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的政治胎记与密封华为的勇气
IEEE的政治胎记与密封华为的勇气
作者:董指导
1977年是中国科学界的春天,先有8月科学与教育座谈会召开,后有断层数十年的高考在12月恢复。而夹在两件大事之间的,是一次看似普通却意味深远的交流活动。9月27日,IEEE代表团抵达中国,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访问。
这次交流活动是由中国电子学会邀请发起的。IEEE的代表团们在上海参观了由老校舍改造而成的芯片厂---拥有八百多人却只能生产不到10%的简单大规模集成电路。
在北京,代表团们看到了勾起他们童年回忆的旋转式拨盘电话在中国流行;也在禁止拍照的状态下,看到了中国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013计算机。
参观完毕后,IEEE总结道,“中国落后欧美10-15年,但拥有技术转移能力的经济系统,且最终具备从欧美地区已开发的技术池中汲取的能力”。
而对于中国提出的”在2000年之际,实现在重大科技领域接近、追平甚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代表团们认为可以做到。甚至1985年,IEEE在中国开设了分会,以推进技术交流。
然而,42年后,当中国真的快要实现原计划在2000年实现的目标时,IEEE嘴上说得天花乱坠,反手就是各种针对:禁止华为的员工作为旗下期刊杂志的编辑和审稿人。
华为是被限制的国内第一家公司,但这并不是IEEE第一次对其他国家作出限制。早在2004年IEEE就因美国政治导向原因,限制了伊朗、苏丹等国家的研究人员参与刊物编辑。
IEEE官方介绍的使命是“鼓励技术创新,为人类谋福祉(for the benefit of humanity)”。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人类”两个字前面应该加个限定“美国政府认可的”。
有着近100年历史的学术机构,却做出如此的动作,令不少学术界人士愤慨,我信你个鬼,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其实,学术大平台IEEE,早就有了政治胎记。二战后,IEEE前身就承担了部分政府公共职能,以提高影响力。例如,1944年6月,其前身《IRE会报》就在封面刊登了推介美国第五次战争贷款的宣传内容。
这就叫做:科学虽然有界定,但爱国是没限制的。与此对比来看,国内某些在大是大非面前,依然想着维护自身商业利益的公司,就有点丢份了。
伽利略曾说过,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时,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但这个论断并不适用于IEEE。尽管IEEE时常被政治胁迫,但其在学术圈的贡献依然巨大。
IEEE发表的文章多次成为科技创新的突破点。例如1963年,首次阐述了激光的基本原理;1964年第一次提出了中微电子概念。
而其发布的标准、协议,也成为国际通用的准则。例如其制定的802系列,则是当今局域网的技术根基。2017年,SCI期刊影响因子发布,IEEE旗下多个期刊位列前茅。
而更让人震惊的是,尽管IEEE国际化策略推行了近70年,但美国本土发表的文章依然占到了50%左右,等于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而这也就是它敢于和华为、敢于和其他国家叫板的底气。而还不够强大,也是我们愤怒的原因。
于是,当我们再次回到事件本身时,就会在愤怒之余多一丝冷意。被IEEE限制,基本等于被行业通用标准、科研体系所抛弃,继而带来商业的孤寂与受困。
当华为被迫去“对抗”全球整个行业时,我们只能感慨产业负重前行、科研仍需努力。一个强大的科技之国,来自于点点滴滴的理论积累,来自于日日夜夜的产业创新。
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的汉密尔顿曾有个实用主义观点,“(贸易)保护是个武器,而不是原则”。心直口快,一语道尽现实。
毕竟,如《流浪地球》里所展示的,谁能代表人类繁衍文明,都还要靠斗争来争取。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请顺手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