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起源 解读 龚
4
1'"
5
wechat.com
6
▂ ⊙ 女
7
妈 分享 回
8
@六镇
9
冬川豆
10
百度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起源 解读 龚
4
1'"
5
wechat.com
6
▂ ⊙ 女
7
妈 分享 回
8
@六镇
9
冬川豆
10
百度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观察|官方通报陕西蒲城一职校学生坠亡:事发前与舍友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 认定该生系高空坠落死亡
桐城一派|倒在“跨年夜”的龚书记,13个字换来免职调查冤不冤?
13岁!史上最严重霸凌案宣判,如何亡羊补牢?
比佟丽娅还恋爱脑,怀孕7次流产4次,目睹丈夫背叛却选择原谅
市管干部“龚书记”免职迷局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圆桌论坛:解码湾区硬实力 |WISE新风向2022-大湾区专精特新趋势论坛
Original
江倩君 许璧端
36氪广东
2022-12-29
收录于合集
#WISE2022新风向大会
12 个
#36氪广东看专精特新
44 个
“硬科技的时代并不是赢家通吃
,只要做好自身的产业链环节,投资机构就会认知到企业的发展空间。”
编辑丨江倩君
许璧端
6月17日,“WISE2022新风向大会-大湾区专精特新趋势论坛” 在广州举行。作为2022年首场线下WISE系列活动,承载着探风口、引动向、看趋势的重要意义,
今年“WISE新风向大会” 将目光锁定在“专精特新”
。“专精特新”概念自2011年首次提出,2022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十年间,从概念提出到形成政策体系,扶持力度不断加码。
作为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数量最多、发展质量最高的地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起飞的理想之地。
在“专精特新”风口渐起之际,本次论坛邀请政府、企业与投资机构三大经济力量,聚焦大湾区“专精特新”发展趋势、新机遇&新市场&新消费、智造与效率三大风口议题,深度剖析专精特新机遇,助力大湾区加速发展。
面对新风口,大湾区具备哪些优势与硬实力?投资“专精特新”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评估“专精特新”项目的潜力和价值?
36氪广东总经理吴晓波
与
越秀产业基金管理合伙人兼总裁卢荣
、
创新工场执行董事兼华南区总经理熊昊
、
达晨财智业务合伙人兼广州区域总经理王赞章
及
源码资本执行董事王菂
这四位嘉宾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精彩分享。
圆桌现场(图源:现场拍摄)
以下为圆桌对话实录,经36氪编辑整理:
吴晓波
:
谢谢各位到会的嘉宾,也谢谢各位参与今天对话的投资人。我是36氪广东总经理,今天有几个问题希望和各位资深投资人交流。
「36氪广东」总经理吴晓波
(
图源:现场拍摄)
首先我们观察到,在政策和贷款方面,虽然专精特新的企业得到了相当的重视和扶持,但是实际上它们的融资比例仍然偏低。
从这个角度想请教各位,目前投资专精特新这个领域的挑战和机遇分别是什么?
有请源码王总发表看法。
源码资本执行董事王菂
:
从机遇角度而言,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
「源码资本」执行董事王菂
(
图源:现场拍摄)
一是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强调中国自主科技的自立自强。
过去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制造业偏中高端的场景,中国客户习惯采购欧洲或者日本的产品,这是长期以来的惯性。中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很难切入成熟的供应链。
现在国产替代发展、中国自主科技自强向上,中国公司有了很多的切入机会。
二是在市场环境中,中国的自主品牌逐渐获得相对更大的市场份额。
比如电动车市场,中国自主品牌可以占到市场份额的60%—70%,这在先前的汽车产业是不可想象的。自主品牌达到很高的市场
份额占比,揭示出自主品牌高市占、自主品牌高端向上的总发展趋势。之前中国公司没有机会做供应链里的核心环节,但今天我们的创业公司服务中国自己的大品牌客户,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挑战也比较明晰。
第一,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必须经历从0到1的完整周期。
以投资的角度看,大多数比较硬核、偏制造业的专精特新场景,在从0到1的进程里要遵循自身产业规律和发展规律,可能五、六年甚至六、七年内都无法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第二,专精特新企业获取客户信任的难度更大。
前面提及到,过去在很多中高端的制造业场景、工业场景中,中国的大客户习惯采购海外品牌。中国供应商在切
入和验证过程中面临一些阻碍。即使达到了同样的品质和标准,相比海外品牌,专精特新企业仍更难获取客户的信任。
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VC、PE等创投机构可以发挥作用。另外,
我们通过自己的研判,发掘行业当中比较优秀的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为专精特新早期、中期的公司提供背书或者助其建立信任加码,帮助他们获得切入大客户供应链的机会。
我们理解的机遇和挑战主要是这些,谢谢。
吴晓波
:
谢谢王总。据我所知,
另外三位投资人深耕大湾区领域,包括越秀产业基金,创新工场和达晨财智。
下面请三位聚焦大湾区专精特新的一些投资机遇和挑战发表看法。
卢总先来。
越秀产业基金管理合伙人兼总裁卢荣
:谢谢各位。接着前面的问题,首先专精特新指向的是中小企业,虽然现在政策关注度很高,但这些企业拿到的融资比较少,这与企业的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我们之前习惯用“隐形冠军”或者“单项冠军”称呼专精特新称号的企业,即在某一个细分领域做到最大。从这个维度来看,
这些企业本身处于发展阶段,商业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没有进入到成熟阶段,获得银行的债务融资相对困难。
所以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应该对应不同的融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或者股权PE行业可发挥的作用会非常大。
作为创业者,需要提高融资的适配性。
「越秀产业基金」管理合伙人兼总裁卢荣
(
图源:现场拍摄)
第二个是刚才谈到专精特新在大湾区、长三角与京津冀的分布情况,这里我分享一组数据:从数量和区域分布来看,与全国制造业企业的区域分布规律基本上保持一致。工信部2021年发布的企业名单显示,全国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为4万家,其中广东拥有2700家,占比7%。全国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批共4922家,其中浙江、广东、山东位列前三。
从产业分布来看,目前大湾区专精特新企业仍以制造业为主;从城市来看,深
圳、东莞、广州依然是大湾区分布的前三名。
吴晓波:下面请创新工场的熊总,您怎么看待湾区专精特新企业在投资方面的机遇和挑战?
