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社区报》特别报道丨安徽铜陵:答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答卷

平安铜都 2024-05-02


    


近日,《中国社区报》特别报道我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社会协同参与、基层群众自治、网格化服务管理、社区志愿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的经验做法,全文如下:


编者按: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民政局紧扣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任务,围绕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认真书写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答卷,取得显著成效,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社区老年居民在天井湖社区老年食堂就餐。(高凌君 摄)


“五推五促”

激活社区治理“一池春水”



通讯员 韩智勇


友好社区志愿者为辖区困难人员送温暖。(高凌君 摄)


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民政局围绕社会协同参与、基层群众自治、网格化服务管理、社区志愿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强化工作创新,狠抓试点成效,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推动社会协同
促社会组织“同频共振”


强党建把牢“方向盘”。充分发挥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牵头、行业党委协同机制作用,持续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两个覆盖”,市本级344个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230个,覆盖率达67%。牵头发布《社会组织党组织标准体系的构成要素和要求》《社会组织党组织设置规范》等地方标准。

强培育注入“驱动力”。研究出台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购买社会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等政策文件。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资金占政府购买服务总支出金额比例保持在30%以上。全市设立7个社会组织孵化器,入驻社会组织112家。连续八年实施社会组织微公益创投活动,累计立项378个,投入资金1136万元。

强执法细耕“责任田”。落实登记审查、年检年报、等级评估、抽查审计等监管措施,定期对社会团体票据进行核销检查,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先后整治非法社会组织4家,整改或依法注(撤)销“僵尸型”社会组织80家。

强作为提升“凝聚力”。广泛动员社会组织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等工作。组建18支社会组织帮扶团队,面向帮扶村实施“一对一”对口帮扶。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开展“我为铜陵发展做贡献”主题实践活动,91家行业协会商会开展“暖企、助力、减负、赋能、关爱”五项行动。


推行群众自治
促基层治理“多方共建”


为基层放权。成立“社区大党委”、组建党建联盟,推动社区(村)“一肩挑”,提升组织力。探索实施社区特别法人资格,主城区将19.5万平方米服务用房交给社区管理,实现更多资源下沉。

为基层减负。退出社区居委会出具的证明事项17件,仅保留2项;社区主入口只挂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公共服务中心三块牌子;严格社区事务准入制度,实行综合考核、年底一次性进行,提高居民满意度测评权重;定期清理“一票否决”事项。

为基层增效。探索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管所“三所下沉”改革;建立每月一次“议事协商日”制度,丰富小区协商、楼栋协商等形式,推动社区协商与乡镇(办)协商有效衔接;运行“We社区”智慧社区平台,采集楼栋数据2.1万条、房屋数据66.1万条、常住人口数据115.1万条,首次实现全域覆盖、全量采集、动态更新。

为基层赋能。连续三年实施“管家计划”社区吹哨响应项目,累计编制发布350个项目、党建联盟单位认领资助、社区社会组织负责实施;建成62个邻里中心,年平均服务群众30万人次。


推深网格治理
促细事细治“多方共管”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将城乡社区划分为2954个网格,坚持以“全要素网格”为目标,实行“多网融合”,做到党务、政务、商务、事务、家务、居民服务、单位服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

“一人一格,一格多员”。每个网格至少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坚持和依托“网格建支部、楼栋建小组”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打造“红色网格”,由网格党支部书记牵头按照“3+X”组建服务团队,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细事细治,主动发现”。把提升群众幸福感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坚持和深化网格公示、巡查走访、主动发现、工作例会、分工协作等制度,推动居民群众身边日常小事都能得到妥善高效精准处置,通过“细事细治”实现幸福“有感”。

“微网格,一网统管”。依托铜陵“We社区”智慧应用相关模块,建设网格化管理全要素一张图、服务管理一码通、智能采集一张表,确保网格内不能立即处理的事项分级流转高效处置,确保随时掌握群众诉求、及时化解矛盾隐患,打造“网络+网格”基层社会治理升级版。


推广志愿服务
促服务队伍“和衷共济”


