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招商零售】年报总结篇(含港股):线下企稳,业态重来

2017-04-07 许荣聪、邹恒超 聪聪说零售

招商证券

零售组:许荣聪、邹恒超


核心摘要

目前半数以上零售企业已公布2016年年报。根据对这些企业分析,零售行业整体业绩仍在底部徘徊,收入增速7.38%较去年有所降低,净利持续下滑至2.28%。但也有一些企稳的信号,部分子行业收入增速抬头,毛利水平全面改善。在行业整体低迷情况下,2016年零售企业从多个方向尝试转型,借助“新零售”契机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打造门店新生态,扩宽客户来源;借助融资并购扩展业务广度,涉足金融等其他领域;通过门店调整和内部管控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效能。

报告摘要

业绩底部有企稳迹象。已公布年报公司整体收入增速为7.38%,较去年8.82%有所下滑,但超市、百货和黄金珠宝三个子行业收入增速有抬头迹象。净利持续下滑至2.28%,黄金珠宝和百货两个收入增长较大的子行业净利率下降较为明显,毛利率各个子行业基本全面出现增长,整体毛利率由15.69%提升至15.93%,行业显现逐步企稳的态势。

“新零售”成为零售企业发展新方向。行业整体低迷情况下,零售企业2016年努力寻求转型。依托线下优势推动线上业务发展,积极与阿里、外卖类、京东到家等电商进行合作,打通线上线下,扩宽获客渠道,增厚收入。通过改造门店构建新生态,一方面苏宁云店,永辉“超级物种”等新门店形式重视用户体验,更好与线上对接;另一方面往小切入便利店,服务社区,往大发展奥特莱斯等业态,抓住消费升级窗口期进行扩张。

借助投资并购拓展公司业务广度。投资并购也是很好增厚业绩,加速转型的方式。同业收购轻车熟路,易于整合,2016年有爱迪尔对千年珠宝的投资和王府井收购贝尔蒙特打入贵州市场等案例。非同业并购方面由于零售现金流稳定、具备线下消费场景、会员基数提供稳定客源等天然优势,对金融类业务和资产较为偏好。伴随着消费金融的火爆和民营银行的落地,零售企业2016年在银行和消费金融领域涉足较多。除此之外也有涉足物流和地产类业务。

通过门店调整和内部管控降本增效。门店调整也是零售企业降本增效的一个重要手段,百货超市关店数量较15年有所增长,新开店保持平稳。黄金珠宝类企业在可选消费行业需求增加的情况下扩张迅速,2016年新开店数同比增长225%。零售企业在16年也大力加强内部管控:促进供应链协同发展,深化供应商关系;通过信息化工具更好的进行企业内部和供应商的管理;借助政策契机积极进行国企改革,提升企业活力。

风险提示:消费增速不及预期。

报告正文

本篇报告主要针对已出年报的主要零售企业(包括一些重点的港股企业)进行分析,这部分企业占行业上市公司总市值的三分之二以上。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公司的分析,去了解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一、整体业绩底部有企稳迹象

超市、百货和黄金珠宝收入增速有抬头迹象。针对已出年报的主要零售企业进行财务分析,行业整体业绩仍在底部徘徊。行业整体营收增速为7.38%,较去年有所下降。其中专业连锁增速下降幅度较大,超市、百货和黄金珠宝收入增速都有抬头迹象,是行业底部企稳的积极信号。



净利持续下滑,毛利情况好转。整体净利率从11年的4.45%一路下滑到16年的2.28%。百货和黄金珠宝两个收入显著增长的子行业在净利率方面下滑明显,超市板块净利率上涨也主要由永辉的盈利改善拉动,专业连锁保持稳定。毛利情况则出现良好的好转迹象,除百货毛利率基本平稳外,其他子行业毛利率全面增长,整体毛利率由15.69%回升至15.93%,行业逐步显现企稳态势。


二、新零售带来新活力

(一)线上线下融合

“新零售”带动线上线下不断走向融合,传统零售和电子商务从竞争开始走向合作,线上流量和实体设施紧密结合,是未来消费发展的大势所趋。从年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2016年,不少手握实体优势的零售企业也在积极进行线上的拓展。拓展方式主要以与电商企业合作和自建线上平台为主。



