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怡琴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边疆社会治理”:首届新时代师范院校边疆研究与学刊建设论坛综述

王怡琴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5-16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边疆社会治理”:
首届新时代师范院校边疆研究与学刊建设论坛综述

王怡琴

作者简介:
王怡琴,女,甘肃白银人,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博士研究生,E-mail: wangyiqin@snnu.edu.cn。

论坛代表合影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统筹新时代边疆社会安全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四川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四所师范院校边疆研究院所共同发起,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联合承办的“首届新时代师范院校边疆研究与学刊建设论坛——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边疆社会治理研讨会”于2021年11月27日在成都举行。本届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光明日报》社、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河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单位以及本次论坛发起方共计20余家单位的8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论坛开幕式

一  立足时代需求,构建边疆研究学术共同体
本次会议由全国部分师范类高校的边疆研究机构首次联合发起召开,对于搭建边疆学学科建设与边疆学术共同体构建的学术交流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在会议开幕式上,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川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为使师范院校担负起立德树人、教化育人之重任,本次会议立足于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结合师范类高校学报专栏设计,共同搭建边疆学学科理论与实践的高端学术研究和立德育人平台。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教授在致辞中认为,在当下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中,习近平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提出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以回答“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世界”的历史问题,是推动人类共同进步和发展的时代指南,而边疆地区是世界各国互联互通的重要节点,是国际交往的载体和桥梁,但也是历来国家间冲突、矛盾、竞争和博弈的焦点。他指出,当前日益复杂的边疆形势则对我们的边疆研究不断提出新要求和新挑战,习近平的系列讲话也一再强调治国治边的重要战略意义,作为中国边疆学研究的前沿阵地,高校边疆研究院所应当延续李安宅、马长寿等边疆研究者所开拓的研究传统,继往开来,将边疆治理和发展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内容,承担起边疆学研究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研究乃至高端智库建设的历史任务。作为首次联合四大师范类高校举办边疆学研究论坛的主办方,汪明义校长倡议师范院校应充分发挥教育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坚守大学教育阵地,对人类知识发展和延续作出应有的贡献;树立国际眼光和战略意识,为世界和平、人类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在题为“试论中国边疆学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的会议主旨发言中,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马大正指出,中国边疆学研究经历了千年来的研究积累、辛亥革命后百余年理论探索和近四十年来边疆学学科建设的创新与实践,当前正面临着重要的发展节点,而国际形势和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则成为我国边疆学学科建设的直接推动力。他认为,我国边疆地区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多样、问题复杂,要加强边疆学学术共同体建设,服务于现实需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从学术研究机构平台建设及人才培养两方面共同促进,而可持续发展则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在如何加强边疆学人才培养方面,马大正建议:首先,专业知识的积累非常重要,优秀的边疆研究人才必须具有地方史、中国史及考古材料的解析能力,同时掌握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以文献材料做“点”,以不同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为“面”,开展边疆学研究工作;其次,优秀的边疆学研究人才必须不断提高对于国内国际政治形势的判断力、领悟力以及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自信力,同时具有战略性和预测性的眼光,正确应对国内国际各种复杂形势的挑战;第三,边疆学研究人才一定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优秀学者,基础扎实、应用得当,着眼历史、放手未来。对于优秀的边疆学研究人才,一定要精心引导,放手培养,使其成为边疆学学科可持续发展和研究的重要基石。在谈到如何建设边疆学学术共同体的问题时,马先生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顾颉刚、史念海、吴文藻为代表的一代学人之学术实践活动为例,指出当时的边疆研究已然从传统的史地之学,转型成为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综合的新学科“边政学”,而总结这一阶段的历史经验,依然可以为今天我们边疆学研究学术共同体的构建提供诸多借鉴。他特别强调,爱国、勤奋、自强不息,以国家发展和需求为己任,一直都是中国边疆学学人的道义和使命;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将学科发展的近期可行计划和长期愿景规划相结合,才能建设更加科学系统的边疆学。马先生最后期望,作为学术共同体,一定要注意把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同仁之间的同气相求和团结向前,则是学科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将边疆研究前沿性成果与问题与师范大学学报为主的学术共享平台有机结合,是本次会议的要旨之一。《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原主编凌兴珍编审/研究员在介绍本校文科学报有关边疆学研究平台建设成效后,还通过梳理晚清“蒙藏回教育,急宜筹备”之倡议提出、朝野认知与各方互动,深入探讨了我国边疆教育早期近代化转型起步的背景、思想、动力及进展。《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周智生教授从近年来该校学报搭建中国边疆学研究专题栏目平台的成效与经验入手,提出从学科研究与专题研究、区域研究与整体研究、历史研究与当代研究、中国研究与周边研究、新兴方向与传统研究等五个方向建设“中国边疆学研究”专题栏目,建设服务于国家现实发展需求和学科前沿学术成果的探讨平台,以促成中国边疆研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文科建设、数字人文背景等诸多新形势、新需求之下的转向与转型。
论坛论文集