高起点做强服务组织。推进“五社联动”工作机制,连续四年开展“社会工作+”介入行动项目,整合资金1888万元实施项目127个。印发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三年实施方案,培育发展276个枢纽型社会组织。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制度,降低门槛。探索成立14个社区慈善基金。

高标准做强激励回馈。健全志愿者注册、登记嘉许、回馈等制度,建设志愿服务站点434个、志愿服务队伍1029支、培育志愿服务组织25个。开展志愿者星级评定活动,2021、2022年共评出121名星级志愿者。全市注册志愿者24.2万人,志愿服务记录时长110万小时。

高质量做强人才队伍。将乡镇(办)社工站建设列为党组书记抓人才项目,提前两年实现乡镇(办)社工站全覆盖,培养驻站社工60名。创新社会工作人才“青苗计划”,实施“选苗、墩苗、扶苗”工程。建立常态化专项培训机制,免费提供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考前培训,学员累计达2600余人次。与国家开放大学合作,43人进修获得社会工作本(专)科学历。


推进纠纷化解
促平安和谐“携手共进”


规范村(居)民委员会建设。加强村和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党群服务中心覆盖率100%、达标率100%。规范村(居)民委员会建设,规范成立各下属委员会,落实村(居)民(代表)会议,推选成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印发《铜陵市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指引》,换届后所有村(社区)及时修订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

缩小基层治理单元。组建182个业主委员会、近1200个网格议事会、3500个楼栋理事会,形成网格员、楼栋长、卫生管理员、调解员等队伍,管理和协商楼栋日常事务。

强化社会组织参与。市江苏商会、市知识产权协会参与“社会组织+高校”产学研活动,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市企业联合会、市房地产业协会、市福建商会等设立矛盾纠纷调处委员会,助推行业内矛盾纠纷调处410件。金苑社区平安志愿者协会等社区社会组织通过设立“社区平安会客厅”,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取得实效。


“We社区”让服务“触手可及”

通讯员 鲍宝盆


官塘社区组织居民开展元宵节活动。(高凌君 摄)

“市建新村36栋有居民反映楼上漏水,请网格员上门核实了解情况。”日前,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幸福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王顺琪看到手机“政务微信”APP弹出的消息,及时将事件分派给第25号网格员冯浩。

这是铜陵市城乡社区工作者的一个普通工作场景。

铜陵市辖一县三区,现有85个社区、363个村,常住人口达130万人,工作人员4000多名。2022年以来,针对社区工作者日常工作场景中数据信息不完整、居民参与不方便、协作体系不健全、管理服务不智能等痛点,市民政局等部门牵头和第三方公司合作开发“We社区”政务微信智慧应用。


一个账号服务 让群众少跑路


“‘We社区’使用的是政务微信,按岗位配置账号,工作人员一旦离职,接手的人可以使用原来的政务微信账号,实现无缝对接,既解决了推广问题,又解决了社区工作者离职流动问题。”市民政局社区办相关负责人说,社区工作者使用政务微信,居民只需要关注微信公众号就可以与网格员进行互动,实时反映情况、寻求服务。

“上报之后,很快就有人和我联系,向我反馈办理结果。”家住铜官区柳园社区五环国际小区的王先生说。前不久,王先生晚上散步看到有人将食品垃圾扔入小区大水塘中,便向网格员反映情况,此事很快得到处理。

铜陵市建立社区网格事件上报、流转和处置闭环流程,大部分事件由网格员处置结案。社区无法处置的事项,通过程序上报,由上级政府分流给相关部门及时处理。同时完善居民求助路径,居民个人求助或发现需要社区处置的各类事项,也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快速上报,进入处置流程。


一个表格采集 整合有效信息


铜陵市综合各部门信息需求,共设置社区、小区、楼栋、网格、房号、人口基本信息、重点人群标记等26个数据项,实现社区网格基础信息一张表格采集,一个平台汇总。自2022年4月启动基础数据录入以来,铜陵市按照“敲门行动”,以每半年一次的频率更新数据,目前共收集录入2994个网格、20824个楼栋、64.32万套房屋和119万常住人口信息。

