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2021 产业专题】水下机器人 精彩报告,敬请关注!
CAA
Intelligence Sets Sail for a Shared Future
2021中国自动化大会将于2022年8月11-13日在云南省昆明市海埂会堂举行。
本届大会设置共计近50个专题论坛,涵盖航天、类脑智能、军事智能、认知计算等多个热点方向!
产业专题——水下机器人 整装待发,将于2022年8月12日召开!精彩报告,不容错过!
水下机器人
海洋强国是我国的国家战略,水下机器人是海洋研究和海洋开发的主要装备。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其分支机器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水下机器人以新技术革命的形式进入“智能水下机器人”时代。本次论坛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国内从事水下机器人研究和应用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从人工智能、仿生、组网及协同控制、故障诊断与容错处理、自主作业技术以及新概念水下机器人等方面为我们奉献精彩的报告,分享各自领域内的最新成果。
专题主席
孙长银
中国自动化学会学士、副秘书长
安徽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
李智刚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专题报告
孙长银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秘书长
安徽大学党委常委、副常委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
报告题目:
基于能力的多域智能系统思考
报告摘要:
智能化、集群化、多元化是未来战场应用场景的发展趋势,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跨天空、海面、海底的多单位混合作战群,并进行了实战演练,以期在战场对抗中形成全方位、多纬度的战略优势。多源跨域感知和控制的国际竞赛,智能化、多源化、精准化的感知与控制是围绕未来各领域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的核心研究内容。
报告人简介:
孙长银,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自动化学报》 副主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自动化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习机器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1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科技部首批“人工智能专项”重大项目负责人,江苏前沿引领基础专项领衔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杨嘉墀科技奖一等奖、WCICA谈自忠理论论文奖、CAA自然科学一等奖、CAA科技进步一等奖、IEEE期刊优秀论文奖,陈翰馥奖等。目前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智能控制与智能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王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题目:
水下仿生机器人-作业臂系统及其自主水下作业研究
报告摘要:
水下移动作业机器人系统在海洋观测、水下探索、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水下仿生水下仿生机器人-作业臂系统(UBVMS)是一类采用仿生推进机制的水下移动作业机器人系统。报告介绍了仿生水下仿生机器人-作业臂系统RoboCutt的系统结构,仿生推进系统设计、轻量化作业臂设计;给出了UBVMS系统模型、运动控制算法、航向和深度闭环控制策略;提出了UBVMS的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基于视觉系统的目标识别、定位,视觉伺服抓取控制和稳定悬停控制方法。所研制水下机器人系统开展室内外水下目标抓取实验测试的情况。
报告人简介:
王硕,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导,智能机器人系统研究部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首席教授;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首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总体组专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299专家;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宇航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水下仿生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控制、机器人学习、多机器人系统研究。主持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专题、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支撑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4项;合著图书4本,发表SCI/EI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0余项;主持制定机器人国家标准2项。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题目:
基于升力原理的深海高速潜水器研究与探讨
报告摘要:
报告首先从我们海洋科学考察谈起,其次介绍深海科考利器—水下机器人,再次介绍升力型高速潜水器研发与试验进展情况,最后提出该型机器人尚待攻克的关键技术与挑战。
报告人简介:
刘开周,男,现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海洋机器人系统建模与仿真、水下高精度导航、自主控制、系统辨识以及海洋机器人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主持和参加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及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在内的多项国家级海洋机器人课题,包括蛟龙号控制系统、深海勇士号控制系统、水面环境参数观测系统、升力型高速自主水下机器人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获授权国家专利23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中国侨界贡献一等奖,及中共中央、国务院载人深潜英雄、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等荣誉。
