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下半年经济恢复如何更加牢固

周子勋 中国经济新闻网 2023-01-06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子勋



  下半年宏观政策方向何去何从备受市场关注。


下半年经济将保持回升势头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全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下半年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回升势头,但全年实现5.5%的经济增长目标还是很有挑战的。因为内需疲弱、消费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将不复杂,俄乌冲突持续冲击能源、粮食等供应,推高全球“滞胀”风险,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或有所加大,中国将面临外需回落、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大、金融市场波动等外溢风险。


  “预计下半年中国经济将逐步企稳回升,但经济仍存在疫情防控难度较大、财政收支压力增大、市场主体预期偏弱等问题,将制约经济回升幅度。”叶银丹表示。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苏京春告诉本报记者,虽然当前经济已现恢复信号,但恢复基础还不够牢固,加之上半年内外约束仍然存在,外部不确定性较上半年有增无减。稳住经济大盘,关键是稳住就业及密切关注CPI变化。


让经济恢复基础变得更加牢固


  如何让经济恢复的基础变得更加牢固?赵全厚认为,筑牢经济恢复基础的着力点在于市场主体,关键在于提振居民和企业的信心,给市场更加积极的预期。这需要财政、货币、产业、监管政策形成合力,统筹科学防疫和经济活动的全面恢复,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坚持纾困解难与改革创新两手抓,尤其需要关注青年人员失业、房地产系统性风险等方面的影响。


  叶银丹建议,稳定房地产市场,加强各类内部风险防控。下半年政策应进一步释放积极信号,妥善化解部分房企债务风险,加大对各类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力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在国内外经济周期、调控政策不同步情况加剧的背景下,坚持政策调控的独立性、自主性。下半年,全球主要国家货币政策转向加快,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大,而中国经济恢复的关键仍在于内部,坚持自身宏观政策的自主性、独立性对于下半年经济平稳恢复至关重要。


  苏京春表示,下半年要在稳定就业、稳定物价水平上发力,基于中长期视角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并兼顾国际循环,在此基础上扩大居民消费、拉动投资及有效投资带动的就业和消费潜力释放,并密切关注下半年出口的动态变化。


  “要使经济恢复基础更加牢固,需要我们平衡好防疫和经济,避免过度防疫政策对人流物流造成干扰,加快经济恢复措施的出台和落地,促进基建、房地产、汽车等对经济具有核心带动作用的领域恢复活力。”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刘学良对本报记者说。


下半年要以稳就业和稳物价为核心目标


  在赵全厚看来,下半年宏观政策基调将以进一步稳定市场主体为抓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以最小代价尽可能保证人员流动并确保供应链产业链畅通,为服务业以及仓储、物流、运输、餐饮、航空、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全面恢复营造良好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发力拉动有效投资,进一步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各行业存量和增量的全额留抵退税、加快落地专项债券投资项目、更好发挥开发性金融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注重发挥国有企业兼顾市场主体和公益性职责的优势,积极在稳住经济大盘中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从‘尽力而为,争取全年经济发展达到较好水平’等表述来看,在二季度受超预期因素冲击后,下半年政策对全年增长预期目标有所放松,仍将侧重于平衡好短期稳增长压力和中长期发展动力、空间,以保企业、稳就业、提内需、促改革为主线。”叶银丹说。


  苏京春表示,下半年宏观政策仍将以结构性政策精准发力为主,畅通国内大循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退税减税降费正常基础上,以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发力推动有效投资,释放就业、消费潜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刘学良认为,下半年宏观调控基调要以稳就业和稳物价为核心目标,在保持通胀总体稳定的情况下,采取适度宽松措施,稳定居民的经济(收入)增长和消费的信心,财政和货币政策相互协调。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新闻网。





热点链接

●中国房地产市场不会“硬着陆”

●视点丨服务业韧性显现下半年有望持续回暖

●聚焦丨第二届中国白茶大会在福建政和开幕

●关注丨居民医保筹资提至960元 有效防范因病致贫返贫

●观察丨上半年全国光伏组件市场供需两旺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