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不让一只熊成为熊?

阿园 小活字
2024-09-08

〇 《森林大熊》,约克·米勒/绘


1月4日,拼多多员工凌晨下班猝死事件再度引发全网对996、007高强度加班文化的讨论。在这个内卷心态盛行的社会氛围里,不论是职场里的“打工人”,还是尚在成长阶段的孩子,都难以抵挡“凡人军备竞赛”的大潮;在满负荷空转的状态下,有人身心俱疲,对未来感到迷茫,甚至丢失了生命的意义。

 

社会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大数据时代的人们不是更容易找到灵魂的火花吗?在德国绘本大奖得主约克.史坦纳(Jörg Steiner)与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得主约克·米勒(Jörg Müller)共同创造的绘本世界里,他们试着讲述现代工业文明里的自我迷失,并提醒人们:时代大潮的集体进军,仍需要独立个体的生命意义。


来自德国音乐人© Reinhard Mey




1

一只想成为熊的熊


Der Bär,Der Ein Bär Bleiben Wollte
《森林大熊》
文:[瑞士]约克·史坦纳(Jörg Steiner)
图:[瑞士]约克·米勒(Jörg Müller)
 
〇 《森林大熊》,熊终于醒了

冬眠的大熊一觉醒来,发现整座森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现代化的工厂。这时跑来一个管理员,他把熊当做是偷懒耍滑的工人,呵斥道:“喂!你在这里干什么?快去工作!”熊吓得赶紧说:“我是熊呀!”

管理员不听,把眼前这只大懒虫提去见人事主任。人事主任问他为什么不好好上班,捣什么乱?“我是熊呀!”熊再说。于是,人事主任带他去见副厂长,副厂长又带他去见厂长。厂长从报纸后抬眼说了一句:“好个肮脏分子”。他用分子两个字,是为了显得和别人不一样。
 
〇 《森林大熊》, 董事长办公室地板上有一张熊皮,把熊吓得目瞪口呆

为了证明熊不是熊,工厂董事长带他去了动物园和马戏团。那里的熊都说:“你一定不是熊,因为没有熊是在笼子外或坐在观众席里。”熊虽然心里一直在想:“我知道我是只熊,为什么别人都搞不懂呢!”但当别人叫他穿上工装、刮好胡子时,他只好不再反抗了。
 
和其他人一样,熊每天打卡上班,在机器的电钮开关上按来按去。夏天过去,秋天来了。树木的颜色越多,熊觉得越累;他早上都爬不起来,工作时也会不知不觉睡着。

〇 《森林大熊》, 有人命令熊刮胡子,他也照做了


一天,管理员气冲冲地吼:“我们不用懒虫,你被开除了!”熊问:“开除?你是说我去哪里都可以,没人会挡着我了?”他赶紧拿着包袱上路,沿着高速公路漫无目的地走了一天一夜,终于走到一家旅馆。他有礼貌地说:“我很累,想要一个房间。”旅馆招待看了他好一会儿,说:“我们不租房间给工人,更别说是熊了。”
 
熊如梦初醒,终于想到自己是谁。他跑出旅馆,走过雪地,进入山上的森林。他一直走,一直走,后来在一个洞口坐下来。熊望着天空发呆:我是不是忘了什么重要的事?他想,可是到底是什么?
 
〇 《森林大熊》, 大熊在洞口坐了下来,望着天空发呆
 
《森林大熊》是约克·史坦纳与约克·米勒在1976年创作的图画书,讲述了一个在现代工业文明中自我迷失和找寻的寓言故事。大熊一次次为自己辩解,却一次次遭到否定和嘲笑;于是他自己也渐渐动摇起来,忘记了自己究竟是谁,来自哪里……
 