二  着眼重大前沿问题,探索边疆研究新路径
在题为“西部边疆治理与国家安全的思想、路径和实践——以新疆治理为核心”的大会发言中,王欣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从2015年以来陕西师范大学实施的“以边疆安全为核心的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等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出发,系统总结和梳理了十八大以来中央治国治边思想的发展脉络与内在逻辑,阐述了第二、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所制定的治疆方略之学理依据、时代特征与治理路径,认为应当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把握民族团结这一生命线,从提高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入手,研究和制定边疆治理的近、中、长期方略,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和治理边疆的效能,实现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孙勇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华西边疆研究所)从命运共同体国家之间与国家内部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之中的边疆问题、历史上的边疆研究与当代边疆研究、边疆研究的理论前提问题和实践问题、边疆治理的指向和底蕴等五个角度探讨了边疆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和边疆治理的理论方法,并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论,将陆疆、海疆、空疆等空间范围置于同一场域,提出“边疆统一场论”的创新构想。
彭文斌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发言,从西南到西北的学术研究区位性视阈问题入手,认为不论是知识场域和社会思想史的材料研究,还是考古发掘与历史遗迹的物质研究,都应当进行一个跨越历史、知识、地理空间以及行政区划的复合研究。具体来说,跨区域的研究视野要将西方对于中国的研究、中原地区对于西南西北地区的话语表达、地方史料对于中原及其他区域的叙述方式等重点三位一体地有机结合,并将文化和地理上的过渡地带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思考不同族群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探讨群体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进程。汪洪亮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对彭教授提出的“知识复合”概念作出回应,指出四川师范大学边疆研究团队在继承李安宅、于式玉夫妇边疆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将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当代研究相结合,致力于多平台、多学科研究的整合,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王鹏辉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也对彭文斌教授所提及的边疆学研究历史空间与地理空间概念讨论进行回应,提出以“合璧”概念将西北中国和东南中国联结。至于如何进行双向合璧、海陆结合,他认为,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有所回应并可以参考,同时契合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边疆学研究依旧可以从历史和先辈中得到思想启迪。
杨明洪教授(云南大学民族学与文化研究院/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将“政治势能”这一新兴概念引入中国当代边疆治理结构体系研究中。他认为,边疆治理的本质是要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边疆地区的“钝化”现象需要高强度的政治势能推动。而转化过程中总有一些摩擦力阻滞发展,因而要从关注性政治势能释放强烈政治信号来提高执行力度、价值性政治势能引领人们行动的方向和重点、一元化政治势能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政治领导力和责任担当、机制性政治势能作用于各机构部门的建立和调整等四个各具特性与功能的政治势能共同作用切入,并将之贯穿于边疆治理的整体过程,从而达到加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现代高新技术手段的引入,可以有效拓展边疆研究的手段与路径。刘海洋(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从东北疆域问题入手,利用ArcGIS技术对中国境内现存的渤海国古城遗迹加以统一比较与研究,探讨自然因素影响下渤海国古城的分布规律与都城建制,为中国古代东北民族社会生活研究以及边疆地区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与路径。张凌华(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西部边疆中心)利用人口重心迁移数据和其他大量数据,分析得出我国藏族人口分布与迁移的东向移动趋势的结论,回应了石硕教授所提出的历史上西藏文明东向发展的学术观点,为中华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进程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学理依据。
三  彰显中国特色,促进边疆治理与发展
边疆治理与社会稳定和发展,既关乎边疆各族人民的福祉,更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从学理上阐明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边疆社会安全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代边疆学人的共同使命。
于逢春教授(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利用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从元代帆船的营造和技术传播、元代海神的身份转变、明王朝“片板不得下海”的出海禁令等问题入手,较为全面地描绘了元代海上帝国建立的全貌,展现了这一时期我国海域历史发展的重大进展,并指出这一时代的东西方文明间的互鉴互融影响至深,而边疆与内地交通网络的建立则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载体。韩继伟(广西百色学院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以抗战时期康藏地区交通为主线,讨论了抗日战争时期面对中国南方的海岸线被全面封锁和部分陆路交通被阻断的形势,西南西北大后方如何进行军队民生物资运输线的开拓和保障,并通过大量史料挖掘,展示了抗战时期交通线路指向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休戚与共、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胡聪(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从文本研究的角度出发,详细解读了民国刊物《康导月刊》刊文中有关“中华民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论坛报告

