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习近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研究

广州改革
2024-09-1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习近平高度重视改革方法,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探索中前进。毛泽东曾指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当前改革处于施工高峰期和落实攻坚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更需要科学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时俱进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规律、内在逻辑,在改革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形成习近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为深入推进改革提供及时而有力的方法论指导。

一、习近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博大精深

习近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思想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改革方法论思想,以我国社会建设和4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为基础,正确分析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新方法论。

(一)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一招鲜”已不符合新时代改革需求,只推进一两项“短平快”改革很难实现全面发展,而某一领域改革的滞后可能引发改革全局的问题。习近平指出,要更加关注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单打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孤立地、抽象地理解各项改革举措,每项举措往往都涉及到处于对立统一关系中的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当前改革各领域各环节关联性强、协同面广、系统性突出,宜切实增强改革的内部互动、统筹协调,推动改革力量相互支撑、改革举措相互促进,形成整体、共同发展。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没有问题就没有改革,改革就是和各种问题打交道。解决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领域不合理的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改革就无从下手,纵使有浑身的劲也使不出来。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习近平经常引用马克思“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改革永远在路上,旧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不断产生,改革方法要“识变、应变、求变”,随问题升级而与时俱进。改革越往纵深发展,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这个时候更需要有新办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科学运用矛盾规律,坚持以问题为改革导向,以问题意识推动改革不断深化。三是坚持用试点方法推进改革。抓好试点对改革全局推进意义重大。习近平亲力亲为抓改革试点,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检查,多次主持会议审议重大试点方案、听取试点进展情况汇报。习近平强调,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试点能否迈开步子、趟出路子,直接关系改革成效。全面深化改革,宜牢固树立改革全局观,顶层设计要立足全局,基层探索要关照全局,大胆探索,积极作为,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实践表明,试点是推动全局改革的“试验田”,既是以点带面实现整体突破、为大范围改革实践投石问路,也是给局部先行先试、解决具体问题辟出空间。比如,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通过改革审批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市场准入,解决“先照后证”后市场主体办证难的问题,对于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强化市场主体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二)四个强调。一是强调“一把手”必须有担当。“龙头怎么甩,龙尾怎么摆”。“一把手”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影响改革推进的进度和实际成效。习近平强调,“一把手”要亲力亲为抓改革;要自觉从全局高度谋划推进改革,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亲力亲为、抓实工作。改革千难万难,“一把手”肯抓肯干就不难。这形象地说明作为“关键少数”的地方和部门“一把手”,对改革抓和不抓大不一样,虚抓和实抓大不一样。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遇到难啃的骨头就越多,更需要“一把手”敢于拍板,坚定不移干。对一些难度大的改革,要敢于接“烫手山芋”,要敢于狠抓落实,决不能当“甩手干部、挥手干部、背手干部”。二是强调牵住改革“牛鼻子”。牵住“牛鼻子”就是抓重点、抓关键。习近平强调,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要牵住改革的“牛鼻子”,既抓重点领域、重点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带动全局。比如,我国农村改革是从调整农民和土地关系开启的。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抓住“确权”这个基础、“赋权”这个关键、“易权”这个核心,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等确权登记,明晰农村产权“身份证”,形成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为农村产权交易打下基础,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端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就紧紧抓住农村改革的“牛鼻子”,找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习近平多次提到的“精准施策”,也是要对准重点和要害发力,其本质是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四两拨千斤”效果,形成“一子落下满盘皆活”的良好局面。如果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次,“拾到篮中就是菜”,改革不是畸轻畸重就是顾此失彼,质量和效果就会打折扣,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也要受到影响。三是强调以改革督察促落实。不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督察”“落实”一直是习近平谋划改革、推进改革的有效举措。习近平强调,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要调配充实专门督察力量,开展对重大改革方案落实情况的督察;既要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要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要强化督察职能,健全督察机制,更好发挥督察在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提高质量中的作用;投入更多精力抓督察问效,加强和改进督察工作,拓展督察工作广度和深度,点面结合,多管齐下,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效;集中力量做好督察工作,对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坚决杜绝开展督察时“听听汇报、收收材料”就算完事,搞一些“来料加工”式的改革督察。没有督察就没有落实,没有督察就没有深化,改革督察已成为党中央确定的改革任务不落空的利剑。四是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钉钉子精神,就是干事创业锲而不舍的精神。习近平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面对深化改革前所未有的任务重、压力大的严峻现实,必须拿出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要雷厉风行、立行立改、动真碰硬,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向阻碍改革的顽瘴痼疾开刀;要接续奋斗,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持续加压发力、苦干实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五大关系。一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40多年改革开放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新时代改革实践同样需要新思想的引领。习近平指出,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国情的异想天开,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更不是毫无章法的养撞蛮干。改革既要解放思想、明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要实事求是、不能脱离实际,遵循改革规律、市场规律和法治精神,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突破困局。回溯40多年改革征程,从小岗村“红手印”,到深圳蛇口“试验田”,再到“南海边写下的诗篇”,改革开放不断突破思想和体制束缚,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速度”。二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改革不是全面出击,而是抓重点和整体推进相结合。习近平指出,改革需要整体推进,但不能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整体推进,才能统筹协调,把握改革大局;重点突破,才能以点带面,激活改革全盘。改革好似弹钢琴,十个指头不能平均用力,而是把握轻重缓急,有序整体推进,要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既要全局在胸,统筹谋划,又要握指成拳、集中用力、精准发力。三是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的关系。摸着石头过河,是边干边总结,通过试错摸索规律、寻找路径的改革方法;顶层设计,就是用全局观统筹协调改革各要素,在最高层次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习近平指出,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摸着石头过河,宜鼓励不同区域差异化改革试点,重视基层探索实践,为顶层设计提供实践依据,使其更“接地气”。比如,福建省三明市从2012年开始,开展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的公立医院改革,在降低医药收入占比、提高业务性收入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医改“三明模式”逐步走出福建,走向全国。顶层设计,宜注重谋划全局篇章,为摸着石头过河提供制度前提,使其更具“全面性”,保证“过河”任务安全高效完成。四是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胆子要大,就是要坚定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步子要稳,就是要统筹考虑、全面论证、科学决策。习近平指出,胆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改革是革命,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很难取得成功;同时改革又是“大试验”,面对复杂的国情,必须科学决策,稳中求进,把握好改革的“方向盘”。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既有闯的劲头,又不会犯根本性、方向性的错误。五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始终贯穿40多年改革开放全过程。习近平指出,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压舱石”,没有三者有机统一,就难有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福祉。