这本书原名是《想要成为熊的熊》(英文名:The Bear Who Wanted to Be a Bear),这段看似荒谬而实则合理的人间经历,引导人们跟随大熊一样思考:为什么别人要命令和塑造我?为什么我放弃抵抗?在现代文明的惯性里,我们遗忘了什么?亚马逊上有读者把这本书称作“A Life Changer”,在评论里这样写道:
 
很少有人说童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看世界的方式。这类书的作家通常包括克里斯·范·奥尔斯伯格(代表作《极地特快》The Polar Express,1985)和谢尔·西尔弗斯坦(代表作《爱心树》TheGiving Tree ,1964)但我会加上约克·史坦纳与约克·米勒,他们的作品主题触及了微妙的自我发现——“我如何看待自己?” VS “世界如何看待我?”
(@ McYa,Amazon)



2

再见,小兔子


在《森林大熊》出版后的第二年,这两位图文作者又合作创作了《再见,小兔子》,在这部绘本里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安于现状的惯性和对自由的追求。


DieKanincheninsel
《再见,小兔子》
文:[瑞士]约克·史坦纳(Jörg Steiner)
图:[瑞士]约克·米勒(Jörg Müller)
 
在兔子工厂里,兔子们被关在狭窄的笼子里,饲料通过传送带送到他们面前。有一天,大灰兔的笼子里送来了一只小棕兔。受到惊吓的小兔子在角落里瑟瑟发抖,大灰兔世故地给它介绍这里养尊处优的生活:“我们在这里过得好极了!小瘦兔子从笼子里拎出来,大胖兔子被装进箱子里带走,世界就是这样运转的。”
 

〇 《再见,小兔子》,两只兔子初次会面


当被问到胖兔子被送到哪里去,大灰兔也表示不知道,但相信那是一个更好的地方。这让小棕兔想起了乡村的生活:白天太阳照,晚上月儿亮,有三叶草、树根和胡萝卜。大灰兔早就忘记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了,在小棕兔的鼓动下,它决定一起提前出去看一看。

〇 《再见,小兔子》,两只兔子啃掉壁笼,钻了出来

 
两只兔子啃掉壁笼,从通风管钻了出来。它们穿过沾满露水的草地,路过流动的小溪。大灰兔学小棕兔竖起耳朵听周围的动静,吃从来没吃过的蒲公英,但还是被意外的险境吓坏了:它们被天鹅扑、被大狗追,还差点被陌生人抓住。面对陌生而危险的自然,大灰兔陷入了低落的情绪。最后,小棕兔答应陪它回家。

〇 《再见,小兔子》,经历被人抓、被狗追后,大灰兔想回家

在逃出的第二个夜晚,它们回到了兔子工厂外的铁丝网。小棕兔在这里和大灰兔告别:它不能呆太久,因为它要留在外面的世界。大灰兔说,不论自己长多大,永远不会忘记小棕兔这个朋友。它钻进通风孔,望着朋友远去的背影喊道:“再见,小兔子!祝你好运!”

〇 《再见,小兔子》,分别的时刻

 

《再见,小兔子》让很多读者想到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用不可思议的方式越狱并重获自由,久被禁锢在监狱的人们却已经忘记了自由意味着什么,老人布鲁斯甚至在出狱后终结了自己的生命。大灰兔和小棕兔的命运也在分别时奔向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大灰兔的结局定格在了最后迷茫而留恋的眼神里。它不知道未来等待着自己的是什么,就像人们不知道明天的命运一样。绘本的最后一页只有一副图画:在月下,小棕兔遇见了刺猬。这也许是它的新朋友。


〇 《再见,小兔子》· 尾页
 
《森林大熊》和《再见,小兔子》的故事结尾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大熊最后回到洞穴了吗?大灰兔会被送到屠宰场吗?小棕兔会在自然险境中存活吗?这两位同名约克的图、文作者,用现代动物寓言隐喻社会里自由独立和集体制度的冲突,把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的不同境遇呈现给大小读者,但没有对任何一方抱有偏见,只有对两种命运的牵挂。