本次会议还从历史和当代两个维度、党建治边和“四史”教育两个抓手等方面,对于如何促进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讲好中国故事等问题做出有益探讨。朱明杰(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以“西藏军区生产部的历史考察”为题,梳理了解放军解放、建设西藏的全过程,指出驻藏生产部队通过屯垦措施来达到固边强边目的,借助生产建设师来帮助西藏完成现代化和工业化的第一步,为西藏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范例。方天建(云南师范大学)以“党建治边何以能行”为题,聚焦1950-1956年间云南边境地区面临边疆安全险境、内部匪患严峻以及各民族间矛盾频出的历史难题,指出通过乡村基层党员队伍与党组织建设来逐步解决内部矛盾和外界忧患所获得的有效成果,在践行治边、防边、稳边等问题上,云南边境的上述治理措施给出了一份值得借鉴的历史答卷。吴小莉(四川旅游学院)以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推进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教育入手,探讨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略与方法。她认为,推进“四史”教育,应当从健全运行体制、统筹管理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四史”教育专库;针对性地将教育对象进行分级管理;以四川红色文化和巴蜀传统文化为主体打造教育内容;利用多样化的网络教育平台,健全综合性评价反馈教育成果体制等几个方面来入手。王广瑞(河南大学民族研究所)以一个互嵌社区的个案为中心,讨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共生经济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共生、共存、共融、共享、共建五位一体的理念提供了学理支撑。
张保平(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以《陆地国界法》的解读为核心,提炼了依法治边的五个重要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原则;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合力强边的原则;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原则;信守条约的原则;平等、睦邻、友好原则。他认为,我国陆地国界和国防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践行边疆治理与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上几个原则一定要注意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以达到各民族各地区共同繁荣、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最终目的。张树彬(河北经贸大学尼泊尔研究中心)结合国外媒体对于我国国家形象的表述与对民众的舆论引导,呼吁我国应当利用好国外媒体与记者的舆论渠道,立足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世界人民心中的大国形象,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从而为我国发展与稳定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作为本次会议的东道主,四川师范大学华西边疆研究所所长孙勇教授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认为,本次会议是贯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新时代治国治边重要战略思想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理论探索与学术实践的重要举措,也是发挥我国师范院校立德树人作用、促进中国边疆学学术研究与学科构建的重要标志。会议为中国边疆学与边疆治理研究的广大同仁搭建了开放合作的学术平台,汇集老中青三代边疆学人,展示了师范大学与部分研究机构从事边疆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与开阔的学术视野,契合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要求,标志着师范院校边疆研究学术共同体建构的开端,也符合新文科建设的需求;同时会议也吸引了包括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等在内的国外专家学者汇聚线上云端,为促进中国边疆学的国际学术共同体构建做了有益的尝试。最后,会议还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确定了2022年相约古城西安、相聚陕西师范大学举办下一届会议,以接力中国边疆学研究学术共同体的构建。


[责任编辑:凌兴珍]

本文原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第206-208页。pdf文档请点击“阅读原文”。



点击上方公众号链接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