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考古诗词复习冲刺学案《登飞来峰》
第三十四首:《登飞来峰 》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一、选自《王荆文公诗笺注》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注释: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缘:因为。
三、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应天塔,听说鸡鸣时分站在塔上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线,只因为我站在塔的最高层顶,站得高自然看得远。
四、分析: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千寻”:正面描写塔极高——夸张手法。
“闻说”句虚写站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侧面描写,衬托塔的高耸。
两句内容:写诗人立足点之高,暗含诗人对前途的憧憬。为下文议论抒情做铺垫。
不畏浮云遮望眼,浮云:象征困难、挫折。
自缘身在最高层,最高层:比喻自己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有强的实力 。
抒情议论: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远大抱负
表面写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是因为自己站在塔的最高层。
深层含义:表达诗人不怕困难锐意改革的雄心壮志。
哲理:站得高,看得远。千古名句//点主旨。
如何理解这两句诗:人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从长远考虑。不怕困难,敢于斗争,对前途充满必胜信念。
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诗歌是怎样将写景、抒情、说理结合在一起的?
诗歌第一、二句写景,虚实结合,为抒情、议论作铺垫;第三、四句景、情、理交融。写景:高山之巅,浮云重生;抒情:不畏艰难;说理:登高望远。
五主旨:借写登高远望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含蓄而深刻地抒发了自己踌躇满志,不畏困难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