3

两个约克

用文字和图画记录生存环境的变化


两个约克的故事看上去荒诞不经,却刻画了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真实世界。他们试图去探究自然环境、工业文明和个体命运的三角关系,这在绘本里并不常见。他们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创作主题,和自身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
 
〇 约克·史坦纳 Jörg Steiner,1997年摄于比尔
(照片:Keystone / Ayse Yavas)

约克·史坦纳(1930-2013)被誉为“现代瑞士文学的独特声音”。在50年的创作生涯里,他撰写了30部作品,包括小说、诗歌和童书,获得了柏林文学奖、德国青年文学奖在内的十多个奖项。他的童年在瑞士比尔度过,父亲是比尔市的一名公务员。年少的史坦纳不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于是先当了药剂师的学徒,后来又去读师范学院,在1953年成为了一名老师——这段依附或标榜权威的经历,让他开始思考个人和社会制度的关系,并由此产生了创作灵感。
 
史坦纳后来创立了小型出版社,担任过记者、文学编辑和发行人。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他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的政治意识。在作品里,被“囚禁”的主角常常在舒适的惯性和对自由的渴望间徘徊。70年代,史坦纳陷入了一次写作危机,之后开始创作儿童绘本,并在绘本故事创作里找到了新的自由。而与他合作最多的插画家就是约克·米勒。
 
〇 约克·米勒 Jörg Müller (照片:babelio.com)

约克·米勒1942年出身于瑞士洛桑,在苏黎世读完艺术学校后,他在巴黎做了三年广告设计;后来在父亲的经济支持下开始从事童书创作。第一部作品《推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1973)就让米勒名声大噪。这一本具有颠覆性的图画书,由七张每隔三年在同一角度取景的作品组成,呈现了这个地方二十年的变迁史:从第一幅画的虫鸣鸟叫,到第七幅的车流喧嚣。没有文字,但足以通过画面感受作者传递的讯息——此时此刻脚下的水泥地,曾是动植物茂密生长的自然。

〇《推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 约克·米勒/绘
 
看米勒的画作,就像看一场电影。立体感极强的画风里,处处充满了耐人寻味的细节;偶尔出现的漫画格,让画面产生一种连续的动感。有人把他称作“擅用镜头的绘本导演”。米勒的写实画风和史坦纳的文字不谋而合。史坦纳笔下的故事情节是荒诞的,但是所刻画的现代世界却是真实的。他们两个人都热衷于描写个体的意识觉醒,自由与笼中舒适的矛盾,以及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〇《推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 内页图,约克·米勒/绘

除了《森林大熊》和《再见,小兔子》,他们还合作了《太阳石》(Die Menschen im Meer,1981),《熊园的老人》(Der Mann vom Bärengraben, 1987),《城市音乐家:动物起义》(Die neuen Stadtmusikanten. In: Aufstand der Tiere, 1989)等脍炙人口的绘本作品。1994年,约克·米勒获得了国际安徒生插画奖的肯定。
 
如米勒本人所说,他无意宣扬“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因为他“既非道德家也非说谎者”。他们的创作是为了呈现这个世界的真实模样,并且让读者思索自己的生存环境。许多大人喜欢他们的故事,但同时也担心孩子看不懂这种深刻主题的绘本。其实是否“看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到”有这样的故事存在

只要看到了故事,小朋友也会思考复杂的命题,提出深刻的问题。美国儿童文学家苏斯博士说:“孩子喜欢我的作品,是因为我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用深刻的故事建立独立思考的根基,在这个强势的现代社会打破惯性,找到人生的价值——这也是约克·史坦纳和约克·米勒送给一代又一代人的礼物。



- End -


作者:阿园,小活字新媒体编辑,毕业于机械专业,喜欢自然的生命力。


 看见更多精彩  ↓  




编辑:zoon
排版:阿园




别忘了点赞和在看哦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小活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