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魔都又添网红新地标!这里居然藏了“上海400年历史”

杨玉红 金海岸 2021-04-06

3月27日

豫梦微缩世界·魔都四百年”主题乐园

将在豫园百货天裕楼B1层开馆

并进入试营业阶段


这是上海首家通过

“微缩建筑+机械艺术+数字多媒体互动”

演绎城市历史的主题乐园

趣味串联上海

从1559-1937年的城市变迁史

带领观众“穿”行魔都400年




还原城隍庙三巡会盛景


豫梦微缩世界·魔都四百年主题乐园以海上遇园、江海之汇、北门之战、华界之最、摩登时代5个板块为叙事主线,囊括豫园、十六铺码头、特色石库门建筑群等场景,以及武康大楼、马勒别墅、老上海南站、逸园跑狗场等地标建筑。


海上遇园


进入海上遇园展厅

一个6米×13米的大型沙盘放置其中

相当于一辆公交车的身长!

在此之上呈现的是以1:30比例还原的

豫园、城隍庙片区的市井百态和民俗全景


其平面结构参考了1784年乾隆时期的《邑庙西园图》等资料。亭台楼阁,巷陌街弄,还有其间的3000多个小人儿,组成了实物版的《清明上河图》。


海上遇园-民俗


展厅内的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

穿蓝灰色长衫的说书人

在豫园湖心亭登台

他手握折扇,小如指甲盖的扇面上

绘制了水墨文人画


沿街的庙市上

小笼馒头、梨膏糖、鸭血粉丝汤

层层叠叠,正待出锅


仰山堂内,近50个造型各异的人物

完整演绎了《光绪庚辰年豫园宴乐图》中

上海道台刘瑞芳宴请德国皇孙海里希亲王

共赏昆曲的情节

而城隍老爷出巡的三巡会奇景

也展露无遗,热闹场面堪比过年


打造城市级新奇体验


“魔都四百年”不仅仅是微缩主题乐园

更是一次深度的城市文化提炼

以及商业体沉浸体验类业态的创新开发

上海豫梦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天宏表示,一般的微缩模型通常参照1:87的比例。“魔都四百年”里,广慈医院1:30、武康大楼和特色石库门建筑群1:15、马勒别墅甚至采用了1:9的超大尺寸……它们可分割、可升降,将历史传奇和人文故事藏身其中,通过AI技术、电子传感、裸眼3D、幻影成像、数字实时互动等创新演绎形式,打通虚拟和现实。融合了形、声、闻、味、触五感,让阅读城市变成一场身临其境的奇幻游览。

摩登时代-明园游乐场


摩登时代-逸园跑狗场


江海之汇-沙船


江海之汇-汽船


北门之战的攻守场景


建筑是灵动的,人物也是鲜活的

当你走近武康大楼

那些曾经的往事即将重演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嘉第火油物业公司股票飞涨

发了横财的经理兴高采烈地数点钞票


民族危难时刻

聂耳谱就的《义勇军进行曲》

庄严地响起……

这是个人的故事,也是公共的记忆


华界之最—上海救火联合会


华界之最-沁乐水厂工人


华界之最—老上海南站


展厅不是静态的历史场景再现

而是在新奇互动中

探索上海的来处、现在和未来


整个主题乐园设置了70多项互动装置

参观者可以自己启动老上海南站的火车

了解曾经喧闹

后不复存在的沪杭甬铁路起点站

说出“标准”的洋泾浜语言

开启填浜筑路的闯关模式

去上海最早的现代出版社——墨海书馆

观看牛拉车为动力的活字印刷全流程


擦亮城市文化名片


除了五大微缩展厅,主题乐园还定制了数十个大型艺术装置,开设出两个重磅级的特别展厅——“幻境物语”和“想铛年”,由中国台湾艺术家林俊廷倾力打造。


2011年,林俊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创作“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新媒体艺术特展”,创下展期90天、近90万参观人次与销售1500万元人民币衍生商品的纪录。在上海,他以老物件为创作灵感,在“幻境物语”中触发一段段上海往事:


陀螺里藏着童年趣事,留声机上有真人献舞……靠近台灯,漂亮的洋娃娃就会从相框中蹦出来,骑着泡泡开始一段逗趣浪漫的冒险故事。而制造剧情冲突的,就是蝴蝶牌缝纫机、凤凰牌自行车、三五牌时钟等一系列“上海制造”。这个作品的名字叫“三转一响”,指向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而“想铛年”置放了一辆原尺寸复原的铛铛车,打造了一辆“铛铛车时光影院”


车窗就是银幕,也是穿越时空的任意门。同时,“铛铛车时光影院”以一组发生在上海的红色电影为串联,用影像的方式展现了上海城市街景的变迁,也记录了“时光流转,人生向前”的永恒主题,作为“魔都四百年”旅程的终点站。


“场馆的内容虽然很丰富,但仍然会持续升级,不断引入新的作品和创意。”豫梦总经理王启表示,展馆还将配套多种公共教育和主题探索类活动,比如微缩食玩微缩彩绘等。


豫园、城隍庙所在的老城厢是上海本土文化的发源地。近两年,豫园商城持续焕新升级,打造更多适合年轻人的消费内容。这个春天,讲述上海故事的“魔都四百年”在上海文脉的源头——豫园商圈开馆,打造深度的、独特的、沉浸式的文化游乐体验之旅,擦亮豫园这张城市文化名片。





金海岸工作 

作 者 | 杨玉红

图 片 | 采访对象供图

编 辑 | 梁   群



● 人均一年20杯!上海人是有多爱喝咖啡?

● 油菜花,变彩色了

● 助丽江贫困生精准就业,杨浦这场招聘会太暖了

● 86岁“远东第一公寓”,即将重现昔日风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