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雷文和邬达克 甲方乙方做生意 异乡遇老乡两眼放光芒 谁是Hugo Sandor?

考据党J 外滩以西 2020-11-02


下图的上海滩曾经的大地产开发商雷文和他的普益地产公司

雷文,上海地方志写成蕾文,很女性化了。

普益地产的Logo,现在还在一些大楼房子的门口看得到,我是有回朋友约在孙中山行宫的咖啡馆,路过瑞金一路的时候看到的,当时还没理解ARC的意思呢。




ARC=Asia Realty Co.

美商普益地产公司





上海地方志记载:

蕾文(Frank J. Raven 1875~?)美国人。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1904年1月来上海,入工部局工务处任东北区工务监督。1907年脱离工部局自组中国营业公司任经理,利用在工部局工作时获得的有关道路扩展的信息,进行地产投机。1915年在上海设立普益信托公司。1917年在上海开设美丰银行,在美国注册,1920年分别设立福州、天津及厦门分行。1922年又通过普益信托公司与四川商人合资开设四川美丰银行。同年将自己在该银行的股份转让给中资股东。1923年组建美东银行公司。1926年又组建普益地产公司并任这几个公司的董事长,形成名噪一时的蕾文企业集团,在上海大肆从事投机活动。又任美亚保险公司及友邦人寿保险公司董事。1931~1932年间任工部局董事。1935年因过度投机而破产,并被美国在华法院判刑。


雷文(1876年-1943年)如此丰富的生平事迹,这个故事以后慢慢说。




雷文和邬达克

优秀甲方乙方

应该表扬的是乙方

更该表彰的是甲方




普益大楼于1921-1922年建造。

建造年代非常重要,尤其是对雷文和邬达克这一对优秀的甲方乙方。本文的邬达克建筑年表依据一是乔争月整理的,她著有《邬达克建筑地图》,还有一位在豆瓣上的网名叫“希腊小庙”的,其做的建筑年表梳理也很仔细。


这个楼,邬达克肯定不止一次地进出,和普益地产合作之前,普益信托公司就有地产开发项目部,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大老板雷文。雷文以前在工部局做工务监督,按照现在的理解应该是个行政机关派出的项目监理。但后来独立开公司拿地造房,后来发展到了金融和保险和银行齐头并进,用足杠杆大力发债,这些还都和地产开发项目有关,那抓地产项目开发的那个老总一定也是雷文放心的人,因为雷文放心才会放手。



话说写历史题材没有大量的阅读是根本出不了什么新意思的。

我们的公众号不去搬运砖头砌墙头的,那就花点工夫做功课。

写这篇公众号,我们谢谢一位搜集资料能力超强的“考据党J“。


因为在所有写邬达克的文章里都会出现一个叫Hugo Sandor 的人,他是邬达克的老乡,寥寥一句话,其背后呢?


为了保证舒适美观,房产公司雇佣的执行经理--匈牙利人Hugo Sandor选择同样来自匈牙利的邬达克为建筑师,设计了英国、美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多种风格的住宅,满足各国侨民的趣味(引自豆瓣:希腊小庙《邬达克自宅的一点小研究》)。


经过”考据党J“的努力,她发现了有价值的Hugo Sandor的资料。



一个乙方彪炳史册,金主是过客。邬达克后来也做了甲方,自己做设计自己做开发(北京西路联华公寓,延安西路达华公寓)。在很长时间里,他是乙方,乙方的人格魅力也的确让甲方清楚地看到了。


在商业战场上,乙方常常被甲方折磨,看现在的建筑设计师的抱怨就知道:“鲁迅”说:真的设计师,敢于直面甲方、监理要求的变换,敢于正视施工条件的变革。“但丁”说:画自己的图,让别人施工去吧。“顾城”说: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加班时间。


建筑师张为平在《荷兰建筑新浪潮》一书里说:库哈斯深知建筑对于社会的无力,与其说他在用建筑改造社会,不如说他很狡黠地利用了这个社会的当下性,但是以一种机智的方式保留了独立的可识别性。


邬达克大致如此。

1925年-1926年邬达克创业接单,为普益地产公司设计了巨福路今天的乌鲁木齐南路6栋单、双号门对门大洋房。


乌鲁木齐南路153号今年春天转手,价格为一亿八千万,154号去年成交价为一亿一千万。说起154号,他家主人很有名,他和我一个朋友有生意来往的,说出手阔绰。他家的钟点工阿姨之一后来到我家来服务过一段时间,她说过一件事情匪夷所思,她说她们住家阿姨有一个带了一个孩子住的,主人根本不知道,天天送饭给孩子吃,孩子也不出来乱窜的,作孽啊。





乌鲁木齐南路153号+154号

乌鲁木齐南路155号+160号

乌鲁木齐南路180号+182号




都沿街的,看运气了,有人开门的话可以看到一点点内景,一般看个外景围墙上半段。

链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窥(看)一眼西洋大宅门稍纵即逝的内景




普益地产给的6栋楼,相比1920年-1922年在巨籁达路亚细亚火油公司22栋高级职员住宅楼来说,单子小很多。看到过资料说当时邬也抱怨的,说22栋楼属于重复劳动,没什么建筑师的大的创造性。


