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宸露:如何从“人”的角度出发,为公共建筑做照明设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云知光照明微课堂 Author 张宸露


张宸露
上海格锐照明设计合伙人&设计总监
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照明研究中心 建筑照明学硕士
复旦大学 光源与照明工程学士
美国注册照明师 LC
北美照明学会会员 IES



现在大家很容易会被一些比较抓人眼球的项目所吸引,比如酒店、办公等商业型项目,以及夜游经济的灯光打造等。但是实际上我们每天接触时间更多,使用更多的空间其实是公共建筑。


仔细一对比,你会发现我们国家在公共建筑的照明领域却比欧美国家相差很多,为什么?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因为中国在做公共建筑的时候,对人的考虑非常少。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公共建筑的照明设计,如何多为人思考一些。



公共建筑与商业建筑的区别是什么?

这里讲的是狭义性的公共建筑,指的是那些非生产型的建筑空间。它跟商业建筑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业主不同公共建筑与商业建筑服务的对象是不同的,所以你的设计出发点也会完全不同。
建筑风格不同现在中国的公共建筑风格不仅跟商业建筑不同,跟10年前、20年前的相比也变得更加的多样化,形态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功能不同功能不同,归根结底是使用者不一样。你会带着一种强烈的目的性进入一个商业建筑,但是对于一些公共建筑来说,你并没有那么强烈的目的性,你只是经过这个空间而已,所以它的使用者不一样,使用心态也会完全不一样。

公共建筑照明设计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公共建筑照明设计要考虑的因素,首先关注的当然是业主的需求。其次是空间感,办公、酒店等项目有5米或10米高的挑空已经算是很好的了,但是机场等公建项目很多却是20、30米高的挑空,所以产生的空间感也会不一样。
材料也是需要关注的一方面,主要是公共建筑的材料差别不大。你去看不同地方的机场就知道,机场和机场之间爱用的材料其实区别不大,但是商业建筑的材料非常多样,一个餐厅它可以用红色、蓝色等各种颜色的材料,但是公共建筑的大色调和材质区别并不大。
还有规范要求,商业型建筑很多方面没有强制性要求,所以设计师并不会太在乎相关规范,但是做公共建筑的照明却有很多国家强制性规范,设计师必须要考虑。
最后是分析公共建筑的使用者需求。如果你在做任何一个项目时,你首先分析的是使用这个空间里的人的需求,你会发现你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用理解的心态接纳强制性规范

很多人很反感规范,因为它会特别限制发挥,有时候你想多用一点灯槽,或者发光膜都不行,因为超出规范了。但是当你去理解规范背后的意义时,就会开始用一种不同的心态去接纳它。
国内的公共建筑规范要求,主要参考的是中国照明学会制订的 GB50034 规范,其中明确提出了公共建筑的照明设计必须要满足的相关参数。

▲图源:张宸露老师


但在美国, IES 北美照明工程学会的公共建筑规范——一种被称为 recommended practice 的系列文件,它却不是强制性规范,而只是一种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比如学校、美术馆、公建等等提供的设计参考建议。但美国的设计师会非常乐意去参考这些建议,每家公司都会备着相关文件,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建议都是这个行业的人将他们的经验和知识总结而成的。
那么为什么中国公共建筑的照明会形成强制性的规范?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公共建筑的使用材料区别并不大,因此它的反射率和色系基本上也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可以给公共建筑的照度指定一个标准规范值,因此它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公共建筑的使用者需求体现有哪些?

以火车站为例,不同的行为活动,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在中国高铁站,人经常会提前到达火车站等候出发,会在火车站呆很长时间。
但是欧美国家的人很多并不会在火车站呆太长时间,因为欧美国家的人坐火车的年限非常久,他们都把火车当成非常普通的交通工具,不会特别早到,所以你可以看到欧美大部分国家的火车站公区面积非常小,候车区也非常小,距离不远就是站台。

