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点读书丨《治心经》,“笨人”的成圣之路

浙江致公 2022-07-11




晚上十点,睡前伴读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读书学习重要论述精神,根据致公党中央“书香机关”读书活动部署要求,浙江致公公众号推出“十点读书”专栏,引导广大党员和机关干部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愿读书,成为通达之才,全面建设高素质参政党队伍。今天推出第一期。

■ 荐读书目:《治心经》

■ 分享人:马小云,致公党省委会机关干部



《治心经》,“笨人”的成圣之路


有个著名的段子——说是200多年前一个晚上,一孩童在昏黄的油灯下背《岳阳楼记》,此时小偷躲在房梁上打算等孩子背完睡了再偷东西。可孩子背了三十多遍还是没能背下来,小偷实在受不住便跳下来骂:“你这个笨蛋!我都会背了!”说完便从头到尾背了一遍,鄙视完后扬长而去。这个小偷是谁,今天我们不得而知;而这个孩子是谁,我们后来都知道了,他就是曾国藩,也是我阅读的这本书——《治心经》的原作者。

曾国藩,“晚清四大名臣”之首,许多人称他为近代少有的“立功立德立言”的圣人之一,关于他是怎样从“笨小孩”成长为圣人的,学界早有共识,即归功于他意志坚卓、修身养性,其关于修身养性的思想精华最集中的记载,正在这本《治心经》。

此书是根据他日记书信中关于治心的篇目整理而成,由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年出版,共十八卷,每卷有原文、翻译和事典,既保留原汁原味,也通俗易读。全书以“治心篇”开启、以“笃行篇”收尾,相对应的,我也从“知”和“行”这两个方面分享我读书时的感悟。

一、觉知——心如鼎镇、志如磐石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强调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儒家思想认为只要不懈努力、高标准要求自己,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大部分人立两天志就忘了,但曾国藩一辈子坚持下来了。他是怎么做的呢?

于无声处修炼,于无人处坚持

从少年起,曾国藩就几十年如一日天天写日记,一生中几乎没有一天不在自我反省,日拱一卒、积累小进。比如他早年有个缺点,就是性格暴躁、爱论是非,书中的“治心”“养心”篇可以看到,他反复告诫自己“身心口兼治”,独处时守心、众处时守口,以去除心灵之“毒”。他还因此把自己的号改为“涤生”,以“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昭示每日寻求新进步的决心。

“心有定旨”的长期主义者

日修身,夜慎独,学不止,死无畏,修心是曾国藩坚持了一辈子的事。他阐述,“人始初奋博,如初飞之鸟,很有孜孜向上的意境,但功成名就之时,反凭添许多息肩之念”,因此书中,在他任两江总督时给兄弟写信道:“我的资历越来越高,虚名越来越盛,说颂扬话的日益增多,讲批评话的越来越少。每当想到此,我就惶恐不安、无地自容。请求兄弟您嘉赐直言,如果听到我有不周详、不光明的地方,应当随时指示,这是我最大的希望和祈求。”无论境遇流转几何,不论是身居高位还是身处逆境,甚至在他暮年几乎失明的情况下,他仍凝聚辛苦一点一滴积累心性的修养,读之令人感佩。

二、实践——奋发蹈厉、矢志笃行

守拙,走一条不寻常的寻常路

大禹治水惠天下,墨翟勤生亲操耜,皆以笃行而有成。同样,曾国藩笃心后有笃行。但和大多数人“尚巧”的人生哲学不一样的是,曾国藩崇尚“笨拙”、强调“守拙”。他以“平生不蹈大言,不喜架空之事”为处世之道,凡事用最踏实、最彻底的方式去做——结硬寨、打呆仗,最后超越了同时代大部分聪明人。

“拼命报国、侧身修行”为坚守之地

治心说是经世致用的,治心不仅仅是阐发理论,而是为了扎扎实实办事,正如毛泽东语“既是传道之人,又是办事之人”。“天下事必须躬自入局”,殚心是为了指导报国的实践。他平生以“拼命报国、侧身修行”八个字为“坚守之地”,认为得失名利要“不忮不求”,透得名利观,方得小休息;对于国家事业则要全力以赴,权位越高、责任感越强,提倡为官一方应敢担大事、事不避难。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句话“为官避事平生耻”,当为我们每个干部学习和体悟。

笨鸟先飞的“现身说法”

不像其他历史枭雄般具有传奇色彩,曾国藩的故事真的是有些无聊——他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农民,自己本人智商也很一般,考了7次才考上秀才;他也认识到自己天生愚笨,所以做事就用笨办法——没有套路、埋头苦干,“马不扬鞭自奋蹄”,在点滴的微小积累中持续改变,书写自己的奋斗史。

因此,阅读此书时,我深刻感觉这位历史课本中的“大人物”其实是那么真实、那么大众。对我们普通读者来说,他也更可学,更有借鉴意义。他的起点和我们99%的人是一样的:没有惊人的才华、没有显赫的身世,还经历了很多失败,但就是这样一个连小偷都嫌笨的人,从笃心到笃行,不断说服自己、改变自己、强化自己,慢慢走出一条自己的人生哲学,奠定了一代宗师的风采。他让我们相信,我们都很平凡,我们也没有太多奇遇,但我们可以选择从改变自己开始,一点一点慢慢来。

所以,当我们苦熬着、踌躇着,但仍不放弃做一番事的时候;当我们怀疑自己的天赋,但仍渴望不凡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名利选择模糊了初衷、迷失了方向的时候……《治心经》,也许会给我们答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