与电商企业合作。与电商巨头进行合作,是零售企业打通线上线下最便捷的模式,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自16年起开始把线下实体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也乐于与零售企业建立合作。苏宁、三江购物、银泰等本身是阿里系企业,与阿里紧密合作,接入阿里系统积极发展电商业务。超市企业如高鑫零售、三江购物等也与美团、饿了么等外卖类企业合作,为门店周围商圈配送商品,扩宽获客渠道。部分百货企业如广百集团、武汉中商等则联手京东到家这一全新商业模式,增加线上销售。

自建线上平台。除了与电商龙头合作以外,也有很多零售企业采取自建线上平台的模式,加强对线上营运的管控。在2016年,已有零售企业线上平台保持着高速发展,苏宁易购线上GMV增长60.14%,国美增长110%。红旗连锁、合肥百货、金鹰商贸、昆百大、天虹股份、重庆百货、友阿股份等2016年也都在线上自营平台建设上取得良好进展,尤其随着互联网移动化的趋势,零售企业在移动端APP、微信上平台布局不断加码。

(二)打造门店新生态

作为线下的接口,零售企业的实体门店是转型的重要抓手。不少零售企业都在2016年积极进行门店改造升级,打造门店的新生态,一方面更好的迎合线上布局,另一方面门店往“更小”和“更大”两个方向逐步转变。



迎合线上升级。为了更好的实现线上线下的对接,部分零售企业对实体门店进行升级,能更好的同线上进行融合,苏宁16年新开云店99家,继续强化云店+互联网战略,关闭常规店,云店跟常规店相比体验区域更大,定位苏宁易购的线下一体化服务中心。永辉的“超级物种”,也是更迎合互联网思维的门店业态新尝试,主打超市+餐饮的融合,线下体验将客流引向线上。



向“更大”、“更小”两个方向转变。传统的超市、百货也为了更好的吸引客户、提供服务也在不断进行业态转变。一个方向是向社区化便利店转变,主打生鲜类产品,配合线上进行区域配送,服务更多客户。永辉超市和高鑫零售2017年都计划进一步尝试“中央厨房”这一业态,小区门店专门制作熟食及烘焙类产品的半成品,直送餐饮门店,打造B2B2C生态布局。另一个方向就是将传统百货大型化发展,广百和王府井都不断加码奥特莱斯业态,抓住消费升级窗口期进行拓展。合肥百货、武汉中商、友阿股份也准备将传统百货加入更多元素,向综合性的大型购物中心转型。

三、调整转型各显神通

除“新零售”方向布局外,在零售行业仍然低迷的前提下,零售企业尝试从各个角度进行调整转型,寻求出路。

(一)门店调整、降本增效

零售企业通过门店战略调整,降本增效。2016年所覆盖零售企业新开门店数量总和为1206家,2015年新开门店数是1147家,新开门店同比增加5%。2016年所覆盖零售企业总的关店数量375家,2015年关店数260家。



百货和超市稳健扩张,谋求转型。百货类和超市类企业2016年开店数和2015年相差不大,关店数大于2015年。消费升级、电商冲击背景下,传统百货和超市遭遇关店潮,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百货向购物中心转型,超市增加高品质生鲜产品,向体验化、社区化等转型。行业龙头天虹股份2016年新开6家百货,1家购物中心,关闭亏损的1家百货和18家便利店,2017年新开3家购物中心同时对传统百货进行转型改造。永辉超市16年业绩亮眼,17年准备加快扩张步伐,计划新开 Bravo 店超过 100 家,超级物种新开24家。

黄金珠宝类企业扩张迅速。受益于消费升级,80、90后成为主力消费群体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高端可选消费、奢侈品需求增加,黄金珠宝行业发展势头向好,黄金珠宝类企业加速门店扩张。



(二)业务拓展

1.同业拓展

除了零售主业,企业还通过资本手段进行同业并购、拓展金融业务扩大利润来源,助力主业,提升竞争力。

进行同业投融资。同业投资可以实现产业链整合,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效率。爱迪尔于2016年7月完成对江苏千年珠宝有限公司的投资,持有其13.44%的股权,12月完成对成都蜀茂钻石有限公司的投资,持有其7.403%的股权,构建珠宝生态圈。同时2016年12月定增募集4.06亿用于建设营销服务中心,生产扩建。王府井于2016年9月发行定增29.7亿,引入三胞集团作为战投,持股11%,推动国企改革。11月筹划51.2亿收购贝尔蒙特,贝尔蒙特拥有奥特莱斯、春天百货等多个知名品牌。