▲图1米兰中央车站 摄影 Rostislav Glinsky&Alamy;图2约克火车站 图源知乎专栏;纽约中央车站图源网络
而且欧美国家的火车站大部分都是店铺,所以欧美的人特别喜欢在火车站购物,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餐饮就像我前面讲的他们大部分人是赶着点去坐火车的,所以会在火车站买吃的,但我们国家有的人就不会,可能大家觉得中国火车站或者高铁站的餐饮水平还跟不上。另一种是购物,欧美人很喜欢买纪念品,特别是到了一个新的城市时,像纽约中央车站、法兰克福火车站等著名火车站,还因此设置了一些大型精品店。
相较而言,我们在火车站、高铁站的停留时间比较长,在这些空间的行为和需求也有所不同
而且人们的行为会特别丰富:大部分的人在玩手机、睡觉,甚至有敷面膜的女生,做快闪活动的警察……所以中国的火车站和高铁站就像是一个大社会的缩影,人在里面的活动范围和行为非常广泛,跟欧美国家的火车站完全不一样。
▲图源:网络(点击查看大图)
而如果你带着这些出发点去做照明设计,就不会只是简单地在天花上装几个筒灯,让地面达到100 Ix 的照度,保证行走安全就完事儿了。

公共建筑如何为人做设计?

01

追求人的舒适感


纽约的州政府大楼,位于奥尔巴尼,是当地一个很老的建筑,中庭有一个很漂亮的楼梯,我当时任职的公司(Domingo González Associates, 以下简称DGA要对它进行照明设计改造。
▲图源:www.dgalight.com

对于这类建筑,常用的照明方式是通过筒灯照亮建筑的细节,突出建筑的美,但是当时我们采用的却是一个模拟自然采光的改造方案。
▲图源:www.dgalight.com
当时我很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做,我就去问当时的老板,他说这是一个公共空间,因为他希望人们经过这个空间时,不仅是觉得美就走了,他希望营造一个更加开敞舒适的空间,让大家经过长时间的办公后,可以找到一个不同的空间停留、休息、喝杯咖啡或跟同事聊聊天等等。
所以,这个时候天然采光就明显比用筒灯,或是射灯去照亮建筑的细节,显得更为人思考。

02考虑使用者的心理和情绪
另一个项目也是 DGA 的作品。这是位于纽约州法拉盛的一座高架桥底通道,因为这个地方的环境并不是很安全。所以DGA老板做这个地方的照明设计时,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满足行走安全的照度就行了。
他更希望设计一个能给行人带来安全感,甚至可以改善这个地方治安环境的照明。所以他在 LED 的彩色光还没有非常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就开始通过铝色片等给灯光加颜色,希望可以用有颜色的灯光去影响人的情绪,去改变人们在通过这一段高架桥底通道时的心理感受。
▲图源:www.dgalight.com

我们知道艺术是可以降低犯罪率的,或者说美好的东西可以柔化人的情绪,所以这一点也很好地体现了为人设计的思考。



03结合当地人的喜好
不同地域的机场照明,使用者喜好不同,照明设计也应该不一样。比如香港机场,它采用的是天花造型和灯槽结合的间接照明,效果非常好。


▲香港国际机场,图源:shanescape.com


但这在内地的机场中是很难做到的,为什么?因为香港机场灯的维修高度都在普通灯光车可以达到的范围之内,但内地机场的天花太高了,动不动就20米、30米高,很多都不能做灯带,因为一旦坏了就很难检修,检修马道不可能布置这么多,因此我们的机场也达不到这么好的天花美感的要求。
国外很多的机场照明设计还会结合自己国家和民族对颜色的喜好,比如马德里机场,它不仅抓住了建筑本身的特点,同时它考虑到了西班牙人自己本身是对色彩的喜好,整体采用的是暖色温。再比如关西机场,就是很典型的日本人的做法,喜欢偏高的照度和色温。
▲马德里机场,图源:pinterest.com
▲关西机场,图源:pinterest.com

