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BAT和“北上广”的三桩婚事:汽车+互联网或成常态化

2017-10-26 全天候科技 识时务者为俊杰
摘要: 百度+北汽、阿里+上汽、腾讯+广汽,三桩跨界联姻或将吸引更多互联网/科技公司与汽车公司合作,未来汽车领域的竞争将从单一整车厂之间的竞争,变成互联网/科技公司+整车厂之间的集群竞争。

*全天候科技是华尔街见闻发起的原创科技新媒体,悦读更多请登录我们的网站www.awtmt.com,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全天候科技(iawtmt)”、“新金融见闻(AWFintech)”。*

10月13日周五晚上,当大多数人都急着下班回去过周末的时候,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却出现在了北汽产业研发基地里,与北汽董事长徐和谊笑着交换礼物。

这是百度与北汽的“二婚”——双方第二次签下了合作协议,还是说要一起开发自动驾驶汽车以及车联网产品,并公布了具体的量产日期。

事实上,BAT最近都在忙着“开车”。

阿里与上汽的合资公司斑马网络在云栖大会期间生下了第二胎——与标致雪铁龙达成了装车合作;而腾讯与广汽则在9月18日刚刚闪婚。

至此,三大互联网巨头都完成了自己的跨界婚事,其对象还碰巧都是国有车企集团,着实有趣。

签约只是镁光灯下的一瞬,其背后也会有一系列曲折与不为人知的故事。“BAT+北上广”格局的形成,将会开启汽车公司+互联网公司跨界组合的新潮流,其背后映衬出的,更是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变革的宏大时代背景。

一、BAT与汽车公司的三桩婚事

1. 百度与北汽的“二婚”

百度与北汽的第一次牵手始于2017年1月的CES2017期间,百度总裁张亚勤与北汽总裁李峰代表两家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表示将一同推动智能汽车的发展,联合研发自动驾驶与车联网技术。

那时候的百度刚刚与第一个“女朋友”德国“白富美”宝马分手,为了完成自己打造“自动驾驶领域的安卓”的梦想,百度推出了阿波罗开放平台,并开始大量寻找合作伙伴。从2016年9月的百度大会,到后来的互联网大会等场合,百度都展出其与北汽合作打造的无人车。

经过半年多的发展,阿波罗已经迭代到了1.5版,其合作伙伴也超过了60家。但是这里面涉及有各种合作,有整车、有数据、有地图,也有配件,考虑到百度在2015年立下的“3年商用5年量产”的Flag,百度需要认认真真地确定一两家整车厂,才能尽快地将自动驾驶技术推向量产。

因而才出现了开头百度与北汽的第二次结合。

10月13日晚间,在李彦宏的带领下,百度多位高管现身北汽产业研发基地,与北汽签署了集团层面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2019和2021年前后分别量产L3和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与此同时,百度也将为北汽旗下的车型提供车联网系统,并预计在2019年装车100万辆。

2. 生下“二胎”的阿里上汽

如果论及公司老大的年纪与公司成熟度,阿里算得上BAT里最“大”的一个。既然年纪最大最成熟,阿里的人生大事当然也要稳定许多,具体表现在互联网+汽车领域,就是其在2015年与上汽设立的合资公司斑马网络已经有了两个成果。

一是斑马网络的车载系统在上汽旗下车型中的装车量突破了25万,已经初具有规模。二是斑马网络又与神龙汽车(标致雪铁龙中国)达成了合作,将自2019年起开始为雪铁龙车型提供车载系统。

阿里与上汽的婚事相当于是有了二胎,但两者在婚姻上的发展与其之前的受挫有关。

2010年前后,生意做大的阿里盯上了操作系统,并于第二年推出了YunOS系统。随后,阿里将YunOS团队从阿里云独立,并让阿里CTO王坚出任YunOS事业群董事长及CTO。

虽然阿里看到了操作系统在未来万物互联时代的重要作用,但一个现实问题是,YunOS发展多年来,始终无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智能手机上立足。阿里无奈开始寻求新的方向 ,汽车够大也够重要。

恰逢上汽自2013年底也开始寻找合作伙伴做车联网系统,于是双方于2014年7月签署了合作协议;2015年成立了10亿元规模的互联网汽车产业基金,并设立了合资公司斑马网络并找来汽车电子与车联网老炮施雪松出任CEO,起初两方团队融合困难,但为了推斑马智行(车载系统),经过磨合,团队已经趋于稳定。

