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纳兰容若 | 一纸柔情刻骨,耽误多少佳人

西北孤莲 2021-06-28



纳兰性德,字容若,一个听起来都让人心动的名字。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在他的《人间词话》中称纳兰性德的词“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他是相门翩翩公子,钟鸣鼎食之家,备受康熙恩宠,极尽荣华。


但偏偏性格落拓不羁,自嘲“不是人间富贵花”,视功名利禄为尘土,甘为江湖落落狂生。

 

他是清代第一才士,通经文,工书法,擅丹青,精骑射,是万千淑女的梦中情郎。


却一生为情所苦,人间短短31载,所书满是“惆怅”,“断肠”,成为千古伤心词人


有时候,你真会怀疑马背上立天下的清朝,怎么会出了这么一位如此非凡的人物。


他的心“常有山泽鸟鱼之思”,对门第身世并不注意,“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他是多情的,天生情感丰富。他有着一颗孤独而忧伤的心,但是深刻的孤独带给他的却是无情的痛苦和不被理解的愁闷。


在他的词里找不到欢乐的句子,他的感伤和愁绪使众人不知:“为何他什么都有,却还是不快乐。” 

这是一个秘密,或许只有他自己才清楚。

纳兰只活了31个年头。31岁,永远年轻。


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以他那才情品行谜一样的完美了满汉文化融合之初的历史,才会留给世人“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的悬念。




01


纳兰性德与其表妹


纳兰性德与其表妹曾有婚约,

“正是辘轳金井,满是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正是在纳兰性德还是一个心事眼波难定的风流少年时,初遇自己的表妹,这一切是不可预料的,也是不可阻拦的。


只可惜如此美妙的邂逅,不过是昙花一现。 

短暂的初恋过后,便是表妹的入宫, “谁省,睡省,从此箪纹灯影”,荣若的相思苦恋的痛苦忧伤就更加突出了。


为见表妹,纳兰性德不禁乔装成僧人。

只可惜“一朵芙蓉着秋雨“的表妹与他在如此的宫廷内只得“相逢不语”静默无言的相对,“转过回阑扣玉钗”。

 据清《赁庑笔记》载:


“旋女入宫,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比一见,了此夙因。会遭国丧,哪嘛每日应入宫唪经,容若贿通哪嘛,披袈裟,居然入宫,果得彼妹一见。而宫禁深严,竟不能通一语,怅然而出。”


或许这段记载正是对容若当时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恋的有力证明,直至今天也无法消除的苦楚。


恋人入宫,之后荣若还抱着限满出宫,此时若若尚未与卢氏结婚,她要留着正配等自己的恋人。

而他的表妹一样在等待着与他的再相逢。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这是容若描写了他的恋人与一般宫女望幸的相反,表明表妹依旧女儿身,始终属于自己罢了。


不过在她还未出宫,容若便去了另一个世界。


而容若的表妹则因倾心容若的缘故无端遭人猜忌,被送入冷宫。


那些与容若在一起的时光不知是否让她在寂寂冷宫回忆着: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这是少年的第一次心动,纯真美好,可最终只能目送心上人进宫为妃,一腔悲戚化为笔下的动人心殇: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02


纳兰性德与卢氏


纳兰性德在表妹入宫后不久便结识了第一任妻子,刚开始容若并不想与其成婚,因为他等着他的表妹,那才是他理想的正配。

不知是家人的催促,还是容若决的表妹不再回来,或是卢氏太好,容若娶了卢氏。


婚后二人琴瑟相和,“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椅斜阳”。

然而这段爱情并没有持久,卢氏红颜薄命,婚后四年便离开了容若。卢氏死后,容若更加悲痛。


“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缸。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妻子的死并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更加的悲痛“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纳兰性德愁绪满怀,睹物思人。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在落花时节,他眼望残红,思念期亡妻的好。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可谓“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啊。


周之琦《怀梦词》中有和容若悼念卢氏之作《青衫湿遍》曰:

“道光乙丑余有其省之戚,偶效纳兰容若为此,虽非宋贤遗谱,其音节有可诉者。”


故可知那为纳兰自度曲,情感真实,自然的抒发了对亡妻的爱。


纳兰饱尝丧妻之痛,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为中国词史上拔地而起的高峰: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深夜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历经生离死别之苦的纳兰,于31岁盛年夭折,离开那天也正是卢氏的忌日。


一生短暂却丰盈,犹如划过天际的流星,既璀璨夺目又令人伤怀。




03


纳兰性德与官氏


在卢氏死后,纳兰另结新欢,与官氏结为夫妇。在那个年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

何况纳兰性德这个生活在繁花著锦衣食无忧之中。

虽容若不以“人间富贵花”自居,当年他也确是人间富贵人。


人是感情的动物,纳兰也不例外。


“彤云久绝飞琼宇,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对爱情,香消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对官氏或许是由一个谢娘到另一个谢娘的过渡罢了。


“水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时的“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是一种矛盾的心理。对此容若对她的爱有多深,也未必看得出。




04


纳兰性德与沈宛


沈宛为江南艺妓,才华横溢。

纳兰曾纳她为侍妾,后被迫分离。

不过,容若似乎对这段分离始终耿耿于怀。

似乎觉得自己辜负了她。

而在他快要离开人世之时却不知现在的她身在何处。

别人若对不起自己将很快忘记,以容若的性格,自己若对不起别人,那将是终生不忘。

只是在他生命垂危时:


“近来怕说当年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


即分自责,几分自嘲,他或许也认为过这段分离是冷落了一个不该冷落的人才会对她身怀歉疚。

纳兰性德这样多情的男子,为世所稀,但他多情反被多情误。

他有着如林黛玉般的表妹,可他们却无法结成连理;

容若的心之苦,后好不容易遇到心爱的妻子,可妻子卢氏四年后早逝;

与官氏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更是加重了她的心理负担;

而沈宛,一个艺妓,众再有才,也难被主流接受。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梁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明月中。半生以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不论这首词是容若回忆与哪位伊人相处的情景都已无关重要。

纳兰容若的爱情随他的心一起埋葬在那不朽的历史长河里。





纳兰性德身后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在中国词坛上都极富盛名,在中国文学史上亦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

 

这位至情至性的翩翩公子,300年后仍令无数世人倾倒,国学大师们的赞誉也毫不吝啬:


王国维: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梁启超:容若小词,直追后主;

季羡林:在这群灿若列星的词家中,我独独喜爱纳兰性德。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图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西北孤莲

主编微信:xuzhigang112963929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