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我所理解的“德智体美劳”

白岩松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点击[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关注我们!


在12月3日举行的 GES 2018未来教育大会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发表主题演讲,阐述了对未来教育的思考和期待。以下是演讲全文: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记者白岩松


受李伟主任的委托,来跟大家进行这样的交流。其实要不是李伟主任委托的话,我不认为自己有资格来到这儿谈这个话题。


在全世界的任何国家,教育永远是被诟病的问题,这就说明它太重要了。没有哪个国家对自己的教育是满意的,在中国更不例外。谈到教育的话题,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所以教育太难了。教育是不能够进行革命式变革的,为什么呢?你不能拿自己的教育当做冒险,把自己当小白鼠,必须是渐进式的,是逐渐看到效果的一种变革。但是有的时候一个决定却会带来一个民族的改变。


今年我们都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在改革开放头一年,邓小平复出,分管教育和科技,他自己要求分管教育和科技,做出了一个对我们几代人影响巨大的变革,那就是恢复高考。然后,我哥1979年上了大学,我1985年上了大学,一家人的命运就此改变。所以到现在可以说,中国高考有无数的问题,但是没有高考才是更大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教育对一个国家的改变就是这么明确,但是它又不能够在教育本身进行革命式的变革。说从明天开始中国的教育就发生怎样的一种变革,很难。


对于我这个岁数的人来说,可能总会想起小时候关于教育的几个字,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恰恰是这几个字在新时代的变化,这几个字就是:德智体美劳。我还想加一个:情。但是,我觉得每一个字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都在发生变化。


过去我们说德智体美劳,一说德,更多的在谈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德行。可是我觉得今天的教育,我们是否要加上“公德”这样的一个字眼?大家都已经能够看到,一个人的不文明和缺乏公德,甚至将一辆载着乘客的公共汽车开向江里头,导致生命消逝。


过去我们认为一个人缺公德仅仅是一个烦人的缺点,但是现在缺公德甚至会要走你的生命。很长时间里中国的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在熟人世界里,一部分是在陌生人世界里。因为中国长期是农耕经济,所以我们在熟人面前拥有全世界最高的道德水准。在哪个国家都很难看到像中国这样,熟人之间会抢着买单。吃完饭,甚至会打起来。只要是熟人,什么都好办。


但是,一进入陌生人世界,这个约束迅速减少。我曾经亲眼在飞机上见到这样一个场景:两个中年男子也许是喝多了,或者怎么样,一个男子在机舱里不停地大声说话,他的同伴劝说他小点声,没想到这个男子依然不客气地说:“这里又没有人认识我,无所谓!”你看,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只要进入到陌生人的世界,德行便不受约束。因此,在谈论教育的“德智体美劳”方面,作为教育的第一点,今天我们需谈论如何教育一代人有“公德”。


在十九大报告中,大家只看到了未来的目标,叫美好生活。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在十九大报告当中,不止一次地提到“更全面的人”。为什么此时此刻的中国在提出未来愿景的时候,要有一个更全面的人?而我们的教育是否相应地发生着改变,应合着更全面的人的塑造?


我曾经跟上一任总理当面说过,我说,中国的教育需要明确一个目标,我们的教育到底是干什么?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人才?我说,可能都不对,我们应该把我们的教育的目标清晰地定义为“塑造中国人”。


好了,当你把你的教育的目标定义为塑造未来的中国人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人一定是一个更加全面的人。更加全面的人恐怕就要从过去开始说起,那就要在“德智体美劳”上再加一个“”,所以我说,“”首先要塑造公德。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在任何一个城市中,交通秩序都一片混乱。难道我们塑造出来的本科毕业生、硕士、博士都是有才华,但是不守公德的人吗?我们如何能让小老百姓逐渐过渡到公民?公民就是对远方的事情当成身边的事情,对陌生人当成亲人。我关注一切,因为他们都与我有关。塑造人才更重要的是塑造能守住公共秩序,拥有公德的人。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教育要在这个基础上发生很大的改变。

