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嶽史評 || 杜文玉:陝西新見唐朝墓誌·序
陝西新見唐朝墓誌·序
書籍簡介
作者:劉文 / 杜鎮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2-2
定價:1280元
裝幀:精裝
ISBN:9787551825757
《陜西新見唐朝墓誌》一書,由著名書法家、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鐘明善題寫書名,陜西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唐史學會會長杜文玉作序。該書收錄新見的唐代墓誌拓片,從初唐武德六年(623)的《大唐左監門率韋府君之誌》到唐代廣明元年(880)的《韓二十一娘墓誌》,總共收錄新見的唐代墓誌223種。
《陝西新見唐朝墓誌·序》
杜文玉
陝西是我國著名的文物大省,尤其是地下文物在全國各省市中無有出其右者,其中就包括了豐富的墓誌資料。關於墓誌不僅具有文物價值,更重要的是其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著名學者饒宗頤先生將其稱爲繼甲骨、簡牘、敦煌文書、内庫檔案之外的第五種新出史料,引起了中外學界的高度關注。目前我國已出土的墓誌數量十分龐大,具體數量有多少,還没有人統計過,僅唐代墓誌的數量就已十分驚人。據日本明治大學教授氣賀澤保規編輯的《新編唐代墓誌所在総合目録》一書的統計,收録唐代墓誌共12043件,另有誌蓋480件,總計12523件。這部書出版於2017年,這之後新出版和新出土的唐墓誌並不包括在内。這年之後出版的新墓誌彙編主要有:陝西歷史博物館《風引薤歌—— 陝西歷 史博物館藏墓誌精萃》(2017)、齊運通等《洛陽新獲墓誌二〇一五》(2017) 、毛遠明《西南大學 新藏墓誌集釋》(2018)、毛陽光《洛陽流散唐代墓誌彙編續集》(2018)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陝 西省考古研究院新入藏墓誌》(2019)、張永華等《秦晋豫新出墓誌蒐佚三編》(2020)、戴應新 《長安鳳栖原韋氏家族墓地墓誌輯考》(2021)、胡可先等《唐代詩人墓誌彙編》(2021)等。需要説明的是,這些新出版的墓誌彙編所收録的墓誌,有相當部分是重複的,即以前已經刊出過了,儘管如此,畢竟其中也包括了不少新發現的墓誌,因此也是值得關注的。
墓誌在研究方面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1)家族世系。我國是一個重視家族傳統的國度, 對世系傳承尤爲重視,故歷代撰修了大量的譜牒,甚至正史中也有這方面的内容,比如《新唐書》就有《宰相世系表》《宗室世系表》。但是由於資料散佚之故,這些早期的譜牒大都亡佚不存了,明清以來所修之宗譜、家譜在記載其家族早期世系時,往往存在不少訛誤,而墓誌資料却可以補充這方面的不足,彌補和糾正了史傳存在的不少問題。(2)史事補充。墓誌中往往有墓主所經歷的歷史事件的相關記載,由於記載角度的不同,這些記載對史傳具有補充疏漏的意義,或者可以糾正史傳記載存在的訛誤。這一點已爲許多研究成果所證實。(3)制度研究。對古代職官制度、科舉制度、軍事制度、禮儀制度、婚葬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均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4)地理研究。