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岳史风 || 刘念先先生的书法

刘星 唐潮杂志 2022-03-20

西岳史风




刘念先先生的书法

刘 星


      刘念先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个年头了,这十年来,念先先生是我时常想念的一位前辈,他不紧不慢的举止、和蔼可亲的笑容、一招一式的书法态度、瞬间拈来的机敏诗情等等,都如同还在我的面前。

      先生于一九二七年七月四日生于三原县城,一九四七年十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大学历史系,一九五一年毕业留校任教,一九五二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原西北大学师范系单列出来成立西安师范学院(即陕西师范大学前身),先生被抽调任西安师范学院历史系助教,一九八八年晋升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先生是欧洲近代史方面的教授,在欧洲近代史方面的造诣不必我说。我想说过的是,刘念先先生在诗词、书法方面的成就和顺手拈来的自如境界,在我认识的学界高人中实属不可多见。记得他给我讲过,他在国学方面的修养途径,文辞主要得益于司马迁的《史记》最多,诗词则主要是《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刘先生不仅是熟读,他更是能熟练地背咏,平时不管是说起汉魏晋南北朝乃至唐代诗人中哪一位诗人的诗,他一般都能丝毫不加思索地立马背诵出来,这个功夫真是千万人中不可一遇!因此,刘先生作起诗来,也是信手拈来而格律、辞句和境界都能不同凡响。记得2001年,刘先生得知我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的博士并即将入学,便立即赋诗致贺,诗云:“游艺三秦久,潜心书画诗。青门轻硕士,白下觅高师。辛苦终酬愿,穷忧自有期。展翅当愿望,奋力赴天池。”其诗句之真切、知我之入微、寄望之高远,读来令我非常之感动!有一年,晚清陕西著名画家蒙寿芝的后人为其先出版了一部《蒙寿芝书千字文》书法集,送予刘念先先生一本,先生略加思索后,便用毛笔在书的扉页题诗到:“三秦近代多书圣,寿老髯翁最有名。一行一草耀百世,右军之后法尤精。”说寿老和髯翁是书圣虽然有点过誉,但刘先生诗才之敏捷,作诗境界之自如可见一斑。除了诗词之外,刘念先先生的辞赋评论文章也是很精彩的。2003年,我拿了我的一幅《楷书高二适论书》手卷请刘先生题跋,刘先生认真阅读过我的书法后,顺手在其写字桌上拿起一管毛笔,好像胸有成竹地写到:“真书自唐以后重法度而难创新,逮乎明清又缘科举而成馆体,千人一面,灵性尽失。其后虽有尊碑抑帖、尊魏卑唐之风以挽真书之颓势,然又走向极端而无大成。有识之士率先试之于草书,融魏化帖,而真书终难复兴。于是,恢弘唐楷,继续欧颜之 法者有之;自我作古,率意为之者亦有之。而习魏碑者则不多矣。当代间有一二有为之同志上下求索、寄意于魏晋隋唐真书之融化,刘星即其一也。观其真书小字,结体、风韵极力化合南北,骨力挺劲,体势秀雅,风采素娟,神态自然。虽仍在探索,然已自成面目。刘星之所以能达如此地步,不独在于尽心南北之融化、学书之精勤。此则常人之所能而仅为基础之功。观其平时之致力文理深造、钻研文艺理论、博习篆隶行草、钟爱山水花卉、寄情律绝小词、游艺篆刻治印,志专工勤、趣多识卓,素养既佳复能性情温和,诸此固非一般之士所能及也。因而,由此成就固其宜也。时在癸未仲夏,刘念先观后题。”此段文字褒奖我刘星固属客气之辞,但其文辞之古雅、书史造诣之精深、见解之独到,即可见一斑了。还有一次,我画了以个册页请刘先生题跋,刘老详细地看了其中的一幅兰花后随笔题到:“兰不独以其清香宜人,幽居深谷,挺秀自重,恬然自安,不骄不媚,卓然有君子之风。故写兰者宜突出其凝重之姿、清逸之质方可以为兰之知己。刘星此册其庶近之。癸未雨水后一日,刘念先观后题。”从此段文字所流露出的刘念先先生在辞赋上的深厚修养,断非一般所谓的学问之士所能达到的。

