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和8岁孩子的信用卡,哪个风险大?| 红绿调查

2017-10-20 红绿life 识时务者为俊杰 识时务者为俊杰

最近,现金贷的话题在国内非常火,很多人发现此类业务违约率极高,且用户有低龄化的趋势。有人将此类情况归结于:我们普遍缺乏对金融信用管理意识的培养。每周五下班时间,红绿life都带来金融人士生活方式话题。本期调查:小学初中的孩子,究竟能花哪些钱?



然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越来越多的家长却开始鼓励自己的未成年儿女使用信用卡。根据一家金融公司的调查,18%的美国家长会给他们8-14岁的孩子用信用卡消费,而2015年这个数字只有11%,2012年更只有4%。

细分数据我们还可以发现:今年,13-14岁儿童有19%使用过信用卡或许还可以理解,但这一比例在8-9岁儿童中还高达13%,就比较出人意料了。


有这么多理财意识可以从小培养......


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小朋友们显然不可能自己跑进银行申请到信用卡,所以他们用的都是父母帮办的副卡,或索性就是父母给的主卡。

关于父母为什么如此大胆,报告也调查得到了这样一些反馈:

  • 1. 爹妈不在身边时,小朋友自己买东西可以更方便些;

  • 2. 等于给小朋友一笔钱,以备不时之需;

  • 3. 帮助小朋友了解信用体系;

  • 4. 培养小朋友对经济负担的理解;

  • ……

尽管家长给出了种种理由,但开启这项调查的专家还是表示,此种潮流存在不小风险,对于青少年来说,消费的理性参差不齐,家长们切不可因为“其它家长都给8岁孩子用信用卡了”,就认为应该效仿。


教孩子如何用钱的绝佳场合,都在这里了


专家建议,一般而言至少也要等孩子到了12岁以上再给用信用卡为好。参考依据与其说是年龄,不如说是孩子的心智成熟程度,所以家长应该设身处地想想,自己的孩子能不能控制住自己:“他们一般会多久把钱花完又问你讨钱?”“他们与你一同参与消费行为时的反应和态度”等等。

其次,就算允许青少年子女使用信用卡,而不是存有零花钱的借记卡,也应该对卡的额度有所限制,使其与孩子的消费水平相匹配,并设置消费提醒。在有了这层保险的基础上,家长才能放心讨论什么对子女经济意识的培养等等。



另一方面,专家也指出,对青少年使用信用卡的教育还容易陷入“只警告不鼓励”的误区,也就是说不应该一味宣传信用支付的危险性,而忽略了其对改善个人信用分数和财务结构等方面的作用。

说了那么多,你到底愿意让你的小孩早早用上信用卡呢?另外,网银、微信、支付宝呢?

欢迎点击右侧链接参与调查,顺便可以留言告诉我们你的理财教育经。本期调查:小学初中的孩子,究竟能花哪些钱?


俊杰评论:现金贷非议颇多,但是为什么这么火热?假如没有现金贷,它们从传统金融机构可以获得服务吗?从没有服务到可以获得各种选择又有什么问题呢?



现金贷火爆背后隐藏的危与机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近段时间,随着趣店、拍拍贷、和信贷等三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将赴美上市,现金贷这一互联网金融业态模式,正在成为时下的互金热点。有分析称,中国目前现金贷平台已多达上万家,行业进入爆炸发展的黄金时代。不过,对于现金贷,业内却有两种极为对立的观点,一批创业者和投资人坚决不碰现金贷,认为商业模式“原罪太重”;而另一帮创业者,却趋之若鹜,纷纷转型现金贷,生怕错过了一波红利。

  为什么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而对立的观点?现金贷和P2P网贷一样,它们都是在信息技术推动下,应市场需求而生,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看从业者如何去做。但在中国几乎一切都在“向钱看”的商业化浪潮中,现金贷的发展也是泥沙俱下。有诚实的经营者,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用户体验,确实为消费者提供了海量而及时的现金借贷服务,赚取了丰厚利润;但也有经营者,看到庞大的市场需求,想到的只是钱和暴利,不管技术、不提升用户体验,只想通过高利贷形式来做现金贷,自然会给整个行业带来负面影响。如此,业界形成两种对立的观点,也不足为奇。

  事实上,现金贷在国内的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需求决定市场。中国有近14亿人口,但在央行征信中心收录的8亿人数据中,只有3亿多人拥有有效的借贷数据,而剩下的5亿人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换言之,中国目前仍然有5亿多人没有从传统银行那里获得相应的金融借贷服务,这些人中绝对多数是蓝领、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他们面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各方面的事情,有着不同层次的资金需求,但由于他们没有有效的征信记录,基本上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而这5亿的庞大群体,正是现金贷、P2P网贷等互联网金融所要服务的小微群体。

  二、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征信为海量小额贷款的线上发放提供了可能。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兴起,得益于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众所周知,互联网金融本质是金融,金融核心是风控,而风控的关键在于权威的大数据征信体系。以蚂蚁金服、财付通、京东金融等巨头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正逐步将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不断尝试解决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命题——风险控制,并且已经在实践中不断应用。比如微众银行的微粒贷和阿里的小额信贷,其发放都是基于大数据征信技术。海量现金贷的发放,也是依靠这些信息技术来实现。

  三、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为现金贷发展提供了长足的市场空间。据美国Zenith最新研究报告,到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达到13亿人次,位居全球第一。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通过智能手机来解决日常衣食住行中的问题,包括借款和投资。另据虎嗅网报道,在App Store中输入“借款”或者“现金贷”,APP搜索结果都超过了600个线上借贷公司。这两组大数据,充分说明现金贷市场有着庞大的潜在市场空间。

  不过,现金贷最近两年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士对这一互联网金融模式提出质疑,甚至认为这个行业就是传统小贷、高利贷的全面互联网化,并开始线上线下同步蔓延。对此,笔者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现金贷也一样,既有市场机遇向好的一面,也有隐藏着危机的一面。具体的讲,现金贷里面所隐藏的危机,就是从业者只想通过现金贷来急速发财,只看到现金贷所带来的暴利,而忽视金融核心的风控问题。

  目前,国内现金贷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不少让人担忧的局面。比如,只要一个认证的手机号,就能获得一定额度的现金贷,忽视风控;又比如,据统计,有的现金贷年化利率超过100%,一些极端的甚至高达600%;还有,目前现金贷平台坏账率普遍在20%以上,很多平台往往通过不合理的高利率覆盖高坏账率,导致平台无视贷前风控,随意放贷。这些,都是现金贷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从业者不遵守诚实经营,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所产生出来的负面效应。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从业者不认真对待和解决,现金贷极有可能步校园贷的后尘,被政府严格整治和监管。

  关于诚实经营与发财的问题,《圣经》中有句话说:“诚实人必多得福,想要急速发财的,不免受罚。”这一经文告诫我们,诚实经营的重要性,而那些想要急速发财的人,必定会受到市场或法律的惩罚,这或许就是现金贷火爆背后所隐藏的人心危机。也正如互联网金融专家薛洪言所言,金融业务不同于其他,火爆往往不是件好事。金融业务始于实体经济的需求,实体经济的发展是线性的,而金融业务的发展则可以是指数级的,从趋势上看,二者总是容易出现背离。当一类金融业务变得“火爆”时,往往意味着其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实体经济的线性增速,便出现了脱实向虚,埋下了风险的种子。(来源:未央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