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见 | 起底“重庆大学赝品博物馆”事件主角吴应骑
美是共识,美是见识
荐见第105个
关于美的故事
作者 | 亚博
重庆大学的“博物馆风波”,怕是要被写进历史了。
掀起风浪的,是一位文物爱好者,化名江上。10月14日,他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重庆大学耗资670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将遮遮掩掩的重庆大学博物馆,摊开在大众面前。文风戏谑,加速了文章的传播,两天时间10万加阅读,近万人“在看”。
部分节选,带大家感受一下“笑出八块腹肌”的感觉。
江上为这件展品命名为“改装版秦始皇陵铜车马”。
称其“改装车马体量硕大,通体错银。虽做工粗糙,细节也不怎么讲究,但人家马多呀,比秦始皇座驾还多了两匹马。四前两后整整六匹,马力强劲。秦皇汉武,输掉哪里只是文采。重博这架独步古今、僭越礼制、颠覆历史的超标豪车,应该是给什么样的牛人坐的呢?”
“除了这个,展厅里还有一件迷你版轺车,电镀工艺,嵌玉镶宝。车上坐着一土财主模样的人,抄着双手,缩头缩脑,神情呆滞。一副生无可恋、信马由缰,爱特么去哪儿去哪儿的样子。”
“高达一米多的汉代雁鱼铜灯plus!造型来自平朔秦汉墓或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省掉了不少细节,体积却比它们大了十倍有余。这么庞大的铜灯,重博竟有一对儿,兴许是汉代大街上当路灯用的吧。”
“这条趴在青铜灯柱上的四脚蛇,好像是被称作龙来着。长得这么搞笑,它妈妈知道吗?”
“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鲜于庭墓骆驼载乐俑,在重庆找到了它失散多年的兄弟。”
鲜于庭墓出土三彩骆驼载乐俑
“‘三彩挂蓝,价值连连。’这件大到没朋友的三彩肥婆不仅挂蓝,挂的还是现代才有洋蓝,比圆珠笔涂的还蓝。那张柿饼脸,那双斗鸡眼,也大大突破了唐代审美的下限。”
国内多名博物馆文物专家称,“从这些公布的展品来看,绝大多数已经是假冒到荒唐的地步”。
一天后,重庆大学官方微博回应,称“立即成立专门工作组,对该情况进行核查,核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现该博物馆已闭馆,重庆市文物局就此事介入调查。
而此次博物馆展品,多为原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吴应骑教授的捐赠。成为风口浪尖上的人,这也许并非吴应骑始料未及的事,因为赝品被卷入风波也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才经历的事情。只是像重庆大学博物馆体量、影响这么大的,的确是头一回。
1
一朝上热搜,重庆大学博物馆筹备的时间可不短。
2016年1月21日,重庆大学举行了中法艺术交流专题学术研讨会。重庆大学时任副校长表示,“筹建博物馆是多年前的想法,正好借学术研讨会的机会,加快建馆的步伐。”
在此一个月前,重庆大学刚刚邀请了国内14位文物专家对建馆工作进行了评估。方案如何提出并发起,评估的流程也不得而知,最终公布的结果是专家们一致认为“以吴应骑教授所捐赠藏品建设重庆大学博物馆”可行。
2018年1月,建设工程被提上日程,重庆大学计划将在虎溪校区建设一座博物馆,10个月后竣工并验收。在“重庆大学基建规划处”的官方网站上,记录着项目资金等数据,“总投资605万元,建筑面积1494平方米,由连廊改造而成,包含展厅、会议室、办公室、精品储藏间等。”
重庆博物馆
2018年10月19日,博物馆进入布展阶段工作。
这就进入了捐赠者吴应骑的主场,一年筹备期倒计时开始。但吴应骑为收藏筹备的忙碌,可不是从这一天才开始的。1945年,吴应骑出生在一个重庆当地很有名资本家庭。因自幼喜好绘画,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
毕业后,吴应骑进入四川美术学院任教,一直工作了20多年。在此期间,他创办了美术界核心期刊《当代美术家》杂志,“善假于”艺术品,从那时候便开始了,顺带突显出了他与人周旋的能力。吴应骑的自述中记载:
“1984年,创办之初,我们的刊物是在香港百乐门印刷有限公司印刷的,由于学院的经费有限。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一些谈判策略,几经周折,几经反复,我坚持压到最低价,用该公司驻京经理冯沃珩先生的话是‘跳楼价’。为了弥补他们经济上的损失(将近一万五千元左右),来点精神上的找补。在洽商过程中,我又提出赠送给他们名家的字画一幅。以平衡对方的心理。为了能顺利地、尽快地将合同签订下来,我只好去找创办之初支持和指导过我们的刘开渠求援。”