文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
水下仿生软体机器人
报告摘要:
用于抓捕的水下作业机器人的研发难点可归结为水下环境感知、目标识别、高效无损抓取。围绕基于软体机器人技术的水下环境感知与目标抓取这个关键科学问题,构建一个基于智能结构与智能材料的柔性机械臂/手、水下潜航器于一体的新的科学与工程实验样机具有科学意义。本报告我主要将汇报三个方面的内容:1)集合吸附,缠绕,感知能力为一体可自主抓取的仿生触手软体机器人。2)介绍一种基于反向等曲率快速求解连续软体机械臂的逆运动学模型,为实时控制奠定基础。进一步针对水下复杂环境,采用一种新的在线机器学习控制方法来解决软体机械臂的内部静态非线性、外部环境、水下视觉反馈扰动的耦合效应,实现柔性机械臂在水下不同扰流环境中的闭环自主抓取。3)将软体机械臂与多个水下机器人平台(螺旋桨式,多足仿生式、深海潜航器)结合,实现从浅海到深海的目标捕获。
报告人简介:
文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仿生机器人(Bio-inspired Robotics)、软体机器人(Soft Robotics)、机器物理智能(physic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主要研究主要致力于融合力学、新材料、机器人控制、机器学习的仿生与软体机器人技术,构建可高效、安全与人类、自然界交互的软体机器人。曾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自然基金重大研发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课题,德国Festo企业横向课题等多项。文力实验室在机器人学与仿生学领域著名杂志Science Robotics封面, Science Advances, Int. J. Robot. Res. (IJRR)等刊物共发表 SCI/EI论文90余篇。研究成果被《Nature》,《Science》,《MIT Technology Review》等多次报道。目前研究成果已在轻工业、医疗、深海极端环境得到应用。超材料软体机器人应用于我国奋斗者、深海勇士号的深海作业任务。文力获得斯提芬·沃格尔青年探索者奖,熊有伦智湖优秀青年奖等。目前担任机器人领域期刊Soft Robotics副主编,仿生机器人期刊Bioinspiration Biomimetics编委,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副主编等。
贺威
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
协作机器人智能控制报告摘要:
协作机器人具有部署灵活、操作简单等优势,在先进制造、社会服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报告首先围绕协作机器人高精度跟踪控制问题,介绍多约束条件下不确定机器人智能控制算法;其次聚焦机器人与环境物理交互问题,分析复杂环境下协作机器人阻抗控制策略;进一步考虑多机器人协同作业和人机协作场景,提出几类协作机器人的协同控制方法,并介绍基于以上智能控制策略研发的智能分拣系统、人机协作系统等,最后对相关研究领域进行展望。
报告人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导,目前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IEEE TRO、TCST、 TNNLS、TSMCA、《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编委。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主持JW科技委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优青项目、牛顿高级学者基金、北京市杰青项目等科研项目。
李慧平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
海洋航行器经济规划与预测控制
报告摘要:
高性能运动规划与高精度控制是自主海洋航行器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围绕海洋航行器的经济运动规划与优化控制问题,报告首先介绍基于经济模型预测控制的自主海洋航行器运动规划方法,该方法可有效调控运动规划能耗与安全性之间配比,然后介绍欠驱动海洋航行器的预测跟踪控制理论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经济预测控制的运动规划可有效减少能量消耗,基于预测控制的跟踪控制方法可显著提高控制性能。
报告人简介:
李慧平,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教授,博导,院长助理,IEEE高级会员,IEEE工业电子西安分部主任,主要从事模型预测控制、水下航行器导航、智能决策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Springer 全英文学术专著1部,入选国家优青、陕西省杰青以及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担任IEEE TIE, IEEE TII,ASME DSMC等多个期刊编委,曾任IEEE/ASME Trans. Mechatronics客座编委以及2020IEEE ICPS程序委员会主席。
杨申申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报告题目:
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发展与应用
报告摘要:
介绍我国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对三个潜水器在科学、打捞和考古方面应用进行了描述。
报告人简介:
杨申申,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水下工程室主任,研究员,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对象。为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成功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担任了7000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项目副主任设计师、4500米(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副总设计师。
还等什么!心动不如行动,抓紧时间注册CAC2021,让我们8月相约云南昆明,不见不散!
New media channels of the CAA
WeChat (English)
Website
Membership
Bilibili
Douyin
iQiyi
Conference
CAC
Contact Us
Address: No. 95, East Zhongguanc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ostcode: 100190
Tel:
010-82544542 (for general affairs)
010-62522472 (for membership)
010-62522248 (for academic events)
010-62624980 (for financial affairs)
Fax: 010-62522248
E-mail: caa@i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