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湖路70号:围绕杜公馆的秘密

本地老洋房 外滩以西 2022-01-15

杜月笙,不仅仅是上海的杜月笙,他成为一种象征,一种气势,一种特定组织形式。他去世后,安葬在台湾省新北市汐止镇 ,墓碑朝上海方向。他本希望落葬在上海高桥老家。他在上海宁海东路的老宅落架重修,异地搭建在嘉定,离高桥稍微远了一点。



今天,我们看东湖路70号,基地上大部分是杜公馆原建筑物,1934年建。大家都知道,杜老板一天也没有来住过,来过,肯定的,亲家金廷荪家离这里很近,关心过,顾虑过,最后没有下决心搬过来住,他一直住在宁海东路(华格臬路)。





目前能看到的杜公馆旧影照片来自美国战地记者福曼。1937年,他路过亨利路、杜美路口,举起了摄影机,纪录片拍摄方式,一个摇镜头。当然,他也拍照,随身一台摄影机、一架照相机。



福曼站在路口,前景走过人和黄包车,福曼这一组摇镜头,落幅在中式亭子,因为在福曼看来,这种柳树纹(Willow)的叠瓦方式很中国,最早到上海的外国人称城隍庙湖心亭为Willow Tea-House。去俄罗斯东正教圣母大堂的福曼一个转身在这里看到了中式亭子,拍,拍下来回去研究研究。


照片注:Russian mass; Pagota(弥撒;宝塔)。也许,让福曼震惊的,一个私宅可以建造得如此宏大规模。








弹指一挥间,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串词了,快80年了,围绕在当年杜美路上恢弘大宅的秘密太多,除了目前能看到福曼几幅照片外,资料较少。我们试着从故纸堆里找到一些史料,解密。



1号楼、2号楼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是两幢相连的五层花园住宅,曾是老上海大亨杜月笙公馆之一,现为上海市市级保护建筑。上海东湖宾馆由Studio HBA|赫室完成室内设计改造,还原了旧建筑的风貌,修复并延用原有建筑天花图形及顶角花饰,并在家具上采用宾馆原有的老家具,保留更多当年杜家原有风貌及韵味,记录了上海东湖宾馆的不朽传奇(引自金螳螂/家)。


目前东湖路70号基地上大部分是杜公馆的建筑物,为什么这么说呢?


①杜公馆的老模样是咋样?


我们仔细阅读老照片,发现了杜公馆1948年的模样和今天有所不同。谢谢俄罗斯汉学家张霞老师提供两幅放大的航拍图。一张是她拿来说“阿凯地大饭店”,一张是她指名杜美路单号老建筑,我们呢,就在这些图片的边缘发现了杜公馆。


下图,画了白圈是阿凯地大饭店,今天悟锦世纪大厦,在右下角,发现存在两组不同风格的建筑物。




放大看天地图(为什么我们看天地图放不大呢?),两组建筑物目前统称为东湖宾馆一号楼,沿着东湖路围墙边,目前也开出了“天香楼”,一处布置优雅的中餐厅,自助早餐也在这,两组建筑之间做了类似过街楼的衔接。如今东湖宾馆“金玫瑰酒吧”新乐路进门正好是两楼之间那个门,顺便说一句,“金玫瑰酒吧”还保留了当年沙发椅子,老家具专家胡老师说,沙发框架扶手绝对老货,行话叫“飞机扶手”。


又经过窦老师指点,我们去查资料,有知情人说“叉袋角”朱家曾是杜公馆邻居,住在三角地靠中式亭子的那栋楼。真是这样吗?杜家买下朱家住宅融进了杜公馆吗?从福曼的照片看,新乐路沿街杜公馆北外立面是完全衔接一起的。



设计图纸和现状图对比,主楼部分前部加了层,和后部沿街楼一个高度,中间天井也做了顶,成了内天井。西侧楼也加层了。



②有朱姓名人登记此宅,是谁?


