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ature
由于住宅环境的绿化程度是一个可以改变的因素,接触绿色环境在减少生理应激和改善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但其中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2024年3月24日,华中科技大学田耀华团队在Nature Mental Health 在线发表题为“Long-term exposure to residential greenness and decreased risk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分析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的409,556名参与者的数据,表明长期暴露于绿色环境可以降低抑郁和焦虑的风险。
自1990年以来,精神障碍一直是世界范围内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而且它们对全球健康负担的贡献正在增加。抑郁症和焦虑症往往并存,是两种最普遍和致残性最强的精神障碍,分别影响到全世界2.8亿人和3.01亿人。大多数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通常被认为是遗传背景、行为特征和终生暴露于多种环境的结果。确定与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可改变因素可能提供未来的干预目标,并揭示新的治疗方案。住宅绿化是一种独特的、潜在的可改变的暴露结构,越来越被认为是减少生理应激和改善人类健康的强大环境决定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估计了绿色环境对精神健康障碍,特别是抑郁症的影响。然而,大多数调查都是横断面的,样本量有限,这不足以证明因果关系,因为精神健康状况较好的居民可能更喜欢居住在绿地丰富的地区。只有三个前瞻性队列研究探讨了绿色与抑郁症或焦虑症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发现并不一致。在美国和中国进行的两项纵向研究发现,住宅绿化与抑郁之间存在负相关,而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任何绿色空间指标与抑郁或焦虑之间都没有关联。这些不一致的结果可归因于各研究在样本量、暴露评估方法和结果定义方面的实质性异质性。因此,需要更大规模、设计良好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来调查周围绿化在事件抑郁和焦虑中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绿色对健康影响的潜在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但从三个领域提出了一些假设:提供环境效益(例如,减少空气污染和噪音)、建设能力(例如,促进体育活动和社会凝聚力)和恢复能力(例如,注意力和压力恢复)。与短期接触的即时积极心理影响相比,长期接触绿色空间更有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为心理健康提供累积和深远的益处。然而,目前几乎没有基于人群的证据来证实这些潜在的途径,并且哪种途径在将长期绿色暴露与心理健康联系起来方面发挥主要作用仍不清楚。住宅绿化与事件抑郁的暴露-反应曲线(图源自Nature Mental Health )在排除了基线时患有抑郁或焦虑、有严重抑郁家族史、缺乏随访或缺乏绿色暴露信息的参与者后,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的409,556名参与者的数据。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300 m、500 m、1000 m和1500 m缓冲区内的住宅绿化度进行了评估。通过与死亡登记、住院情况、初级保健和自我报告的记录相联系,确定了偶发性抑郁和焦虑病例。采用时变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绿化与事件抑郁和焦虑之间的关系。在中位11.9年的随访期间,分别有14,309(3.5%,306.9/100,000人年)和16,692(4.1%,358.0/100,000人年)患者被诊断为抑郁症和焦虑症。与NDVI 300 m的最低四分位数相比,抑郁和焦虑的最高四分位数的风险比和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0.84 (95% CI, 0.82-0.85, P < 0.001)和0.86 (95% CI, 0.84 - 0.87, P < 0.001)。500 m、1000 m和1500 m的NDVI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空气污染(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 μm的颗粒物(PM2.5)、NO2、NOx、SO2和O3)在上述关联中起主要中介作用。例如,NDVI 300 m与PM2.5、NO2、NOx、SO2和O3的降低分别为52.9% (95% CI, 31.6 - 73.1%)、28.4% (95% CI, 13.4-50.3%)、30.9% (95% CI, 17.8-48.1%)、2.4% (95% CI, 1.4-4.1%)和27.7% (95% CI, 19.4-37.9%)。这项全国性的研究强调,长期接触绿色住宅与降低抑郁和焦虑的风险有关。减少空气污染是绿色环境与抑郁和焦虑之间的重要中介。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4220-024-00227-z
—END—
内容为【iNature】公众号原创,
转载请写明来源于【iNature】
微信加群
iNature汇集了4万名生命科学的研究人员及医生。我们组建了80个综合群(16个PI群及64个博士群),同时更具专业专门组建了相关专业群(植物,免疫,细胞,微生物,基因编辑,神经,化学,物理,心血管,肿瘤等群)。温馨提示:进群请备注一下(格式如学校+专业+姓名,如果是PI/教授,请注明是PI/教授,否则就直接默认为在读博士,谢谢)。可以先加小编微信号(iNature5),或者是长按二维码,添加小编,之后再进相关的群,非诚勿扰。
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
请联系微信ID:13701829856 或邮箱:iNature2020@163.com
觉得本文好看,请点这里!