“刘老师听我将意图说明后,立即给公司题写了‘发展文化事业’的条幅。后来,期刊顺利出版后,我请冯经理到刘老家,又请刘老亲自将条幅赠送给他。像这类为了疏通关系,给学校办事,在我的记忆中刘老给我们写过20多幅字。”
2
除了创办刊物,川美还要建立美术馆。
“为了让美术人才的辈出,吴应骑为推动川美77、78级学生进京参展使出了浑身解数。他以自己在中央美院和媒体界的人脉关系,幕后推动著他们成功参加展出。为要搞好美术研究,吴应骑领衔筹建川美美术馆,带人上北京,跑成都,历尽艰苦,不但跑回了建设的批文,还真把美术馆建成了。对这些,在四川美术学院工作的教师对记者说,“吴应骑是推动著四川美术学院前进的人。”
这些采访的文字出现在《吴应骑推动四川美术研究》一文中,时隔久远,文章的真实性已不可考证,如果采访属实,这也许是吴应骑在川美的高光时刻。之后,他便开始一段高开低走的时期。
赝品事件的影响,第一次正式出现并影响了吴应骑的生活。
据吴应骑前同事、原四川美术学院教师林木回忆,“吴应骑曾花了一两百元钱在成都地区购入了一幅傅抱石的假画,转手以5万元的价格卖给北京的一位买家,90年代的5万已经很贵了。最后这位北京买家知道自己高价买入的傅抱石画作竟是赝品,一气之下,把他们告到了重庆,当时在重庆商报也刊登了这起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在四川美术学院也是影响很大。”
当时,林木一篇《假教授卖假画》,刊登在北京《文艺报》头版上,川大几十名教授写联名信敦促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平息川美部分师生之愤。“最终,吴应骑将买画的费用退还给了买家,被免去了杂志主编的职位。”林木说。
四川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唐允明也证实了这一说法,称当时学校领导班子开了党政联席会,对吴应骑免职。对于这一指称,吴应骑女儿吴晓妮在回应时称,“确实有这个事,但说我父亲被免职纯属造谣。”
3
再后来,吴应骑便离开了川美,来到了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任常务副院长。
目前,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的官方网站上仍刊登着吴应骑的个人介绍,不乏文学色彩:“为专业研究,曾远涉天山,去过广袤无垠的浩翰戈壁,深入到新疆腹地的克孜尔石窟、森木赛姆石窟;西去敦煌、炳灵寺石窟;北上云岗、晋祠;逐鹿九朝古都洛阳的龙门石窟、巩县石窟;南下云南丽江东巴文化、元谋人的发祥地及大足石窟等,并对中国的各主要博物馆进行了考察。”
在他“为从事专业研究”的这些年,始终没忘记收藏。
“我曾经用一块旧的上海牌手表,换了一件西周时期的铜马车。”吴应骑说,“东西卖出去才是钱,我收到一件藏品,就像自己生了个娃儿,从来不卖,我的收藏是一种生活状态。”
其他文章也开始陆续记录下爱好收藏的吴教授。一篇刊登在2005年的《今日重庆》期刊,题为《盛世话收藏——吴应骑教授谈收藏》的文章上写着:
“听说山西民间有两尊佛像放在谷仓里垫底,吴先生和儿子一起奔赴山西,东打听,西打听,终于找到了那个老农,看到那两尊佛像。乖乖,比真人还高!吴先生喜出望外。几经商谈,老农终于同意转让佛像,吴先生如获至宝。然而,这么高大的两尊佛像,怎么运回重庆却是一个问题。那时交通很不方便,想来想去,决定用拖拉机运到北京。”
“为了保护佛像,吴先生就和儿子坐着拖拉机一人抱一个佛像,运到城里。因怕佛像受损,他们又找来木匠师傅,做了两个大箱子,把佛像装运到北京火车站,然后再转运回重庆。至今,两尊佛像陈列在重庆大学美术博物馆里供人观赏,无论走到都里,首先引起吴先生关注的就是文物、古迹、字画。”
文中称,吴应骑还在重庆多次为收藏群体讲解收藏,在替一些藏友鉴定出赝品时,给广大收藏爱好者提过一个醒:“宁吃鲜桃一口,不食烂杏一筐。”
如此爱好,吴应骑的藏品越来越多。2007年前后,他在重庆珊瑚坝开了一个1000平方米的小型展览馆,展出了147件私人藏品。那时,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开一家能摆放自己藏品的私人博物馆,还要“向市民免费开放,让市民也能触摸历史,增加重庆的文化内涵。”
顺势,收藏也干脆成了学术上主攻方向之一。吴应骑先后在省级等刊物,发表了《怎样鉴定当代中国画》《怎样鉴定中国古代瓷器》《怎样鉴定中国古画》等多篇论文。
2010年,在《艺术探索》第98期上,吴应骑发表了《唐代仕女画“丰腴美”的成因》。论文分析了唐人以胖为美的倾向,贵族女性武则天、杨贵妃等对丰腴审美形成的推动,还对儒释道思想对审美的影响进行了分类,通篇从心理角度出发,历史故事详实。
按照这个思路,对于鉴别重庆大学博物馆中唐三彩仕女,的确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
除了写论文之外,写书是一个教授的另一个标配。