我们在1945年版《上海百業人才小史》发现了朱鹤翔,他登记地址为东湖路(杜美路)70号。但他是江苏宝山人,和叉袋角朱家就没什么关系,叉袋角朱家是安徽泾县人。朱鹤翔为什么会以此地址登记呢?因为当年育群中学开设在杜公馆,朱是校长。


朱鶴翔 年57歲 
江蘇寶山人 

比國羅文大學政治外交科畢業得博士,曾任外交部參事、國際司司長、駐比利時特命全權公使,現任上海育羣中學校長,東湖路(杜美路)70號。


《上海工商人名錄(1936)》记载:


朱如山 年三十三歲
(公曆1904年生) 
安徽涇縣人

現為通匯信託公司常務董事兼經理 中匯銀行、大亞銀行常務董事、國信銀行、商辦江南鐵路公司董事。 

《上海工商人名錄(1936)》记载:


朱斗文 安徽涇縣人。 


現為大亞銀行常務董事、通匯信託公司監察人。


杜月笙和朱如山同在一张重要的历史照片里。这幅照片高清版大图如今悬挂在东湖宾馆一号楼大堂主墙上。我们将这些名人名字列出来。


前排左起:

荀慧生、梅兰芳、王又宸、雪艳舫、雪艳琴、杨小楼、

龚云莆、李吉瑞、谭小培、言菊朋、马连良、谭富英、

尚小云、程砚秋 


后排左起:

马富禄、张春彦、张慰如、贯大元、钱新之、徐碧云、

杜月笙、黄金荣、王晓籁、虞洽卿、张啸林、叶扶霄、

郭仲衡、高庆奎、王少楼、芙蓉草、金仲仁、李万春、

蓝越春、刘宗扬、郭效青、许伯明、张佩绅、姚玉芙、

姜妙香、朱如山冯耿光、李斐叔




③杜老板卖房子了吗?


有说,抗战胜利后,杜以60万美元价格将杜公馆卖给了美国新闻处,但查阅得知,1947年上海电话号码簿还将此宅归杜月笙名下,同一本电话号码簿上,东湖路70号有一家电力公司挂名,可以看出,杜公馆出租了:


 Doo Kung Kwan 

70 Tunghu ( Doumer ) 70097 70064


Shanghai Elec Works 

70 Tunghu ( Doumer ) 71239


杜公馆和美国新闻处和美国领事馆没有发生关系,搞错了,美国驻沪总领事署一直在江西中路建设大厦。1947年上海电话号码簿记录了这样一条信息:


Davis Monnett B 

1082 Lingsen C ( Av Joffre ) 77569 


这是谁?原来是大名鼎鼎的美国外交官蒙内特·倍恩·戴维斯,两次出任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一次1935-1936年,一次1946-1947年。总领事官邸在今天的东湖路7号,正式门牌号码是林森中路1082号,现在不用淮海中路1082号来介绍这栋百年大宅,这是瑞康洋行R.M.约瑟夫私邸,他家和马路对面的新康洋行爱滋拉(索福兄弟)、天纶洋行尼西姆两家大宅形成此地犹太“黄金三角”。


Post World War II, Davis served as United States Minister in Denmark from June 1945 to January 1946. He was then appointed once again as United States Consul-General in Shanghai from 1946 to 1947.



Monnett Bain Davis (August 13, 1893-December 26, 1953) was an American diplomat in the early and mid 20th century.


④亲家金廷荪宅离杜公馆很近


我们在美国海军军史馆找到一张老照片,截取局部放大,看清楚了当年亨利路(如今的新乐路)上金廷荪宅(三鑫公司办公楼),TA和杜公馆是一张图纸。新乐路82号后改造为首席公馆,沿襄阳北路处加建了部分楼房,已看不出前后楼格局。


来源:https://www.history.navy.mil

链接点进去看看:

去NHHC检索老上海照片


说金廷荪,不会不说航空公路建设奖券,他是江浙皖赣鄂川六省总经销商大运公司总经理。有说,他靠推销此奖券发了财,为感谢杜月笙提携,他拿出30万美元为杜老板建造了杜美路杜公馆。在1936年《现代实业家之杜月笙》有这样一段话可做参考:滬戰以後,國人懍空軍之威,提倡航空事業,衆口一詞,先生任航空協會理事,頗多建樹。




