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横亘在新、老渔阳里间的那堵墙,请拆除!

本地老洋房 外滩以西 2022-01-16

这是上海著名传记作家吴基民先生第二次赐稿,前些日子,他所撰写的《我家住在巨鹿路(作者:吴基民)》(链接点进去看看)引起巨鹿路东端老居民注意,纷纷跟帖回忆往事,现摘录几条:



总算看到写德隆邨的文章了,充满满满儿时回忆的弄堂。陈英南


您好。很高兴又看到老邻居的作品。一看那张老楼的照片虽时间已过二十多年却仿佛就在昨日,如果镜头再滑过去一点点就能看见我家,据说有一回您家的凉席还飘到我家的阳台上呢。萬裕家

人生近30年曾经生活在此,常常梦中与此相见,满满的幸福的回忆。哈尼


十分惊喜读到了吴基本民老师的这篇回忆文章。没想到我与吴老师竟还是生活在同一弄堂里的小伙伴。张蓓莉

我家就在你家斜对面,钱森和煤炭店,站在窗口就看到你家斜面的三间,大热天都要在你家下面乘风凉,吴新民我1970年市集训时他在市队,经常陪我们练球的,以后在路上碰到也打招呼的,后来经常在电视经常看到他。伟明

我家住巨鹿路明德里,就读力进中学(现向明西校),吴基民老师当年在校教语文,风华正茂。阿贝德

充满儿时记忆的地方,母校巨鹿路一小,乒乓球世界冠军们的摇篮!🐰宝石花

......

如下吴老师文章已在2020年6月28日《解放日报》发表,发表时标题改为《可否先将这一堵墙拆了》,《外滩以西》采用了原稿标题。

横亘在新、老渔阳里间的
那堵墙,请拆除!
(作者:吴基民)




1920年2月19日,农历除夕,陈独秀乘坐轮船,从天津来到了上海。





陈独秀之所以来上海,一是为了逃脱北京京师警察厅对他的监视与追捕;二是因为自五四运动以后,他已深深感到“以20世纪政治眼光观之……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嫌薄弱,此是太息者也”。他觉得,想要救中国,一定要有一股新的思想,一股新的力量,一个新的阶级!


陈独秀抵沪不久,就被他的同乡好友柏文蔚接了过去,住进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柏公馆”。这是一座典型的石库门房子,独门独户,一客厅一厢房,上下两层。于是一系列轰轰烈烈,深深影响中国的大事,都在这幢房子里发生了。



1920年初法租界地图,由俄罗斯汉学家张霞发布



 如影相随。陈独秀到哪儿,《新青年》编辑部就搬到哪儿。因此从1959年5月起,作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建筑,《新青年》编辑部的牌子始终挂在老渔阳里2号的外墙上。4月末,陈独秀在这里编辑出版了《新青年》第七卷第六号《劳动节纪念号》,发表了28篇文章,反映了上海、北京、天津、唐山等地的工人状况,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详见“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陈列介绍——笔者注)。





1920年5月初,陈独秀、俞秀松、李汉俊、陈公培、沈玄庐、施存统、王仲甫等7人在此聚会,商议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目的是为了加快翻译出版西方马克思主义著作。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就是以这个研究会的名义出版的。



陈望道(1891-1977年)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位于杨浦区国福路51号、复旦大学第九宿舍内的一栋三层小楼,悄然绽放新颜。这里曾是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的寓所(转引自【《共产党宣言》首译者蘸墨汁吃粽子场景化为巨幅油画!复旦陈望道旧居修缮变身展陈馆2018-05-05 16:05:29 文汇报作者:张鹏】。有关介绍链接点进去看看:《陈望道旧居——静静伫立多年,它愈发使人能感受到静水流深的气场



也是在4、5月间,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分局外国处特派全权代表维经斯基来华,了解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问题,与他同行的还有他的夫人库兹涅佐娃和旅俄华人、俄共(布)党员、翻译杨明斋、以及助手季托夫、谢里布里亚科夫共5人。他们以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经李大钊介绍,到老渔阳里2号会见陈独秀。





他们当时居住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716号,朝东走不远处便是马斯南路(今思南路)。但由于他们来沪执行的是非常秘密的任务,他们的住所对外是绝对保密的。而新渔阳里1919年才刚刚造好,租居在6号的是陈独秀的好友戴季陶。陈独秀带他们到戴季陶家里,与戴季陶以及李汉俊、沈玄庐、张东荪、邵力子等相聚。维经斯基对这儿很感兴趣。1920年6月,戴季陶搬走,便由杨明斋出面租了下来。他们对外挂了“中俄通讯社”(后改名华俄通讯社)的牌子,2楼亭子间便由杨明斋居住。维经斯基(当时化名为吴廷康)也经常在此休息。这些在新渔阳里6号纪念馆里有详细描述。