2016年7月,阿里与上汽联合打造的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上市。

3. 刚刚“新婚”的腾讯与广汽

相比之下,腾讯的重心则有点飘忽不定。

起始阶段的2014年,腾讯先后推出了OBD盒子路宝和后装ADAS产品神眼,但由于后装产品无法接入车辆CAN总线与控制系统,整个OBD盒子和后装ADAS品类至今都没有起色,腾讯随后放弃这两个业务。

同样的,腾讯自家的操作系统TencentOS也由于一直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在今年6月宣布停止服务,也就更不可能见到装车了。

随后又陆续投资了和谐富腾、蔚来、特斯拉等多家整车厂商(和谐富腾孵化出了FMC与爱驰亿维)。2017年9月,腾讯还领投了德国飞行汽车公司Lilium。

所以看到这里,腾讯在汽车+互联网上的心思都放在造车方面。

也许是觉得投资其他公司的参与度并不算高,腾讯在2016年底又悄悄在北京成立了自动驾驶实验室。同年12月15日,腾讯与上海国际汽车城宣布上述实验室将进驻后者,双方因此也将在自动驾驶、高精地图、车联网等领域展开合作,但最后同样是没有了下文。

直到9月18日,马化腾与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的双手握在一起后,我们才又看到腾讯的新一轮动作——与广汽签署了在车联网、智能驾驶、云计算、大数据、汽车生态等领域进行合作的框架协议。

不过很明显,其最终落地的主要产品形态还得落地到车联网与自动驾驶层面,至于最后到底是什么,还得看这对“新婚夫妻”怎么走下去了。

二、汽车与互联网的相互吸引法则

在汽车面临智能化、网联化的变革时代,互联网公司想要“开车”,而车企则也想要“触网”。

2014年,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提出了“由传统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和创新型企业转型”的战略,将北汽的发展重心转移到了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智能网联汽车)以及出行服务几个方向。

那时候的贾跃亭也一心想要跨入汽车领域,或者说直白点就是要搞智能网联汽车。两者一拍即合,于当年1月和7月先后投资了由谢家鹏(原特斯拉创始人之一)创办的电动汽车企业Atieva(现已更名为Lucid),其中北汽持股25%为第一大股东。

2015年3月23日,北汽与乐视在香港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智能网联汽车。当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两者联合展出了一套智能驾驶座舱。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在当时的演讲中讲到了双方合作的细节,即乐视提供车联网、车载系统等技术,而北汽则负责车辆部分。

后续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乐视自2016年下半年起出现了资金问题,与北汽、阿斯顿马丁等车厂的合作也都不了了之。

某国有汽车行业研究所所长告诉车东西,作为北京市的国企,北京市政府对北汽的未来发展也相当挂心,在相关部门的牵头下,北汽又与同为北京市企业的百度开始了接触。

更有意思的是,前北汽福田总工程师,北汽研究院院长、北汽集团副总裁邬学斌于2016年9月离职加入百度任副总裁,负责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现已整合为IDG智能驾驶事业部)的车辆及相关团队。

邬学斌于2003年加入北汽福田,在北汽体系下一干就是13年,他加盟百度后的负责的业务又刚好需要和车厂对接,所以两者也迅速从接触发展到了结合。

上汽与阿里的故事同样始于2014年,也是互联网与科技公司们开始集体“上车”的年代。

当年3月,苹果在日内瓦车展发布CarPlay服务;4月,百度与车联网公司发布CarNet车联网解决方案;5月,腾讯推出路宝盒子与路宝APP;6月,谷歌在I/O大会上公布了Android Auto服务…。。。

苹果谷歌、百度腾讯都已“上车”,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阿里自然也不会落后于它们。

2014年7月,阿里与上汽集团签署协议,将基于阿里的YunOS系统,以及阿里生态下的一众互联网服务来共同打造互联网汽车。

那时候的上汽虽然已经是国内最大的汽车集团,但是其也面临着提振自主品牌销量的巨大压力。在提振自主品牌销量的策略中,车载系统与联网技术一直是上汽关注的一个重点。

2010年,上汽荣威350车型面世,当时主打的一个卖点就是由第三方车联网公司博泰为其开发的inkaNet车载系统,不过上汽显然是想要更加互联网化一些。

上汽集团信息系统部执行总监张新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的车联网产品没有让用户满意的,inkaNet是上汽的过去时,上汽通过inkaNet的实践,才与阿里一起定义并推出了互联网汽车的概念。

