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岳史家 || 史念海先生论著目录/王双怀整理

唐潮杂志 2022-03-19



一、著作



[1]《中国疆域沿革史》(与顾颉刚先生合著),长沙商务印书馆1937年3月出版,1999年、2004年、2015年再版。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重印。此书又被日本学者中村友一译为日文本《支那疆域史》,人文阁,1943年出版。

[2]《中国的运河》,重庆史学书局1944年出版;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修订再版。

[3]《娄敬与张良》,胜利出版社,1944年出版。

[4]《河山集》,三联书店,1963年9月出版。

[5]《河山集》二集,三联书店,1981年5月出版。

[6]《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与曹尔琴、朱士光合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出版。

[7]《方志刍议》(与曹尔琴合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

[8]《河山集》三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出版。

[9]《河山集》四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

[10]《中国历史人口地理与历史经济地理》,台湾学生书店,1991年11月出版。

[11]《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下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至1992年5月。

[12]《河山集》第五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

[13]《西安历史地图集》(主编),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

[14]《河山集》第六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15]《中国通史》第六卷《隋唐史》上册(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16]《陕西通史》(全书14卷主编之一,又与萧正洪、王双怀合著其中的《历史地理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

[17]《中国古都和文化》(即《河山集》第八集),中华书局,1998年7月出版。

[18]《河山集》第七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19]《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20]《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

[21]《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出版。

[22]《河山集》第九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23]《唐史论丛》一至七辑,陕西人民出版社,三秦出版社1988至1998。

[24]《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一至五十七辑。此为中国历史地理核心期刊。

[25]《文史集林》第一至二辑(主编),三秦出版社1987年出版。

[26]《辛树帜先生诞生九十周年纪念文集》(主编),农业出版社,1989年出版。

[27]《游城南记校注》(与曹尔琴合著),三秦出版社,2003年出版。

[28]《史念海全集》(七册),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

[29]《史念海读史札记》,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出版。

[30]《史念海学术未刊稿》,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出版。

[31]《历史地理学十讲》,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出版。

[32]《史念海手稿》(五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




二论文



[1]《两汉郡国县邑增损表》,《禹贡》1934年第1卷第8期,第15-27页。

[2]《关于两汉郡国县邑增损表》,《禹贡》1934年第1卷第12期,第34-36页。

[3]《两唐书地理志互勘(关内道,河南道)》,《禹贡》1935年第3卷第2期,第14-26页。

[4]《两唐书地理志互勘(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禹贡》1935年第3卷第3期,第23-32页。

[5]《两唐书地理志互勘(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禹贡》1935年第3卷第4期,第19-24页。