吴应骑写下《塔岛野魂:高更传奇的艺术人生》,现在还在市面上销售,被列为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的科研成果。作者栏除吴应骑之外,还有米洁、吴文厦两人。
吴应骑全家出动著作的一本艺术书籍《塔岛野魂》
合著者之一米洁,是吴应骑的另一个女儿。曾任中国油画学会新闻部主任,现为刘开渠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豆瓣评分2.9的《天机·富春山居图》,在2012年拍摄结束时,米洁和吴应骑同时出现在3月的杀青仪式上。制片方为了增加电影的关注度和含金量,通过电影《新富春山居图》雕塑展的策划人米洁,邀请到了吴应骑客串一幕戏。
这部以文物和赝品为题材的电影《富春山居图》里,吴应骑和女儿米洁都有参与,各有分工。“和刘德华的对手戏”成为吴应骑一段时间的宣传标签
影片中,吴应骑和刘德华举酒碰杯的一场对手戏。吴应骑说:“一个镜头,我们却碰了8次杯。”对于这次经历,吴应骑与其他几位艺术家们一起充当了“群众演员”,感觉像参加了老朋友聚会。
另一位合著者吴文厦,后也被证实为吴应骑之子。而吴文厦的身份,使他与此次“重庆大学博物馆风波”更多了一层直接关系。吴文厦正是重庆大学博物馆现任馆长。
4
2019年2月25日,重庆大学博物馆组织了博物馆捐赠藏品移交工作协调会,吴文厦和吴应骑无疑是必然会出席的两位。一天后,藏品移交工作顺利进行,吴应骑捐赠的342件藏品入驻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博物馆临时展馆,其中青铜器22件,陶和瓷器161件,玉器159件。
谁鉴定过这些文物?吴应骑曾经回答过,“这些文物都是经过相关专家鉴定的,非常珍贵的文物占到60%以上。我希望重庆大学的博物馆能建设成全国高校中一流的博物馆。”吴应骑的女儿也回答过,“在展品移交给学校之前,吴教授曾主动要求校方对展品进行过鉴定。”
重庆大学称博物馆文物并非全部由吴应骑捐赠
一般而言,高校博物馆在接受文物爱好者收藏的捐赠时,通常会采取“科技检测鉴定”或“专家组鉴定”的方式,前者会对文物本身产生微量损坏,一般较少采取;后者则需根据捐赠类别,要求不同机构的相关领域3到5名专家鉴定。
2月26日,移交完成。在此之前,没有确切的信息记录了是否鉴定这一环节,而且在移交完成之前,也应该没有人对这些文物提出过大的异议。
距离重庆大学博物馆,本月开馆还有不到8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重庆大学多方筹备90周年校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任正非以个人向母校捐赠了100架钢琴。他将“希望从青少年们开始,不要单纯是数理化,应该有全面的、思想的发展,奠定一个广阔的文化基础”的厚望,寄予在母校身上。
学校的相关负责人也想用实际行动去推动着这件事,而且有要实现的更高的想法,“博物馆是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必备条件之一”。
时间到了10月12日,重庆大学校庆日,博物馆开馆。两天后,江上这篇博物馆赝品文章,流量、热度瞬间置于校庆余热之上。重庆大学画风急转,几乎成为众矢之的。现在,社会各方都在等待重庆大学博物馆的核查结果。不知最终结果如何,但可知的是,在这场闹剧中美和鉴赏始终缺失。
听你说👏
从“冀宝斋博物馆”到“重庆大学博物馆”,
赝品文物从民间走向公立,
你认为什么是“国宝帮”这些年长盛不衰的原因
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分享!
留言点赞👍第一名将获得👇
《艺术精神》
奖品由“当当网”提供。
书中涵盖了罗伯特·亨利对美的全部认知,
对线条、块面、明暗、色彩、笔触、背景的独到见解,
对伦勃朗、提香、马奈、雷诺阿、塞尚的批评,
对绘画、音乐、雕塑、诗歌、哲学的共时思考,
对时代审美的反思,对艺术个性的鼓励,对永恒艺术的追寻……
透过他的只言片语,你将抵达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那个瑰丽而伟大的思想所在。
那就是艺术精神。
— 买书当然是当当 —
✏️
通过留言或者后台消息告诉荐见
你的艺术故事线索
被采纳者将获得报酬奖励
荐识
带你见识世界的
美与真知👣
排版编辑 / 施冬雅
未经授权转载图文者必究
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后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
一个热衷发现和分享美好事物的美学共同体
提供一千种发现美的法门
因为“荐”,让更多人拥有“看见”的能力
让更多人领略到美的深处
和我们一起
听荐幸福,看荐美
猛戳右下角,志趣相投的我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