      由于刘念先先生在传统国学方面有着深弘的修养,所以在书法的鉴赏和评论方面也是造诣卓越的。我们知道二十世纪后半叶陕西书法界出了一个卫俊秀饮誉全国,时人有将之与林散之、于右任、王遽常三位大家相提并论者。而卫先生的出名,与刘念先先生的竭力推举和研究评论分不开的。记得时任陕西师范大学书画研究会会长的刘念先先生,把宣传和推广前任会长卫俊秀先生书法视为学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曾多次提议并周璇资金筹办卫俊秀书法研讨会,撰写研究论文。其发表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的《卫俊秀书法风格的时代特征》至今仍不失为卫俊秀书法研究的扛鼎之作,许多后续研究卫俊秀书法者,都将刘念先先生的文章作为重要的述论依据。除了宣传卫俊秀先生,他也积极宣传过曹伯庸先生。他撰写的《真体内充蓄素守中——曹伯庸先生书法臆说》也是迄今为止研究曹伯庸先生书法的最有影响力的一篇评论,其富有真知灼见的论点常被其他论者所引用。有一年,我要出版一本小小的书法册请念先先生作序,一周之后,念先先生交给我一篇虽然不长却非常深邃而凝练的评论文字:“刘星憨厚内秀,好学多才,其专业原为数学,英语造诣亦精,又喜好诗、书、画、印。十余年来,转而专攻书画,不断深造。在书法方面,刘星认真学习诸体,写金文时,曾将《静簋》、《史樯盘》等每字放大数十倍仔细观摩,推究分析,书作深得其淳朴自然之气势。最近看到他的大草与小字真书,大草方峻厚重而不浮华,转折波捺虽时采用侧笔取妍,但笔势含蓄,流畅而不减力度,既稳健又有变化,笔意纵横而气势淳雅;动中有静,放中有节。这种风格,自然是各种因素造成的。我以为,他的大篆书法的笔势使之得到了浑厚的气质;他的山水画中浓墨重皴所常见的楞角峥嵘给予它的线条以骨力挺健;其写意人物画浑然的变象增强了点画的凝重;当然,也是其稳健而不浮燥的性格的表现。故其大草书法虽是帖学的笔路,却有气壮山河之感。他的中小真书,风格笔调似与其大草迥异,以魏体结构,用笔又不失潇洒秀灵之气;窥之姿,颇有隋人与初唐风味——这几点在当代的青年书家的作品中是不容易见到的。”念先先生对后学之褒奖与提携,无疑给我在学业上增加了动力,如果说我今天还有点成绩的话,那毫无疑问与刘念先先生的奖掖分不开的。从上述刘老积极推举我校有成就的几位书法家的做法可以看出,刘念先先生能善心待人、厚德载物,以学术为公器,从不计较个人的荣誉和得失,生前真可谓德高望重。

      刘念先先生的书法,也堪称大家。他平生喜欢隶书,在汉隶上下过很深的临池功夫。举凡《曹全》、《礼器》、《乙瑛》、《张迁》、《史晨》、《石门颂》,他都摸得极其精熟。刘老学汉隶碑铭,从不被工匠斧凿的表面痕迹蒙蔽,而是能透过刀痕看笔痕,领其日月剥落痕形成的屋漏痕痕金石气,化碑铭之迹于笔墨趣味,起承转合以气使笔,跌宕顿挫尽情抑扬。因此,刘老的隶书形象朴实而内涵丰厚,有清新而浓郁的书卷气。其行书取法唐楷,融合魏晋,下汲苏东坡运笔体势,因此,其点画凝重而率真、左右开张而平中见奇,其境界已远超当今许多所谓的书法名家。如二零零三年仲夏为我所写的《题兰花》中堂,整幅作品意象高洁、气韵深厚、书卷气流溢。观其用笔,沉厚内敛如其举止,劲健豁达如其为人。结体内收外放,平中寓奇。有若太极,虚实、收放、倚侧、斜正、抑扬顿挫等,平和中富有节奏,朴实中具有韵律,是一幅在气象、功夫上能上乘晚晴及民国文人学者书法的佳作。其所书《跋刘星楷书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手卷之行书,用笔亦如上一幅字的稳健自如、沉厚内敛,起承转合非常讲究,总能于使转中见机敏,质朴中有精致;结体时而见平正、时而呈斜势,完全从用笔的节奏和跌宕出发来“聚墨成形”,形成其风格独具的行书面貌。总的来说,念先先生虽用力最多在隶书,但其行书却最能戛戛独造,超越其隶书而自成一家面目,此正合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矣。

      总之。刘念先先生是一位行书风格独具、且造诣精深的书法家。虽然其一辈子无心经营名利,以致于世人多有不知其书法之精之美者,但大凡目睹过他的书法作品的人,无不被他那书法之独特风格魅力和深厚的文辞功力所打动。正如有学者评价到:“他身居斗室而心系天下,其书法作品楷行草俱佳,秀逸精劲,结体波折逶迤,舒展大度,平和简净,横直相安,人书俱老,渐趋化境。” 



刘念先先生书法欣赏












往期推荐:

斯年已尽,潮生未满 | 《唐潮》杂志公众号2021年推送合辑

北京大学第十八届史学论坛征稿启事

西岳史著 || 侯亚伟《不同视野下的西安围城之役研究》出版

西岳史著 || 侯亚伟《天津"卍"字会及其慈善事业研究》出版

西岳史风 || 黄永年:做学问不赶时髦  写文章要补空白



图文来源/文人画研究

责任编辑/翟雨佳

审核/江炜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