包括行政地理、城市地理、軍事地理、沿革地理、山川形勢等。(5)經濟研究。包括農業、水利、物産、賦税等。(6)民族研究。包括民族分布、民族遷徙、民族融合等方面。(7)宗教信仰。除了佛教與道教信仰在墓誌中有大量的記載外,景教、祆教、摩尼教也都或多或少的有所記載。(8)文化藝術。包括文學、書法、風俗、娱樂等許多方面。正因爲如此,目前文物界與歷史學界越來越重視墓誌的整理與研究,每年都有新的墓誌彙編之類的出版物問世,這部由劉文、杜鎮先生編著的《陝西新見唐朝墓誌》,就是其中最新的一部墓誌彙編。
對唐代墓誌而言,雖然全國各地均有出土,但是數量最多的還是陝西與河南兩省,其中以西安與洛陽兩地出土最爲集中,這是因爲這兩地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它們爲唐朝兩都之所在,皇室成員、官僚貴族、文人學士以及歸附唐朝各族各國人員死後大都埋葬在這裏, 隨着大規模的經濟建設的發展,許多墓誌得以重見天日,從而爲歷史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本書收集了近年來陝西新發現的唐代墓誌,其中大部分都是初次披露,因此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以近期出版的《長安鳳栖原韋氏家族墓地墓誌輯考》一書爲例, 共計收録了京兆韋氏家族墓誌六十三方,其中唐代墓誌四十九方,而本書收録的唐代京兆韋氏家族墓誌達十六方,大都爲該書所失收,如《大唐故左監門率韋(惲)府君之誌》《大唐故中書舍人鴻臚少卿東陽郡開國公杜府君夫人襄武郡君韋氏(苕華) 墓誌銘并序》《大唐故銀青光禄大夫衛尉寺卿滑國公韋府君(玄昭) 墓誌銘并序》《大唐贈使持節絳州諸軍事絳州刺史銀青光禄大夫韋府君(洽)墓誌銘并序》《大唐故朝散郎行岳州沅江縣令韋府君(莊)墓誌銘并序》《大唐故渭州司法參軍韋君(元昭)墓誌銘并序》《大唐河東縣令韋君故夫人新甯縣君劉氏墓誌銘并序》《大唐故濛陽郡參軍廣平劉君夫人京兆韋氏(華麗)墓 誌銘并序》《大唐故金紫光禄大夫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兼御史大夫淮南節度觀察處置使彭城郡開國公贈户部尚書韋公(元甫)墓誌銘并序》《唐故正議大夫尚舍奉御贈汾州刺史韋府君(翧)墓誌銘并序》 《唐尚書虞部郎中李公夫人岐陽縣君京兆韋氏墓誌銘并序》《唐故吴氏韋夫人墓誌銘并序》《唐故承奉郎行門下省城門郎韋府君(昌霪)夫人滎陽鄭氏合葬墓誌銘并序》《河南府户曹參軍于公(興)夫人京兆韋氏墓誌銘并序》《殤女(韋阿蠻)墓誌銘并序》等。這些墓誌對研究中古韋氏家族的世系與歷史具有極大的學術價值,一定會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關注,從而推進這一課題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在唐代中後期的政治生活中,宦官階層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研究這一歷史時期不可忽略的問題。關於宦官問題的研究資料,除了傳統的史籍外,碑誌是非常重要的資料來源,由於宦官神道碑比較少見,更多的還是宦官墓誌。本書共收録了六方宦官及其夫人墓誌,其中有三方墓誌不見於其他墓誌彙編,應爲首次披露,即《大唐故朝議郎行内侍省内謁者監蘇元宗塔銘》《唐華清宫使正議大夫 行内侍省内侍賜紫金魚袋上柱國晉陽縣開國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太原王公故夫人宋氏墓誌銘并序》《唐進宫使朝議大夫行内侍省奚官局令上柱國賜紫金魚袋夏侯公故夫人楊氏墓誌銘并序》。