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纳兰容若 | 愁多焉得玉无痕

西北孤莲 2021-06-28

公元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花谢春暮,草色含悲,有着“满清第一词人”美誉的纳兰性德,永远闭上了那双深情而忧郁的眼睛……


然而,那一袭白衣青衫的飘逸身影、那一腔撼人心神的倾世才情又如何能让人忘却?


1


本是人间富贵花


1655年1月19号,北京大雪飘飞,天寒地冻。一座豪华的宅院里,一个男婴呱呱落地了,他就是纳兰性德。


有人说,纳兰就是《红楼梦》中宝玉的原型。真伪姑且不论,至少有一点是两人是相同的:都是衔着金钥匙出生,都是典型的超级官二代。


纳兰的父亲是康熙朝名噪天下、权倾朝野的相国明珠;母亲觉罗氏,是努尔哈赤第12子英亲王正妃阿济格的第5个女儿。


再往上追溯:纳兰家族,满洲正黄旗,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旗姓之一——叶赫那拉氏;康熙的曾祖母与纳兰的曾祖父是亲兄妹。康熙就是他的表哥。


纳兰原名叫“成德”,是北京广济寺法璋大师所取。纳兰出生前,明珠专程去广济寺拜谒禅师,请求他为自己即将出世的孩子赐名。


大师拈须,微微一笑:“易经里说,正人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这孩子我猜是个男孩,他的名字就叫成德吧!”又因为是腊月诞生,还起了个乳名:冬郎。


纳兰20岁时,康熙立次子为皇太子,皇太子乳名“保成”,为避太子名讳,改“成德”为“性德”。


纳兰自幼天姿聪颖,秉赋超常,读书过目不忘。其贵族家庭更为他提供了绝佳的成长环境,小小年纪便成了超级“多面手”:通史书、精骑射、擅书法、会丹青,而他最为出色也最为人熟知的便是作词。


纳兰名满天下,不是因为他的出身,不是因为皇帝的宠信,而是“家家争唱纳兰词”!



2


才子卿相第一人


成年后的纳兰,容颜俊美,玉树临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与纳兰同朝为官,曾有诗云:“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楞伽山人,就是纳兰的号。


刚刚二十出头的纳兰在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的指导下,用两年时间主持编篡了了康熙年间最大的一套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皇帝表哥大为赏识。


国学大师梁启超评价他为“清初学人第一”就和他主持这个浩大的学术研究工程有关。


然而,纳兰最突出最为世人称赞的还是他的诗文。其词作尤其杰出,既有清新隽秀之艳,又兼烟水迷离之伤。读之品之,无不令人心动神摇。


二十四岁时,纳兰把自己的词结集成书,名为《侧帽词》。“侧帽”一词典出南北朝时独孤信的故事。此人不仅才华当世无双,且有无人比肩之容颜。可以说,既是实力派,又是偶像派。


相传,一次他外出回城,风刮歪了帽子不自知,第二天全城男子竟然皆效其歪戴帽子之态。纳兰少年英才,以此自诩风流,也毫不为过。


而纳兰词一出,立即风靡于世。其词遍于村郊野舍、旅店馆墙,“家家争唱纳兰词”。有人评价:“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可见得纳兰词影响之广不输柳永。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经典之句,语出天然,又凄恻绵柔,深情刻骨。


王国维评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而其凄婉深情,恰如“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其声之哀,“泣尽风前夜雨铃”,令人不忍卒读,被誉为“千古伤心词人”。


有人曾把他与康熙相提并论,说十七世纪的中国,是属于他二人的:皇帝如皎月朗照,纳兰似灿星闪耀。只可惜纳兰英年早逝,康熙朝星空骤暗。



3


人间深深惆怅客


纳兰天生多情,却情路坎坷,令人扼腕长叹。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有三位:初恋,表妹;发妻,卢氏;再爱,沈宛。


表妹自幼父母双亡,寄居纳兰府。两人青梅竹马,情意甚笃。然而高贵的相府怎么可能选一位家境清寒的孤女做儿媳?


