也不太乐观。我觉得很多同学的决心下得比较盲目。
首先是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成熟性缺乏了解。近年来,中外学者在中国古代史的领域深耕熟耘,取得了众多的学术成果。对于初涉此领域的新手来说,形成两个不利:选题难、出成果难。
先说选题。个人觉得,要想在任何学术领域做出点成就,不能边做边看,应事先划定个范围。这个范围就是选题。选题应该支撑至少五年的研究时间,能够形成十篇左右的研究论文。在宋代之前的中国古代史,这样的选题接近枯竭。
再谈出成果难。在中国古代史领域要想开拓一个别人从未涉足的选题,既然是如此之难,那么,只能在别人的研究基础上继续前行。我个人的体会,在研读的过程中,前人的论著在很多时候比史料更加难以处理。这个时候,耐心就很重要。耐心地从别人的论著中剥离对你的研究有价值的信息,仔细避过可能会误导你的言论。一些时候,我们的确会在别人错误的道路上跑得更远。往往,在研读了史料,有了一个比较好的设想,非常高兴之时,会发现你的设想已经被分割得四分五裂,很难形成有冲击力的文章。总而言之,你在爬了史料这座山之后还得渡过学术史这条河。越是研究充分的领域,那条河就显得越发宽阔且暗礁四伏。
在这二难之外,我很冒昧地想说点心里话。我觉得很多同学对于学术研究有叶公好龙的情况存在。所以,我建议在选择人生目标为中国古代史之前,请任读几篇简帛、敦煌吐鲁番文书、墓志、档案文书、或者《历史研究》的一篇文章。如没有耐心读完,或许你就该换个人生目标了。如你还是感兴趣,那中国古代史就是你的菜。
天赋与兴趣
历史学并不需要太高的智商,但是我觉得没有一定的天赋和兴趣,也很难熬。在某种程度上,搞学术与竞技体育有相似的地方,如校运会、市运会、省运会、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一系列竞赛中,你可能在校运会出尽风头,但是也可能在省运会就拿不了名次。无论你下多大的工夫,都没有用。你看中国人,在田径赛拿个名次有多难,但是黑人似乎就很容易。
当然有天赋的人毕竟少,学术界正如其他行业,也存在着大量的缺乏天赋的从业者。这时候,兴趣就成为你坚持下来的动力。我研究我快乐,这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怀。
和竞技体育微有不同的是,对历史学的感觉,可以培养。严耕望先生在《治史三书》中也谈到这个问题:他的历史学天赋似乎一开始远不如他的同学钱树棠。但从结果看,钱树棠的成就却远不如严耕望。作为老师,钱穆对于严耕望的治学水准评价不是很高,但是杨联陞先生认为严耕望的视野在后期已经上升到文化的高度。
熟悉史料
很多学习魏晋南北朝史的学生,都能侃侃而谈陈寅恪如何,唐长孺如何,田余庆如何,阎步克如何,胡宝国又如何等等。但是,你问《世说新语》有几个重要版本、《水经注》的体例、《资治通鉴》的价值、北魏的灵太后和北齐的胡太后啥关系,就傻眼了。
一个真正的中国古代史从业者,广泛地搜集史料,研判史料,尤其是熟读正史,是他的本份。对于有志于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同学,越早进入读史料读正史的阶段,越能早入学术的大门。
有些同学平时并没有下功夫读书,但是在网上或者电脑数据库内,东拼西揍,也能写出文章,甚至还能发表到有影响的期刊。在这个时候,我希望,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同学能够把持住,不为所动。当然,也可以随波逐流,毕竟社会是多元的。但那不是学术。或者不是我所理解的学术。
有效地研究
在读了一段史料之后,做了大量笔记之后,可能会有一些想法引起了写作的冲动。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去了解你研究的题目都有哪些研究成果,你的研究在哪些方面对于这个研究方向有什么样的推动。
发表类似于别人已经发表的观点,这会严重影响你在别的学者心目中的地位,而且对于你自己来说,也是在浪费生命。而认真了解学术史,梳理学术史,对于你自己来说也是学习同行长处的机会,同时也是你提高分析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此基础上,你才能看清楚你的研究是否是“假研究”。这个问题,是我经常想起来要出冷汗的问题。从上研究生以来的研究,直到最近写的文章,我会反复问自己,它是否纠正了前人对于某一历史问题认识的偏差,填补了某一个历史节点认识的空白等等。虽然有点自虐倾向,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在写完后,自问一下。问心无愧后,再考虑发表。
工具与方法
工具这方面,我特别强调对于语言的学习、掌握。由于外语能力差,或者说没能掌握好一门外语,也是我经常后悔进入学术圈的原因。年龄越小,学习语言的效率越高,我希望同学能够下比较大的工夫去学好一门外语,尽量多掌握几门外语。至少能熟练运用英语,能阅读日文资料。
