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见 | 你不可无动于衷

荐见 荐见美学 2021-01-28


美是共识,美是见识


前天见叔看到一篇“湖北日报”发出的推文,标题很有冲击力,只有四个字:日增万例!


我的第一反应是很惊愕:这个标题党有点离谱了,湖北不是刚刚清零吗?怎么突然来这么个数字?


很快反应过来,《湖北日报》说的是美国。



作为一名老媒体人,我从编辑业务角度本能提了我的疑问:这么起标题“合适吗?”


在我看来,这是个不太需要讨论的常识。湖北省的牺牲和痛苦,这几个月来所有国人都在分担、共担,如今疫情尚未结束,封城也未解除,血仍未冷,“日增万例!”这四字,不担心刺痛湖北人和国人的记忆和伤口吗?不会觉得它显得过于轻浮和健忘吗?如果你是陈述一个新闻事实,为什么不能把话说完整,以示对数字和生命的尊重?是不是可以慎用惊叹号?你是堂堂湖北第一媒体,不要一幅吃人血馒头的小报风格、UC震惊部门风格,官媒不该有官体吗?


当然,你不认同我的提问,也大可把它看作见叔这个老媒体人的职业病置之沟渠,一笑而过。结果,就这么个问题,见叔一天内招来了成千上万不名人士的网络暴力。各种不堪入目的漫骂洪水般涌来,让我不得不更改了微博的留言限制功能并关闭了私信。因为内容过于低级和下作,我就不截图了。


昨天早上,我又看到了另一条新闻,结合刚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经历,我发了条微博。



这让我想起今年2月份,也就在国内新冠疫情形势严峻之时,正好是奥斯维辛解放75周年纪念大会,在会上,90多岁的纳粹集中营幸存者马里安-塔斯基发表了一场不长但直击灵魂的演讲


因为疫情这场纪念会和这个演讲被很多人忽略了,今天我想把它推荐给大家。我们一定一定要认真读完,并转发给更多人。它和我们每个人相关。   


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上写着“劳动带来自由”


亲爱的朋友们,此地解放之前留到最后一刻的人中,依然在世的寥寥无几。我的所谓的奥斯维辛撤离,开始于1月18日。此后的六天半,我和囚友们六百人一队,其中大半,没能走完这个死亡之旅。


不管如何,我活不到下一个纪念日了,这是自然法则。所以,请原谅我接下来说话会情绪激动。


这是我想对我的女儿、我的外孙和今天在座的我的外孙女儿想说的话,我要说的与他们各自的同代人相关,尤其与那些甚至比他们更年轻的人相关。


二战爆发后,我还是个少年。我爸爸是个战士,肺部中弹受伤。对我的家庭来说,那是一个命运巨变的一刻。我母亲来自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三国交界地带,军队打来打去,以滥杀、抢掠、强奸、纵火为后来者毁灭一切。


你可能会认为从父母那里我对战争耳熟能详,但20或25年之后,这些就如同19世纪的波兰动乱一样遥远,与法国革命一样遥远。如今,当我见到年轻人,我感到他们已经厌倦了听到这一切:关于战争、关于屠杀。我理解他们。这就是为什么我答应年轻人我不会再给他们讲我的磨难,我不会告诉你们我的经历、我的两次死亡行军、战争结束时只剩下32公斤、死神向我亲吻。


我不会跟你们说与亲人分离,以及在被甄选之后,你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不,我不说这些。我更愿意跟你们说我女儿一代,我外孙女儿一代的事情。


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犹太妇女


我看到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和我们一起。总统先生,您可记得,当您接待我以及国际奥斯维辛委员会成员时,我们曾经聊起过这些事情。


您当时用了下面这句:奥斯维辛并非从天而降。对我们来说,这个再明显不过,当然不是从天而降。


或许这看上去是个老套的说法,但它包含了深刻而且极端重要的认知捷径。让我们暂时想象一下1930年代的柏林。


我们几乎是在市中心,在一个名为贝耶瑞什-维特尔的巴伐利亚居住区,离动物园三站地,如今的贝耶瑞什地铁站附近。在这里,1930年代某一天,公园长凳上出现:犹太人不准就坐。


好吧,你可能会想:这个不好、不公平、令人难受,但毕竟周围有很多长凳,他们可以坐在那里,这OK的。这个地区,当时住着德国很多犹太血统的知识分子。爱因斯坦、诺贝尔奖得主萨克斯、工业家外交部长阿特努都住在这个区。


几天之后,公共游泳池边另外一个牌子:犹太人禁止入内。好吧,你可能会说:这个不好,但柏林有那么多的游泳池、运河、湖泊,基本上跟威尼斯差不多,你们可以去那里游泳啊。


然后,另外一个牌子出现了:犹太人不能参加德国合唱协会。这又有啥关系?他们可以自娱自乐啊,他们自己人一起唱啊。然后又是一快牌子:犹太孩子不准和德国雅利安儿童一起游戏。他们可以自己玩啊,然后这样的牌子一个又一个。


我们只在五点之后向犹太人出售面包和食物。好吧,这实在不方便,选择少了,但毕竟五点之后还能买到东西。到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接受不接受某类人。