金廷荪大杜月笙四岁,杜家二小姐杜美霞,四夫人杜姚谷香(姚玉兰)所生,嫁给金廷荪第四个儿子金元吉。两家是亲家,也在一起做事。前面说的朱如山是中汇银行董事,金廷荪也是中汇银行董事。



看看下面简介,金老板做的行业很杂,出生年份有误,减了三岁。



上海工商人名錄(1936)
金廷蓀 年五十歲(公曆1887年生)

浙江寧波人。現為大運公司總經理、寧波飯店店主、逍遙池浴室、源茂笙記冰鮮魚行、狀元樓菜館、寶成公記銀樓股東、洽成冷氣公司、寧紹商輪公司、華豐造紙廠、江浙商業儲蓄銀行、中匯銀行等董事、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董事、法租界華人納稅會常務委員、浙東商業銀行董事長、寧波廷蓀錢莊店主。 


上海百業人才小史(1945)

金廷蓀 年59歲 浙江鄞縣人 


曾任大運公司總經理,寧波飯店店主、逍遙池浴室、源茂笙記冰鮮魚行、狀元樓菜館、寶成公記銀樓股東;洽成冷氣公司、寧紹商輪公司、華豐造紙廠、江浙商業儲蓄銀行、中匯銀行等董事;浙東商業銀行董事長;寧波廷蓀錢莊店主。住址:亨利路82號。


上海工商人物誌(1948)


【金廷蓀】 1884年生。浙江鄞縣人。早年經商,但熱心公益,曾創辦寧波仁濟醫院。現任四明銀行監察,中匯銀行董事,上海市參議員。 


⑤杜月笙不住杜美路的一个原因



先堆些杜月笙老资料,最后用一篇有点八卦的回忆文字结尾。在1935年的《中国名人录》,第一句话定了位:


ONE of the leading financiers, bankers and industrial leaders of China, Mr. Duo Yueh Seng also has a long record of important achievements in public and civic service, having on many occasions renderedinvaluable aid to his country. 作为中国金融界领/袖之一、银行家和工业领/袖之一,杜月笙先生在公共领域和民生服务方面也有巨大贡献,为国出力、分担困难。

1947年的《上海時人誌》将这段话翻译为:

(杜月笙)熱心社會事業,而愛護桑梓,建設鄉里,厥功尤偉。大業旣成,衆望所歸,慕名而來者甚衆。


他儿子杜维善有口述,他说如下这张照片是父亲办理护照使用,签字非他本人,由他的文字秘书胡叙五代签。



上图来自《最新中国要人伝,朝日新聞1941年》。如下来自1941年上海人名录。



下图,看到杜月笙宁海东路老宅一部分,东湖路70号也参考了老宅格式,这样的话,杜老板住进杜美路新居会有老宅延续下来亲切感。1947年上海电话号码簿记录来宅电话号码为86083,都是吉祥数字,和杜美路杜公馆的那两个电话号码比,86083舒服多了(杜美路电话号码:70097 70064)


Doo Kun Kwan 

216 Ninghai W ( Wagner ) 86083 


消失近20年后,百年杜月笙公馆竟然易地重现了!

2019-01-13 作者:梦游的Z夫人

来源:https://wenhui.whb.cn


我们在陈存仁回忆录发现一个说法,陈存仁是名医,写《银元时代生活史》、《抗战时代生活史》有意思。他曾伴在杜老板身边做主治医生,得以近距离观察到杜月笙晚年生活各方面情况。




在《我的父親杜月笙暨杜府舊事:杜維善口述歷史》里,杜维善听到的说法是那个中式亭子是供奉狐仙的。




我们从杜维善的片段回忆文字里还发现这样一句话,父亲不喜欢外国人。这大概可以部分解释,杜月笙迟迟不搬来杜美路杜公馆的原因,周围都是外国人大宅,杜公馆也争气的,但抬头不见低头见,能不见就不见......






杜家的家庭照片:






⑥东湖宾馆三号楼是栋老公寓


东湖宾馆三号楼是俄国人建造的“杜美公寓”,圈进东湖宾馆,其实,TA正确地址是东湖路56弄39号。这个故事以后单独说,关于俄国犹太人漂泊在上海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