谈到方法,我觉得,在解决一个学术问题的时候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学科视野去看,比如说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等。最好能在选修课程的时候,选些其他院系老师的课来听听。很多历史问题,悬而未解,并不是因为难,或者文献功夫不够,而是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对,或者我们有很深的偏见。
我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一个阶段很受台湾学者毛汉光的影响。这位毛先生原是学习政治学的,他分析中古政治史,用了很多计量手段,用了文官制度等政治学视野。所以,他的一些观点,在中古史研究领域,影响较大。谭其骧先生早年也学过社会学,他的很多研究之所以能挖掘得很深,就是视野非同一般。在晚年,他在历史自然地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据张伟然先生观察,得益于和地理学出身的张修桂先生的合作。其他,像顾颉刚出身哲学系、傅斯年留学时候修习过理论物理等等。
流畅地表达
学术文章的生命力,在于解决了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这也决定了学术文章要有深度,因为有深度,所以外行读起来有难度。但是,对一位同行来说,你的文章读不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你的表达有问题了。
虽然写文章的目的在于表达自己,但是很多人对于是否清楚地表达了自己,似乎漫不经心。从教这么多年,我觉得能够清楚、流畅表达自己的学术论文,似乎是凤毛麟角。
如要进入学术界,清楚地表达自己,是入场券。对于初来乍到的作者,在发表文章方面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据说,你的投稿可能未曾审阅就进了垃圾桶。但是,万一你的文章幸运地被编辑拿到手中,准备看几行,那你的文章就要在这几行之内,搞定编辑。这需要终生努力,但也能在一两年内达到一定水准。
首先,看点逻辑学的书。
其次,要修改,反复修改。
当然也可以通过读经典论著或者文学作品提升文笔,或不如以上两点来得快。
余 论
从事学术工作的幸福指数,我觉得不一定比中小学教师高,甚至比不上出租车司机。学术研究给我带来了一定的满足感,同时在已有的学术道路上,我觉得时不时会出现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这里面有我个人的因素,也有个人以外的不合理因素的干预,烦恼、焦虑等消极情绪是不可避免的存在。马克思就告诫过,在选择学术道路时候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是天堂还是地狱,真的无法预知。
如果,在有充分的经济后盾的情况下从事学术研究,我觉得是最好的状态。如果将学术工作视为谋生手段,这里面存在一定风险,希望同学们考虑清楚。
以上就是我的几点浅薄的教训,没有啥指导意义,只是拗不过《唐潮》编辑的勉强之作,仅供广大的《唐潮》读者批评。
[责任编辑:田刘琳、郭宏飞]
刊于《唐潮》杂志二〇一二年·十二月,总第四十期
作者简介
苏小华,男,陕西省岐山县青化镇募化村人。1998年,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教育学士,2002年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所文献学硕士,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
2005年,加盟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从事魏晋南北朝史和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以中古史政治文化史、中古宗教文献整理与研究为主。
代表性成果 :
1.《试论尔朱氏集团的兴亡》,《晋阳学刊》,2005年第三期。
2.《唐代洛阳的地域文化与职官制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3期。
3.《北镇势力与北朝政治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往期推荐
文字来源/《唐潮》杂志二〇一二年·十二月,总第四十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录文/尤雅琪
责任编辑/张钰琪
审核/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