[6]《两唐书地理志互勘(陇右道,剑南道)》,《禹贡》1935年第3卷第6期,第17-29页。

[7]《两唐书地理志互勘(岭南道)》,《禹贡》1935年第3卷第9期,第27-36页。

[8]《西汉侯国考(未完)》,《禹贡》1935年第4卷第2期,第27-39页。

[9]《西汉侯国考(续)》,《禹贡》1935年第4卷第5期,第19-28页。

[10]《钱竹汀先生之史学》,《北平研究院院务汇报》1936年第7卷第3期,第17-38页

[11]《国难中地理教材的商榷》,《教与学》1936年第1卷第11期,第253-261页。

[12]《西汉侯国考(再续)》,《禹贡》1936年第4卷第9期,第9-17页。

[13]《西汉淮南三国考》,《禹贡》1937年第7卷第1/2/3期,第165-169页。

[14]《秦县考》,《禹贡》1937年第7卷第6/7期,第271-318页。

[15]《西汉燕代二国考》,《禹贡》1937年第7卷第8/9期,第61-68页。

[16]《西北宗教与民族问题》,《西北论衡》,1939年第7卷第8期,

[17]《保卫大西北的外围的地理形势》,《西北论衡》1939年第7卷第8期,第3-5页。

[18]《推进大西北的义务教育》,《西北论衡》1939年第7卷第9期,

[19]《发展西北交通与建设西北农村》,《西北论衡》1939年   

[20]《晋永嘉乱后中原流人及江左居民》,《西北论衡》1939年第7卷第15期。

[21]《晋永嘉流人及其所建的壁坞》,《责善半月刊》1940年第1卷第12期,第2-7页。

[22]《“汉子”和“伧父”》,《责善半月刊》1940年第1卷第10期,第2-4页。

[23]《敌寇套取法币之检讨》,《西北资源》1940年第1卷第2期,第5-14页。

[24]《关中水利与西北盛衰之史的研究》,《西北资源》1941年第2卷第1期,第129-141页。

[25]《现阶段西北游资之形成及其利用》,《西北资源》1941年第1卷第6期,第9-19页。

[26]《永嘉乱后江左对于流人之安置》,《责善半月刊》1941年第2卷第9期,第2-6页。

[27]《论战国时代的国际关系及其所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个政治地理的研究》,《文史杂志》1942年第2卷第9/10期,第5-21页。

[28]《汉代对于西北边郡的经营》,《文史杂志》1942年第2卷第2期,第35-42页。

[29]《交通文摘:秦汉时代国内之交通路线》,《公路月报》1944年第4期,第68-74页。

[30]《秦汉时代国内之交通路线》,《文史杂志》1944年第3卷第1/2期,第3-42页。

[31]《秦汉时代的民族精神》,《文史杂志》1944年第4卷第1/2期,第6-15页

[32]《娄敬和汉朝的建都》,《东方杂志》1944年第40卷第5期,第45-50页。

[33]《晁错及其边防政策》,《政治家月报》1944年第1期,第39-46页。

[34]《秦汉时代关西人民的尚武精神》,《东方杂志》1945年第41卷第22期,第39-43页。

[35]《战国时代的“插花地”》,《史学杂志》1945年创号,第28-37页。

[36]《论战国时宋国之疆土》,《经世日报·禹贡周刊》1期,1946年8月16日。

[37]《豆瓣酱和牂牁江》,《文讯》1946年新6第1期,第61-64页。

[38]《论诸葛亮的攻守策畧:中国古代地理政治家传畧之七》,《文史杂志》1948年第6卷第2期,第1-18页。

[39]《春秋战国时代农工业的发展及其地区的分布》,西安师范学院《教学与研究》1956年1期。

[40]《释史记货殖列傅所说的“陶为天下之中”兼论战国时代的经济都会》,《人文杂志》1958年第2期,第77-87页。

[41]《石器时代人们的居地及其聚落分布》,《人文杂志》1959年第3期,第41-52+89-90页。

[42]《开皇天宝之间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农业的发展》,《人文杂志》1959年第6期,第61-70页。

[43]《隋唐时期长江下游农业的发展》,《人文杂志》1960年第1期,第34-40页。

[44]《春秋时代的交通道路》,《人文杂志》1960年第3期,第59-66页。

[45]《三门峡与古代漕运》,《人文杂志》1960年第4期,第35-47页。

[46]《战国至唐初太行山东经济地区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2年第3期,第1-20页。

[47]《古代的关中》,《河山集》,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27-66页。

[48《〈河山集〉后记》,《河山集》,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302页。

[49]《秦汉时代的农业地区》,《河山集》,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163-195页。

[50]《黄河流域蚕桑事业盛衰的变迁》,《河山集》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253-279页。

[51]《陕西地区蚕桑事业盛衰的变迁》,《辛树帜先生诞生九十周年纪念文集》,1989年,第69-89页。

[52]《汉中历史地理》,《河山集》六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72-511页,

[53]《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文物》1975年第10期,第44-54、67、102页。

[54]《黄河在山陕之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76年第2期,第96-107页。

[55]《周原的变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76年第3期,第111-119、132页

[56]《论泾渭清浊的变迁》,《陕西师大学报》1977年第1期,第111-126页。

[57]《黄河在中游的下切》,《陕西师大学报》1977年第3期,第61-76页。

[58]《西周至元代陕西地区的蚕桑事业》,《陕西师大学报》1977年第4期,第59-72页。

[59]《论<禹贡>的导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陕西师大学报》1978年第1期,第45-66、28页。

[60]《周原的历史地理与周原考古》,《西北大学学报》1978年第2期,第80-88页。

[61]《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陕西师大学报》1978年第2期,第50-66、86页。

[62]《论两周时期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上)》,《陕西师大学报》1978年第3期,第78-87页。