   

接下来要说智。我看到我们师范大学在培养未来的老师,我觉得现在当老师越来越难,为什么?因为如果老师只是知识的传承者,今天他就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时代。为什么?因为,如果你只是讲知识的话,你刚讲到三,底下的学生可能百度到八了。知识越来越不是被少数人所掌握。如果你做只传递知识的老师,很难。学生甚至可以用现代的手法,不管是用百度,还是翻墙,都可以迅速地获得知识。


我认为,现代的老师正在逐渐地由知识的传递者向智慧的传递者转变。因此,德智体美劳的“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更关注的是智慧。你会看到我们身边的很多年轻人似乎无所不知,但是不能转变成行为,不能转变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他不缺知识,但是缺智慧。缺生活的智慧,生命的智慧,缺很多方面的智慧。因此,在德智体美劳这五个字前,我们如何在未来的教育当中把“智力”变成“智慧”?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图片来源:图行天下)

接下来要说的是体。我觉得这是欠缺的。可能我们搞教育的人都清楚,在我们心目中最棒的一个校长,那当然是北大的蔡元培。北大的蔡元培伟大在哪儿?我觉得有两点:第一点,他到了北大当校长之后,就提出了“更全面的人”这样一个教育理念,跟百年之后十九大提出“全面的人”是遥相呼应的。在他培养更全面的人的过程中,他为北大引进了第二个很重要的变革,那就是体育。


昨天我遇到华东政法大学的前校长。前校长跟我讲,华东政法大学前身是圣约翰大学。圣约翰大学是中国的现代体育和奥林匹克的诞生地。最早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就是在他们教务总长的陪同下前去奥运会的。


为什么老一辈的和被我们敬仰的教育家都把体育放在了格外重要的地位?今天我们是不是要重新评估德智体美劳的这个“体”字?是不是在我们所有教育者当中都把体当做了健康的概念?忘掉了体育的“育”字?为什么蔡元培老校长、为什么圣约翰大学、为什么现代世界会把体育的“育”看得如此之重?


据我了解,现代的孩子生活发生了非常积极的变化,但是在很多身体指标上居然不如我们这一代人,不如我们这一批在饥饿当中成长的少年。前几天我在跟一个学校沟通,我说,我们那个时候做十个标准的引体向上是每一个男生的标配。结果他感到非常惊讶,现在没有几个孩子能做超过十个标准的,过了下巴的引体向上了。


那我们的时代进步在哪里?但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不仅仅是健康的指标,更重要的是体育给了孩子什么?2012年的时候,伦敦奥运会的一个主题叫激励一代人。在奥运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有记者问伦敦奥组委的人,说,你们理解的体育是怎样激励一代人的?它激励了一代人什么?伦敦奥组委负责人说,第一句话,中国人都熟悉。他说,首先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在规则的约束下去赢。中国这么多年来就是一个成功学泛滥的国度,所以教会人们去赢,而且是在规则下赢,那这有点新意。但是教会人们赢,不让人意外。接下来他说了第二句,第二句话对我来说影响巨大,而且印象深刻。


他说,体育首先教会孩子们、年轻人如何在规则的约束下去赢,接下来又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请问,在中国的教育里什么时候教过我们的孩子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呢?如果我们不能教会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体面有尊严地输,并且把体验有尊严地输上升到一种叫“第二种成功”的概念的话,我们怎么可能发生巨大的变革呢?