表妹“一入宫门深似海”,“风絮飘残已化萍”。纳兰相思欲绝,“从此箪纹灯影”,声声叹“肠断月明红豆蔻,有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后来,纳兰还曾装作喇嘛冒险进宫偷会表妹,却因宫禁森严,“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从此郁郁度日。


二十岁奉父母之命成婚,本是情伤未愈、意兴阑珊,却不料遇上了他一生最爱的女人——卢氏。


这位兵部尚书家的千金小姐以其温婉柔顺、剔透情心,把纳兰从滴血的伤痛中解救出来。她就像凛凛冬夜的灯光,温暖了纳兰本已凄寒的人生旅途。


婚后生活美好温馨,“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卢氏也是才华横溢,常与纳兰诗文相和。他曾把妻子比作李清照,“赌书消得泼茶香”一句可见两人志趣相投、琴瑟和鸣。


婚姻生活的美满,不仅填补了纳兰情感世界的空白,且大大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短短时间内他写了许多诗词,《侧帽词》就是婚后第二年出版的。


那部工程浩大的《通志堂经解》的编印也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她为纳兰提供了温暖安适的大后方。“深微月下杨枝,催道太眠迟”,新婚丈夫深夜晚归,她柔声相劝,温暖陪伴,给了纳兰最大的精神支持。


然,天妒情深。两人的幸福生活只持续了三年,卢氏便因难产去世。纳兰如遭雷劈,以头撞墙,号啕不止!


数年后。烟雨江南,山温水软,饱受情殇的纳兰再遇如梦佳人。清丽无双的沈宛是江南有名的才女,素来倾慕纳兰。佳人的温柔与才情再次点燃了他早已熄灭的爱情之火。


本以为终于找到了灵魂的皈依,然而煌煌贵胄之家又怎容得艺妓出身的女子登堂入室?纳兰无奈之下,让沈宛做了外室,地位比妾更低。且纳兰要出入宫禁,还必须日日回府。幽闺中的沈宛,除了等待,还是等待。


“雁书蝶梦皆成杳,月户云窗人悄悄,记得画楼东,归骢系月中。醒来灯未灭,心事和谁说?只有旧罗裳,偷沾泪两行。”不平等的爱让有思想有主见的沈宛无法承受,数月之后,她黯然回了江南。


自此,纳兰失去了最后的情感寄托,成了人间深深惆怅客!



4


一宵冷雨葬名花


纳兰去世时年仅三十一岁,缘何薄命如斯?


出身豪富、锦衣玉食且从小勤练骑射的纳兰,按说应当身体素质很棒,可事实却是自小体弱多病。“多情自古原多病”,和宝玉一样,纳兰亦是那“多愁多病身”。他有枚刻章,上面便有“自伤情多”四字。


我以为,他的“伤情”应当缘于两方面:仕途与爱情。纳兰出身贵胄,功名轻取,却天性淡泊宁静。在别人眼中风光无比的“御前侍卫”,骨子里根本不喜欢那种金阶伫立宦海漂泊、完全不得自由的“笼中鸟”的生活。


《忆秦娥》中,他无比怅惘地哀叹:“长漂泊,多愁多病心情恶,心情恶,模糊一片,强分哀乐。拟将欢笑排离索,镜中无奈颜非昨。颜非昨,才华尚浅,因何福薄。”


可世家公子的身份,注定他这一生要在浑浊污秽的官场中辗转漂泊、身心难安。而情感上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更给了他致命的伤。


美好的初恋像易碎的气球,瞬间破灭,他遭受了人生第一次重大打击,多情的心常被无边无际的孤独绝望吞噬。当美丽温柔的卢氏来到身边,他才再次焕发了青春的活力与激情。然命运又一次狠狠地捉弄了他,深爱的妻子三年后便与他幽冥永隔,生生抽去了他的魂魄!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往事桩桩件件浮于眼前,那些相依相偎的日子,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只有梦中才能遇见伊人倩影! 夜沉沉,风瑟瑟,黄叶片片落。飘飞的纸灰里,是他永远也滴不尽的相思泪!


直到数年后遇见沈宛,他枯死的心才泛出了一星绿色,却又被无情的现实雨打风吹去!那些美好的期盼、温柔的情愫犹如雨前的大片花朵,一夜之间盛开,又一夜之间凋零!


多情自古伤离别。刻骨的忧伤早已在不知不觉间侵蚀了纳兰本就孱弱的身体。康熙二十四年,他跟随皇帝南巡回京后,突染重疾,一病不起。七日后,溘然长逝!


那一日,正是卢氏的忌日!


或许,他是悠然去赴梦中之会了,因为那儿有他的“一生一代一双人”……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西北孤莲

主编微信:xuzhigang112963929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