[63]《论两周时期黄河域的地理特征(下)》,《陕西师大学报》1978年第4期,第73-85、67页。

[64]《战国秦汉时期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各地经济的变迁和发展》,《人文杂志》1979年第1期,第76-81页。

[65]《战国秦汉时期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各地经济的变迁和发展(续)》,《人文杂志》1979年第2期,第82-90、58页。

[66]《论《禹贡》的著作年代》,《陕西师大学报》1979年第3期,第42-55页。

[67]《以陕西省为例探索古今县的命名的某些规律(上)》,《陕西师大学报》1979年第4期,第51-63页。

[68]《以陕西省为例探索古今县的命名的某些规律(中)》,《陕西师大学报》1980年第1期,第52-65页。

[69]《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探索记》,《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1期,第16-23页。

[70]《<河山集>二集自序》,《陕西师大学报》1980年第2期,第43-49页。

[71]《论《禹贡》的著作年代》,《史学史资料》1980年第4期,第2-15页。

[72]《以陕西省为例探索古今县的命名的某些规律(下)》,《陕西师大学报》1980年第3期,第55-62页。

[73]《唐代前期关东地区尚武风气的溯源》,《唐史研究会论文集》1980年第141-169页。

[74]《两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地区的分布及其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6期,第1-14页。

[75]《唐史研究会成立大会开幕词》,《唐史研究会会刊》1980年第1期第3页。

[76]《〈河山集·二集〉自序》,《河山集》二集,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7-19页。

[78]《论地名和地名的整理工作》,《陕西师大学报》1981年第1期,第82-87页。

[79]《〈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序》,《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1年第1辑,第1-5页。

[80]《〈四种唐代地理书地名综合索引〉序》,1981年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油印本,第1-3页。

[81]《黄河中游森林的变迁及其经验教训》,《红旗》1981年第5期,第30-34页。

[82]《论历史地理学与方志学》,《中国地方志通讯》1981年第5、6期,第31-39页。

[83]《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历史地理》1981年创刊号,第21-33页。

[84]《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序》,《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1年第1辑,第1-5页。

[85]《祖国锦绣河山的历史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1年第1辑,第23-88页。

[86]《由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探讨今后治理黄河的方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1年第1辑,第266-304页。

[87]《与辛树帜先生论〈禹贡〉书》,《河山集》二集,三联书店,1981年,第416-426页。

[88]《论济水和鸿沟(上)》,《陕西师大学报》1982年第1期,第70-77页。

[89]《论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平衡的失调及其影响》,《生态学杂志》1982年第3期,第19-23页。

[90]《论济水和鸿沟(中)》,《陕西师大学报》1982年第2期,第87-94、82页。

[91]《论唐代扬州和长江下游的经济地区》,《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第21-28页。

[91]《论济水和鸿沟(下)》,《陕西师大学报》1982年第3期,第85-97、84页。

[92]《方志刍议》,《陕西地方志通讯》1982年第2期,第158页。

[93]《论旧方志与新方志》,《陕西地方志通讯》1982年第3期,第1-2页。

[94]《怎样写好地方志》,《陕西地方志通讯》1982年第5期,第33-36页。

[95]《论方志中的史与志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5期,第41-49页。

[96]《在中国地方志整理编纂工作座谈会暨中南、西南九省地方志研究班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国地方志整理编纂工作座谈会暨中南、西南九省地方志研究班集刊》,1982年版第5-6页。

[97]《史念海自传》,刊《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6-56页。

[98]《青山踏遍绘新图》,刊《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23-30页。

[99]《中国古都研究·序言》,《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页。

[100]《蓝田人时期至两周之际西安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1983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7-101页。

[101]《王静安对历史地理学的贡献》,《王国维学术研究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8-131页。

[102]《论雁门关》(与曹尔琴合作),《地名知识》1983年第3期,第99-111页。

[103]《由地理的因素试探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文化最为发达的原因》,《历史地理》1983年第3辑,第1-20页。

[104]《河南浚县大伾山西部古河道考》,《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第50-71页。

[105]《中国古都研究·前言》,《中国古都研究(第二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页。

[106]《我国古代都城建立的地理因素》。《中国古都研究(第二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0页。

