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专栏】Unicorn×Sophia Liu |《The Listener》:聆听背后的探索
聆听者 | The Listener
Seioh Ezaki,
Kim Ko, Sophia Liu
短片名称:The Listener (聆听者)
制片年份:2018年
短片时长:11分16秒
主演:Seioh Ezaki, Kim Ko, Sophia Liu
导演:Sophia Liu
梗概/introduction
在上海这个东方大都会,三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女性试图通过聆听和陪伴,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鸿沟与障碍,理解彼此的困惑与渴望。
In Shanghai, the eastern metropolis, three young women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ried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s confusion and desire through listening and companionship, across language and cultural gaps and obstacles.
导演简介
刘洋纯子 ( Sophia Liu ) , 籍贯陕西, 现居上海。独立导演兼制片人。
巴黎卢浮宫美术学院艺术史课程结业,巴黎商业管理学院传播学学士,巴黎第三大学新索邦大学戏剧与电影学学士,戏剧学(剧本研究与创作方向)硕士。
微电影短片 "Ne Te Retourne Pas (2013)" 展映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独立电影节等全球十余个国际电影节。
2016年“卡地亚上海高端珠宝活动”系列视频制片人。
2017年创立 SL Studio 世岚(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注于文化、艺术及时尚、教育等领域的影像创意与制作。
2018年受邀参加第71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
今天我们很高兴能够邀请到《The Listener》的主创Sophia Liu,来跟我们聊一聊影片背后的故事。Sophia以“聆听”为切入点,探讨使用异质语言的人如何通过“听”以外的感官理解他人,进而深入交流的本质。除此之外,我们还就导演的控制问题及影片随机性的探索展开了讨论。
Q为Unicorn放映
A为Sophia Liu
Q:第一个问题,可以大致介绍一下《聆听者》的创作灵感吗?
A:《聆听者》是我在2017年底写作和拍摄,2018年3月完成制作的。当时创作的时候是在冬季,我偶然遇到了一个来自魁北克的加拿大女生,我们的语言交流穿插着英语和法语。
我的大脑在不同语言间高速切换的时候,产生了一种奇怪的状态:某些时刻我在听她讲话的时候,似乎处于一种“游离”的精神状态。就好像听觉被空气屏蔽掉了,只剩下视觉和触觉。但这并没有妨碍我们的“交流”。这引发了我对”语言“在”交流“过程中的思考:是不是”语言“本身在某种更为深刻的“交流”过程中并不像我们日常感知的那样重要和不可或缺?”交流“ 的本质是什么?它是不是可以超越语言和文化?为什么这种”奇怪“的交流会引发情感上深刻的共鸣?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到底是在”探索“和”获取“什么?于是便有了”聆听者“中大家彼此”语言不通“但”互相聆听“的剧情构思。
Q:那其实你是希望抓住一些人类的共性?一种超越种族,文化,语言的共性?
A:不好说。电影本身就是一种探索吧!我当时就是想把演员都置于这样的一种被语言隔离的“真实”之中,然后让镜头来表现。
Q:相当于让演员置身于未知来自行感知,产生一种随机性?
A:嗯、设定某种特定的情境让演员(表演者)、镜头(创作者)来感知,包括最终每个观众主观的感知,其实也是创作过程的一部分。
Q:嗯。不过严歌苓曾在《波希米亚楼》中提及:“英文使我鲁莽。讲英文的我是一个不同的人,可以让我放肆。不精确的表达给我掩护,另一种语言含有我的另一个人格,使我似是而非,因而不再有不可启齿的事。”在《聆听者》中主人公们也用完全不同也不熟知的语言“沟通”,但不同的是对于母语的运用并没有将其自我分离,而更多的像是提供一种隐私的安全保护?虽然说是一种未知的探索,但“倾听”也是需要一种专注力的投入,而完全不同的语言则会造成隔阂,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A:我完全认同《倾听者》中主人公的语言可以视为一种”掩护“。在这种”掩护“下,她们可以流露最真实的自己,讲最真实的感受。而在日常的交流中,”语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掩护“呢?人们以”语言“”修辞“以及各种“对话”来礼貌有序地应对他人和这个世界,选择说什么和不说什么,决定用什么方式说,这种“掩护”其实无处不在。不过在影片中,由于对方语言上并不能真正听懂,所以这种“掩护”反而可以使讲述者可以做到无所顾虑地表达最真实的自我。
对于你提及的“倾听”需要专注和投入,我觉得“听不懂”和“专注”这两件事情并不矛盾。因为语言上真实的”不能理解“,反而会激发其它层次的”理解“(前提是交流双方有一个不言而喻的沟通基础,一个共享的 common ground,无论这种“基础”的形式是怎样的),而这种理解有时候需要比正常的 “理解” 更加投入,而这个层次的”理解“也是我真正感兴趣和希望通过影片探讨的。
Q:那其实在common ground这种类似的语境/氛围里还挺看缘分的哈哈。其实还挺有意思的,另一个层次的理解...类似于把感觉置先于语言/逻辑?那么在拍摄的过程中,台词都是事先准备好的吗?还是说是演员们随即发挥?
A:我觉得不能说是感觉先置于语言和逻辑,而是挖掘语言和逻辑背后隐藏的真实。
台词都是剧本事先写好的。但是我也给演员一定的自由度去表现,重要的是她们可以“用自己的话”把台词自然的讲出来。基本上是先让她们看几遍台词,知道意思了就不要再看了,自然地说就好了。日本女生Seioh后来跟我说她很诧异我写的台词就好像她自己想说的话。所以她在讲台词的过程中完全没有违和感。
Q:你觉得预先设定的场景/台词把控在什么度比较不容易抹杀随机性..?
A:关于随机性的“度”的问题,这个好像挺难用准确的语言文字来衡量。场景和台词都是预先设定好的,我觉得只要在不违背剧本表达意图的基础上,演员的自由发挥都没有问题。从导演的角度讲,怎样调动演员本身的艺术创造力的确需要恰到好处地把握好“度”。我自己不太认同那种导演可以完全“掌控”和“引导”演员表演的导演方法,那样的表演不是我想要的,我也不认为演员仅仅是导演艺术创作的“表达工具”。
在我所有的影像创作中,我都会尽可能地给予演员“自由表达”和“发挥”的空间。甚至很多时候我会在演员的“自由表达”过程中通过镜头语言去诠释和丰富表演。其实导演和演员之间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因为导演首先必须要让演员充分理解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方向,然后引导演员把自己的意图融合进演员所饰演的角色中,这个过程其实是需要很多“沟通”“理解”和“信任”的,而且这种“沟通”和“理解”恰巧想《聆听者》所探讨的一样,并不是只通过语言就能完成的。
至于“场景”,我会给予更大的“自由度”。因为在预算及其有限的情况下,让场景完全符合导演预期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所以更多时候是需要导演来根据场景实际情况来灵活适应,甚至调整剧本和表演。我认为独立电影制片人和导演必须具备这一素质,因为它是一个“基本功”。这也是为什么我对“勘景”这个流程一直都都非常注重的原因。
Q:明白了,其实电影本身也是一个多方协作/跨学科的产物,并且它具有一种去中心化的作用。好的!那我们的提问就到此为止了,感谢!
FIN
Unicorn文创产品现已上线
感兴趣的朋友扫码即可购买
欢迎关注和留言~我们会从关注公众号并认真留言的小伙伴里抽取一名赠送法国文化中心8.11《美好时节》放映电子票一张以及Unicorn周边小徽章一枚!
Unicorn放映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不生产电影,我们只是电影的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