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海航欲出售集装箱租赁资产 中远海运或将接手

2018-02-02 识时务者为俊杰

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时出手购买租箱资产是最好的时机,从海航目前的情况看,不排除将SeaCo和另外的租箱公司Cronos一起整体出售的可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02/01 11:50浏览 7.7W字体:宋

作者:彭苏平

近日有媒体爆料,海航集团将出售旗下的集装箱租赁资产SeaCo。

SeaCo是海航集团于2011年收购的一项资产,2013年置入上市公司渤海金控(000415.SZ),后者是海航集团旗下的一家以租赁为主业的金融控股集团。

这个未经证实的消息并没有让市场大呼意外。一位航运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海航在经过前两年的大举扩张后,最近确有出售资产的举动,相对而言,航运在海航的产业体系内显然已经“不那么重要”。

“绯闻”的下半段是若隐若现的接盘方。据称,中远海运集团旗下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商中远海发(601866.SH)将受让SeaCo租箱公司,收购主体是中远海发的子公司佛罗伦租箱公司。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多位中远海运集团及海航资本集团人士求证,他们多表示尚未听说此事,或者不方便透露。目前,渤海金控已经停牌接近半个月,停牌原因涉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而中远海发尚未有资本层面的说明。

不过,1月30日晚,在回应本报记者对此传闻的看法时,渤海金控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卓逸群不置可否。他表示,因为涉及上市公司资产的信息,“不太合规,没法评论”。

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时出手购买租箱资产是最好的时机,从海航目前的情况看,不排除将SeaCo和另外的租箱公司Cronos一起整体出售的可能。

海航或将出售租箱资产

海航与SeaCo的缘分始于六年前。

2011年12月15日,在全球航运业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海航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GSCII完成了对GE SeaCo100%股权收购。

GE SeaCo由GE与SeaCo公司按照5:5的比例合资成立,注册地位于巴巴多斯,总部位于新加坡,是一家独立运营的集装箱租赁企业。被海航集团收购后,公司从2012年2月1日起更名为SeaCo SRL。

该公司声称是全球第五大租箱公司,拥有并管理超过87万个标准箱(TEU),业务网络覆盖6大洲,同时在全球设有21家分支机构,为8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全方位集装箱租赁服务。

2013年,海航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渤海金控宣布收购SeaCo SRL,从此,渤海金控的主营业务中正式多了一项集装箱租赁。

并入合并报表的第一年,SeaCo就贡献了30.89亿元的营业收入和6.16亿元的净利润。而当年渤海金控的营业收入为63.76亿元,净利润为10.53亿元。也就是说,一个SeaCo的业绩几乎占了整个上市公司的一半。

2015年,渤海金控再次收购全球第八大集装箱租赁公司Cronos80%的股权,海航集团的集装箱租赁产业一度跃至“世界第一”。

在当时的收购草案中,渤海金控称,完成收购后,按TEU计算,公司将拥有超过200万集装箱量,位列全球第四位;按CEU计算,则超过313万,位列全球第一。不过,在近两年的年报中,该排名又统一为“第二”。

据航运界相关人士介绍,CEU指Cost Equivalent Unit,是衡量集装箱成本的单位,与TEU只计算数量相比,CEU兼顾集装箱的数量与价值,所以在租箱领域使用更广泛。

尽管Cronos体量不如SeaCo,但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造血”工具。2015年,Cronos实现营收18.66亿元,净利润5.96亿元。

集装箱租赁资产是海航引以为豪的事情。在多个场合,海航集团、海航资本集团以及渤海金控的领导们都会将此作为飞机租赁外另一大产融结合的完美范例。

他们还十分看重这些海外资产对公司管理的正面影响。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中,卓逸群表示,海外的租赁企业有助于让公司学习到更先进的商业模式、管理经验,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全球租赁业务的网络布局。

但是,随着收购更多其他资产,集装箱业务在渤海金控中的营业收入占比出现了大幅下降。2015年,其占比为49.39%,到2016年已经下降至19.45%,与此同时,飞机租赁及销售在2016年的营收占比则达到64.37%。

而这次的“出售租箱资产”一说,之所以业内人士多表示“很有可能”,不仅是因为集装箱资产在渤海金控中的体量变小,更多是源于海航集团层面频频出售资产的举动。

近期有媒体曝出,海航集团正在谋求出售其海南的土地资源,以及海外的物业、房地产。上述信息未得到海航方面的证实。

不过,“卖资产”也非空穴来风。去年11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中,海航集团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谭向东表示,海航已经在调整自己的并购策略,同时正在陆续出售部分资产,包括纽约、悉尼等地的部分房产,并清理了100多家小企业。

海航方面目前公开承认的一笔交易是,2017年4月宣布出售持有近6年的曼哈顿甲级写字楼。对于市场上传出的潜在交易项目,海航未直接回应,而是多次强调,海航是战略性财务投资者,“有买有卖才是生意”。

中远海发成潜在交易对象

卖资产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人接手,以及以什么样的价格接手。

在中远海发发布业绩预告的当天晚上,垂直媒体“航运界”曝出,消息人士指出,海航有意将SeaCo租箱公司出售给中远海发旗下的佛罗伦租箱公司。

中远海发前身是中海集运。中远、中海两大航运央企合并后,集装箱运输业务合并至中远海控(601919.SH)上市平台中。2016年11月18日,中海集运更名为“中远海发”,并致力于成为依托航运金融、综合发展非航融资租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商。