04考虑使用者的精神追求
我特别喜欢旧金山机场,因为旧金山的艺术委员会(Art Commission)为了人们能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候机,结合当地的博物馆,在整个机场做了80多件不同的艺术品。在这样一个空间,你可以放下手机,潜心欣赏艺术品,同时你会觉得在机场等飞机也可以是一个很放松、舒服的过程。
▲图源:旧金山机场官网 但这种精神追求在我们中国的机场从来没有过,大家看到最多的就只是电子屏,中国目前的大部分机场只会不停地加多媒体屏、加电视屏、电视,或者加那些非常复杂的灯光艺术,但这些只会让你在不停的信息爆炸中,越看越焦虑,越看越反感,跟你去旧金山机场越坐越平静的心情是完全不一样的。
▲摄影:张宸露老师
所幸,国内近年的机场照明也在进步,我们开始返回去思考,大家需要更舒适的机场照明,同时我们的机场现在越来越多的商业场景,也都需要我们多去考虑人的需求。比如广州白云机场它就考虑到人的舒适感,采用了泛光照明,而且它的泛光是可以变颜色的,在一定程度上能调节人的情绪。
格锐做的宁波机场也被采纳使用了泛光的手法,基本上只有在天花采光天窗可以检修到的地方留了筒灯,其他全部用的是泛光照明。
宁波栎社机场T2国际航站楼,图源:格锐照明设计
而地面虽然看起来比较暗,但其实达到了200多 lx 的照度,因为地面铺设的是白色地砖它的反射率较高,只要天花亮了,地面也不会太黑。候机区用的也是间接照明的手法,大家在这里刷手机不会有眩光,非常地舒适。
宁波栎社机场T2国际航站楼,图源:格锐照明设计


05筒灯并不是会议中心的理想选择
格锐做的另一个项目——西安高新会议中心,跟很多其他的会议中心有所不同的是,我们在这个场所里用得最多的是线和面光源,比如里面大厅的主要照明是墙面的洗墙照明和天花的泛光照明。虽然天花上还是装了筒灯,但它不像其他会议中心那样密集,间距非常大。


▲西安高新会议中心,图源:格锐照明设计
几个不同的会议厅我们也没有用筒灯的形式表现,因为筒灯不仅容易产生眩光,给人的舒适感、交流感也不友好,所以我们抛弃了筒灯,完全用的是间接照明,有些灯甚至是完全藏在结构里了。
▲西安高新会议中心,图源:格锐照明设计

06商业的照明手法同样适用于公共建筑
我们再来看国内外车站的对比,下图最上面一张是国内某高铁站,下面两张从左到右分别是纽约世贸中心交通枢纽站和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
▲国内某高铁站图源网络;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 图源 atecpro.com;纽约世贸中心交通枢纽站©arch.photos;

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三者光环境的不同,中国的高铁站大部分只会用筒灯照亮,它并不在意你在这个空间里需要完成什么,同时显示屏会特别亮,它只考虑到了广告的需求,而完全没有考虑到它在公共建筑中会对人造成什么影响。
所以我们在做盐城高铁站时,希望大家在盐城站停留的时候,可以感受盐城站高铁站的美,而不是仅仅用下照的筒灯将地面照亮就行了。所以我们不仅在里面做了很多采光天窗作间接照明,我们还花了很大的力气去说服铁道部做立面照明,因为虽然立面照明在商业空间中是很常规的手法,但在高铁站中是基本不会用的。
▲盐城高铁站,图源:格锐照明设计
总之,虽然在公共建筑领域你踏出的每一步都很艰难,但只要你努力坚持还是可以做到做好的。



07用设计引导人的行为
设计的主动性能对人的行为起到很重要的引导作用,比如我们做的苏州钟书阁,整体的照明规划做得非常清晰:首先整个天花全部用的是间接照明,使整个空间看起来宽敞明亮其次是将重点照明放在收银区域和立面照明。
而在图书阅览空间,我们则特意将台阶区域的照明做得非常暗,目的就是禁止大家坐在这个台阶上看书从而鼓励他们去旁边的阅读区和拐角处的“一个人的读书角”阅读,所以我们也只将筒灯加在了这两处,而立面照明只要保证人们能看清书脊,挑选到想要买的书就可以了。
▲苏州钟书阁,图源:格锐照明设计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在为公共建筑做设计的时候多为人思考一下。


9月23-29日的室内光环境设计师培训班,张宸露老师也会有讲到办公空间和教育空间的照明设计,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来参与培训,面对面与张老师学习交流。

 - END -


版权声明编辑整理:学堂君资料、图片来源:张宸露、上海格锐照明设计、第五届云知光论坛、网络等本文整理自张宸露老师在第五届云知光论坛-文化·光分论坛上所作的分享,独家首发,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下需授权的公众号名字及微信号。投稿/合作 | media@elicht.cn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