“以前要了解某个居民情况,需要找到网格员,甚至要把负责民政、社保、残疾人、优待等各项工作的人员都问一遍,才能掌握大致情况。”铜官区天井湖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沈睿超说,“现在只需要打开政务微信‘微资源’,便能迅速掌握某位居民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大致情况,是否属于重点关注人群等,非常方便。”

铜陵市还制订了严格的数据使用管理制度,参与人员均需签订保密协议。铜陵市民政局社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现在我们正在努力接入城市‘超脑’,争取掌握更多相关部门的数据信息,更好服务社区居民。”


一个程序议事 畅通参与渠道


“We社区”政务微信智慧应用还设计了“微协商”模块。社区工作者通过政务微信发布协商议题,可以实时推送到相关居民的微信上,居民通过个人微信小程序即可参加协商,表达意见、提出建议或参与投票。

铜陵市民政局近年来不断完善基层协商制度体系,推动社区协商走向规范化、程序化、常态化。建立每月一次“议事协商日”制度,编制《基层议事协商工作指引》,参与制订省级地方标准《城乡社区协商指南》,在操作层面,积极推行分片理事、小区协商、楼栋议事、单元协商等,让居民和社区之间的互动有制度、有平台、有载体。

此外,居民遇到邻里纠纷需要社区介入时,也可以通过微信发起矛盾纠纷调解申请,社区工作者组织法律志愿者等人员参加,让邻里纠纷调解打破时空限制,调解过程中相关的图片、文档等信息还可以在社区工作者政务微信端和居民手机端同步留存。


发挥“四当好”优势 为民为企办实事

通讯员 查淑华


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持续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我为铜陵发展做贡献”主题实践活动,引导行业协会商会有序实施“暖企、助力、减负、赋能、关爱”五项行动,更好服务于“三地一区”建设和“双招双引”工作。

搭建桥梁纽带,当好行业服务生。铜陵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举措》等政策,鼓励行业协会商会主动作为,搭建行业企业对接平台,及时反映诉求、汇集资源、指导发展。2021年以来,各行业协会商会累计开展走访调研活动985次、梳理报送合理化诉求建议并提出针对性改进举措718件,开展“四送一服”活动540次,有效加强行业政策宣传,推动惠企纾困、支持创新发展等政策措施落地。

赋能产业发展,当好资源黏合剂。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联系广泛、资源汇聚等优势,铜陵市出台《招商引资引荐人奖励办法》,明确对包含行业协会商会在内的招商引资引荐团体、个人给予奖励,助力“双招双引”,促进地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有序发展。各行业协会商会协助引进或达成意向性项目21个,引资额达19.68亿元。市铜业协会牵头创建了长三角有色金属创新联盟,助推行业数字平台,推动校企合作、技术培训等系列工作,促进长三角产业链、价值链嵌入发展。

推动稳企纾困,当好发展助推器。2022年以来,铜陵市将行业协会商会“暖企、助力、赋能、减负、关爱”五项行动列入市域社会治理重点实事项目,列入市民政局2022年“为民为企业办实事”清单,引导各行业协会商会为企业发展纾困解忧,协助有关部门给予精准扶持。行业协会商会将“为企业纾困和发展”列入重点工作,及时梳理掌握所属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实际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协助有关部门给予精准扶持。市青年徽商会、市供销行业协会等全部或部分减免经营困难企业的年度会费,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主动担当作为,当好社会稳定器。持续深化巩固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成果,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将矛盾纠纷化解纳入业务范围,积极探索行业纠纷化解新途径。各行业协会商会发挥行业特长优势,设立矛盾纠纷调处委员会,累计参与化解行业纠纷34次。各行业协会商会强化社会责任,积极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扩大关爱行动规模。

往期推荐:




“广大群众深恶痛绝”!公安部通报十案


省委政法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开班


韩国国脚孙准浩在华被刑拘,外交部回应


这份问卷调查邀您参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