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解密!上海中环烂尾楼安全爆破,这位“医生”功不可没→
还记得去年4月份登上新闻热搜的
中环烂尾楼凌晨爆破吗?
爆破瞬间
国网上海市北供电公司新近“解密”信息显示,当时在现场连夜“会诊”的就有该公司首席技师韩浩江——一位曾获得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劳动模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杰出技术能手、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工匠等荣誉的“电力医生”。
韩浩江夜巡变电站
韩浩江1995年开始就长期奋斗在变电运行岗位上,曾成立上海第一支声电波局放检测工作小组,填补了上海地区局放检测应用空白;也构建上海第一座环境参数自适应调整变电站,为智慧变电站建设奠定了基础;更完成了进博会、世博会等20余项重要保电任务,主持30余座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验收与技运工作,专业负责28项架空线入地项目。
去年4月份登上新闻热搜的中环凌晨爆破令韩浩江印象深刻,爆破对象位于普陀区真北路,是4座矗立了近20年的“烂尾楼”。爆破前,高楼内遍布炸药达到7吨。
当时市北供电公司所辖
110千伏曹安变电站
就在爆破红线范围内。
距离最近的爆破大楼仅仅26米,
附近电站出线共有22路,
涉及普陀区政府、
普陀区疾控中心等多处重要用户。
如此城市更新工程在国内尚属首例,工程前期经多次现场勘查,韩浩江带队协同各方从爆破前准备、现场防护和爆破监控记录入手设计布置了多道保护举措。
去年4月20日凌晨,工程尚未启爆,韩浩江就与56名各专业人员提前到场守候,做好特殊情况下的抢修准备。在现场顺利启爆并确认安全后,韩浩江带领各专业人员紧张而有序地开展继保校验、主变试验以及各项特巡检查。
经过连夜“会诊”,
试验结果显示
各设备均经受住了考验,
可以安全运行!
爆破现场
“新一代局放检测技术,能够进行超声波、特高频、紫外成像等多种探测器一体化检测、可以24小时在线监控,有能力应对中环爆破这样风险大、要求高、难度强的项目。”此次爆破保电工作中,曾经“水土不服”的声电波局放检测技术在韩浩江的反复改良下得到应用,对变电站的设备状态做到了精准“监护”。
该技术相关科技项目成果曾获得上海市电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推广成为了上海乃至全国电力行业的局放检测技术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变电站优化巡视管理实践”、“基于大数据价值挖掘的配电网运维检修管理”等科技项目先后获得了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多年来,韩浩江日夜奔走在辖区内的变电站,琢磨设备、琢磨创新,现场的所见所想落到他的笔记本上,转化成了共26本作业指导书和著作。”国网上海市北供电公司介绍,韩浩江带领团队用技术攻关保障了生产安全,让创新突破转化成了经济效益,“可以说,他们既当好了北上海发展的电力先行官,也为公司变电专业积累下了宝贵的技术财富。”
工作现场是进行技术小微创新最丰厚的土壤。2016年,位于静安区的大宁变电站因故停水1年有余,韩浩江多次赶赴现场勘察管道情况,但是由于多种因素拖延,变电站用水一直没能恢复,其保洁与维护用水只能通过向周边单位借水勉强维持着。
一个偶然的雨天,韩浩江看到流向沟渠的雨水,就灵光一闪想到雨水收集。韩浩江查阅了关于附近地区雨水总量、排水设计等多方面内容,同时寻求专业设计人员的指导。经过半年多的调研、试验、安装和测试,集水装置终于研制成功。
这个银色雨水收集装置不仅有闪亮的外观,更拥有强大的雨水吞吐和净化能力,150平米屋顶半年可以将5吨多雨水转化为净化水,变电站运维和保洁水的需要得到了满足,维护成本也大大降低。
韩浩江从微小处入手防患于未然的事情远不止于此。“在电力行业,哪怕只是一个螺丝钉,都可能关系到整个变电站的安全,一点一滴容不得马虎,这就像医生动手术一样,生死关头,不容有失。”从生产现场生产细节入手,他发明的一些电动摇手柄、超声波频谱分析仪、智能安全帽等创新工具,已持续得到应用。
“这些发明虽然初看上去只是’微创新’,但能够解决实践中的’痛点’。”韩浩江一位同事说,韩浩江的创新发明使工作更安全、更高效,已解决了生产现场一个个“疑难杂症”,为生产现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价值。
据了解,近年,韩浩江本人先后获得4项发明专利和7项实用新型专利。他负责开展的“金属铠装式开关柜电动操作手柄的探究”、“配电线路动态波形监测及其分析应用”、“机器视觉理解技术及其在误操作识别中的应用”等3项课题研究项目先后荣获上海市电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不过,韩浩江追求的并不是“一枝独秀”,近年来,他充分发挥技术专家特长,组织培训了200小时、为公司输送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2014年,面对专业复杂、技术人才少的难题,韩浩江在公司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韩浩江首席技师工作室”,并于2019年揭牌为“韩浩江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的29名成员聚焦实际痛点,不断让想法变为现实,让接地气的创新成果应用到电力一线。
韩浩江工作室传帮带教
工作室成员夏澍,从博士毕业已成长为“国家电网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他说:“遇到韩浩江这样的老师是一种幸运。” 夏澍刚进单位时,曾“偷懒”将一个数据模型简化。韩浩江敏锐指出并严厉批评,他说:“电力工作不能走捷径,图一时之快把数据弄错,反而会拖慢工作进度,更有可能引发事故。”夏澍对这一课受用终身。
目前,工作室已累计开展13项课题研究,获得11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18篇EI和核心期刊论文。荣获省部级奖项13项,省公司级奖项31项,地市级公司奖项18项,培养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等技术骨干11名。2015年被评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2016年被评为上海市“技师创新工作室”,2018年荣获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创新团队奖。
“作为电力设备的’医生’,就得好好琢磨设备,一步一个脚印,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韩浩江说,实践没有终点,创新不划句号,他将带领他的团队,为点亮上海这座城市,点亮人们更美好的生活而继续努力。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罗水元
图 片 | 采访对象提供 上观新闻
编 辑 | 陆佳慧
● 欠薪、关店?宜芝多创始人最新回应:情况属实,寻求方法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