(四)六大思维。一是辩证思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习近平非常重视辩证思维,指出改革也要辩证施治,既要养血润燥、化痰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使各项改革发挥最大效能。对待改革问题,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清大小准易、明确轻重缓急、摸清内在规律,才能牵得住“牛鼻子”、找得准突破口。改革任务越繁重,越要自觉以辩证思维武装头脑、一分为二看问题、多个角度想事情,以辩证思维把握改革内在规律、善作善成。二是系统思维。改革是系统工程,要自觉向系统化、集成化推进。习近平强调,推进改革要树立系统思想,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和领域实现改革举措系统集成。习近平指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树立长远的战略目标,以系统思维聚改革合力,用系统方法谋改革全局,推进各领域改革联动集成,最终实现系统总目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是战略思维。具备怎样的战略思维,一定程度上决定改革走多远、登多高。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增强纵览全局的能力,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用战略思维谋划改革全局,以战略定力应对改革挑战。要加强对改革方案的整体规划,既统筹考虑战略、战役层面的问题,又统筹考虑战斗、战术层面的问题。实践证明,坚持战略思维,才能“坚持整体推进,加强不同时期、不同方面改革配套和衔接,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才能确保改革各项具体举措取得实效并汇聚起战略层面的总体成效。四是法治思维。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或缺。习近平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科学立法是处理改革和法治关系的重要环节。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实践中,改革任务常常就是法治任务,改革难点通常也是法治难点,必须以法治思维推动改革在不断突破中规范有序推进。比如,在当前供给侧改革中宜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建立去产能机制。打好“破、立、降”组合拳,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五是底线思维。底线思维是“兜底网”,着眼于负面后果,把国难和挑战估计得大一些,为“万一”和不测因素做足防范体系。习近平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以底线划定改革边界,要“有守”“有为”,应改的要坚决改,不应改的要严守底线、不破红线。比如,在改革方向底线上,社会主义方向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改的;在外交政策底线上,国家核心利益是决不允许被侵犯的。只有在改革中时刻具备底线思维,遇到困境才能做到心中有底、处变不惊,才能将改革举措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六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为改革提供了不竭动力。习近平指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探索创新要抓实,继续鼓励基层创新,形成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的用人导向,及时总结推广地方的创新做法。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不同以往,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不能“照葫芦画瓢”、凭经验翻老黄历、循旧例找教科书,而是要有新思维、新举措、新出路。比如,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制定了全国首个《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从源头上预防新的重金属污染;在全国率先开展畜禽养殖污染“合同环境服务”试点,率先推行党政干部任期环保审计制度。这些改革举措,以求新求变的活力冲破守成的暮气,闯出改革的一片新天地。


二、习近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利于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有利于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条件和支撑,是极富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科学方法。

(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者、实践者,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者、创新者。习近平关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方法、问题倒逼改革的方法、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的方法、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法、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相结合的方法、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的方法等,无不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光辉。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取决于正确的改革方法论和符合中国国情的路径选择。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实践,成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沃土。习近平新时代全血深化改革方法论,适应中国当代国情和时代特征,是对改革开放40多年实践的概括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继承创新,从方法论层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二)是破解改革深层次矛盾问题的锐利武器。处于攻坚期、深水区的全面深化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与40多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国,利益格局更加复杂,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形势更加严峻,环保压力前所未有,存在着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需要有更大的改革勇气和智慧,需要有正确的改革方法论指导,推出更具包容性的改革“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实际,放眼世界,直面问题,适时推进各领域的改革,及时总结出新时代改革方法论,为规范改革行为、规避改革风险,避免改革出现颠覆性错误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科学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就现阶段来说,其根本实现路径是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清楚概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改革需要正确的方法论,改革方法的极端重要性在于: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改革之路就会顺畅;方法失当,事倍功半,改革之路就会艰难;方法错误,一事无成,改革就会走入歧途。习近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运用辩证思维,凝心聚力,破解难题,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动力问题和价值取向问题,从根本上为实现“中国梦”起着科学指引作用。


来源丨《学习与研究》2020年第5期


- 往期推荐 - 

广州营商环境1.0 | 广州营商环境2.0

广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广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广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广州复制推广第一批共12项改革创新经验

广州市机构改革方案发布,设置党政机构53个

张硕辅:举全市之力扎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广州交警全力推行“放管服”改革

改革不容易!海珠湿地背后的改革故事

9元吃上放心餐?广州长者饭堂任你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广州改革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