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Jack Birns所摄的南京西路1288号旧影 新华社高级记者吴复民传来珍贵老照片

本地老洋房 外滩以西 2020-11-02

南京西路从跑马总会大楼到静安寺下沉式广场再到底,一路上的风景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也采用了一些采集到的老照片来说说往事。链接点 进去看看:《西藏中路曾经叫做西外滩 黄埔区应该拾起这一把历史赠送的金钥匙》、《温故而知新 在静安寺新建筑群里戳几个已湮灭建筑物的记忆大头针》和《南京西路到底》。那时候热闹都在外滩到西外滩(西藏中路的另外一个称呼只是现在不用了),什么哈同铺设花梨木道路了,什么四大百货了,···出了西藏中路往西走,跑马场的正南面第一排笑到了最后(1949年前),出了国际饭店上海最高楼,出了大光明电影院上海最时髦,·····拆了旧的建造新的,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情,哈同的爱俪园更早的张叔和的昧莼园(张家花园)不都成了一组图文和几棵大树被追忆。当年盛家和聂家多权势和多金钱,析了产还不是各奔东西,当年的程家多土地,投机失败了还不是被债权人清算,····


南京西路1288号,曾经和哈同花园马路对门对,一个红楼梦的大观园复制品,一个安妮女王式,海纳百川,文化一点不冲突,你在那里吃斋念佛,我在这里唱歌跳舞。我们虽没有太多的信息了解到原始房东H.J.Craig的生活日常起居,仅仅从南京西路上的占地面积和建筑物可以感受到一个做出口中国丝绸生意的商人在上海活得那叫风声水起。



1948年6月,美国记者Jack Birns 为这个大宅拍了几张照片,包括了铁艺大门、也被允许进入到铁门内拍摄到了该大宅的南正面全景,此时苏联商务处在此办公,Jack Birns 所做的标记是“上海 南京西路 苏联建筑”几个关键词,如今这几张照片被谷歌的文化与艺术项目(应用)发布出来,高清图片。life tags能够为你迅速搜寻数十年间美国LIFE杂志的照片,可在其归档的4亿张LIFE杂志标志性图片中迅速定位你要找的瞬间。


今天是延续了昨天的报道,《H.J.Craig快显身 你在南京西路造这么大一个宅 我们想知道您在上海近代史上的作为


Jack Birns 在南京西路1288号门口抓拍到的大门微开出一道缝隙,拉门者很善意地对着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摄影师,没有怯场,可能被拍的次数多了,微笑对待那些个拿着小盒子咔嚓咔嚓好奇的摄影师。Jack Birns移动步伐,靠近,在镜头背后推拉,没有遇到苏联人吗?



Jack Birns 也许说通了看门人闪进门后快速拍摄了苏联商务处办公楼全貌,算是侦察吗?仅仅是被大宅砖砌的美感吸引,因为匆匆一瞥一边按动快门,构图有些仰有些失衡。



Jack Birns 标记为“苏联建筑”的还有如下两张照片,是在一个地块上的另一建筑物吗?还是其他地方的苏联官员或者商人住宅,他拍摄苏联建筑,特地站在高于围墙的地方拍摄到洋房的内墙院内情况,应该是在二楼阳台看隔壁邻居吧,拍苏联建筑是他的一个心愿。



从专门收集上海老照片的“食砚无田”博客“移植”过来的后来的南京西路1288号门头,斗转星移、日月换新,作为美国《生活》杂志记者的Jack Birns 记录下了“内战结束的前夜”,而新华通讯社的记者们是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起进人上海,接收了中央通讯社资产,开始在圆明园路向北京总社发稿,后来搬迁到了南京西路1288号,门口有解放军叔叔站岗放哨的。




Jack Birns 记录下了1948年的一次发薪日,成捆的金圆券堆在地板上不值钱。我们也从维基百科找到了他的资料:


Jack Birns (1919–2008) was an American photographer. He was well known in photographic circles as an award-winning foreign correspondent for  Life magazine, and in the commercial diving world as President of BIRNS Incorporated.


做摄影记者有名气,后来做商人也成功的。我们也知道了他为什么对苏联建筑(非苏联式建筑)有兴趣,他出生在美国克利夫兰但他是个俄罗斯移民,学的是新闻和英国文学,大学毕业后进入报界和图片社工作,


In 1946 Birns moved to Los Angeles, California, and free-lanced as a magazine photographer for a year, during which time he set a record for free-lancers working for LIFE: 30 pages and a cover in 6-months’ work. LIFE hired Birns to cover the Civil war in China and during 1947 he set another record for LIFE staff photographers for pictures and pages, as he captured on film a vast country undergoing fundamental changes, and a society characterized by poverty, petty crime, homelessness and military rule. During this time, Birns was paired with journalist Roy Rowan. This energetic war coverage (China, Burma, India, Philippines, and Malaysia) won for Birns a coveted recognition from the prestigious Overseas Press Club of America. For the first time in its history the OPC established a special award for photographers to honor Birns’s work, and the award was given to Birns by General George C. Marshall, chief of staff during WWII and, later, Secretary of State.


1947年他来到中国做杂志专题报道,勤快多产的记者,要写这么多的篇幅啊,Roy Rowan 也是一位优秀记者,他们两人在中国的报道获得美国海外记者俱乐部(1939年成立)的褒奖,为他颁奖的是乔治·马歇尔将军。


我们也专门检视过Jack Birns的大量1947-1949年的照片,也是有很多专题可以做做的。而以下三张图片我们要特别感谢新华社高级记者吴复民女士,图片中的门头上还写着繁体字,比楼上的简体字更早1964年的夏天,吴复民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毕业后踏进了南京西路1288号的大门成为一名经济条线报道记者,下图左一短发白短袖衬衫黑布鞋,干净利落、青春靓丽的小女生将在新华社锻炼并成长为高级记者。



夏去冬来,图右四,林道静式围巾,背景里出现的H.J.Craig大宅一层楼连续的围廊拱门被看得更清晰一些了,吴老师特别从自己的照相册里找到了一张当年接待外宾的大合影,话说新华社的摄影记者很好地利用了H.J.Craig大宅的大楼梯摆拍,有点气势的。



再次感谢吴复民老师,还要感谢的是帮我们取得南京西路1288号珍贵老照片的吴基民老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擅长写作老上海题材记实文学作品。



吴复民老师将自己的采访写作的新闻报道文字汇集成册,取名为《春华秋实》,对我们这样离开新闻第一线很多年的后辈来说,老新闻工作者的每一行字都是“七分跑三分写”出来的,春华秋实,天道酬勤。下图是如今的新华社上海分社大楼,衡山路62号,靠近高安路、离康平路不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