2.其他业务拓展

零售行业由于现金流充沛、具备线下消费场景、会员基数提供稳定客源,与金融行业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因此零售的上市企业进军的非同业业务多为金融业务,少量一些企业还涉及房地产置业、物流等,可以帮助公司拓展固有业务的、服务上下游供应链、创造多元收益。

开展多样金融业务。零售企业通过参股设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政府2012年开始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到2016年终于落地,苏宁云商、永辉超市、红旗连锁均参与设立民营银行,计划17年上半年之前开始营业。2016年同时也是消费金融行业爆发的一年,抓住这一投资风口,永辉超市、合肥百货、天虹股份和重庆百货分别更深入的布局消费金融公司,广百股份则设立了基金理财公司。



非金融类业务拓展。零售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在物流、房产置业等方面进行拓展。物流方面,苏宁云商年底以29.75亿元收购天天快递70%股份,物流业务加速,社会化物流收入增长320.33%,快递网点达17000个。房产方面,中百集团全面完成中心百货、江夏中百广场两家门店物业资产的资产证券化运作。天虹股份有南昌和苏州两个城市综合体在售,2016 年南昌项目结算 1.56 亿。昆百大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北京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股东所持该公司的控股权。

(三)内部管控,提升效能

1.供应端协同发展

直营比例提升,国内外直采逐步推进。零售企业纷纷通过谋求与上游供应商的新合作形式来有效控制商品采购价格,产地直采逐步推进。百货行业如天虹股份积极搭建全球直采网络,生鲜直采销售同比上升50%,重庆百货由区域代理商向直营供应商转变,直营比例提升,基地直采实现正向净毛利。超市行业也紧抓基地直采的主旋律,永辉超市、重百集团、三江购物等都扩大各类别直采统配门店。

优化壮大供应链。零售企业在现有供应链基础上,顺应自身发展需要,主动开拓优化发展其供应链。三江购物公司和红旗连锁自建配送和物流的拓展,使其拥有了相对完善的物流体系;重庆百货电器加大上游重点厂商战略合作,强化区域联采,推动包销定制,战略品牌销售取得较大突破。2017年武汉中商计划与知名的精肉、熟食、海产等供应链建立战略合作。

赋能供应商,开放供应商策略。为了深化与供应商的友好关系,零售企业尝试赋能供应商,打造最具价值的供应链。平台苏宁云商推出一揽子包括数据、运营、物流、金融等方面的针对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小商品城也积极打造核心供应商队伍,构建基础SaaS(软件即服务)服务体系。

2.信息化建设

搭建内部运营管理平台。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零售企业纷纷建设各自统一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小商品城的杭州微蚁科技有限公司、豫园商城的OA平台、永辉超市的“辉信”、“永辉数据中心”,“供零在线”等相继建成,以期实现企业内部的移动办公功能。

业务信息化,提升经营效率。为了更好的分析顾客需求、支撑业务发展,各零售企业相继实现业务信息化,更新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合肥百货周谷堆“一卡通”基础平台开发建设稳步推进,成功上线蔬菜稽核系统。武汉中商在门店广泛使用“人客合一”会员系统,员工引导发展会员15.6万人。通灵珠宝进一步加强SAP、CRM等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也助力了金融需求,武汉中商“中商e融”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也于2016年成功上线。

3.国企改革

通过国企改革提升企业活力。零售行业一半以上的企业是国有控股,在行业低迷的背景下,国企整体活力不足的问题凸显。加之近年来中央政府对国企改革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强,零售企业希望通过国企改革提升公司效率,取得竞争优势。2016年零售企业国企改革有三个方面动向:1、集团资产注入,如重庆百货注入集团汽贸方面资产;2、引入战投,如王府井通过定增引入三胞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中百集团支付子公司引入产业资本;3、员工持股计划,如鄂武商占总股本7.27%的员工股票激励计划。国有的零售企业从多个层面通过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加快业务转型。

附录:团队介绍

许荣聪,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厦门大学经济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曾任职于长江证券和湘财证券,逻辑推理能力强,覆盖零售行业和新兴金融行业。

微信:xurongcong604

邹恒超,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厦门大学金融学学士,曾任职于国金证券和民生证券,覆盖零售行业和新兴金融行业。

微信:zouhengchao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