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前上海十大高档居住社区(中)

本地老洋房 外滩以西 2021-09-11

上篇,链接点进去看看:


百年前上海十大高档居住社区(上)


排名不分先后,我们选取了百年大宅较多的汾阳路以及原毕勋广场一带①开始我们的作文,然后,我们去了思南路②,因为这一带的花园洋房数量多,占地不很大但规整,算是花园洋房小区的典范之作;我们将最熟悉的延庆路③排进了十大之列,这里沿街的花园洋房和独特的四联宅以及华亭路的花园洋房组成了轻盈活跃的具有地中海式建筑特色的居住社区。


在今天的报道里,我们将看到安亭路、乌鲁木齐南路④;陕西南路、长乐路以及新乐路⑤;昆山花园路⑥三处居住社区的百年前风貌。


下图,衡山路上原美童公学在画左上角,乌鲁木齐南路高档居住社区的故事由美童公学开头。



Whe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locations referred to in the novel – restaurants, hotels, buildings, etc. – it becomes even more obvious that the place of action in Midnight is built around the imagined figures of the Shanghai elite and, more precisely, of the Chinese business elite, with its field of interest, activity, and leisure squarely established in the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The other areas of the city are simply irrelevant, except for the industrial exten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that exists only through Wu Sunfu’s factory,.....

摘自论文:《Fiction and the City. A visual and spatial reading of three Shanghai novels》Author:Christian Henriot;Date:July 2008


红色标出的这段话蛮有意思,有时,看到外国学者写中国问题的论文,对他们选择的题目感兴趣:《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苏北人在上海》、《上海警察:1927-1937》、《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这不,这位叫Christian Henriot的学者采用了“建筑可阅读”的方式解读了《子夜》等以上海为背景的小说,围绕着上海有名有姓的餐厅、旅社、建筑,《子夜》里的人物活动场所都是为上海华人商业精英们打造,上海其他地区都无关紧要(仅仅写了一点点吴荪甫的工厂杂事)。在社会精英生活圈,花园洋房汽车帮佣等等,还有一项绝不可遗漏,那就是学区房,要培育下一代社会精英。


乌鲁木齐南路、衡山路口,1923年的夏天,美童公学新校区落成并招生。我们认为,衡山路是靠美童公学而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居住社区。


链接点进去看看:


衡山路10号:怀念美童公学的大操场一歇歇


1930年初衡山路(原贝当路)航拍图


上图的拍摄位置,是如今衡山路12号精品酒店的北侧,靠近上海图书馆,中间带塔楼的主教学楼还在。下图,1923年上海地图之美童公学的位置。



沿着乌鲁木齐南路到永嘉路转去安亭路一带,看下图,普益地产主导的国富门路、巨福路高档居住社区百年前已具规模,邬达克出了很大的力。


链接点进去看看:


①雷文、邬达克和何三道:

三个男人唱响旧上海地产一台大戏

2020年7月18日Citywalk:

从安亭路到华亭路(上)

从安亭路到华亭路(下)

二刷+美图:从普希金广场到武康大楼



1927年《中国名人录(外国人版)》出现了巨福路,对军工路上的上海理工大学有所了解和熟悉的话,知道TA前身是沪江大学,而为沪江大学选校址并买地的人叫万应远(Robert Thomas Bryan,1855-1936年),美南浸信会传教士,他儿子叫博良(Bryan,Robert Thomas,Jr.),大律师,1927年,他登记住址为巨福路181号。1939年小红本显示,他可能搬去安和寺路87号居住(对不上新华路哪一栋,写《太阳帝国》的巴拉德,他家在安和寺路100号,如今番禺路508号)。


博良父亲Robert Thomas Bryan, D.D.和母亲.Lulu Freeland

博良出生在上海,父亲万应远在华50年


1902年,美北浸礼会和美南浸信会决议在上海创办一所浸会大学及神学院,1905年11月至12月,董事会选定并购置了距离上海外白渡桥约6英里的黄浦江滩边基地165.5亩(27.3英亩)为浸会大学和神学院的校址。1906年,浸会神学院(Shanghai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即沪江大学的前身)创建,万应远被选为神学院院长(维基百科)。

乌鲁木齐南路180号 1925.5设计

乌鲁木齐南路182号 1925.5设计
乌鲁木齐南路153号 1925.5设计
乌鲁木齐南路155号 1925.5设计

 乌鲁木齐南路154号 1926.9设计 
乌鲁木齐南路160号 1926.9设计
乌鲁木齐南路166号 1926.9设计


如上,是已考证确认建筑设计出自邬达克之手,博良大律师宅在其中吗?


