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中东死亡线上,我的镜头和枪口同时指向了采访对象”

田柳 田柳Talk 2019-05-28




近日,国防部发布消息称,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中国第七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宣誓出征。


 中国维和部队


这些“蓝盔”勇士们,将执行为期一年的国际维和任务。


我们今天文章的主角,也是他们。


在讲“蓝盔”勇士之前,先说说前不久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可以这么说,无论你看过多少展览,这场大会的分展一定能够震撼到你。


它的名字叫【“器服物佩好无疆”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展览的230多件珍宝无比华美,也是阿富汗青铜时代、希腊化时期、月氏人入侵至贵霜王朝建立之前、贵霜王朝四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化遗产。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入口


这些宝藏出土于1979年,战争期间因藏于喀布尔中央银行大楼下的秘密金库中而得以幸存,于2003年重现天日。


即便经受战争洗礼,它们依旧明艳如初。


在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入口建筑造型的展板上写着这样两行英文:”A nation stays alive when it's culture stays alive.”(文化在,则国家存)。


 

简单的一句话,联想如今满目疮痍的阿富汗,令人动容。


因为局势不稳定,阿富汗对于文物的保护面临着包括资金严重匮乏,供电无法得到保障,技术手段与科研水平滞后等问题。


所以,这些文物从2006年就开始了流浪世界之旅:法国、意大利、荷兰、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20多国的博物馆先后巡回展出了这批珍宝。


无论走到任何的地方

都别忘了故乡 

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坚强

是什么离去让我们悲伤 

月亮高高挂在了天上

为回家的人照着亮

……


在观展过程中,伴随着李健版《月光》的循环播放,珍宝们熠熠生辉而又悲凉孤寂,在忧伤的旋律中,参观者不觉地湿了眼眶。


我们常说没有国就没有家,正是为了帮助这些破败的家园,中国的“蓝盔”勇士们一批又一批的被派驻到世界各地,开始了他们漫长的维和之路。


最近热映的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在中国上映,票房口碑双丰收。


这部电影虽然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的故事,却侧面地反映了更真实更残酷的“黎巴嫩”。


于是,我联系采访了我的好友——中国第五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的新闻官,赵帅。

 

新闻官:赵帅


他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维和故事,为了阅读体验,以下以赵帅第一人称叙述。



2009年,经过身体素质、理论实操、政治背景的严格审查后,我成了维和部队的一员,被派往黎巴嫩,并担任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中国新闻官。


如果没有战争,黎巴嫩是一个美丽怡人的地方,地中海畔、漫山遍野的橄榄树,栀子花开的季节,清香倾国,那里还盛产世界名模。


而今,它有了另一个称呼——中东"火药桶",这个与以色列、叙利亚毗邻的国家,在近40多年的冲突战乱下已经面目全非。


 战争后的创伤


早在2000年,联合国主导在黎以交界地带划定了一条长121千米的临时分界线,亦称"蓝线",并派驻各国维和部队在"蓝线"地带执行维和任务。


 “蓝线”地带的维和部队的巡逻车


中国维和部队主要任务,是负责“蓝线”地区的排雷和医疗服务。


 随处可见的雷区


而我主要负责的就是摄影、摄像。


从飞机落地的那一刻起,作为军人的我,才切切地体会到了战争的气息。

来自加纳的十几名黑人士兵真枪实弹左右排列负责警戒,对讲机里不时传来英文警示语。


凌晨的贝鲁特(黎巴嫩首都),寒风蚀骨,即使穿戴着厚重的头盔和防弹背心,我仍不由自主地瑟瑟发抖……


我们的车队,途经地中海畔,整个行驶过程非常缓慢,偶尔还要停下来,等待前方的安全通行指示。


从车窗望去,冷清的街道旁,飘扬着各党派的旗帜和领导人画像,墙壁、房屋上的弹痕明显可见。


当时的翻译,不断地提醒我,不要有动作过大的手势。因为无论何时,在暗中仍会有狙击手瞄准着“蓝盔”们……

 

黎以边境随处可见的以色列狙击手碉堡


就这样,我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战地任务。

在黎巴嫩各国维和部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黎巴嫩,所有的和平都是假象,只有战争是永恒的。”


在8个月的维和任务中,我渐渐地明白,这句话毫不夸张。



在中国维和营驻地附近,有来自西班牙、印度、尼泊尔等10多个国家的维和部队,每个国家负责的任务不同,但是大家都统一执行一个"金准则":一旦警报发声,所有人员必须迅速全副武装,进入防空洞。


位于戈兰高地下的联合国维和部队营区


每天,“蓝盔”们都会接到5条以上来自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司令部(简称联黎司令部)的预警通告:路边自杀性汽车炸弹、火箭弹、武装冲突引发的局势紧张等等。


 路边朝着以色列方向的火箭弹


可以说,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战争,每个人每分每秒,神经末梢都超度紧绷,就连夜晚睡觉也极度没有安全感。

