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少见的上海历史街边景 有些模糊但真切地将老地图立体化

本地老洋房 外滩以西 2020-11-02

今天找到发布的上海老照片,好象没什么人去做出解释,但对我们《外滩以西》公众号来说算是一个补缺,因为有时候对着老地图看啊看,真不如来一张街景照片真切且准确。

淮海中路瑞金一(二)路以西到常熟路一路上的老照片被挖掘出来不少了,我们借着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写出当年的趣闻逸事,(1)《重写一遍:淮海中路陕西南路口万兴(Van Shing)食品号 现磨咖啡豆溢出的浓香记忆一辈子》,(2)《Zengweida是谁?淮海中路钱家塘不复存在 le Parc Ravinel街区的伟达饭店是这样一个历史图景》;(3)《从淮中大楼到淮海公寓再到淮海大楼   让我们想起叫得响的外国名字》;(4)《淮海大楼近三十三年简史》;(5)《常熟路口的1928年-1931年 在于不在我都在那里 那些低容积率的花园洋房的历史宿命》(链接都可以点进去看看) 


下面发布的一张老照片给我们写过的一篇文章做了最好的视觉证明,先上老地图看平面。



今年夏天我们写《从淮海中路1270弄大德里穿到延庆路29弄大福里 当地96岁张老太太说前尘往事》(链接点进去看看)的时候,在老地图上发现淮海中路盖斯康以西不远处有个加油站,加油站的西隔壁公寓楼里曾经住过写《义勇军进行曲》的聂耳,他去日本前居住过。



虽然老照片的图像显得有点模糊,几个建筑物的大结构还是很清晰的,左侧前方就是聂耳住过的老公寓,有报道说当年聂耳住在三楼,一楼的俄国家庭有架钢琴,聂耳下楼弹过琴,邻里关系和谐。画面的背景是盖斯康公寓(Gascogne Apartments),当年霞飞路上的高档住宅楼,从高度和奢华尺度考察,这个楼的档次和周围的高纳(Grosvenor House)和华懋(Cathay Mansion)一个级别,比瑞华(Savoy Apartments)和爱司(Estrella  Apartments)高一个级别,从建造年代看,1920年代以后营造技术就有很大长进,尤其是对上海的软土地基的施工把握,建筑物沉降可不是小事情,大家可以去现在的高楼大厦的墙角边一定可以找到一个小原点,上面写着“沉降观测点”,建筑单位会来观测的算质保的。还有当年从欧美刚刚开始流行的装饰主义风格在上海被很好地利用和发挥,法商营造(Minutti )、中国建业(Foncière et Immobilière de Chine)以及华懋地产(Cathay )等开发商聘请的建筑设计师因地制宜,为淮海中路一路的天际线谱写了和谐乐章。



是这样的加油站吗?设计简单但实用。


加油站是为豪宅配套的,在老地图上我们还发现在淮海中路宝庆路(今天的云海大厦)转角处以前是美孚加油站,大型的。


下图是早年的兰维纳公园现在的襄阳公园,我们也认真做过专题:《淮海中路襄阳北路“兰维纳公园”  1994年一个日本摄影师在附近转悠》(链接点进去看看),这张图里,公园里的树还没长得枝繁叶茂,背景上的三个建筑物还是很有自己的特征在,尤其是画面左侧的尖顶的“教士公寓”(Bishop Apartments),我们收集了一些老照片,也做了实地采访,写了《新乐路55号丙 俄国东正教堂边不太被人注意的“教士公寓”》(链接点进去看看)。现在教堂“洋葱头”的顶端十字架没有恢复,教士公寓的尖顶修复的时间表估计也没有。




这是什么年代的彩色航拍照片?