[107]《函谷关与新函谷关》,《西北史地》1984年第3期,第1-9页。

[108]《文史集林·前言》,《文史集林》第1辑,三秦出版社1985年版,第1-3页。

[109]《陕西在我国历史上的战略地位》,《文史集林》第1辑,,三秦出版社1985年版,第207-267页。

[110]《论地名的研究和有关规律的探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年第1期,第36-47页。

[111]《以陕西省为例探索古今县的命名的某些规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年第1期,第145-210页。

[112]《论黄土高原的治沟和治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年第1期,第341-375页。

[113]《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渊源和发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年第2期,第1-53页。

[114]《再论关中东部战国时期秦魏诸长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年第2期,第149-188页。

[115]《洛河右岸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的探索》,《文物》1985年第11期,第31-36页。

[116]《〈中国古都研究〉序言》,《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页。

[117]《〈历届全国高考历史试题解答〉序》,《历届全国高考历史试题解答》,陕西师大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118]《〈史学集林〉前言》,刊《文史集林》第一辑,三秦出版社,1985年版,第1-3页。

[119]《〈方志刍议〉跋》,《方志刍议》,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7-199页。

[120]《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渊源和发展》,《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1期,第3-27页。

[121]《中国古都形成的因素》。《中国古都研究(第四辑)》1986年第1-36页。

[122]《汉唐间长安地区物产的分布及其演变》(与费省合作),《地理研究》1986年第2期,第102页。

[123]《终南山下的樊川》,《今日中国(中文版)》1986年第11期,第34-35页。

[124]《陕西省地理区划的沿革》,《陕西情要览》,1986年版,第3-9页。

[125]《陕西省主要历史时期的径流》,《陕西情要览》,1986年版,第39-45页。

[126]《〈中国古都研究〉第二辑前言》,《中国古都研究》第二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127]《严禁乱占滥用耕地以保护农业的发展》,在政协六届五次会议上的发言,1987年,第5页。

[128]《中国古都学刍议》《中国古都研究(第三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页。

[129]《<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前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1期,第1-3页。

[130]《胡渭<朏明学案>》,《河山集》六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6-109页。

[131]《阎若璩<潜邱学案>》,《河山集》六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0-129页。

[132]《隋唐时期黄河上中游的农牧业地区》,《唐史论丛》1987年第1期,第1-37页。

[133]《唐代河北道北部农牧地区的分布》,《唐史论丛》1987年第2期,第13-34页。

[134]《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前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1期,第1-3页。

[135]《论两周时期农牧业地区的分界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1期,第19-57页。

[136]《新秦中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1期,第119-160页。

[137]《两点希望》,《人文杂志》1987年第3期,第5页。

[138]《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沟壑的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2期,第3-54页。

[139]《陕北的地理特点和军事价值》,《文史集林》第2辑,1987年版,第23-63页。

[140]《关中的军事历史地理》,《文史集林》第2辑,1987年版,第64-116页。

[141]《论王静安先生研治历史地理学的方法》,《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第2编,1987年版,第215-236页。

[142]《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1期,第1-17页。

[143]《论唐代前期陇右道的东部地区》,《唐史论丛》第四辑1988年版,第1-95页。

[144]《开元天宝时期长安的文化》,《河山集》五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69-402页。

[145]《隋唐时期域外地理的探索及世界认识的再扩大》,《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2期,第73-110+189页。

[146]《直道和甘泉宫遗迹质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3期,第45-84页。

[147]《论关中东部战国时期秦魏诸长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3期,第149-188页。

[148]《河西与敦煌(上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4期,第51-76页。

[149]《〈河山集·三集〉自序》,《河山集》三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14页。

[150]《〈长安文化〉序》,《长安文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页。

[151]《河西与敦煌(下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1期,第1-32页。

[152]《历史城市地理与历史区域地理的可喜收获——读<北京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1期,第151-158页。

[153]《唐代的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2期,第47-59、46页。

[154]《中国古代都城的萧条与破坏》,《中国古都研究(第七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页。

[155]《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因素》,《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2期,第15-44页。

[156]《班固对于历史地理学的创建性贡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3期,第11-37页。

[157]《与王北辰先生论古桥门与秦直道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4期,第9-35页。