2017年上半年,中远海发实现集装箱租赁收入13.6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04亿元增加4.72%。其中,主要的租箱平台佛罗伦国际有限公司实现营收10.19亿元,净利润5706.89万元。

而根据公司披露,佛罗伦公司箱队规模为365万TEU,预计占整个租箱市场的18%至20%的份额,位列世界第二。从营业收入和盈利情况看,佛罗伦还不及渤海金控下的两个公司之和,同期,它们实现营收24.54亿元,净利润1.91亿元。

事实上,中远海发在集装箱租赁业务上已经开始了“买买买”。去年7月11日,公司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将从外部购买15.4万UNIT(折合22.7万CEU)的二手集装箱,支付对价约为2.0038亿美元,折合约为13.62亿元。

不过,集装箱租赁与集运息息相关,也是周期行业。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徐剑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块市场竞争激烈,经常在巨头间并购,与船公司之间的比重也是此消彼长。

但是,第三方集装箱租赁的规模某种程度上是与集运周期相逆的。“行业好的时候,船公司多买自备箱;行情差的时候,租箱公司比重上升。”徐剑华表示。

尽管在航运低迷时期仍然保持着不错的盈利,但2016年渤海金控的集装箱业务首次出现下降,2017年上半年租赁方面的收入再次同比下跌1.38%。

对于购入上述资产,21世纪经济报道致电多位中远海发人士,他们均表示尚未听说此事。

不过,一位中远海运集团内部人士认为,该项交易很有可能传言不虚,对于海航而言,当下确有回笼资金的必要,甚至有可能连同Cronos整体出售;对于中远海发而言,此时也是购买资产难得的“窗口期”。

“海发不会出于业务一致而买它,最大的可能性是相对便宜。”上述人士表示。

便宜只是相对的。2011年海航收购SeaCo之时,作价10.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10亿元;2013年渤海金控收购时,交易价格涨至81亿元。

俊杰评论:同样高杠杆公司,结局天差地别,看出党国的用意了吗?其实论水平中远海应该比不上海航。

实施126亿元债转股后 中国铝业多花1亿元购回全部股权

中国铝业用127亿元进行了回购。债转股后不仅减少了126亿元的负债,降低公司及四家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还回收了上述优质资产全部股权,可谓一举两得。

江帆JF 2018/02/01 11:47浏览 8.2W来源:界面新闻字体: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历时四个多月,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铝业,601600.SH/02600.HK/ACH)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终于明晰。

1月31日,中国铝业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购买华融瑞通、中国人寿等八家国有投资者,持有的公司旗下四家全资子公司的股权。合计交易标的资产预估值总计约127亿元,包括中铝山东30.8%的股权、包头铝业25.67%的股权、中铝矿业81.14%的股权及中州铝业36.9%的股权。

本次交易标的资产发行价格为 6元/股,发行股票的数量约为21.17亿股。

上述四家子公司均为中国铝业旗下的优质资产。截至2017年8月底, 中铝山东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约为2.4亿元;中州铝业约为1.6亿元;包头铝业约为4亿元;中铝矿业约为286万元。

交易完成后,中国铝业对上述四家公司的控制权未发生变化,控股股东仍为中铝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该公司股票继续停牌。

中国铝业表示,本次交易有利于提高公司资产的完整性,降低资产负债率,且有利于上市公司改善财务状况、增强持续盈利能力,突出主业、增强抗风险能力。但公司总股本规模将扩大,短期内存在即期回报指标被摊薄的风险。

自此,中国铝业历时四个多月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尘埃落定。通过资产重组,其不仅减少了126亿元的负债,降低了公司及四家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最后还回收了优质资产100%股权,可谓一举两得。

2017年9月11日,中国铝业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称因公司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A股股票自2017年9月12日开市起停牌。10月26日,中国铝业宣布称拟引入第三方投资者,对旗下五家子公司(当时包括甘肃公司)募集总额不超过160亿元的资金。

2017年12月4日,中国铝业再次披露称,拟引入八家国有投资者通过“债权直接转为股权”和“现金增资偿还债务”两种方式对公司旗下中铝山东、中州铝业、包头铝业、中铝矿业四家全资子公司合计增资126亿元,实施市场化债转股。

当时,中国铝业在四家子公司层面的持股比例分别降至了69%、63%、74%和19%,但仍为四家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通过此次债转股,中国铝业公司及旗下四家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均显著下降,杠杆率高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截至2017年9月底,中国铝业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为72.22%,处于较高水平。该公司表示,增资后的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预计可降低至66%。

此外,中铝山东的资产负债率可从 56.1%降低至约29%,中州铝业的资产负债率可从56.5%降低至约26%,包头铝业的资产负债率可从 70.1%降低至约53.9%,中铝矿业的资产负债率可从901%降低至约25.9%。

中金公司分析指出,中国铝业通过增资减少负债126亿元。增资方案包括现金增资偿还债务70亿元,债转股56亿元。

1月30日,中国铝业发布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17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相比2016年增加约9.6亿元,同比增加约239%。

该公司表示,业绩预增主要是因为国家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及公司优化产业布局、持续降本增效,使得公司主营产品毛利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