大家总说我们中国要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等。我认为,自主创新在中国是必须要提出来的,但是它和我们整个民族的基因是相对抗的。我们必须改变民族基因,因为我们的民族基因里叫枪打出头鸟。我们所有的民间说法,都是与创新相违背的,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躲在后面。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包容错误的环境吗?我们有漂亮的失败也是一种成功的环境吗?如果没有漂亮的失败也是一种成功的环境,我们怎么可能创新呢?每个人都要做看得到的成功,不敢去做有可能面对失败的尝试。创新就不可能。


当然,提到创新,我们有很多问题,比如说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大家都把重点放在了创新上,在我看来重点应该在“自主”上。如果我们每个人不能自主,谈何创新。一个院士搞的科研项目经常靠处长来审批。我们有几个人在做着异想天开的试验?而在美国的硅谷有很多人做着让中国人看来开玩笑一样的探索。但是伟大的创造和创新不就在这开玩笑和异想天开的尝试当中诞生吗?如果我们整个社会不能够接受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并且把这种体面和有尊严地输当成一种成功的话,谈何创新?


我们的孩子如果不能从体育的育当中学会去赢,更学会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我们怎么可能在民族的基因里慢慢地变成一个创新的国度呢?所以,体育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和伟大。它不仅仅是一个中国足球,或者中国篮球这么简单,或者说让孩子们跑个八百米锻炼一下身体。不是!它磨炼一个民族的意志,改变一个民族的基因,体育的重点不在体,在于育。

 

接下来德智体美,美。前几天我做了一期节目,这期节目中说,难得的见到中国的很多城市开始拥有了新的审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今年秋天北京、成都、武汉、上海等很多的地方叫缓扫落叶。在拥有好树种的公园和街道里缓扫落叶,让落叶之美、秋天之美呈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在过去,我们恨不得讲究效率,叫落叶不落地。清洁工要迅速地把它扫干净。


但是今天,我们的审美终于过渡到我们可以审秋天这种金黄色之美了。北京有几十个公园全部推出了这样的活动。一方面我们看到了我们审美发生着很大的改变,但是另一方面依然看到很多问题,上海有些街道缓扫落叶的同时,为枯了的树安装上了红色的人造花,难看的一塌糊涂。


坦白地说,未来的中国,对我们各个政府的执政人来说,审美是一个非常高的挑战。既然改革是从生活到好生活,到美好生活,加了一个美字,请问,对未来所有决策者的审美水平要有一个多高的要求?我们的要求是否从一开始就会跟上时代,培养拥有审美能力的民族呢?我们究竟把审美放在了如何重要的位置?还是几乎不太重要?请看看中国的校服就知道了。能有校服首先代表一种进步,说明这个国家还可以。但校服好不好看,真透露了一个民族的内心。要找比我们的校服更难看的太不容易了。而且我们家长给孩子的衣服永远是要大一号,校服也是要大一号。所以我们从小到大就没穿过合身的衣服,这就是一个民族的审美,而恰恰发生在我们的校园之内。所以我认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教会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拥有与时俱进的真正的审美能力,是教育的一个特别大的挑战。

    

接下来要说劳。过去我们这一代人知道,德智体美劳,劳,强调的是劳动,同呼吸,共命运,要学工学农。我觉得现在的劳更多的是要用智力创造的劳。当人工智能都成为一种现实的时候,我们现在的劳动能力要体现在哪方面?我觉得要体现在智慧方面吧。我们要拥有新的劳动的概念吧。


最后我想加一个情。我认为,我们长期以来教育都过多地强调了智商,如何在我们的教育当中增加情商的概念,能管控自己的情,能敏锐地了解到周边的情绪,能处好人际关系,想要让中国成为和谐社会,恐怕整个中国需要有高级情商的一代又一代人。没有情商的教育,中国想要变成和谐社会是很难的。这就是我理解的现代社会的德智体美劳情。谢谢各位!



文章来源: GES官网

微信编辑:李中华

监       制:朱哲



往期荐读

信息技术为品读文本教学带来哪些生机?

发展孩子大脑的最好的方法是这 3 个!

跨媒介阅读怎么开展?这篇文章中的案例说透了

如何录制小微课?内附操作视频

了解这些,让你的投稿百发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