[158]《壶口杂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4期,第75-88页。

[159]《我国森林地区的变迁及其影响》,《辛树帜先生诞生90周年纪念论文集》1989年,第页。

[160]《我国古都建都期间对于自然环境利用及其影响》,《余嘉锡先生纪念文集》1989年,第18-30页。

[161]《隋唐时期自然环境的变迁及与人为作用的关系》,《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51-63页。

[162]《西周与春秋时期华族与非华族的杂居及其地理分布(上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1期,第9-40页。

[163]《中国古都概说(一)》,《陕西师大学报》1990年第1期,第3-18页。

[164]《隋唐时期重要的自然环境的变迁及其与人为作用的关系》。《唐史论丛(第五辑)》1990年第22页。

[165]《忆先师陈援庵先生》,《史学史研究》1990年第3期,第4-7、58页。

[166]《西周与春秋时期华族与非华族的杂居及其地理分布(下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2期,第57-84页。

[167]《增强历史责任感繁荣祖国学术事业》,《陕西师大学报》1990年第2期,第10-11页。

[168]《中国古都概说(二)》,《陕西师大学报》1990年第2期,第81-94页。

[169]《耕耘和收获》,《农业考古》1990年第2期,第31-32、34页。

[170]《隋唐时期重要的自然环境的变迁及其与人为作用的关系》,《唐史论丛(第六辑)》1990年,第1-22页。

[171]《致谭季龙先生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3期,第3-4页。

[172]《春秋以前的交通道路》,《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3期,第5-37页。

[173]《中国古都概说(三)》,《陕西师大学报》1990年第3期,第66-75页。

[174]《中国古都概说》,《中国古都研究(第八辑)》,1990年版,第1-134页。

[175]《论班固以后迄于魏晋的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4期,第23-67页。

[176]《中国古都概说(四)》,《陕西师大学报》1990年第4期,第39-51页。

[177]《战国时期的交通道路》,《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1期,第19-57页。

[178]《中国古都概说(五)》,《陕西师大学报》1991年第1期,第99-111页。

[179]《论我国人口重心区域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2期,第15-55页。

[180]《中国古都概说(六)》,《陕西师大学报》1991年第2期,第66-73页。

[181]《论历史时期我国植被的分布及其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期,第43-73页。

[182]《为“郦学”研究开新路》,《晋阳学刊》1991年第5期,第74-77页。

[183]《我研习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过程》,《文史知识》1991年第11期,第3-9页。

[184]《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变迁及其对王朝盛衰的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期,第31-53页。

[185]《为古都江陵谱新篇》,《湖北方志》1991年第5期,第14-16页。

[186]《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研究及有关的一些问题》,《河山集》五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91页。

[187]《与代县友人论雁门关书》,《河山集》四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27-434页。

[188]《再与王北辰先生论古桥门与直道书》,《河山集》四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16-520页。

[189]《两〈唐书〉列传人物本贯的地理分布》,《河山集》五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2-500页。

[190]《秦岭巴山间在历史上的军事活动及其战地》,《河山集》四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45-332页。

[191]《论战国时期称雄诸侯各国间的关系及其所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河山集》四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3-367页。

[192]《再论关中东部战国时期秦魏诸长城》,《河山集》四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601-635页。

[193]《我研习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过程》,《文史知识》1991年1期,第3-9页。

[194]《〈河山集·四集〉自序》,《河山集》四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195]《〈中国历史地理纲要〉序》,《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196]《〈河山集·五集〉自序》,《河山集》五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版,第4-9页。

[197]《〈诸葛亮躬耕地新考〉序言》,刊《诸葛亮躬耕地新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

[198]《论我国历史上东西对立的局面和南北对立的局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1期,第57-112页。

[199]《陕西在秦汉时期历史中的地位》,《文史知识》1992年第6期,第4-11页。

[200]《黄土高原主要河流流量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2期,第1-36页。

[201]《<秦长城与腾格里沙漠>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2期,第43-52页。

[202]《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国古都研究(第十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7页。

[203]《发挥中国历史地理学有用于世的作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3期,第1-13页。

[204]《十六国时期各割据霸主的迁徙人口(上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3期,第89-116页。

[205]《论西安周围诸河流量的变化》,《陕西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第55-67页。

[206]《十六国时期各割据霸主的人口迁徙(下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4期,第1-28页。

[207]《论陕西省的历史民族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1期,第1-37页。

[208]《论中国古都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通》,《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6页。