创新工场执行董事兼华南区总经理熊昊:
大湾区在专精特新创业浪潮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创新工场」执行董事兼华南区总经理熊昊
(
图源:现场拍摄)
首先,大湾区产业链完善、政策扶持力度大、营商环境优越。
粤港澳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孕育出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肥沃土壤。据媒体报道,全国寥寥无几的省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400家,广东省是其中之一。
其次,大湾区打造了健康良好的硬科技企业成长生态
。
与传统的互联网创业相比,硬科技创业更强调用过硬的技术实力和产品来构筑“护城河”。这也意味着,硬科技领域的竞争更加健康和理性,不存在互联网时代的零和游戏,不同的垂直细分赛道都有机会跑出“隐形冠军”。目前,大湾区各地均搭建起了中小企业成长培育生态,包括梯队培育、财政支持、企业人才培训等多方面。一批以“专精特新”见长的中小企业,正快速成长为中国关键硬科技领域的“小巨人”。
总体来看,无论是制造业还是供应链,大湾区都与长三角水平在伯仲之间。一定要说挑战的话,是目前大湾区人才密度比长三角、京津冀相比仍然略逊一筹。
但大湾区也在制定积极政策引入高精尖人才,鼓励有资质的硬科技人才因地制宜拥抱创业。
结合上述优势,未来大湾区必能在中国“专精特新”的高地上继续领跑,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吴晓波:
谢谢,
接下来希望达晨从自身角度分析一下投资机遇和挑战。
达晨财智业务合伙人兼广州区域总经理王赞章:
发展至今,达晨投资过600多家企业,其中国家级的专精特新比例超过10%。在投资方面,我们积累了一些相关经验。
「达晨财智」业务合伙人兼广州区域总经理
王赞章
(
图源:现场拍摄)
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有“三极”,华北、华东和华南。首先华南与华东相比,华南大湾区终端应用类的专精特新企业偏多,底层创新相对欠缺。其次,华东地区底层创新类的深度更具优势。在功能软件、半导体类的底层创新应用方面,华东地区专精特新企业的密度、广度均胜过华南地区。
在此背景下,大湾区专精特新初创型企业最大的挑战是融资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在“从0到1”的阶段,很多专精特新企业做的是一些刚性需求,但大部分的企业都夭折在这个阶段。
而在1到100的过程中,企业则会面对很多发展问题。有些企业在单点上进行创新,但单点创新如何拓展到整个行业的应用,仍是一个痛点。这是我们目前分析的一些困难和挑战。
吴晓波:
谢谢各位精彩的分享,我们进入第二个话题。我们在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广东企业家喜欢闷声发大财,很多时候是没抬头只看脚下。但在从0到1的阶段,一定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各位资深投资人能否从融资层面为广东专精特新的企业家、创业者提出一些建议?他们最需要补的融资短板是哪些?你们会特别看好哪些赛道,建议他们可以关注哪些领域的发展趋势?