那时候阿里的电商业务越做越好正处于上市前期,但是被阿里寄予厚望的YunOS却一直不敌Android与iOS,没能拿下主流的手机与智能设备市场。这时候,车载系统市场就进入到了阿里的视野中。

2015年3月,上汽与阿里一同设立了10亿元规模的“互联网汽车基金”,并合资成立了具体执行机构斑马网络,开始基于YunOS打造车载系统。

第2年7月,在马云与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的见证下,首款刷上YunOS系统的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正式上市。

相较之下,广汽与腾讯的联姻则要晚上一些。

2015年11月,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广州车展期间提出了未来5年的总体发展战略(1513战略),明确指出要在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等方向实现重大突破。

网联化方面,广汽随后开始筹建以新能源智能网联化汽车为核心的智能网联生态园,并在2016年与乐视一道,进行了一次互联网化的尝试,不过其合作主要存在于汽车O2O领域。

2016年6月,广汽、乐视以及广汽旗下的众诚保险一道成立了大圣科技,共同打造了一个涵盖PC与移动端的O2O商城,用户可在线购买整车与汽车保养、汽车配件等产品。

且不论这个网络商城最后的运营成果如何,但很明显做O2O的大圣科技并不能为广汽提供智能与网联问技术。再加上乐视于2016年自身也深陷资金泥潭,作为广州地方国企,广东政府自然也开始为其寻找广东省内的合作伙伴。

2017年6月,广汽先是找上了华为,并与之签订了合作协议,表示将在云计算、大数据、车联网、智能驾驶、新能源等领域合作。

毫无疑问,华为强于通信。因此双方虽然划定了多个合作方向,但其合作的重点因而还会落在V2X车载通信技术层面。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与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签约仪式上也表示,双方不仅要做车与云的互联,更要做车与车之间的互联,实现车联网产业的升级。

很明显,广汽还需要一个合作伙伴来搞车载系统和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研发。所以在9月18日,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的手又与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握在了一起,双方也签署了合作协议。

三、BAT+北上广=新造车三座大山?

那么百度+北汽、阿里+上汽、腾讯+广汽的竞争格局形成后,会对国内的互联网以及汽车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从直观上来看,中国最强互联网公司BAT牵手国有车企集团,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会推动我国自主品牌车型的智能网联程度,进而让消费者买到更多更好用的智能网联汽车,提升用户体验。

北汽一位中高层管理人员向车东西表示,BAT+北上广格局的形成最显而易见的影响就是车企能推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车型。他告诉车东西:“BAT拥有数亿用户,其每天做的事情就是与普通的消费者互动,因而能够更快地触及用户,知道用户需要什么。”

10月13日李彦宏夜探北汽的那天,百度就宣布会与北汽一道,在2019年左右量产L3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并且届时也会有超过100万辆北汽车型装有百度的车联网产品,百度方面表示,这一车联网产品将融合旗下DuerOS系统、百度地图、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车辆信息安全等多项产品与技术。

在产品之外,BAT+北上广的强强联合似乎也让我们看到了国内汽车产业格局将变的可能。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6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为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长城、吉利、华晨和奇瑞,这10家公司总计销售了约2476万辆汽车,占到了国内汽车总销量的88%,具体销量如下表。

图片来源:智东西

从上表可以明确看出,北汽和广汽集团的排名在中间位置,分别是第五和第六名。北汽与广汽分别绑定了百度与腾讯两个互联网巨头,很容易给外界传达一种强强联合要搞大动作的感觉。

那么北汽与广汽是否会借此机会将自己的排名往前提一提呢?

“这种可能性不大”,一位自主品牌车企研究院院长向车东西这样说道,“国内汽车集团销量的大头集中在合资品牌,但合资品牌产品又掌握在了外方手里。”这位院长表示,国有车企集团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成果只能应用在自主乘用车品牌上面,但自主品牌销量较少,很难对整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财报数据就显示,在2016年卖出了648万辆汽车上汽集团,其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量一共只有32万台。

但是话说回来,BAT入局的第一个意义不就是帮助自主品牌提升智能网联程度吗,这不就反过来帮助他们提升销量了吗?