有资料说,博良大律师小时候的中文说得比母语好( He had attended Chinese schools and as a child spoke better Chinese than English. ),他1892年10月13日出生在上海,1952年6月回美国,继续律师工作,1974年11月21日去世,享年82岁。如下《炮舰正义》写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其中有提到博良代理的案件。



Leaders of Commerce Industry and 

Thought in China(1924)


博良大律師,美人。一千八百九十二年十月十三生於中國上海。一千九百十年至一千九百十一年在蘇州浸會學堂教授英文及軍事學。一千九百十六年畢業美洲北加路賴拿大學。得文科及法科學士銜。是年二月得北加路賴拿高等法庭允准在法庭辯護。後爲律師於北加路賴拿之威路明頓者一年。一千九百十七年至今履行律師事務於上海。著有『中國商標律』、『中國離婚律』、『佑尼干律師小史』、『美國在華治外法權之理論歷史及原由』、『美國應否放棄在華治外法權』、『美國在華之商標商名版權及專利權』、『中國古今法律大旨』等篇。爲萬國扶輪會會員。上海扶輪會會董及秘書。哥倫比亞會會董。及名譽秘書。


https://findingoldshanghai.wordpress.com/
2017/04/18/dufour-apartments-1935/

离开乌鲁木齐南路、安亭路,再回望一下,此地大宅的间隙和转角路口,有几栋别致的公寓楼,如金司林、如安康公寓....,上图,三代人靠在安康公寓拍照留念,那时候,岁月都静好,等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岁月多磨难。


穿过永平里后坐地铁1号线,两站路,到达陕西南路、淮海中路口,街口大拆大建随着环贸广场落成而基本结束,我们要寻找的百年前又一个高档住宅社区在陕西南路(新乐路-长乐路),整建制的大面宽的联体宅,那时候很大手笔,没有单开间那种小气的面宽。



上、下图对照一下,下图里,茂名南路还未出现,1918年;东西横向的长乐路这一段也没标注出来(西段长乐路那时候叫杜美路),长乐路、陕西南路口的龚宅1916年就站在十字路口了吗?



摄影:__ga_yu 2016年2月28日


长乐路、陕西南路口的红砖房到底是哪位财大气粗的海上闻人呢?几乎写到陕西南路162号的原始房东,均会给出一个名字:龚待麟。


陕西南路162号龚宅,于1916年8月由法国洋行买办龚待麟建造。龚待麟去世后由其子龚锡源继承,后卖给宝昌车行老板。

1916年,114年前的路口就这么弹眼落睛了?我们仔细地去查找了1925年《中国工商名录》之亚尔培路,一个一个号码对“龚待麟”,终于在亚尔培路48号对出了“Kung Sze Ling”,是不是第一个写文章的作者在做发布时有意为之,其实人家叫龚侍麟,“侍”和“待”有“一撇”之差距,但搞错了人名,所有行迹无法寻找。

Kung Sze Ling 
162 Shensi S ( Av Roi Albert ) 73140
1947年上海电话号码簿

龚侍麟是乌利文洋行(Laroche &. Cie, P.) ,一家法国钟表首饰行的买办,1947年,此宅还在龚家,还挂着龚侍麟的名字。如下资料来源于黄光域编写的《外国在华工商企业辞典》。


龚家后代卖给了宝昌车行老板?查了一下,发现有宝昌洋行,没有宝昌车行,宝昌洋行是一家建筑行(Busch,E.),1928年曾与著名建筑师鸿达(C.H.Honda)合组鸿宝建筑公司(Gonda & Busch)。


从1925年中国工商名录到1939年小红本记录看,宝昌也做地产经租,陕西南路162号龚宅可能是由宝昌洋行设计和经租。


摄影:dorothyfxd 2014年11月3日 
因为交通管制,拍到难得清静的上海。

从龚宅出来,朝南走不多远,路东和路西三处新式里弄洋房值得关注,比佛利花园、凡尔登花园和纪家花园,三者中,纪家花园最为豪气,故事也最多。

1925年的中国工商名录显示,上海当时有两个纪家花园,一个是在四川北路延伸段,Keeble Gardens;一个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陕西南路188弄,安利洋行主导开发的纪家花园,Kelmscott Gardens,解读纪家花园还要将TA放在更大范围内,沙逊兼并了安利洋行,除保留安利洋行建制外,华懋地产公司也由他们来操盘,因为安利洋行安诺德两兄弟对陕西南路、茂名南路一带非常熟悉,兄弟楼也早早地安置于此(已拆除,原址建造了锦江小礼堂)。沙逊和安诺德两兄弟在此地还打造了当时上海最高的住宅楼,华懋公寓(如今的锦江饭店北楼),1930年前的事情。