越秀深耕产投领域多年,首先请越秀卢总,结合湾区的产业结构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卢荣
:
这个问题特别好。我们经常看企业时会发现,同一个赛道的企业的估值,可能会因为区域差异,产生较大的差距。广东的专精特新企业,他们的优点是“实在”,但“太实在”反而会变成缺点。比如某些高科技企业会偏向应用,缺乏底层技术支撑,导致它的估值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受限。
但广东企业的突破力和韧性很强,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点。
具体到专精特新的企业特点,突出表现为“专”“精”“特”“新”四个方面。但真正专精特新的企业要跳出这个框架。
首先,创始人要有大的格局和使命。
企业的使命和愿景就像做人一样,要发大愿,立大志,且企业的使命必须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老百姓的福祉、科技进步联系起来。从这些方面深耕,
思考企业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只有植入宏大愿景后,企业的格局才可能打开。所以我们要投资具有大格局的投资企业家,若没有这样的格局观,企业的发展空间将非常有限。
第二,企业家应聚焦与专注。
越秀产业基金投资过的100多家企业,大多数与科技、消费、医药这三大方向紧密结合。作为广州本土的创投力量,越秀产业基金有责任和义务培育、扶持这个行业的发展。同时非常希望与在座的优秀机构共同关注广州的专精特新企业,关注广州科技企业的发展。
熊昊:
新一波硬科技创业的巨大浪潮是“AI+Science”(AI+科学交叉),这也是创新工场预测未来5到10年间会引爆的新机会。
新冠疫情催化人类社会数字化、智能化,AI已经成为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技术基建”,与其他技术交叉、渗透和穿透各行各业。在海量结构化精准标注的闭环数据的助推下,这些科学交叉的赛道将不断寻找符合行业规律且有商业价值的落地场景。在中国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AI+科学交叉将会在碰撞中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因此,在跨领域的“交叉新物种”成为巨大创业机会的今天,
优秀的硬科技创业核心团队需要科学交叉型的人才来组建。
同时,硬科技时代来临,如何为科技创业者提供全方位赋能也成为行业的“新命题”。
对于硬科技创业者而言,他们需要的投资者不一定是钱最多的,而是最懂技术、懂产业的,甚至是能说一样的科学家语言,能帮助他们进行技术交叉落地的复合型投资人。
作为 VC 行业的一员,我希望更多的投资人摒弃过去互联网时代“快速制造行业霸主”的打法,更多地去理解硬科技创业的本质,
了解每一个创业者的长板和短板,思考怎么帮助他们弥补短板,这些才是VC机构更应该关注的问题。
定位Deep Tech VC的创新工场有15位博士带领的顶尖交叉学科团队,既懂技术也懂产业,能和科学家讲相同的语言;同时创新工场还设有人工智能工程院,聚焦“AI技术赋能”,两者相加打造了业界独特的“VC+AI”的科技投资打法和成熟的“塔尖孵化”模式,帮助高科技创业者进行技术交叉后,通过深厚的产业积累协助他们找到最佳的落地场景,帮助更多的硬科技公司度过从技术到商业化的“死亡谷”。光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工场就已经培养出10家AI独角兽。
王赞章:
接地气,贴
近市场是大湾区企业普遍的特点。
对于专精特新的企业,我认为企业发展应该具备多维度以及全局化的思维。华南地区贴近市场,应用类人才较多,可以在华东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提升人才密度。另外,也可以从内地挖掘人才。总之,
不能闭门造车,要开阔思维和视野。
王菂:
我补充几点。首先,我们团队在过去两年多一直关注双碳趋势里新能源的变化,在关注这个变化时,我也发现大湾区的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概十年前,深圳、东莞,广州、惠州等制造业中心城市,企业大多是ODM。北美公司提出需求,深圳以及深圳周边的产业链用最高的效率和最强的工业化能力进行量产。而在中国产业升级、中国企业能力提升的背景下,我们发现深圳的企业不仅做制造,也开始做品牌与产品定义,且效果良好,世界排名的表现也比较亮眼。
其次,对于广深、珠三角以及大湾区,
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转移过程是一个值得把握的机会,尤其是临近下游的专精特新企业,可以借此趋势进行一些探索
。前年我们投资了一家深圳企业——德兰明海,主做户外储能和欧美家庭储能产品。尽管它推出自有品牌的时间较短,但在过去两年多时间内,保持着年对年接近3倍的增长速度。这家公司技术底层偏制造业的电力电子能力,但在行业发展的窗口期,它快速地建立起自己的产品定义、品牌以及线上线下运营,这个过程帮助湾区的制造业从ODM模式逐渐转化为自有OBM的延伸,再到产品、品牌的创立,将原来硅谷产品公司的业务切过来。
最后,
从投资方的角度来看,投资方应深耕产业链的各个维度与链条,促进和创始人的同频交流
。投资人在跟某些创始人交流时,会反馈(项目/企业)过于技术,可能出现无法(对其)快速有效理解的情况。但源码的风格是做创始人的陪伴者。我们会反思,当我们自己面对这种硬核公司时,我们的研究做得够不够深入与细致。所以我们认为有时候问题可能出在投资人自己身上。我的补充如上。谢谢!
吴晓波:
谢谢各位投资人为大湾区,乃至中国的专精特新创业者提供的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意见。毛姆提到,我们既要抬头看到月亮,也要捡起地上的六便士。希望在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融通创新过程中,36氪与各位一起连接政府、智库机构以及投资机构的力量,一起创造伴随式的成长服务。未来希望与各位深度合作,谢谢大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