“但这种帮助并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一位新造车公司CEO就对这一观点提出了反对意见。“这种机械式的组合并不会造出一辆特斯拉来。”他向车东西说道。

在他看来,虽然新老公司造车的流程一致,但特斯拉所代表软件定义硬件的新造车模式,并不是简单的在传统车型上加一套新的车载系统就能实现的。自主品牌加上一套好的车载系统确实会加分,但是并不会让销量起飞。

结语:“汽车+互联网”合作或成常态化

就在BAT+北上广的热潮还没有散去之际,长安汽车就于10月19日发布了自己新能源战略,除了宣布在2025年要停售传统燃油车之外,还成立了一个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其合作伙伴的名录中,也出现了像是百度、蔚来等互联网公司及互联网造车公司。

事实上,北汽广汽上汽长安们的动作也只是一个开端。

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说,“BAT+北上广”组合的形成,也将吸引更多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与汽车公司联姻,未来汽车领域的竞争将从单一整车厂之间的竞争,变成互联网/科技公司+整车厂之间的集群竞争。汽车产品之间的竞争,也将从单一车型的性能与设计竞争,变成融合了性能、设计和智能网联体验在内的服务生态的竞争。

俊杰评论:我们很有幸生活在一个,传统行业不改变,就会有BAT改变传统行业的时代,这种迅速改变,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方式十年就可以有很多国家几十年才有的巨大变化。看看BAT怎么推进智慧城市的吧。



BAT将给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深刻变化

三大互联网巨头正努力为公共服务创造更多可能——

  原标题:新思维推开智慧城市新大门

  近日,在南昌县泾口乡标兴农机农技合作社,技术员在为种粮大户讲解“农技宝”软件的使用方法。这是技术员谭升平的用户界面。

  今年以来,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纷纷踏足智慧城市建设领域。3家互联网企业有着海量的用户基础,有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支持,可以预见,它们的参与将给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深刻变化—

  4月29日,长沙、无锡、大连、常州等15个城市与腾讯签署了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提升智慧城市水平成为合作的重要内容。据介绍,在微信的“城市服务”平台上,居民可便捷地享受交通出行、医疗、出入境等10多项公共服务。目前,这一平台已覆盖广州、深圳、佛山、武汉和上海,而重庆也即将接入。

  同样在4月,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集团也发布了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内容包括:通过支付宝钱包、手机淘宝和新浪微博,让居民进入城市服务平台,享受生活缴费、违章查询、医院挂号等公共服务。上海、广州、深圳、宁波等12个城市的居民将“尝鲜”。

  除了腾讯和阿里巴巴,百度也在今年2月底宣布将把四川成都崇州市作为试点,与当地市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进行合作。

  TAB(腾讯、阿里巴巴、百度)风风火火地将“触角”伸向公共服务领域,背后有着怎样的商业思维?它们又将为智慧城市建设推开哪些新大门?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首席研究分析师张瑾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相关企业的进入,改变了智慧城市的服务模式和业务协同方式,将会让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更实用、更成功。”

  整体解决方案——

  不仅仅是服务上网

  其实,3大互联网公司对城市公共服务涉足已久,路径也颇为类似:一开始是水电煤缴费,再后来是缴纳违章罚款,而后则是服务于交通、医疗等民生领域。从去年开始,支付宝钱包和微信先后推出了“未来医院”和“微信医院”项目,主打手机挂号、移动付费等业务。

  “从TAB的业务布局来看,本地化、生活化、移动化是其鲜明特点,这恰好与公共服务的需求高度合拍。同时,在公共服务领域,竞争格局和商业模式都还没有形成。”市场研究机构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林文斌这样形容互联网厂商进军公共服务领域的动力,“拿医疗行业来说,互联网的渗透率只有不到5%,短板就意味着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令人欣喜的是,互联网公司一度“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情形正发生变化。如今,与互联网企业签约的通常是省市一级政府。微信开放平台业务部副总经理胡仁杰坦言:“从中可以看出,政府的心态较之前更为开放。”他告诉记者,4月13日,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为上海市领导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专题辅导”,“市领导培训邀请民营企业家演讲,在上海并不多见。”