1920年6月,陈独秀、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李汉俊5人在老渔阳里2号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共产党组织,初步定名为“社会共产党”,还起草了党的纲领。以后陈独秀征求李大钊的意见,定名为“共产党”。



1920年毛泽东旧居,安义路



1920年5月5日,毛泽东抵沪,居住在哈同路民厚里29号(今安义路63号),9日送走了赴法留学的新民学会朋友以后,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多次到老渔阳里2号会见陈独秀。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多次提到,是陈独秀最早告诉他,“世界上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七大的工作方针》)毛泽东还对斯诺讲:“陈独秀谈他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影响我也许比任何人要大。”



1920年8月初,在老渔阳里2号发生了一件历史性的大事,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是这样表述的:“经过酝酿与准备,在陈独秀的主持下,上海的共产主义早期组织于1920年8月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当时取名为’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陈独秀为书记。”“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通过写信联系,派人指导或具体组织等方式,积极推动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实际上起了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作用。”毛泽东曾非常形象地把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比作中国共产党的“产床”(1964年,毛泽东会见著名爱国人士、首任农业部长李书城时说:“你的公馆里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党的’产床’啊!”——笔者注),那么在中国这个伟大母亲子宫里孕育的中国共产党的胎儿,是在老渔阳里2号。



1953年,幼年的我随母亲从愚园路荻村搬到了巨鹿路成都南路口德隆邨(即成都南路6弄64号),一住就是45年。从我家到淮海路成都路口的新渔阳里步行不到5分钟。我已经不记得到新、老渔阳里走过多少次了。记得当时这两条弄堂是相通的,中间有一扇大栅栏式样的铁门,门上正反两边都有一个大的插销,但从不上锁,插上了,手伸过去就能打开,于是维经斯基一行从新渔阳里6号,从这里踱步到老渔阳里2号,不到2、3分钟时间。据杨明斋回忆,维经斯基到陈独秀处议事,至少10多次。陈独秀有时也来,但大多是散散步、歇歇腿、喝杯茶。1920年8月下旬,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指导下,经陈独秀倡导,准备发起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维经斯基就提议可以在新渔阳里6号开会。8月22日,俞秀松、李汉俊、陈望道、袁振英、叶天底、金家凤、施存统、沈玄庐等8人在此开会,宣布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俞秀松为书记(详见新渔阳里6号纪念馆的介绍)。需要提一下的是,最早的团员中有一位叫金家凤,五四运动时便是上海学运的领导人之一。他家境富有,当时无论是党还是团,均无经费,金家凤就对母亲讲自己要去法国留学十年,母亲就给了他6000大洋,全部交给了党。6000大洋是个什么概念?把老渔阳里2号和新渔阳里6号全部买下来还绰绰有余!陈独秀于心不忍,便将金家凤与妻子毛一鸣介绍给蔡元培、李大钊,进了北京大学。





会议召开以后,团中央的机关也设在这里。俞秀松就住在2楼另一个亭子间,与杨明斋为邻。为了掩护团中央机关,9月初便在此开办了一个外国语学社,公开挂牌招生。实际上这里应该是中共最早的“党校”。学社由杨明斋负责,维经斯基夫人库兹涅佐娃在这里教授俄语。先后来读过书的有60余人,包括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罗亦农、彭述之等,其中还挑选了20余人到莫斯科学习。这个学社一直到1925年8月才关闭。



《民国日报》 1921年3月18日第5版  



1920年10月3日,上海机器工会筹备会在新渔阳里6号召开,到会的有各厂工人代表七八十人。陈独秀、李汉俊以“参观员”身份出席了会议,陈独秀和杨明斋还发表了演说。11月21日,上海机器工会正式成立。这是中共领导下的第一个工会组织。



1947年上海行号路图录

义品放款银行 Crédit Foncier d' Extrême-Orient



其实,新、老渔阳里都是由一家名为义品放款银行投资兴建的。新、老渔阳里也就由这么一条最普通的弄堂贯通起来的,你行走在此,还能感受到当年先哲们留下的浓浓气息。上一世纪50年代末大炼钢铁时,铁门拆除了。弄堂变得更通畅。但记不得是什么时候,应该是上一世纪70年代吧,在原来的铁门处砌了一堵墙,生生把新老渔阳里隔断了。其实也把历史隔断了。我们现在都在讲要尊重历史,要恢复与保持历史的旧貌,那么先将这一堵墙拆了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