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放寒假了,这些话千万别乱说!当心孩子“三重压抑”

王蔚 金海岸 2021-03-24

“这个寒假怎么过?”


这是昨天下午上海家长学校新年第一课的主题,讲课的是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中心特约督导师陈默。她说,这又是一个特殊的假期,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远比关心学业成绩更重要。


陈默同家长分享快乐寒假妙招



不要太聚焦孩子


“第一天放寒假,前一个晚上家长可能还在窃喜可以松弛些了,不用陪读到深夜,但一觉醒来又开始焦虑了,担心孩子没有自控力,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心也会玩野了。”陈默说,去年放寒假,无论大人小孩都有些恐慌,今年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了,但孩子或许更会感到压抑

  • 一是少出门甚至不出门的“封闭”压抑,没地方玩、没同学玩;

  • 二是来自父母的压抑,24小时呆在一起,很多家庭高度聚焦在孩子身上,总在寻找孩子这个不足那个不是;

  • 三是学业的压抑,既要做学校的作业,还要上一堆网课。


这样的“三重压抑”是以前的寒假从来没有碰到过的。

这几天的心理门诊已有孩子抱怨,天天跟父母在一起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啊,不是听他们的啰嗦就是被他们监视。


陈默说,寒假是亲子矛盾的高发期,根源就在于两代人对假期的认知完全不同。孩子们认为“寒假是我玩的时候”,家长们却认为寒假的时间不能荒废,要用来提优补差,把学业搞上去。为什么每到开学后,总会发生孩子走极端的案例,就是因为他们的假期过得太郁闷了,太压抑了。开学后那些愁眉苦脸的学生,往往都是因为没能过上一个快乐的假期。



不要把孩子逼疯


放假三大事:娱乐、运动、学习。在陈默看来,娱乐应该是最主要的假期生活内容,学习任务不要排得太紧。去年暑假,陈默接诊了一对母子。母亲说,放假前已经跟上初二的儿子订了学习计划,每天要做4个小时作业,晚上必须10点半睡觉,但没多久却发现,儿子每天做作业的时间变成了3个半小时了,后来又变成了两个多小时,便责骂孩子怎么那么贪玩,那么不用心学习。孩子则委屈地说,以前放假做作业时间长,妈妈就批评他拖拉,现在他提高了效率,作业做得快了,但妈妈又嫌他不用心,真是横也不好竖也不好。妈妈接过话茬呵斥:“你做作业快了,质量有保证吗?”


陈默说:“这样的亲子矛盾在假期里特别典型,本已跟孩子订好了假期计划,孩子做作业慢了家长要骂,做得快了家长又要责备‘没有质量’,如此不断拔高目标,岂能不把孩子逼疯?打个比方,老公年薪20万,老婆还不满意,要他明年赚30万,真的达到目标了,又要求老公新的一年要赚40万。这样的家庭还能有真正的幸福可言吗?”



不要“夸”别人孩子


许多孩子在寒假里最开心的事,莫过于盼春节里能多拿点压岁钱。陈默提醒,发压岁钱不要与学业成绩“硬挂钩”,否则孩子拿了也会不开心。还有,春节带着孩子走亲访友、亲朋团聚,尤其是妈妈们,不要总把话题扯到孩子的学习上,不要总把“我们家孩子其实很聪明的,就是学习不努力,否则成绩会考得很好”之类的话挂在嘴边,也不要一回家就跟孩子说别人家的哥哥姐姐考上了名牌高中、名牌大学


曾经接诊的一位男生对陈默说,真恨不得把表哥杀了。因为,父母总在他面前不停地说表哥如何刻苦、如何优秀。建议家长在亲子互动时要有智慧,不要总拿自己的思维定势去跟孩子沟通,那样起不到什么作用。前两天,有位80后的父亲在咨询时诉苦:“这次孩子大考考得不好,我跟他苦口婆心地说,寒假里一定要努力学习,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要规划好人生道路,但孩子就是听不进去。”不料,00后的儿子当着陈默的面反问:“我为什么要改变我的命运?你读初中时想到过会从老家到上海来工作和生活吗?”






金海岸工作 

作 者 | 王   蔚

图 片 | 采访对象提供

编 辑 | 梁   群



● 可爱暴击!上海动物园迎来2021年第一位“牛宝宝”

● 指数创出新高,个股赚钱的机会到底在哪儿?

● 事关数亿持卡人!信用卡透支利率“松绑”你“自由”了吗?

● 凭颜值出道!水果界的过年“人气王”出现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