巨鹿路852弄1-10号和巨鹿路868号-892号。

巨鹿路888号已拆除,将来恢复也是个赝品。



普益地产对他是满意的,在之后不久,又一张单飞了过来,就在刚完成的巨福路不远的西爱咸斯路今天的安亭路,7栋花园洋房。




安亭路41弄16号+安亭路41弄18号

安亭路81弄2号+安亭路81弄4号

永嘉路563号+永嘉路615号

永嘉路623号






顺便接到个附近的业主的委托,永嘉路628号。

有点像现在的小区装修,只要口碑好的话,邻居会飞过来一张单,这样的单子完全可能是不走公司账面的,设计师称之为外单。前面7栋可能是打包价,这个就是一口价。



普益地产的老板不仅仅是个地产开发商人,还是当时的大保险经纪商和大银行家,自己家的郊区别墅单子接不接,有点远哦,虹桥路2419号,离开沙逊那两栋别墅不远。



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以后收集更丰富的史料后会开写的,我认为这块牌子上有错误的表达。


普益地产的大老板算是温情的,你有创作才情和过人的本领,就一个字,用,两个字,再用,三个字,就是你。


大老板雷文之外,还有一个分管领导就是Hugo Sandor,经过”考据党J“的查证,H.Sandor是普益地产的总经理,算是雷文的得力干将,出生于奥匈帝国的Uzhhorod,和邬达克是老乡。在《一寸光阴一寸金》(《The China Memoir of Grace Service》编辑:John S.Service)回忆录中,格瑞丝就回忆说她和雷文家关系很好,她和雷文的儿子谈恋爱,也和Hugo Sandor关系很好。




这个Uzhhorod乌日霍罗德在今天的乌克兰境内,但“考据党J”查证下来当年此地属于奥匈帝国的。



看看和邬达克的故乡不远吧。



这绝对是他乡遇老乡,眼睛没有泪汪汪而是两眼放光芒。

Hugo Sandor和邬达克,两个人在远东的上海滩机缘巧合,惺惺相惜。一个代表老板行事且作风过硬,在造房子这件事情上绝对行家里手。有时候乙方和这样的甲方如果思路在一条线上的话,合作是应该是顺利和愉快的。


如下为模拟对话:

Hugo Sando:我们公司刚拿了块地不是太远,我们想打造出完全美国式社区。

邬达克:在什么地方啊?有几栋楼啊?

Hugo Sando:超过以往,这次拿了很大一块地啊,造40栋。

邬达克:小弟接了,谢谢大哥。


一个70后Hugo Sandor 1879年-1949年

一个90后Ladislav Hudec 1893年-1958年


1925年1月,邬达克在外滩24号横滨正金银行(今中山东一路24号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营业部)成立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邬达克打样行;1932年1月迁至他自己设计的圆明园路209号浸信会大楼(今真光大楼)顶层8楼801室。


老乡之间的乡谊,肥水不流外人田。

时间定格在1928年,邬达克完成了其中的26栋。



对照一下普益地产当年的楼书应该叫普益模范村(不是邨)。

现在叫顺溜了叫哥伦比亚圈,没什么错,对我而言会在耳朵边提醒这个圈在纽约啊,文华东方的brunch 。




新华路119号+新华路155号

新华路185弄+新华路211弄

新华路236号+新华路248号

新华路276号+新华路294弄

新华路329弄






后来的故事不属于本专题了。邬达克的名气越来越大,大光明和国际饭店最终奠定了他在上海近代建筑史的崇高地位。

吴同文的绿屋那是一艘船形建筑物,1938年

他知道自己终将有一天会坐船离开,1947年





Frank J. Raven+ hugo sandor

集团公司总裁+分公司总裁

一句大实话,事业上要遇到贵人的话,人生已成功一半。

Hugo Sandor 翻译出来的话叫雨果·三多。



1936年以后,上海和雷文没有什么大的关系,他已经破产,没有了发号施令的权力。

三多还在上海的地产行业混,因为从一篇专业论文的引文中能发现他1939年还在做上海地产总结报告,如果不在第一线开发的话也去做了地产咨询或者做数据研究。普益地产没有被清算,一直存续经营,这可以从后来的票据上发现。


雷文的儿子后来在外滩17号的字林西报工作,那里还有的雷文老乡史带,此人太有名,今天美国国际集团的创始人,友邦保险的创始人,但友邦曾经的赞助人是雷文,也是一个老乡帮老乡的故事,以后再说。


1940年美国人口普查,普查员找到雷文的时候他已经64岁了,和他太太和两个女儿生活在美国加州老家。



普益地产一直在收租。



关于Hugo Sandor,我们还有些大胆的推测,从已经发现的上海多处三多里看,难道没有一处是为他冠名?或者是外单?或者是其脱离普益地产后所为? 


我们等待当地老土地的历史口述。




三多里(胶州路827弄)+三多里(康定路537弄)+三多里(唐山路133弄)+三多里(周家嘴路786弄)+三多里(金陵西路50弄),这么多的三多里的总结,引自《上海老弄堂趣谈》作者:田念慈










本号刊载的图片有部分在网上搜集。

图片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号刊登,

请及时通知本号管理员,予以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