因爲宦官墓誌本來就不多,再加上歷年不斷地披露,没有刊發的墓誌就非常少了,故本書的這些墓誌就已經非常不易了。其中尤爲值得關注是的《唐進宫使朝議大夫行内侍省奚官局令上柱國賜紫金魚袋夏侯公故夫人楊氏墓誌銘并序》,因爲在唐代宦官中姓夏侯的極少,據筆者所見,僅此一例。該墓誌載“夫人遂歸 於譙郡夏侯公焉”,説明這位姓夏侯的宦官籍貫爲譙郡,則與魏武帝曹操同鄉,而曹操本姓夏侯,故其很可能與曹操爲同一宗族。如果此説不誤的話,可見星轉斗移、滄海桑田,曹操的後世子孫至唐代竟淪落爲閹官,這倒與曹操爲閹宦之後的身份相合。
在這部書中還收録有不少重要人物的墓誌,如《大唐故太中大夫濮州刺史薛使君(萬述)墓誌銘》,其爲唐朝著名大將薛萬徹之兄,而萬徹尚太宗女丹陽公主,隋朝大將薛世雄爲其父,萬述爲其長子,墓誌記爲薛雄,顯然是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諱。兩《唐書》未爲薛萬述立傳,其生平也極少見於記載,故此誌的刊發,對研究薛氏家族以及唐初歷史具有一定的意義。
在本書中有一方墓誌十分重要,即《唐故大同軍防御使金紫光禄大夫檢校吏部尚書兼御史大夫上柱國武威郡開國伯食邑七百户段公墓誌銘并序》,此誌的墓主爲段文楚,其事迹在兩《唐書》、新舊 《五代史》以及《資治通鑑》等書皆有記載,但由於這些史書皆没有爲其立傳,因此對此人生平以及家族世系情况無法確知。根據誌文的記載,可知其曾祖爲段行琛,其祖父爲段秀實,其父爲段嶷。在朱泚之亂時,時任司農卿的段秀實盗用司農印,追回了朱泚派往奉天的軍隊,使唐德宗免遭毒手,挽救了唐朝覆亡。又乘朱泚不備,以笏擊其頭出血,壯烈殉國。可知段文楚爲忠臣之後。此誌可證史書記載之處頗多,如《舊唐書 ·段秀實傳》載其家爲隴州汧陽人,誌文記爲武威人,並曰“其先鄭叔段之後,爲著姓尚矣”。《新唐書 ·段秀實傳》載“本姑臧人,曾祖師浚,仕爲隴州刺史,留不歸,更爲汧陽人”姑臧即武威,可知誌文的記載是真實的。又,史書皆記載段文楚死於沙陀李克用之手,但對其被殺的時間却有異同,《舊唐書 ·懿宗紀》記爲咸通十三年(872) 十二月,誌文記爲乾符五年 (878)二月七日,《新唐書 ·僖宗紀》亦記爲乾符五年二月癸酉,可證《新唐書》的記載是可靠的。《舊五代史 ·武皇紀上》載“文楚稍削軍食,諸軍咸怨”,李克用乘人心不穩,在諸將支持下殺段文楚。而《舊唐書 · 鄭餘慶傳附鄭從讜傳》載: 時“軍儲不繼, 郡兵乏食,乃密引沙陀部攻城,殺文楚”。未提段文楚剋扣軍食之事。而誌文曰:“公未嘗以喜濫賞一卒,未嘗以怒恣罰一夫。”看來段文楚軍中缺食是實,但其是否有意剋扣,則值得懷疑了。總之,這方墓誌可補史實處甚多,尤其是有關段氏家族世系及墓主生平活動情况的記載,其史實價值之高是無法取代的。有關段文楚被殺之事, 學術界雖然有人進行過研究,但很少使用這方墓誌的資料,更没有對段文楚這位歷史人物的生平進行詳細的研究,這是十分可惜的。
除此之外,本書還收有一些比較重要的墓誌,如《大周永樂縣主墓誌銘并序》,墓主爲武則天堂侄武懷運第七女,天授元年(690)九月封永樂縣主。武懷運與武惟良於高宗麟德三年(666)被武則 天誅殺,並改姓蝮氏,天授元年武周政權建立,遂封其女爲縣主。長壽二年(693)墓主死於洛陽,次年葬於長安高陽原,誌文載:武則天“賜物一百段,米粟八十石,造靈轝給傳遞,發遣葬事,所須並令官給,仍差京官一人監護檢校”。説明武則天在創建武周政權後,就寛恕了政敵。
