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顽皮还是多动?专家教你这样辨别→

左妍 金海岸 2021-05-29

这段时间,各学校进入期中考试季,可是三年级的小童成绩非常糟糕,平时对学习毫无兴趣,这种状态持续很久了。在老师的建议下,父母带他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经一系列的检查,小童确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就是俗称的多动症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很常见,有的表现得多动冲动,有的是安静地‘走神’。顽皮虽然是儿童的天性,但与多动症有本质区别,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章依文主任表示。

章依文在问诊






顽皮≠多动!


周二上午,一对父母带着一年级的儿子,忧心忡忡地走进诊室。“孩子上课爱分心,自顾自离开座位趴到地上,做广播操时也总跑来跑去,老师意见很大。”看得出,这位妈妈已精疲力尽。


“你上学开心吗?上课在想些什么呢?”章主任看着孩子,轻声询问。她发现,这名孩子从进入诊室后一刻不停,不仅拿起桌上的便签,还玩起了墙上的开关。她给孩子安排了一系列智力、情绪、注意力、脑电图和血液生化等检测,凭着多年临床经验,心里已经有了底,“这是个典型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孩子,还伴随抽动症,频繁挤眉弄眼、耸肩。”


随后进入诊室的是8岁男孩欣欣。他也很皮,做作业磨蹭,有时还欺负同学。但章依文发现,欣欣在诊室这样的陌生环境非常“识相”,有问必答,检查下来各项指标都正常。“这两个都是临床上典型的例子,诊断结果却不一样。欣欣只是个生性比较皮的健康孩子,还不能诊断为多动症。”



当天的40多个小病人中,约一半是来看“多动症”的,大多数是小学男生。传统观念里,多动症患儿一定平时很好动,其实不然。当天诊断为多动症的孩子中,好几个都很安静,注意力却很分散。






皮还是多动?这样辨别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是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

发病原因很复杂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均可引发

能及时就诊的却不多

因为大家觉得孩子皮很正常



章依文告诉海岸君,多动症的三个核心症状分别是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


  • 第一类是以注意力缺陷为主,难以将精力集中于所需要完成的任务;

  • 第二类是以多动、冲动为主,表现为静不下来,上课小动作多,喜欢招惹同学,情绪容易爆发;

  • 第三类则是混合型,既有注意力缺陷,又有多动、冲动的症状。“注意力缺陷型患儿比较容易被忽视,家长很难将安静的孩子与多动症联想到一起。”


顽皮与多动症如何区分呢?

章主任表示,两者表现相似,关键看顽皮的程度和造成的后果。有些家长认为,尽管自己孩子上课分心,但玩游戏、搭乐高、看电视可以坚持很久,所以注意力没有问题,其实这种判断是不靠谱的。关键还是要看有些需要注意力集中的任务,孩子是否能坚持。


其次,皮的孩子虽然比一般孩子活动度大,但他们还是可以分清场合,在“允许”的场合比较顽皮,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而多动症孩子则不分场合,过度顽皮并造成比较严重后果。


家长也可从学习情况来判断。多动症孩子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常常边玩边写作业,很磨蹭,随着年龄增加,成绩每况愈下,甚至厌学。而顽皮的孩子,虽然写作业也不会很有动力,也有一些磨蹭,但并不造成学习成绩的明显下滑。


不过,多动症的诊断是有依据的,医生会根据临床经验、标准化问卷、各类检查综合评判。这就要求家长必须客观、如实地反馈孩子的日常表现。看病前最好跟老师有一定沟通,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在诊室里,章依文会询问孩子“是否过敏”“是否打鼾”“睡眠如何”等问题。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是因为躯体疾病所致。当天就有一个8岁女孩,因腺样体肥大导致睡觉打鼾,睡眠质量受影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吃药还是不吃?看疾病程度


有家长觉得,多动症不需要治疗,长大了就好,这不完全对。章依文说,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不仅学习成绩受影响,还容易导致厌学,心理上还出现抑郁和自卑等情绪。另外,多动症患儿经常遭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和同学的排斥,容易导致人格发育不健全。


然而,不少家长在发现孩子有“多动”倾向后,第一时间去的往往不是专业医院,而是各种注意力培训班、感统训练班。



五年级男孩洋洋跟着妈妈走进诊室,妈妈说,二年级时儿子就被诊断为多动症,吃过药,成绩也上去了,但因为“害怕副作用”,很快就不吃了。妈妈给他报了一家机构的感统训练班,花费了几万块,收效甚微,现在孩子不仅不做任何作业,对老师的批评也无动于衷,老师甚至劝他考虑休学。

“刚发现问题就治疗,孩子的情况或许不会像现在这么严重;但现在状态比当初复杂得多,吃药效果很可能不如当时,落下的那么多功课也很难追上。”章主任说。


事实上,做过类似感统训练的孩子并不少。12岁的小利去年确诊多动症,也是担心药物的副作用,父母只给他“补锌”和做感统训练,结果也是没什么用。“注意力缺陷和缺锌没明显的直接关系。”

章主任说,针对明显多动症的孩子,感统训练和补充营养剂都只是辅助治疗手段,建议治疗3-6月观察疗效。如效果不明显或无效,必须及时调整治疗方法,不要耽误了孩子最佳治疗时机。


“家长愿意接受药物治疗的只占30%。”章主任说,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已经用过几十年了,尽管会有一些副作用,但跟其他药物的副作用相比并无特别之处。孩子只要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合理用药,是不用过分担心用药安全问题的。至于家长们认为的“吃傻、吃呆、影响生长”等都是夸大了药物的副作用。






表扬还是批评?都要有策略


成长之路

不同的年龄阶段总有不同的问题

不努力、怕困难、不听话、太脆弱……

每个家长都能数出孩子的一箩筐毛病

有时处理得不好

不仅问题没解决

亲子关系还出了问题,甚至走向极端


章主任说

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身体

以及心理发育的特点

而不是拼命批评指责孩子的问题



“如果孩子学习很吃力,作业总完不成,常常被老师批评,并且已明显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就需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寻求医生的帮助。”章主任说。对于一些多动症伴智力低下的孩子,家长也应当摆正心态,降低期望值


“与学龄期孩子沟通,需要技巧和耐心,表扬和批评也需要策略,切勿损伤孩子积极性。比如,表扬一定要及时、表扬方式要恰当,逐步提高对孩子的要求。”


她强调,轻症的多动症患儿,需要家长更多的陪伴和提醒,对行为进行矫正。而严重的患儿,则必须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每一个多动症患儿的父母,章依文都会建议他们扫二维码,加入发育行为儿科医生团队精心开设的家长课堂,学习多动症的科普知识和家庭管理技能,让治疗少走弯路。






金海岸工作 

作 者 | 左   妍

摄 影 | 左   妍  网  络

编 辑 | 梁   群  



● 上海这所高中竟开了个“旅行社”!学生PK方案“买它买它”

● 我国首个火星车命名来啦!多图回顾中国航天高燃时刻,今年还有这些好消息→

● 抱团股卷土重来,熟悉的场景回来了

● 1元学理财,被骗近万元!揭秘“三无”理财课常用的洗脑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