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园手法 | 老庄哲学与佛道家思想之映射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留园的造园手法很符合老庄哲学“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主张,也蕴含着浓厚的佛教与道家思想。
《庄子·秋水》中的“鱼乐之辨”既是一个哲学认识论上的辩题,又是一个审美辩题,因而在园林建筑的名字中常常被提及,如留园冠云台边的“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跨水而筑的濠濮亭、艺圃的乳鱼亭等,都是造园主人对老庄哲学理解参悟的体现。道家崇尚“虚静终至”、“鱼鸟共乐”的逍遥思想就是这样通过江南园林的点睛之笔烘托出来的。
值得细细品味的还有蕴含其中的佛教思想,它为苏州园林文化增添了更加丰厚的内涵。唐宋以来禅宗风靡一时,士大夫们几乎“人人谈禅”。其思想不仅渗透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中,而且对日本的园林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私家园林的兴起与发展,正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符合的。文人们将人生意义的反思和玄学依托于宗教,遗弃凡尘世俗,专心研究觉悟之理。留园东部是园主人的会客、读书、修心之所,其中“贮云庵”(亦称“待云庵”,因盛康自号“待云”而得名)、“亦不二亭”构成了园主人佛事活动的场所,映射出园主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贮云庵”位于冠云峰东侧,与“林泉耆硕之馆”以长廊相接,为当年盛康家庵,内有对联“儒者一出一入有大节,老者不见不闻为上乘”,上联讲儒家出入进退应以大节为修身之本,下联表明佛门参禅须静心冥思,不为尘世所扰。对联的佛教思想与苏州私家园林主所标榜的出世隐逸、淡薄官场名利的主题十分契合。
“亦不二亭”这个名字出自《维摩诘经》,是不借文字无言,靠“悟”而入道的意思。
留园最富禅意的地方应当是“闻木樨香轩”,此轩位于留园中部的最高点,轩似古代车马,三面开敞。每逢秋季,坐高轩之中,桂花的香气让沉醉,佛教的禅宗讲究悟道,佛理就像桂花香一样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无影无踪。
“闻木樨香轩”所散发出的隐约而弥久的禅意,让人感觉似接禅机,久久徘徊不去。
完
ID:ai_garden
交流 | 转载 | 投稿 | 爱园林
投稿也可发送至
liuyuan@ncspread.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留园
猜你喜欢
景 秀 创 新 工 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