[209]《论秦九原郡始置的年代》,《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2期,第57-64页。

[210]《顾颉刚先生与禹贡学会》,《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3期,第1-18页。

[211]《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4期,第1-39页。

[212]《论<三国志>及<晋书>列传人特籍贯的地理分布》,《中国东南地区人才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215页。

[213]《唐代长安外郭城街道及里坊的变化》,日本大阪《关西大学学报》1993年。

[214]《〈郭琦〉序》,《郭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215]《〈四川历史农业地理〉序》,刊《四川历史农业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页。

[216]《〈中国珍稀兽类的历史变迁〉序》,刊《中国珍稀兽类的历史变迁》,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1-3页。

[217]《〈清代两湖农业地理〉序》,《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4辑,第201-205页。

[218]《〈全唐文补遗〉序》,《全唐文补遗》第一辑,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219]《唐代长安外郭城街道及里坊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期,第1-25页。

[220]《论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及其历史军事地理(上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2期,第1-25页。

[221]《论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4年第15页。

[222]《论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及其历史军事地理(下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3期,第1-25页。

[223]《中国古都的变迁与文化融通》,《陕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第13-22页。

[224]《隋唐时期运河和长江的水上交通及其沿岸的都会》,《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4期,第1-33页。

[225]《<清代两湖农业地理>序》,《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4期,第201-205页。

[226]《唐代通西域道路的渊源及其途中的都会》,《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期,第1-25页。

[227]《隋唐时期的交通与都会》,《唐史论丛》第六辑,1995年版,第1-57页。

[228]《古代音乐戏曲杂耍与古都文化》,《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2期,第60-67页。

[229]《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演变及其影响(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期,第1-15页。

[230]《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开幕词》,《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231]《汉魏洛阳故城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中国古都学会《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126页。

[232]《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演变及其影响(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期,第1-26页。

[233]《隋唐时期的交通与都会》,《唐史论丛》1995年,第1-57页。

[234]《隋唐时期的交通与都会》,《唐史论丛》1995年,第1-57页。

[235]《西安地区地形的历史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期,第33-54页。

[236]《〈古长丛书〉总序》,见《三辅黄图校注》等,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237]《〈中卫县志〉序》,刊《中卫县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

[238]《〈白鹿原话古〉按语》,刊《新大陆》1995年第1期,第1页。

[239]《汉魏洛阳故城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刊《偃师古都文化论文集》,偃师古都学会,1995年版,第75-112页。

[240]《〈中国疆域史〉序》,刊《中国疆域史》,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241]《〈西安历史地图集〉后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2辑,第89-94页。

[242]《〈黄河渡口〉序》,《黄河渡口》,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页。

[243]《〈李光弼〉序》,《李光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页。

[244]《〈清代两湖农业地理〉序》,《清代两湖农业地理》,华中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页。

[245]《防止河患应着眼治本》,《光明日报》1996年10月27日。

[246]《〈清代陕西农业地理研究〉序》,《清代陕西农业地理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247]《释《禹贡》雍州“终南惇物”和“漆沮既从”——重读辛树帜先生《〈禹贡〉新解》后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2期,第5-21页。

[248]《<西安历史地图集>后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2期,第93-98页。

[249]《中国历史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的创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期,第4-27页。

[250]《新编方志的一部成熟之作──祝《渭南地区志》的出版》,《中国地方志》1996年第6期,第34-36页。

[251]《西安附近的原始聚落和城市的兴起》(与史先智合作),《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4期,第1-25页。

[252]《发挥中国历史地理学有用于世的作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1期,第31-36页。

[253]《论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长安城中的小城、子城和皇城》(与史先智合作),《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1期,第5-17页。

[254]《既有科学性又有可读性——祝新编《盂县志》出版》,《中国地方志》1997年第2期,第33-34页。

[255]《中国古都学会年会开幕辞》,《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四辑)》,1997年版,第1-3页。

[256]《<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的撰著渊源》,《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四辑),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46页。

[257]《唐长安城外龙首原上及其邻近的小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期,第17-34页。

[258]《评景爱著《中国北方沙漠化的原因与对策》,《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8期,第27页。

[259]《先秦城市的规模及城市建置的增多》,《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期,第1-22页。