《大唐故金紫光禄大夫户部尚書上柱國宣城郡開國公姚府君墓誌銘并叙》亦值得關注。墓主姚珽爲著名史學家姚思廉之孫,其父爲姚處平。墓誌記載了這個家族從南方遷居長安的過程及家族世系情况, 對研究姚氏家族以及這一時期歷史有較大的價值。類似墓誌還有不少, 如《大唐陳留公玄堂記》,對研究李唐宗室世系有重要價值,可補訂《新唐書·宗室世系表》。《唐故朝議郎守興元少尹上騎尉昌黎韓府君墓誌銘并序》,墓主韓孚,其曾祖韓休、祖韓渾、父韓述,誌文詳細記載了韓孚子 女及姻配情况,對研究韓氏家族以及中唐歷史有一定的價值。《大唐故朝議郎行遂州司馬常府君墓誌銘并序》,墓主常裒爲代宗時宰相常衮之弟,墓誌所載常氏家族世系可訂補《新唐書 ·宰相世系表》以及家族歷史。
本書還收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墓誌,如《唐故夫人李氏墓誌銘》,墓主爲協律郎韓益之妻,由韓益之兄韓復撰文。這方墓誌之後,附有悼亡七言詩五首、五言三首,其中最後一首五言詩,長達四十句,由太原府參軍韓孚書寫。這在存世的唐代墓誌中是非常少見的。
再如《唐故清河郡君墓誌銘》,誌蓋右側刻了一段買地契,楷書,“景雲二年閏六月廿九日, 用錢五十貫文,買萬年縣細柳鄉那家廿畝卅貫、劉家十畝廿貫墓田”。共三十七字。這方墓志的特殊之處:一是在誌蓋上刻買地契比較稀見,二是這段買地契所反映的是當時關中地區土地價格的真實情况,與已發現的大量買地契所書地價爲虚價不同,可用來研究唐代土地價格的變化情况。
此外,本書收録了不少同一宗族之人和夫妻墓誌銘(所謂鴛鴦誌),對研究古代婚姻關係及一些宗族的世系有重要史料價值。
這部書所收的部分墓誌爲名人所撰,如《大周故絳蒲歧播四州司馬安養縣開國伯上官公墓誌銘并序》爲初唐四傑之一楊炯所撰,《唐故朝議郎守興元少尹上騎尉昌黎韓府君墓誌銘并序》爲柳公權撰文,《唐故朝議郎陳留郡開封縣令李府君(梗)墓誌銘并序》爲顔真卿所撰,《大唐大理評事裴君故 夫人河東柳(饒)氏墓誌銘并序》爲柳公綽撰並書,《唐故檢校殿中丞源府君(建)墓誌銘并序》爲牛僧孺所撰,《大唐故夔王友史府君夫人京兆縣君京兆杜氏墓誌銘并序》由姚汝能撰文。這一切均可以補充《全唐文》之遺漏。《常裒墓誌》誌蓋的“唐遂州司馬常公墓銘”等九字由著名書法家李陽冰篆書,《大唐故張府君墓誌銘》的誌蓋書體爲飛白書,這在唐人墓誌中也是不多見的,從而爲後世留下了珍貴的書迹,這些都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這部書雖題名《陝西新見唐朝墓誌》,實際上仍以西安地區出土墓誌爲多,這一點當然與其爲十三朝古都有關。在唐代長安爲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又是世界著名的大都會,吸引了國内外大量人才聚集於這裏,許多人死後亦葬於長安,遂使這裏出土的墓誌不僅多,而且涵蓋了方方面面的人員,故其内容之豐富也是其他地區不可比擬的。正因爲有這樣的特點,遂給後世留下了十分珍貴的研究資料,在促進歷史研究和弘揚傳統文化方面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
二〇二一年十月十日
目录
向下滑动查看
往期推薦:
西岳史著 || 杜文玉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通典》出版
西嶽史著 || 杜文玉、胡耀飛主編《五代十國研究論著目錄》出版
圖文來源/石刻研究公眾號
責任編輯/張夢晨
審核/楊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