这张航拍图的拍摄时间大概可以推测在1989年,那一年是新中国建国40周年,上海解放40周年。当时我在航拍的飞机上,这也是我第一次乘坐直升飞机,很早赶到大场军用机场,记得在人民广场附近滞空航拍的时间非常短,直升飞机不停地盘旋,飞机噪音非常厉害,彼此说话都有些困难,飞机的两边舱门都打开,趴在机舱地板上俯拍,两边各一个摄影师,记得一边是《新民晚报》的摄影记者。


这张图拍摄于“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之前,和法国女摄影家在南京西路上海电视台大院内电视信号发射塔观光厅拍到的西区全景照片差不多。链接点进去看看:《1980年马格南摄影师Eve Arnold站200米高的上海电视塔俯瞰外滩以西地区



结合上下图,那时南京东路西藏中路的大庆里还在的。



下图是黑白老照片,不是老公房被拍成黑白照片。摄影师记录下来达华公寓(Hubertus Court)的南外立面全景,我们顺带看到了前景中的本地人房子,很中西合壁的。这是邬达克先生让摄影师拍摄的吗?有可能,但没有被收录到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图书馆的专题内,我们在此补充进去。我们写的相关报道:《邬达克的达华公寓老照片需要用关键词Hubertus Court搜索 那时的酒店式公寓想得真周到》(链接点进去看看)完全利用了该大学数字图书馆资料。邬达克集开发商和设计师双重身份开发设计了这个大楼,在当年那个地段拿地开发也属于有魄力的,周围一片本地人房子和西式别墅群突兀出个十层高楼。从当时看这个高楼,1930年的地税征收方法逼得开发商利用小面积地皮建造高容积率楼房,但市场未必接受公寓这样的产品。我们想了想,TA的东面有高楼的大概就是张爱铃住过的常德公寓(Eddington House)和瑞华公寓(Savoy Apartments),两个都是八层楼高,西北面有西园公寓(West Park Mansions)也是八层楼,邬达克的理想是超过TA的高度达到十全十美。



这些老的本地人房子不拆除的话会有鲜明的对比,拆除老的本地人房子以后新建造的楼房努力地想和大师作品和谐,两个时代的产物,在建筑叠层上也算是一个明证,老照片告诉了我们最早的情况,邬达克也可能没有能力拆除,要不他可以建造个媲美国际饭店的建筑出来。


下图是涌泉坊陈楚湘住宅落成竣工照片,只感叹那个花园真大。此宅没有在东西面上展开,说明开发整个弄堂的时候设想此花园对全弄堂住户开放的,如独乐乐的话,陈老板一定会做大开间的。还有一种可能是“阳光权”,陈老板作为开发商还是很良心的。



长乐路常熟路口的大宅,7788和老夫子旧书上有点少见的东西的。



我们一直追踪virtualshanghai,下图是法国里昂大学东亚学院发布的老照片,一看,衡山路上的美国学校,同样,那个草地之大,我们再看看航拍到的情况。




日本学术界收集的关于上海城市建筑和风土民俗的照片也不少,经过指引,我们发现了日本摄影师柏原英拍摄的高素质照片(http://www.tbcas.jp/ja/lib/lib2/)。





巨鹿路 889 号的珍贵老照片

部队生活点点滴滴都是友情



昨天我们在周末的增补版里加了一段关于“1970年的巨鹿路889号”(链接点进去看看:《几重庭院几重帘 在巨富长寻访三处深巷大宅 更多秘镜被我们探访》),这位美篇的作者贡献出来他(她)的家藏老照片,并对自己曾工作过的单位做了很新鲜的解说:

 

建国后889号是南京军区空军第三招待所(巨鹰宾馆)。开始招待所是师级,接待苏联顾问,顾问撒走后降为团级,接待团以上干部,飞行员。文革时交空四军代管,降为营级。"九、一三"后南空收回。改革开放后现在改造成了鹿苑889等几家酒楼···(《南空上海巨鹿路889号招待所,我们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发布在美篇2017年4月28日作者:听风观雪)


从巨鹿路889号南空招待所内看巨鹿路,我们是快乐的历史照片搬运工。



原先的大礼堂,现在改建出比较现代派风格的空间,下图画红圈位置。



原先驻守在招待所的总机话务女兵合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