[260]《最早建置都城的构思及其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4期,第5-44页。

[261]《古都安阳的历史地位》,刊《中外学者论安阳》,新华出版社,1997版,35-38页。

[262]《中国古都概说(摘要)》,刊《中外学者论安阳》,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20-34页。

[263]《略论秦直道》(与吴宏岐合著),刊《秦文化论丛》第五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8页。

[264]《改革黄土高原广种薄收的经营方式》,《光明日报》1997年11月28日第七版。

[265]《〈明代云贵川农业地理研究〉序》,刊《明代云贵川农业地理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266]《〈元代农业地理〉序》,《元代农业地理》,西安地图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267]《〈中外学者论安阳〉序》,《中外学者论安阳》,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268]《〈河山集·六集〉自序》,《河山集》六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8页。

[269]《〈明清河南农业地理〉序》,《明清河南农业地理》,(台)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2页。

[270]《〈咸阳史话〉序》,《咸阳史话》,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271]《〈中国古都和文化〉自序》,《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3页。

[272]《〈固原历史地理与文化〉序》,刊《固原历史地理与文化》,《固原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第93页。

[273]《〈环境与技术选择〉序》,刊《环境与技术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274]《〈唐代历史地理研究〉序》,《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275]《〈清代两广农业地理〉序言》,《清代两广农业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版,第1-2页。

[276]《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开幕词》,《中国古都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277]《长安和洛阳》(与史先智合作),《唐史论丛》1998年,第1-45页。

[278]《汉唐长安城与生态环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期,第3-5页。

[279]《<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的撰著渊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3期,第46-56页。

[280]《半坡遗址与历史地理研究》,《文博》1998年第3期,第40-41页。

[281]《汉代长安城的营建规模──谨以此文恭贺白寿彝教授九十大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2期,第3-5页。

[282]《我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不解之缘(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2期,第3-5页。

[283]《固原历史地理与文化》序一》,《固原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第93页。

[284]《最早建置都城的构思及其对汉唐诸代的影响》,《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3期,第1-11、21页。

[285]《汉代零陵郡始安县城址刍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3期,第3-5页

[286]《我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不解之缘(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3期,第3-5页。

[287]《郑韩故城溯源》,《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75-112页。

[288]《唐代的长安和洛阳》,《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93-539页。

[289]《黄土高原的演变及其对汉唐长安城的影响》,《河山集》九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经172-256页。

[290]《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在黄土高原上的推移及其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第3-5页。

[291]《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回顾与前瞻》,《文史知识》1999年第6期,第4-8页。

[292]《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回顾与前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期,第3-5页。

[293]《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在黄土高原上的推移及其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期,第3-5页。

[294]《风雨春秋,亦师亦友——祝贺白寿彝教授九十华诞》,《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3期,第3-5页。

[295]《历史与现状的传世之书──读《阳泉市志》有感》(与王京阳合作),《沧桑》1999年第4期,第36页。

[296]《黄土高原考察琐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3期,第3-5页。

[297]《记载阳泉市历史与现状的传世之书》(与王京阳合作),《中国地方志》1999年第5期,第3-5页。

[298]《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在黄土高原上的推移及其影响》,《河东学》1999年第5期,第20-33页。

[299]《龙首原和隋唐长安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4期,第3-5页。

[300]《〈河山集·七集〉自序》,《河山集》七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301]《<西安历史地图集>简介》,《光明日报》1999年9月3日第八版。

[302]《〈黄河流域与绿色文明〉序》,刊《黄河流域与绿色文明》,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303]《古都偃师,地灵人杰》,刊《古都偃师史话》,三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304]《〈中国疆域沿革史〉重排本前言》,《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5页。

[305]《〈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序》,《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306]《〈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序》,《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307]隋唐时期运河和长江的水上交通及其沿岸的都会》,《河山集》七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4-211页。

[308]《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侵蚀与原的变迁》,《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309]《历史时期黄河在中游的侧蚀》,《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102页。

[310]《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堆积》,《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178页。

[311]《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262页。

[312]《〈秦长城与腾格里沙漠〉跋》,《河山集》七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9-369页。

[313]《唐代原州的木峡关和石门关》,《河山集》七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9-248页。

[314]《郦道元与其〈水经注〉中所记的高阙》,《河山集》七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0-375页。