有一次,一位“蓝盔”战士被深夜叫醒发传真电报,结果他眯着眼睛火速穿着防弹背心冲向了防空洞。事后很长一段时间,类似这样的事情,成了大家的"硬伤"。


战争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压力,更是心理上的阴影与折磨。

入黎一个月左右,中国维和部队组织了一场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为当地孤儿院开展免费医疗服务。


这家孤儿院位于离驻地不远的马家勇镇,是黎巴嫩政府组建的,那里的孩子平均年龄不到7岁,他们大多数在2006年黎以战争中失去了家园和父母。


孤儿院类似于教堂的建筑形状,古朴而优雅。


 黎巴嫩孤儿院


明媚的阳光撒在一张张稚嫩的脸上,窗台摆放着各色艳丽的鲜花,钢琴、画板和颇具伊斯兰特色的地毯,组成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孤儿院的孩子们


 孤儿院的孩子们


若不是亲身体会,谁能想像得到一墙之外,就是铁丝网、碉堡和机关枪。

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们似乎没有过多地受到战乱的影响,至少幼小的心灵没有被粉碎,也许是因为年龄小的缘故,也许是与生俱来的坚强。


中国维和官兵捐助孤儿院


临行前,站在满目疮痍的街道,即使炮火不断,但是夕阳中的孤儿院依然神圣而美好:教室里优美的钢琴声、孩子的嬉闹声、色彩明艳的画板……我不禁默默地为这座战乱中的童话城堡祈祷。



在我入黎的三个月后,“死亡事件”还是发生了。


当地真主党武装分子发射的火箭弹失灵,炸到了正在巡逻的西班牙维和部队的装甲车。


当时,我们接到了救援任务。


我全副武装地坐在开道车中(开道车负责屏蔽车队所经之地的所有信号源,防止无线引爆的路边炸弹),此时,车内所有人员枪里的子弹,已经到了咽喉。

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


左边以色列的碉堡上,几挺重机枪的枪口随着维和车辆的移动而移动。


而我们前方,是冒着黑烟的西班牙维和装甲车,一名西班牙士兵被火箭弹炸的血肉模糊,另一名被不明情况的以色列狙击手当场射杀。


 正在抢救伤员


 中国维和官兵抢救伤员


右边稍远的地方集聚着十几名真主党武装分子,挥舞着象征着他们信仰的旗子,不停地喊着阿拉伯话语……。


中国维和部队的“蓝盔”勇士们,就暴露在一触即发的枪林弹雨中间。


我手上的枪,其实就是摆摆样子,一旦再次发生冲突,根本没用,因为我右手还举着摄像机……。


这也是我人生中最不能释怀的场景:枪口和镜头同时指向了采访对象。


在返回营地的途中,头顶突然响起了类似于放大几万倍炸雷的声音,那是以色列的战斗机在超低空俯冲,意在警告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分子。


耳膜像被穿刺一样的阵痛,大家都默默无言,手掌上是深深的枪印,车窗边上依然飞过当地人生活的场景,他们早已习惯或者麻木了这样的日子。


因为,这样的冲突几乎每天都有。



在我们营地附近,石头老房子遍布山野,彷佛来自100年前的奥斯曼帝国时代,虽然破旧,但却带着浓郁的历史感,这个小小的地方如整个伊斯兰世界的缩影。


剑拔弩张的边境线附近到处排布着难民营,狭窄的街巷、肮脏的路面、破旧的楼房,几十年战争的痕迹处处可见……


然而,贝鲁特的商业区,你会看到各种酒吧、奢侈店、高档酒店;大尺度裸露的广告牌旁就是严肃雄伟的清真寺;奔驰、宝马等昂贵的跑车,就临停在路边;湛蓝的地中海畔,沙滩优美,人群攒动,精心打造的港口和私人豪华游艇比比皆是……


 贝鲁特富人区


 贝鲁特商业区一景


你很难想象,此刻,这里正发生着战争。


实际上,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浇灌过,这也包括我们中国军人的血。


2006年7月25日,以军空袭了黎巴嫩东南部边境小镇希亚姆,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哨所被击中,作为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的中国维和军人杜照宇,壮烈牺牲,年仅34岁。


中国维和官兵异国悼念杜照宇烈士


在小镇后的山丘上,有一座用被炸后墙体建造的特殊纪念碑,碑上布满弹痕,墙体中的钢筋狰狞地裸露着,纪念碑前,杜照宇的遗像被安放在铺着联合国旗的祭台上,遗像前摆着一面中国国旗。


这就是战争,残酷到令大地颤抖,这就是和平,珍贵到用生命来保护


后记:


从2006年以来,中国应联合国请求已向黎巴嫩派驻数千人次维和人员。而中国维和部队在这里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扫雷排爆、人道主义救援等,这也为硝烟弥漫下的中东带来了一道和平与发展的曙光。


想到了电影《战狼Ⅱ》的热映并收获了无数点赞,但这些在海外执行任务的中国“蓝盔”勇士们的工作场景甚至比电影更真实、更鲜活。


  从西非到中东,布满了中国维和部队的足迹。


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家,却生存在并不太平的世界。



为了不失散,欢迎添加个人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