这时你可以开始侮辱某些人,可以将某些人当成另类。慢慢地,一天一天地,人们 – 受害者、作恶者、证人以及我们所说的旁观者 – 都开始逐渐习惯认为一个给世界贡献了爱因斯坦、萨克斯、海涅、门德尔松的少数民族是异类,他们可以被推至到社会边缘,他们会散发病菌和瘟疫。这种危险的想法是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的开端。


当时的政权很聪明,他们满足工人的愿望。五一以前在德国不是假期?没关系,现在是了;节假日里,他们集体组织“快乐中得到力量“;他们弹唱着民族自尊的调子消灭失业:”德意志,从凡尔赛的耻辱中崛起吧,让骄傲重归。“与此同时,当局看到了民众被麻木征服,他们停止了对恶魔的反应。


这样,政权就可以加速魔化:犹太人被禁止就业、禁止移民。然后,魔鬼穿过里加、库拉斯、到了我的犹太人区。


我们那个区的大多数被送进卡姆霍夫,在此他们将被屠杀于煤气炉;剩下的被送到奥斯维辛,在更现代化的毒气室中被消灭掉。


集中营犹太人死难者的鞋子


这里我们看到了范-德-贝伦总统所言的真相:奥斯维辛并非从天而降。奥斯维辛开始于凌波微步,渐行渐近,直至高潮。


我的女儿,我的孙女儿,我女儿和孙女儿的同辈人们,你们可能不知道普里默-列维。他是这个集中营最著名的囚犯之一,曾经刻下这样一句话:这个发生了,因此它能发生,能在任何地方发生。让我来和你们分享我自己的一段回忆。


1965年,我在美国参与人权、公民权及非裔美国人权利的抗议,曾有幸与马丁-路德-金一起从塞尔玛游行到蒙哥马利。


当我的同行者发现我曾被关在奥斯维辛,他们问:“你觉得这事只会发生在德国吗?还是会发生在别处?”我说:“这会发生在你身上。如果公民权被侵犯,如果少数人权力不被尊重而是被丢弃,如果法律被违背,这些就会发生。”那怎么办?你必须尽力而为。如果你能捍卫宪法,捍卫自己的权力,保卫民主秩序,保护少数人的权利,那你就能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我们大多数欧洲人来自犹太-基督教传统,不管是否信教,我们都接受“十诫”作为我们文明的准则。我的朋友,国际奥斯维辛委员会主席罗曼-肯特,曾在五年前此处的纪念会上发言,他今天来不了了。


从大灭绝的经历中,从愚昧最黑暗的时代里走出,他刻下了“第十一诫”:你不可无动于衷。


我想将这句话说给我的女儿、我的孙辈、以及他们的同辈人们,不管他们住在波兰、以色列、美国、西欧还是东欧。这个非常重要,面对历史的谎言,你不可以无动于衷。


当过去被今天政治的需要而歪曲,你不可无动于衷;当少数人面临歧视,你不可无动于衷。多数人决定是民主的根本,但民主同时意味着对少数人权力的保护。


当权力违背社会契约,你不可无动于衷。忠诚于这个诫言吧,第十一诫,你不可无动于衷。


因为,如果你无动于衷,你不会注意到它会降临到你的头上,不会注意到它会降临于你后代的头上,奥斯维辛从天而降。




本文封面图为画家Saadia Bahat1945年作品《犹太区大门》,曾在德国历史博物馆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Yad Vashem)展出。这次展览的50名艺术家中大部分人的姓名未知,24人在集中营遇害,Saadia Bahat就是其中之一。参展作品主题包括难民营日常暴行和对理想生活的描绘。


听你说👏


创办一年的荐见是美学领域知名内容品牌,微博十大影响力人文艺术机构,腾讯百佳企鹅号,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头条号。在微博和公号拥有百万级艺术粉丝矩阵:微博“荐见”月阅读量5000万+以上,公众号“荐见美学”是美学、艺术、设计领域话题策源地之一,也是该领域用户互动参与度最活跃的公号,曾推出《全世界都在捐助,为什么武汉医疗物资还在告急?》《我们为什么爱常玉?》等多篇现象级传播推文。


荐见不仅是媒体,也是一家聚合美的高认知人群,由他们共同参与,一起发现和重新定义“美”的新一代社群组织。荐见美学市集是聚合社群用户认知力为大家发现生活好物的平台,是100万美学分子的共识之选。


如果你是我们正在寻找的美学分子,如果你的美的故事和关于艺术的作品要给荐见投稿,欢迎加见叔个人微信。等你


加见叔微信

微信号:wenyi1282

请标注城市—职业


为防失联,也为了让荐见美学会更集中于美学、设计、艺术话题的讨论,社会类话题内容请大家移步关注我们的小号“荐见jianjian”(暂定名,也向大家征集小号名称)




大家都在看

👇


见叔说

见叔和你说说话👨


排版编辑 / 施冬雅


未经授权转载图文者必究

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后台

▼今天给大家推荐映趣理发器,小米众筹爆款,超低噪音全家通用,无需技术自己对着镜子就能理发,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猛戳右下角,志趣相投的我们都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