[315]《说唐与吐蕃相争已久的维州城》,《河山集》七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7-503页。

[316]《论唐代贞观十道和开元十五道》,《河山集》七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0-557页。

[317]《史念海自述》,刊《世纪学人自述》第四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版,第293-304页。

[318]《〈张国淦文集〉序》,《张国淦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319]《〈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序》,(台)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1-3页。

[320]《中国古都学会年会开幕辞》,刊《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四辑,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321]《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在黄土高原上的推移及其影响》,《运城高专学报,2000年第1期,第1-11页。

[322]《评景爱著<沙漠考古通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2期,第217-218页。

[323]《〈南唐史略〉序》,《南唐史略》,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324]《〈明代华南农业地理研究〉序》,《明代华南农业地理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4页。

[325]《黄河颂》,《寻根》2002年第4期,第4-5页。

[326]《寄语》,《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9期,第1页。

[327]《方志门槛内外的徘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2期,第5-13页。

[328]《清代学者对于西北史地之研究及其著述》(王双怀整理),《历史地理研究》2020年第1期,第1-17、153页。

 


三、遗稿



[1]历史地理学的作用和范围

[2]我国古今气候的异同

[3]我国高原丘陵地区的环境变迁

[4]我国沿海陆地的成长和海岸的变迁

[5]历史时期我国水文的变化

[6]历史时期太行山上的森林

[6]古代对黄河中下游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

[7]我国北方种稻地区的变迁

[8]中国的古都和大古都

[9]汾涑流域都会的盛衰演变

[10]中国历代对东北地区的经营

[11]秦汉至南北朝黄河流域人口的变化

[12]汉唐两朝的受降城

[13]河套中的统万城

[14]裴秀和魏晋时期的历史地理学

[15]唐长安城的设置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适应

[16]天可汗和参天可汗道

[17]唐代交通研究

[18]元明清三代的运河及国家的财富区域

[19]清代学者对于西北史地的研究

[20]鸦片战后我国的地理与疆域

[2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概述

[22]西汉帝国国力的巩固与扩张

[23]傅介子剌杀楼兰王事略

[24]西汉时期儒家学说的复兴及其影响

[25]董仲舒天人三策不作于武帝元光元辩

[26]汉帝国的再建

[27]东汉士族在政治与社会上的地位

[28]永嘉乱后江左人士之恢复事业

[29]中古时期民族之迁徙与五胡乱华

[30]南北朝时期的华化与胡化

[31]李白的诞生之地

[32]行省制度的成立与演变

[33]西南少数民族区域的地理及明清时期的土司制度

[35]清代的中央政府和地方行政体系

[36]康熙时期治理黄河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四、其他文章



[1]《昆明池的通塞》,《西安晚报》1962年7月27日。

[2]《咸阳与驰道》,《西安晚报》1962年8月11日。

[3]《再谈秦岭山下的运河》,《西安晚报》1962年8月18日。

[4]《直道》,《西安晚报》1962年8月25日。

[5]《渭河的航运》,《西安晚报》1962年9月1日。

[6]《关中的蚕桑事业》,《西安晚报》1962年9月8日。

[7]《终南山的木炭与运木渠》,《西安晚报》1962年9月18日。

[8]《栎阳——秦汉的故都》,《西安晚报》1962年10月6日。

[9]《说雍》,《西安晚报》1962年10月13日。

[10]《长杨和五柞》,《西安晚报》1962年10月21日。

[11]《秦汉中和楚汉中》,《西安晚报》1962年11月3日。

[12]《古代的丰水》,《西安晚报》1962年11月10日。

[13]《再谈关中的蚕桑事业》,《西安晚报》1962年11月24日。

[14]《内史和三辅》,《西安晚报》1962年12月8日。

[15]《雍州的变迁》,《西安晚报》1962年12月22日。





往期推荐:

斯年已尽,潮生未满|唐潮2020年推送合辑

西岳史家 ||  马驰老师论著整理目录

西岳史家 || 斯维至先生史学著作整理

西岳史家 || 赵世超:一个史学工作者的求索之路

西岳史著 || 王双怀主编《国学智慧与新时代干部成长》出版



材料整理/王双怀老师

责任编辑/曾亚辉

审核/周恺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