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秦淮读书会,订阅、星标!即可领取海量学习资料!
点击上方话题,订阅可收听系列节目
聆听解放双眼
亲爱的同学,感谢您听到我,我是主播秦淮,一个和你一样虔诚的学习者。上一期我们聊到为了更好的走进共同体感觉,阿德勒给了我们三条锦囊妙计。第一条就是自我接纳,那剩下的两条是什么呢?
要想走进共同体感觉,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别人的关心,另一个绝不可以缺少的关键词就是-他者信赖。他者信赖就是相信别人吗?首先我们要明确,他者信赖中的信赖和信用的区别。信用是有附加条件的,我们从银行贷款,就需要做抵押。否则,银行是不会贷款给你的。也就是说,我借给你,前提是你能还的上,而且,我只借给你能偿还的份额。那阿德勒心理学所说的信赖是什么呢?是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无条件的信任,就是阿德勒所说的他者信赖。什么?无条件的?那不成了烂好人了吗?这里所说的他者不是所有人,而是那些我们自己想去和他建立关系的人。不论我们选择和谁做朋友,都是我们自己的课题,与他人无关,也没有人会强迫我们去和身边的所有人都做朋友。就比如一个同事,我想要关系更近一步,希望能做朋友,那么我们就要以信赖的方式去交往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与之相反,我们带着怀疑的态度去和对方打交道,那么我们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吗?答案肯定是不能,因为当我们持怀疑态度时,对方也会感受到我们的怀疑,不能真诚相待,友谊就无法产生。当然我们也要明白就算是我们真诚地信赖他人,但也不可能完全避免背叛,也会因此伤心痛苦,但我们不能一味地担心“被背叛”,害怕痛苦,而不敢去信赖他人,那就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相对于被背叛偶尔痛苦一下,和永远没有朋友的痛苦相比哪个更好呢?人际关系的深浅与它带来的痛苦和快乐是成正比的,交往越浅带来的痛苦和喜悦就会越小,关系越深带来的痛苦和快乐就会越多,所以我们才会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叹。虽然我们不能避免或有的背叛,但绝不能因为害怕背叛而不敢去交友。我们要明白,无条件的信赖,它是搞好人际关系和建立横向关系,更好融入共同体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如果你不想和某人搞好关系,也同样可以不对他进行他者信赖。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只有拿出他者信赖进一步加深关系之后,人际关系的喜悦才会增加,人生的喜悦也会增加。那我们再来打开第三个锦囊妙计。要想在共同体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就要能够视别人为伙伴,而要能够把别人当成伙伴,就必须要做到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但是仅凭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就可以获得共同体感觉吗?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者贡献。贡献这个词很好理解。但是这里的贡献并不是发扬牺牲精神的自我牺牲。相反,阿德勒把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之为“过度适应社会的人”,并对此给予警示。我们只有在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或者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的时候,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他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贡献就是工作,到社会上去工作或者做家务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很多有钱人已经拥有了一生也花不完的巨额财产,但他们中多数人至今依然忙碌工作。为什么要工作着,是因为无底的欲望吗?不是,这是为了他者贡献,继而获取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获得巨额财富之后便致力于参加慈善活动的富豪们,也为了能体会自我价值,确认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而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一家人吃过晚饭后,桌子上杯盘狼藉,孩子们回屋去写作业,丈夫躺在客厅里看电视,只有妻子回到厨房刷盘子刷碗,而且家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一个人打算帮忙。如果按常理考虑,这种情况下,妻子就会产生“为什么都不来帮我?”、“我每天上班难道不忙吗”之类的怨言。但这个妻子并没有,即使没有听到家人说谢谢,她也同样在收拾餐具体会到了“我对家人有用”的贡献感。他者贡献也可以是看不见的贡献。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不是你,那是别人的课题。是否真正做出了贡献,从原理上根本无从了解。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做出了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就可以。但是为他人作贡献绝对不能成了满足他人的认可,我们必须要把满足别人的认可和他者贡献区分开来,否则就不得不成了为别人过自己的人生。就像我们在单位工作,绝不应该是为了讨好上司和同事努力工作,而是应该为了体现我自己的价值。那些在单位里同事找你帮忙,你却不懂拒绝的老好人,其实就是把满足他人的认可当成了他者贡献。当我们真正拥有贡献感,也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因为即使不特意去追求他人的认可,也可以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受认可欲求束缚的人不会具有共同体感觉,因为他还不能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的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使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