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大会上,上海又被点赞!这次是因为一群貉……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引起关注的不仅有因“一路‘象’北”在全球刷屏的亚洲象,还有在上海周边化身“动物市民”的貉。
貉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在城市周边小区的出现,曾引起部分市民的好奇、紧张甚至不安。但随着相关科普的深入、以及民众对貉生活习性了解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降低源自未知的恐惧,适应和接受这些小生灵的存在。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日前将上海对市民与貉和平共处的探索,视作在城市化背景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正面案例。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探索城市野生动物管理的王放教授看来,这是上海值得骄傲的成就。
“世界上许多美丽知名的城市都有野生动物的出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本身就是城市魅力的一部分。”王放表示。
不容易:守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在COP15大会上,中国宣布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国家公园。中国对于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再次迈出令世人瞩目的一步。
但在国家公园外,仍有大量的野生动植物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城市周边。事实上,相较于面积较大、离城市较远的国家公园,城市由于其密集的人口和生活生产活动,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更加复杂。
武夷山国家公园云海松涛
青海玉树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风光
因此,从保护生态多样性角度而言,城市化无疑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多种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是造成环境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之一,而城市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直接驱动力。
据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预测,到2050年,城市人口数量将增加24亿人,用地将增加120万平方千米。其中,亚洲城市人口占比预计将从2010年的44%增加到2050年的64%,成为城市土地扩张最快的地区。
另一方面,城市化虽不可避免地改造原有的生态环境,但出于改善人居环境的需要,又可能在城市内形成新的优质生态环境。截至2020年底,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高达40%,不仅有大片的森林和湿地,还有街心花园和口袋公园等大量的小型生态区域。
对于在人类城市化进程中被挤压生存空间的许多野生动植物来说,这样的环境是很有吸引力的。无论是“返城”的土著动物,还是“进城”的迁徙动物,都不是仅凭人力能阻挡在外的。
△位于长宁区协和家园小区的“生境花园”日前正式开园,这个面积达732平方米的小区花园,也是目前上海最大的社区生境花园。
△工作人员在设置用于捕捉野生动物踪迹的红外线摄影机
上海市法学会生命法研究会秘书长、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杨彤丹表示,上海近年来全面落实林长制、河长制,推进森林、湿地、公园城市体系建设,在污染防治、生态造林、野生动植物保护、遗传资源保藏与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何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空间,是城市亟需回答的问题。
没想到:“貉”问题意外获解
对于这个问题,上海在科研人员、市政管理部门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探索了一个有益的答案。
去年,上海某小区因为大批貉的出没曾引起广泛关注。据一些居民描述,貉的成群出没与鸣叫,以及个别貉对家养宠物的攻击,引起不少民众的不安与恐慌。
作为“城市里的公民科学家”项目的一员,王放多次带队前往事发小区进行调研。他们多次召开现场会,同居民进行访谈,调取监控了解具体行为……为客观了解情况,更新管理方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
王放回忆道,当时团队与市政管理部门密集开会时,各方对相关问题都感到相当焦虑,担心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会不可避免地增加,甚至激化。
然而,短短一年过后,情况出现了惊人的逆转:当王放及其团队今年数次重返该小区后,越来越多的民众表示可以接受和适应貉的存在。由于他们往往带着调查设备和器材,有居民误以为是在抓貉,主动出面劝阻,并解释说自己去年很害怕,但现在有了更多了解后就没那么怕了。
与此同时,根据王放团队的调研,该小区貉的数量也从去年的60-80只,下降至20余只。单位面积内貉数量的下降,对于缓和居民与貉的紧张关系也有着重要意义。
王放坦承,情况的改变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在他看来,这主要源于两个其实很简单的改变:首先,小区更严格地管理猫粮和狗粮的投喂,如部分居民搭了架子在高处投喂猫粮,让貉难以获取人工投喂的食物;其次,通过团队的大力科普,小区居民对貉的品性与习惯有了更多了解,恐惧感自然相应减少。
此外,不应忽视的一点是,城市野生动物也在自我驯化,也在观察和了解人,以适应城市和人类密集的生境。王放表示,许多案例表明城市野生动物会随着时间推移表现出更温和、与人更和平共处的状态。比如,它们会不再那么凶猛地保护自己的领地,降低攻击性,甚至与人更亲近等等。
“正如有的人在密集的城市环境中会有社交恐惧,焦躁不安,动物进入城市时也会,也需要时间去适应。”王放打比方道。
正是因为这些可喜的变化,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对上海的探索予以肯定和赞扬。他指出,得益于有关团队共同发起的“城市里的公民科学家”项目,让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城市野生动物的调查研究。通过对这种动物的观察和科普宣传,当地居民进一步了解它们的习性,降低对这一动物的恐惧,实现与貉的和平相处。
可持续:上海探索提供宝贵经验
历史经验表明,随着国家整体生态的修复、建设与保护,越来越多的城市也会面临这样的情况,而上海的探索会给其他城市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案例。
谈及一年来的变化,王放深有感触的一点是,从科研工作者到城市管理者再到普通市民,探索人与动物和平共处的过程就是大家不断地观察和学习的过程。
当新的野生动物出现在城市四周,人们起初可能会吃惊。随着动物数量的增多,人们的不安和恐慌也很可能增多。而随着彼此了解的增多,人们也可能逐渐放松和接受。
“事实表明,相关冲突没有人们起初预想的那么可怕,时间、知识与科学管理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王放表示,人们需要的是平复心态,积极学习,拥抱客观的事物。
“人们情绪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重要的是通过科学管理巩固这些变化,推动城市生态持续向好。” 王放认为,积极的心态与方法非常重要,因为积极也好,消极也罢,最后都难以改变野生动物进入城市与人类共存的结果。但心态不同,市民在这一过程中的感受会很不同。
不过,上海对人与貉和平相处的探索并不意味着问题不会出现反复。王放表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仍是人,在必要时也应予以适当的人工干预。
杨彤丹认为,人们仍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探索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手段,继续完善巡查管理、物种监测、遗传保护、外来物种入侵识别、灾害防控等,严厉打击损害野生动植物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危害生物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
另一方面,加强相关立法,确保相关治理有法可依。有着长期生物安全立法实践经验的杨彤丹表示,上海市人大近年来陆续颁布了诸多地方性法规和决定,做了不少有益的摸索和尝试,但协调不同区域统一立法等方面还面临不少困难。生物多样性保护很多是跨区域、跨部门协同问题,需要立法明确建立协同机制,比如中华鲟保护区域协作、长江禁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保护等等。
而对于久居城市的普通人来说,认识和熟悉城市里新的另类“市民”也许只是补上我们本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毕竟,这些技能是人类最早掌握的智慧之一。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杨一帆 杨 硕
图 片 | 东方IC 刘 歆 杨建正 上观新闻
编 辑 | 陆佳慧
● 学中文、考交大、抢机票!为了来中国卖货,外籍展商有多拼?
● 含饴弄孙“亚历山大”!上海这所大学推祖辈育孙“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