  审视种种战略合作协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互联网企业主要扮演着两个角色:连接政府与居民的桥梁、提供数据整合与大数据分析的技术提供商。阿里云高级业务发展经理段永华表示,对于普通居民来讲,评价公共服务的主要标准有两个:“一个是获得服务的便捷性,一个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智能终端为公众方便地获得城市服务提供了入口。但仅有这个并不够,如果后端的效率得不到提升,服务请求便捷了反倒是麻烦。这时就需要云计算和大数据来实现应用协同和数据融通。”

  “互联网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不是简单地把政务服务放在网上或手机上,而是深度的整合底层系统、数据与服务平台及入口的整体解决方案。这样才更能给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的全方位改进带来帮助。”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国内事业群总裁樊治铭说。

  互联网思维——

  整合不同维度数据

  “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在于,它们有很好的用户基础,客户群远远大于政府网站的用户群,而且互联网思维本身就是用户至上,它们更注重被服务的人,这就让用户体验有所保障。互联网公司在这个时间点加入智慧城市建设,本身就是城市管理由‘重治理’向‘重服务’转变的体现。”张瑾表示。

  但把过去能做的事做得更好,并非互联网企业切入智慧城市带来的全部变化,和传统作为供应商的集成服务商们相比,它们为公共服务推开了一扇扇新的大门。

  拿政务微信来说,截至2014年底,全国政务微信总量达到40924个。全国政务微信逐渐呈现出从发布升级为服务、查询升级为办事、分散走向统一的特点。移动的服务型政府正在微信平台上构建,而在这个平台上,公共服务正在从单向趋向双向。

  段永华表示:“在互联网场景下,公共服务可以被记录、被跟踪、可评议,居民可以像跟踪一个包裹一样,跟踪自身需求被应对的过程,如果过了时限或者被苛责还可以投诉。如此一来,权力运转过程清晰明了,也就能推进对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流程再造。”马化腾在今年全国两会《关于运用移动互联网推进智慧民生发展的建议》中,同样表示,需要加快建立适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政务评估体系,切实把发展电子政务的积极性引导到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来。

  此外,为了与互联网公司的渠道对接,目前各地地方政府通常采取先建设统一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的方式进行,通过平台实现对所有政务服务的整合,再分别与微信、支付宝、微博等渠道对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城市信息化运营人士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这种机制有可能真正打破信息孤岛。“智慧城市最大的瓶颈在于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本身存在部门分割的壁垒,城管、交通、公安等系统各自为战,数据很难汇集和整合,政务上‘云’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成为政府自上而下打破分割的抓手,让不同维度的数据真正统一起来,产生价值。”

  全新运营模式——

  “鲶鱼”冲破固化利益

  “拿医疗行业来说,线下医院都有自己的圈子和生态,相对比较固化,资源也比较封闭。公共服务创新,意味着要进入一些相对传统的领域,外来者如何能打破原有体系,是最大困难之一。”林文斌表示。

  在另一些业内专家看来,从电子政务到智慧城市,硬件公司、系统集成商等许多利益相关方已经身在其中,互联网公司提供的服务必然会打破这一架构。“滴滴和快的公司的发展就是互联网如何打破现有格局的写照,原有的利益相关方很可能成为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的瓶颈。”张瑾表示。

  就像一条条被放入水箱的“鲶鱼”,互联网公司也在搅动着整个智慧城市产业。“互联网公司拥有海量且黏性极强的用户,这不仅让触达用户变得更容易,也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供支撑。拿腾讯来说,腾讯多款产品记录下90%以上网上用户的行为以及他们对城市的关注和理解,这些数据有助于城市管理者做出更科学、准确的决策,竞争格局必然会因此而变。”胡仁杰表示。

  不过,在Gartner研究总监汤彤妹看来,未来并不会出现互联网厂商一家独大的局面,它们会寻求与传统服务商结合的“双赢”模式。“就像‘鲶鱼效应’一样,有竞争力的对手进入后,会推动整个行业向前走,也给了政府选择和比较的空间,传统的服务商不太可能再靠卖硬件或者低层次的应用就要政府埋单。实际上,互联网厂商也在探讨与传统服务商诸如软件厂商、硬件提供商等形成合作的方式,从大方向上来看,参与者会探索出新的创新模式、架构和应用,一起在市场上玩,把好钢真正用在刀刃上。”(经济日报记者 陈 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