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录片《大师》之华罗庚

最爱诗词 2022-10-11

纪录片《大师》之冰心
纪录片《大师》之林巧稚
纪录片《大师》之蔡元培
纪录片《大师》之常书鸿
纪录片《大师》之陈省身
纪录片《大师》之陈寅恪
纪录片《大师》之傅雷
纪录片《大师》之梁思成
纪录片《大师》之徐悲鸿
纪录片《大师》之张元济
纪录片《大师》之邓稼先
纪录片《大师》之范长江
纪录片《大师》之丰子恺
纪录片《大师》之冯友兰

百集文化系列片《大师》是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纪实频道以栏目形式打造的一个电视文化工程,是今人重读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构想,是我们与观众共同走近“大师”、感受伟大的一种尝试,是用敬畏和自信来打造艺术精品的一种努力。

通过展现大师的思想和精神,传播民族文化的精髓,彰显民族精神。这可以启示观众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中,审视和反省我们民族走过的现代化道路与历程,重新发现和阐释大师对我们的意义。

20世纪是中国大灾难、大动荡、大变化、大转型的时期。中国从被外强疯狂宰割的封建国家,到上个世纪90年代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在这样的100年里,中华民族的的先贤们奋斗不止,在实业、科学、文学、艺术、教育、新闻乃至宗教等领域里有开山之功,涌现出的一批灿若星河的大师。

他们的命运轨迹与时代相连,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应该引领我们这个仍然在奋斗的民族。写他们是在重温一个时代。

华罗庚(公元1910—1985年)是中国乃至世界伟大的数学家,他的辉煌成就和对祖国满腔热忱都使人们深深怀念这为杰出的人物。

 

勤苦自学,勇攀高峰

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叫做“乾生泰”的小杂货店里。少年时代的华罗庚便对数学情有独钟,伙伴们送了他一个“罗呆子”的绰号,中学时代他得到了一位数学老师的赏识,但是由于家庭生计,他不得不辍学帮助父亲养家糊口,但是他一有空就研究数学书籍,每天坚持自学,1930年上海《科学》杂志发表了华罗庚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引起了轰动,清华大学向他抛来了橄榄枝,于是在1932年,华罗庚迈进了清华园的大门。他每天如饥似渴的钻进图书馆,课堂,不仅完成了当时数学系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英语、德语、法语,发表了10多篇论文,成为震惊数学论坛的知名数学家。1936年,他被派往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在剑桥大学他致力于堆垒数论的研究,在两年时间内,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等写出了18篇论文,博得了国际数学界的公认和喝彩。

 

心系祖国,无怨无悔

华罗庚没有陶醉于丰裕的物质生活之中,他时时关注着祖国的步伐,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他毅然踏上了开往中国的油轮。回国后,他倾尽全部心血和智慧,为祖国培养出一颗又一颗璀璨的数学明星,并在数学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专门为中学生写了《杨辉三角》《数学归纳法》等通俗读物,引导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从50年代起,他亲自参与组织了我国中学生的历次数学竞赛活动,为祖国人才的培养呕心沥血,为祖国培养人才的同时,华罗庚还开始了高等数学为社会生产服务的尝试,从1964年推广统筹法,1970年推广优选法,华罗庚带着他的科学小分队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他的两法在全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不可估量的效果。

曾经有一位外国记者问华罗庚是否后悔回到祖国,他斩钉截铁的回答“不,我回到祖国一点也不后悔,我回国是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作一些事,并不是为了图舒服,我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登上东京大学的讲台,他以洪亮的声音,精辟的论述,赢得了每一位听众的热烈掌声,这是他的最后一次演讲,他倒在了演讲台上,一颗享誉国际数学界半个世纪的巨星陨落了。他实践了自己工作到最后一分钟的诺言。华罗庚走了,他走完了自己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从杂货店走进金碧辉煌的知识殿堂,从满目疮痍的旧中国漂泊到异国他乡,又从海外返回祖国的怀抱,为了寻求中国的富强之路,他做了无数次探索,终于找到了实践自己人生目标的归宿,把全部的智慧和心血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百集文化系列片《大师》是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纪实频道以栏目形式打造的一个电视文化工程,是今人重读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构想,是我们与观众共同走近“大师”、感受伟大的一种尝试,是用敬畏和自信来打造艺术精品的一种努力。


通过展现大师的思想和精神,传播民族文化的精髓,彰显民族精神。这可以启示观众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中,审视和反省我们民族走过的现代化道路与历程,重新发现和阐释大师对我们的意义。


20世纪是中国大灾难、大动荡、大变化、大转型的时期。中国从被外强疯狂宰割的封建国家,到上个世纪90年代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在这样的100年里,中华民族的的先贤们奋斗不止,在实业、科学、文学、艺术、教育、新闻乃至宗教等领域里有开山之功,涌现出的一批灿若星河的大师。


*作本微信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视频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视频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图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西北孤莲

主编微信:xuzhigang112963929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