来源:William H. Hannon Library

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shanghai,1937


陕西南路、长乐路以及新乐路一带可能是上海较早的规模较大的区域地产开发项目,有定制花园洋房、有大开间新式里弄洋房和双开间新式里弄洋房和公寓楼。这些住宅,共同使用两个卖点:法国总会和霞飞路。


纪家花园的故事稍后会再详细说说,马路对面的凡尔登花园,Verdun Terrace,也叫凡尔登里,现在叫长乐邨。


链接点进去看看:


①今天的长乐邨曾经的凡尔登花园 

但不要遗漏比佛利花园八联宅 

凡尔登花园1926年前的热闹


再来看当年的良心工程,亚尔培路引进新的法国污水排放系统。



Laying the new French Sewerage System in Avenue du Roi Albert. Part of the excavations Snapped in the Snow. (Time:1929-12-22)



Safeguarding the French Concession from floods—a view of the laying of the new sewers in Avenue du Roi Albert.【Source:The North-China Sunday News Magazine Supplement(1929-1940),Time:1929-12-29】


纪家花园内的一家舞蹈学校曾收进一位学生,日后她成为世界著名芭蕾舞大师,她叫玛戈·芳婷,女爵士(Dame Margot Fonteyn de Arias, DBE, 1919-1991)。


Her father accepted a position as chief engineer of a tobacco company in Shanghai when Margo was eight, so that is where they moved.In Shanghai, she took lessons from George Goncharov. She loved moving and was always creating dances of her own.When she was fourteen her mother brought her to London to give her a chance to develop a dancing career.芳婷八岁时,她父亲担任了上海一家烟草公司(注:英美烟草公司)工程师,于是他们全家搬到上海,芳婷喜欢运动,接受George Goncharov舞蹈课程,她经常自编舞蹈。14岁那年,她被母亲带到伦敦继续深造(https://dancersforum.com/dame-margot-fonteyn-de-arias)。



[T]The Romer-Peeler School of Dancing has removed to 12 Kelmscott Gardens.罗默皮勒舞蹈学校已搬到纪家花园12号(Time:1933-3-2)

在爆款电视剧《安家》里,房似锦也操作过一套纪家花园大宅买卖,关于《安家》引发的话题,我们也蹭热度,写过两篇,还有一篇待发。链接点进去看看:


应公馆因东方卫视电视剧《安家》“向公馆”而网红 

第一个向世界报道应公馆的历史学者是谁?

淮海中路1823号:因孙俪而网红 

此宅是邬达克风格还是赉安风格?


因为排名不分先后,排在第六位出场的是昆山花园路,这个应该是很多人想不到的,但百年前的虹口北外滩一带是“上只角”,沿黄浦江段上有不少领事馆设立,北苏州河路、四川路上有邮政总局和公济医院(后来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当年的北四川路一带也因为美国学校(1923年搬离去衡山路10号)造就了多伦路、长春路、溧阳路等地大宅林立。注意下面1918年上海地图红圈,当西区还是小河弯弯流水潺潺、一派乡野风光之时,昆山花园路已经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离开此地不远,还有著名的虹口三角地小菜场。


摄影:陶钧,2013年


链接点进去看看:


杨阿伦小路在哪里?在虹口历史街区找到她


社区如此布局,在百年前少见,此类红砖房在奉贤路西王家沙小区尚存,还在使用,但排列方式不同。昆山花园路有自己的街心小花园,还是优质学区,塘沽路上有工部局西童女校(Public School For Girls)、武进路上有英华书馆(Anglo-Chinese School)等办学时间较长的学校,景林堂也在社区里。



1931年,披亚斯公寓(Pearce Apts)以其优美的弧度转弯在街角,据说住进不少日本人,日人俱乐部早就在附近,日领事馆也不远。到目前为止,昆山花园路社区历史最悠久,文化最深厚,虹口区要珍惜。


走过路过看看如今的红砖房有点超负荷,电视剧《三十而已》拍出来,小清新。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